电视现场短新闻的采制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现场短新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不过,我们初步认为可以这样定义:“电视现场短新闻”是电视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简短而精辟的解说、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现场画面,在第一时间内向受众传递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重要)新闻事实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电视现场短新闻在采制上具有以下特点:
  1、画面内容是正在发生并持续发生的。
  2、每条时长不超过1分半钟。超过这个时长的,就不是“短新闻”而应属于“现场报道”、“现场直播”或“现场连线报道”的范畴。
  3、用“画面说话”,即用简练、生动、集中的现场镜头叙事。
  4、充分利用同期声效果。
  5、“浓缩的都是精华”,即不因时间长短而影响信息量。
  优秀的电视现场短新闻作品应当符合“五个一”的要求:反映“一个事件”,记录“一个动态”,体现“一个主题”,说明“一个观点”,引发“一点思考”。
  正因为具有上述特点与要求,所以优秀的电视现场短新闻应当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产物。
  那么,如何采制电视现场短新闻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现场镜头叙事。画面内容从“切入点”到结束的落幅,都应以现场镜头为主。不论现场解说还是后期配音都应简练。整个事件的背景材料一般不宜在现场介绍,必要的背景可在后期制作时,由播音员出像或配音介绍,即使必须要在现场介绍的背景,也要简单扼要。否则,不仅占去有限的时长,而且会冲淡现场感。例如,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总理为民工追工钱》,整部短片共使用了十八个镜头,其中,除“山村全景”、“盘山公路上的车队”和“总理一行走进山村”三个交待环境镜头外,其余的都是叙事性镜头,内容为温家宝总理与当地干部群众握手谈话等。至于温总理视察、走访的背景,只是在片头介绍环境背景画面的同时,以配音形式作了简短的介绍。
  二、用同期声烘托气氛。电视现场短新闻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画面的感染力。笔者认为:要有感染力必须有现场感,要有现场感必须有现场气氛,要有现场气氛必须有同期声。所以,在采访现场要充分利用主持人(记者)、当事人、见证人的人物同期声和现场环境同期声。摄像者要始终将第一、第二声道打开。后期制作时,播音员配音与现场环境声响可以采取“压混”的办法,以保留现场效果。《总理为民工追工钱》中有总理对陪同的当地干部说的一句同期声:“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假设当时记者没有及时录下这段同期声,或后期制作没有运用这段同期声,那么这条新闻就大为逊色。再如: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始终运用现场环境同期声,充分烘托了洪水急流中营救遇险农民的紧张气氛。通过同期声,录入了现场的人声、风声、雨声、水流声,加上现场画面,就把受众带进了扣人心弦的现场。同时,也将主题表现得更为突出、鲜明。
  三、用“一个现场”表现主题。电视现场短新闻展现多个现场不仅会减弱现场感,而且会影响受众对事实的信任感。所以,尽管有的新闻事件有多个发生现场,但是,我们应当选择一个重点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现场进行反映,不宜“转场”过多。如《总理为农民追工钱》,就选择了新闻事实发生的主要现场——农民熊德明家里。2004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崽伢子,莫过来!》,反映的是1994年初夏,长沙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人民子弟兵奋力营救遇险群众的题材。但是,记者仅选择了舟桥84团官兵用冲锋舟营救被洪水逼上房顶的两位老人的现场。一个典型的代表性的“现场”,就起到“一滴水见太阳”的效果,充分反映了“军民鱼水情”的作品主题。
  四、体现“现在进行时”。这是“现场取材”的原则,也是增强现场感的重要手段。“过去时”的东西,尽量不说或少说。用主持人(记者)、当事人、参与者、见证者在现场讲述“过去时”发生的情况,虽然是某些电视体裁增强现场感的“补救”措施,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视现场短新闻”的表现手法。“电视现场短新闻”强调所有讲述、摄录的内容应是记者入场后亲眼所见的。
  五、注重信息量。“电视现场短新闻”虽然时长短,但是,信息量要大。可有可无的解说、画面、同期声都应当删除,做到“浓缩的都是精华”。如《总理为农民追工钱》中信息量就很大。其中温总理说:“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批评了那些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熟视无睹的官僚主义作风;温总理与群众亲切握手交谈的细节,反映了温总理的亲民、爱民,等等。
  下面我们不妨再看看《崽伢子,莫过来!》片中的所有镜头:
  ①大堤决口,洪水肆虐;②部分灾民爬上房屋、树梢;③人民子弟兵实施营救;④一对老人爬上房顶等待援救,冲锋舟无法靠近;⑤冲锋舟靠上房屋,战士救下老人,冲锋舟驶离;⑥房屋即刻被洪水冲倒。
  可见,每个镜头都是一个信息点,没有一个是“空镜头”或概念性镜头。
  六、抓住典型细节。细节包括人物语言细节、神态细节、事物发生及变化的细节。典型细节是最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最能说明问题、表现主题的。电视现场短新闻要在有限时长内突出、表现主题,典型细节更是不可缺少。不妨以反映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女子柔道名将孙福明假摔的现场短新闻为例:坐在观众席上的教练刘永福一边喊,一边做着下压的手势;而在赛扬上的孙福明马上从战备状态放松下来。对手轻轻一推,孙福明立即顺势倒地。这一切被南京电视台记者沈奇歌用一个长镜头摄入。如果没有这个典型细节,事后怎能证明她是由教练安排的假摔?
