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人文合作和交流持续向好,中俄高校间的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始终保持相当高的质量和水准。文章以中俄工科高校交流与合作为视角,通过比较中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差异,探索中俄教育合作交流的机制与模式,目的是增进中俄教育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提高中俄教育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益,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师互访;学生互换;科研合作;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6-0005-03
Abstract: China and Russia have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The 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continued to improv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terms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ve always maintained a fairly high quality and stand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ineering colleg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chanisms and models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talent training systems and teaching models. The purpose is to increase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nd cultivating more high-qua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ith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Keywords: teaching mode; teacher exchange; student exchange;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中俄人文交流,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个重要方面。仅2018年中俄双方留学和短期培训交流人员总数已接近9万人,距离双方领导人设想的2020年双方留学人员总数突破10万人的目标更近了一步[1]。作者作为这9万交流人员的一员,在俄罗斯学习和生活了整整一年,近距离接触俄罗斯的教育模式,感受到了一些中俄教育体制的差异。本文以作者访学的莫斯科国立汽车公路技术大学为研究样本,试图探讨中俄工科高校交流與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俄工科高校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莫斯科国立汽车公路大学成立于1930年,学院有15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是俄罗斯公路交通运输领域高等职业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理工类大学之一,在校生近万人,各类外国留学生近400人。在近400人的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仅有37人。两个有着传统友谊的国家,两个有着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国家,中国留学生只占9%左右的比例引起了作者的浓厚兴趣。通过调研、访谈和调查发现,从1995年中俄两国签订文凭、学历与学位的相互承认协议,极大地增进了两国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交流,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合作也大大加强。从知见的数据来看,俄罗斯高校的中国留学生俄语专业的居多(2005年占比53%),如今俄罗斯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对专业的需求大幅增长,选择社会人文(2017年占比22%)、经济金融和管理(2017年占比14.4%)以及工程技术专业(2017年占比11.6%)的人数也有所增加[2]。之所以莫斯科国立汽车公路大学等理工科高校中国留学生的比例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语言问题,这是几乎所有留学俄罗斯学生的“短板”问题,尤其是理工科留学生的“短板中的短板”,晦涩的专业术语让他们束手无策。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与国内的基础教育有关,开设俄语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这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壁垒森严,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留学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不二选择,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开设俄语课是主流。时移世易,当前在国内无论是中学教育,抑或是高等院校,除了一些以俄语为特色的院校外,整体上俄语课程呈式微之状,学习俄语的学生人数不足,专业的俄语教师人数不足,直接导致留学俄罗斯的生源紧张,难以满足两国日益增强的交流与合作需求,这在理工科高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是教材问题,这是留学俄罗斯理工科高校的“瓶颈”问题。进入新的世纪后,中俄战略合作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两国对“俄语+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培养“俄语+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从“俄语专业”人才需求向“俄语+专业”人才转变的过程中,中国高校的培养模式未能及时转变以顺应时代需求,直接的表现在于高校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中国高校中,即便是针对工科学生开设俄语课,也通常采用俄语专业的培养模式,缺少工科基础理论课程的知识传授,比如数学方程的读法,物理量的定义等,用俄语传授工科基础理论是俄罗斯留学生通往工科知识的基础,将直接影响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的进度和质量。[3]
三是文化问题,这是留学俄罗斯理工科高校的“根源”问题。俄罗斯是一个横跨东方与西方世界的国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俄罗斯文化既存在着东方与西方不同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形成了以信奉东正教为核心的独特文化特点。“有人说,没有东正教就没有俄罗斯文化,更没有现在的俄罗斯国家,这一点也不夸张”[4]。通过对部分留俄学生的访谈发现,留学动机、语言水平、社会支持对在俄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属浅层影响,文化接触时间对跨文化适应状况的影响不稳定,留学经历的影响作用仅体现在最初阶段,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对于俄罗斯文化的认同与接纳上。从整体上看,人文类学科的留学生的文化差异感要小于理工科留学生,这与理工科类留学生人文学科背景较少有直接的关系。依据在俄中国留学生的整体跨文化适应状况及个体层面因素对其跨文化适应的影响状况,发现理工科类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各项适应状况不均衡,学习适应状况偏差;跨文化交际能力偏低;当地社会支持力度薄弱。
二、中俄工科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差异
