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设计和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中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ob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分层设计和模块化开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该技术采用现代软件设计中的新思想、分层设计和模式设计新理念,使整个系统复杂度降低,方便了后期的软件维护和功能扩展。
  [关键词]分层设计 设计模式 面向对象编程(OOP) 统一建模语言(UML) 重构
  中图分类号:TP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8-0192-01
  1、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软件设计技术经历了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编程以及现代软件工程技术等三大阶段。在传统的系统设计中,将对数据库的访问、业务逻辑及界面等代码混编。这样的不但代码风格不美观,所写的程序更是可读性差,耦合度高,不容易维护,灵活性差,不容易扩展,更谈不上复用。面向对象设计的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为了软件设计中实现代码复用提供了支持。
  2、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设计模式这个术语是由Erich Gamma等人在1990年代从建筑设计领域引入到计算机科学的。它是对软件设计中普遍存在(反复出现)的各种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设计模式并不直接用来完成程式码的编写,而是描述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要怎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面向对象设计模式通常以类别或物件来描述其中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但不涉及用来完成应用程式的特定类别或物件。
  3、软件开发设计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采用了分层式结构设计,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软件设计结构。根据微软的推荐,软件开发采用三层分层式结构(3-tier architecture),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成为领域层)、表示层。
  在表示层(也就是用户界面层,Presentation Tier),主要是各种用户操作界面。它是通过反射技术获取逻辑业务层接口,实现对逻辑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的调用。
  在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Tier),主要就是用户实际业务中各种业务逻辑功能模块,一般通过封装动态链接库(DLL)模块技术或者.Net类库等形式实现模块化。在设计上,主要是将其不容易改变的部分抽象为接口或抽象类,把变化点封装了具体类中,客户代码通过接口抽象实现对底层实现的放,也就是高层应依赖抽象,不应依赖底层具体实现的原则。
  在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整个系统访问最多的就是对数据库的访问,而且变化点最大的也是数据访问层。考虑到不同用户的数据库结构、数据存储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对于上层(业务逻辑层)来说,该层主要就是存储数据和取出数据两大功能,所以将该层抽象出来有助于后期不同数据库需要变化的更改和维护。
  4、详细设计与分析
  4.1 业务逻辑层设计
  BLL是业务逻辑层的核心模块,它包含了整个系统的核心业务。在业务邏辑层中,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而必须通过数据访问层。注意图中对数据访问业务的调用,是通过接口模块IDAL来完成的。既然与具体的数据访问逻辑无关,则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就是松散耦合的。如果此时需要修改数据访问层的具体实现,只要不涉及到IDAL的接口定义,那么业务逻辑层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如下图所示:
  4.2 数据访问层设计
  在数据访问层(DAL)中,采用DAL Interface抽象出数据访问逻辑,并以DAL Factory作为数据访问层对象的工厂模块。对于DAL Interface而言,分别有支持MS-SQL的SQL Server DAL和支持Oracle的Oracle DAL具体实现。而Model模块则包含了数据实体对象。其详细的模块结构图如下所示:
  5、总结
  软件分层设计思想是通过设计层与层之间接口进行访问,体现了“面向接口”设计的原则,大大降低了各层之间的相互依赖,而且分层设计思想的设计理念,使整个系统框架更加清晰明了,降低了系统复杂度,有利于后期功能扩展与维护。
  参考文献
  [1]Erich Gamm,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Vlissides.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Robert C.Martin.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阎宏.Java与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Martin Fowler.企业应用架构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甄镭..NET与设计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程杰.大话设计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每天对于电力资源的消耗也是非常的惊人,随着全球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人们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应用的研究就变得很重要了。变配电系统可通过合理选择供电电压等级、选择节能设备、通过调整变压器负载率、调整配电系统功率因数等措施来实现节能的目的。  [关键字]供配电系统,节电,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随着电力行业和信息技术的提高,节能降损是衡量和考核电力行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形势下,电网企业要实现降本增效,必须加强电网的线损管理。优化电网结构,实现经济运行,降低电网损耗,方能提高效率,促进发展。电网能耗也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营销管理的综合性指标,它标志着一个供电系统布局合理性、运行经济性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关键词]节能降损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逐渐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我国的用电量逐渐提升,电力市场进入了繁荣的发展时期。但是,原有的制度和收费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的电力需求,智能化的技术将有效地弥补这一问题。当前,电力企业在进行抄表核算时,很可能存在漏超和估超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的报表的准确性,也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的运转效率。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力市场对于收费智能化应用的需求,提出了其中的问题,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高,汽车也成为广大民众日益常见的交通工具。加强汽车的设计开发的质量对提升汽车的使用舒适度、降低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完善汽车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已经成为汽车企业降低成本、挖掘利润、缩短产品交货周期、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质量工具在汽车零部件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ADUC831单片机设计的低功耗存储式测振测量仪,选用MMA7260Q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振动的加速度参量,使用以M25P64存储器为核心的存储电路存放数据和程序,在串行通信状态下,对测量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到所测振动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参量。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使振动测量仪具有低功耗,抗干扰能力强,存储数据量大等特点。  [关键词]振动测量;ADUC831;低功耗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 要]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完善与使用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井上、井下可靠的安全预警机制和管理决策信息通道,及时准确的指挥信息生产和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煤矿设计工作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监测监控系统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在煤矿瓦斯防治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期望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煤矿的安全开掘。  [关键词]煤矿;瓦斯防治;涌出量;监测  中图分类号:TP375 文献
期刊
[摘 要]稳定器作为控制井身轨迹的主要工具,在直井、定向井、丛式井中普遍使用;但对于易缩径、易垮塌等复杂地层及大斜度井眼的钻井施工就要严格限制稳定器的使用数量。本文运用纵横弯曲理论对定向井中单稳定器钻具组合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优选单稳定器增斜、稳斜、降斜钻具组合;论述了单稳定器钻具组合的特性,阐明了稳定器外径、钻压、井斜角与钻头井斜力的关系,分析了钻铤对稳定器钻具组合的影响。结合现场钻井实际,不
期刊
[摘 要]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纳米材料这一新兴材料以来,各国学者均对其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先后有众多研究学者投身于有关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通过利用文献研究法,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下,着重围绕纳米材料的分类及其物理性能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有效帮助人们加深对纳米材料的理解和正确认知。  [关键词]纳米材料;分类;物理性能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呼和铁路局接触网零部件缺陷问题日益突出,但既有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装置)存在逆光效果差。呼和浩特局4C装置通过对软硬件的改进,解决了图像的抗逆光问题,在接触网悬挂部件检测中,效果良好。  [关键词]4C装置;抗逆光  中图分类号:TP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8-0190-01  1概述  呼和浩特铁路局管辖范围大、管内地形复杂,沿线接
期刊
[摘 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信息采集与处理手段,以有线与无线传输技术为主要的数据传输方法,来实现对电力数据的分析与实时控制,在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