  七、要“眼观六路,耳闻八方”。现场情况的发生、变化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而且稍纵即逝,时过境迁。所以,记者在现场要精力集中,密切注意现场的一切动态,即使是观看“取景器”时,也要有一只眼的余光扫视周围的环境变化,以便不失时机地抓拍到精彩的“瞬间”。还以“孙福明假摔”为例。当时,记者沈奇歌和其他记者一样,将镜头对准了赛场。在摄录过程中,沈奇歌突然听到刘永福在大声呼喊孙福明的名字。当他喊出第一声之后,沈奇歌立即将镜头对准了他,从而将假摔过程记录下来。如果沈奇歌当时不是“耳闻八方”、反映敏捷,这个细微之处就会“稍纵即逝”。
  八、选择好“机位”。因为电视现场短新闻不宜“转场”过多,所以在现场选择机位显得尤为重要。机位应选择在即能放眼全场、又能近观重要人物、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并可在必要时便于迅速移位的地方。沈奇歌发现刘永福一反常规坐在观众席上,觉得有些异常,于是就将“机位”选择在刘永福的后侧。正因如此,当“表演”假摔时,沈奇歌才及时、顺利地摄录到了那一幕。《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的摄像记者,选择了在营救现场的对岸拍摄。采用长镜头的方式,利用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将营救人员和器材的调度、指挥、冲锋舟的游弋,洪水的急流,被救人员以及洪流中的土墩等情况一览无余。可见,记者是在现场通过观察、分析、判断之后,精心选择了这个最佳机位。
  当然,采制电视现场短新闻,还要求记者具备现场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解说能力、提问能力、评述能力、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
  (作者单位:当涂县广播电视台)
其他文献
4月18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本次论坛围绕国内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生物蛋白与绿色养殖、种养循环、畜禽粪污整县推进项目申报与实施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
交通广播作为一种专业化广播频率开始在我国很多城市火热起来。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交通广播的节目开始出现严重同质化倾向。鉴于是,很多交通广播的决策层开始思考对节目进行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出行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小汽车的舒适性、灵活性、便利性等优势使汽车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城市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城市交通需
【摘要】对于记者而言,要想做好采访工作通常要取得被采访对象的信任。但是在采访过程中,常常有被采访对象不愿多谈的情况,往往是你问一句,他只回答一句半句,甚至干脆不回答。除了不善于表达之外,被采访对象不愿意表达的情况更应当引起重视。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发现这种“不愿意表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被采访对象对记者不信任。本文结合自身采访经历,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采访 信任    对
今年年初,江淮大地暴雪成灾。一段时间内,做好抗雪救灾报道成为媒体的最重要工作。但是,相比于党报,一贯强调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都市报如何做好抗雪救灾报道,利用自己的特点,发挥
英国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物种起源》和《进化论》几乎改变了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达尔文当年对婚姻却十分踌躇。他在1838年夏末,利用自己研究的科学方法,分别在19页羊皮纸上详细列举出赞成和反对结婚的数个理由,然后与身为医生和金融家的父亲罗伯特逐条进行讨论。  在赞成结婚的理由中,达尔文列举出了如下条目:孩子(如果上帝愿意的话);一生的伴侣(老年时的朋友,谁
风格多样的建筑丰富着城市的面貌,而具有强烈艺术特色的风貌建筑更是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中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靓丽风景。
国家法定节假日新方案的实行,给人们的休闲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其中特别是清明、端午、中秋等民俗传统节日“小黄金周”的实行,给地方电视媒体活动经营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各地电视台都在寻找契机,组织既能有利于扩大媒体社会影响和经济收益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各类大型文艺活动。    一、传统节日是活动经营的“丰产田”    我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内容繁多。电视台以“民俗文化搭台
就全国而言,土地交易市场出现“地王”现象已有8年之久,并非新生事物。然而,2009年全国“地王”频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均已远超2007年的峰巅,有人称2009年为“地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