苏联教育曾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新中国成立伊始,将苏联教育作为模版建立并发展当代中国教育体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教育也与之同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方面继承了以往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又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教育改革。因此,同根同源的教育体系在现实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工科院校表现的尤为明显。
一是班容量存在着差异。俄罗斯高校的班容量很小,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基本保持在10人以内,而中国高校的班容量大,甚至超大是近年来教育部面临的主要难题。班容量小,教师分配给每位学生的关注比较多,课堂教学易于实现闭环控制,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及时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班容量大,教师照顾到每位同学的精力会少很多,课堂教学中难以形成闭环反馈,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教学反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教学方式存在差异。在俄罗斯相当多的高校中,工科课堂教学仍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传授知识能够给学生较强的代入感,容易跟得上老师的思维,但是讲授的知识量较少,但是知识传授得比较扎实。在中国的高等院校,除了一些手推公式的课程,较少老师采用“粉笔+黑板”的方式教书,多数教师采用PPT传授知识,这种上课方式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知识吸收能力,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但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PPT的教学方式,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程度明显不足。近年来,中国在大力倡导混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推广小班化、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课程作业存在差异。在俄罗斯工科高校中,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相对较大,作业的内容多和工程项目相关,学生需要自行联系企业完成工作,自行去图书馆查阅书籍,并撰写课程专题研究报告。在学校的图书馆、餐厅、走廊随处可见一簇簇、一群群共同探讨问题的学生们,他们会自发组织“团队作战”,解决作业难点问题。在中国高校中,专业课程所留作业较少,作业内容与工程项目关联性不强,也较少看见学生们一起探讨作业或者学术问题,图书馆里,学生多数是在自主学习,较少利用图书馆工具书。
四是课程设置存在差异。俄罗斯的课程分为讲座和实践课(讨论课)两部分,实践课占据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一门课程的讲座和实践课均由一名老师负责,要求老师具有娴熟的实践经验。讲座相当于中国的理论课教学,老师借用黑板或ppt讲授知识;而实践课上,老师会设置一些工程实际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并讨论。在中国,一门工科专业课通常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实验课所占课程总学时相对较少,理論课和实验课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承担,这使得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衔接略显不足。
五是考核方式存在差异。在俄罗斯学生成绩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也占有一定的分量。笔试过程中采用“一人一卷”制度,每门课程都建有试卷库,考试时由学生随机抽题作答。同时,由几位老师组成面试小组,老师们针对课程大纲对学生提问,成绩均采用五分制。如果所有课程都能得到5分,毕业可以获得优秀毕业证。在俄罗斯毕业证分为红本和蓝本,普通学生获得蓝本毕业证,而优秀学生获得红本毕业证。毕业典礼中,首先颁发红本毕业证书,并且由学校校长亲自颁发,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荣誉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此外,在俄罗斯有学士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学士学位学制四年,专业学位学制五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可以通过继续攻读两年硕士后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而获得专业学位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三、中俄工科高校合作机制的探索
俄罗斯中国留学生的增长与稳定是中俄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中俄高校合作交流的现状是经济管理和俄语专业比较热门,人文科学和文化艺术类专业次之,如何在中俄工科高校开展合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要提高中俄两国高校国际化水平,加强大学生交换力度。积极争取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增进中俄两国的相互了解,增进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中俄可以互相承认高考成绩,加强在校大学生交换,部分专业开设“直研”通道。从大学本科一年级起,开设零起点俄语,并设置出国留学的关键节点。借助国家留学基金项目,采用“3+1”和“2+2”的合作模式实行学生互换。所谓的“3+1”模式,是指大学前三年在国内读书,大学第四年时去对方学校做毕业设计。所谓的“2+2”模式,是指大学前两年在国内学习,大学后两年去对方学校学习。大学本科二年级通过俄语四级,大学本科三年级通过俄语六级的学生,可以在四年级申请在俄罗斯高校进行毕业设计,然后继续在俄罗斯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目前,有部分高校正在采用这两种模式与俄罗斯高校进行交流与合作。 二是加强项目合作,促进工科专业教师的交流和互访。通过定期组织学术会议和论坛,有俄语背景的工科专业教师访问、短期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研究人员的科研和管理水平。首先,共同申请中俄合作与交流项目,以增加彼此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其次,定期组织双边学术会议与高峰论坛,对自己所做的科研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在彼此学术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激发科研灵感,拓宽学术视野。第三,中俄双方高校和教师制定可行的交流机制和知识产权协议,基于中俄合作与交流项目,尝试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
三是加强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中国学生赴俄之后,其所处的生活、学习、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促使他们要积极融入到俄罗斯的文化环境中去。反之,俄罗斯留学生来中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中国,大学本科阶段有步骤地设置相关专业的俄语基础课程。应该重视专业基础的俄语通识教育,开展俄语基础数学、俄语基础物理、俄语基础化学、科技俄语、日常口语训练、俄语文学、俄罗斯社会、俄语基础办公软件,俄罗斯文化与习俗。进入俄罗斯工科院校读书,这部分基础知识的俄语表达非常重要,如果等到俄罗斯预科再去学习,难以满足留学俄罗斯的学业要求,更容易出现跨文化交流的“适应不良整综合征”。因此,应该在国内期间完成专业基础知识的俄语表达学习任务。考虑俄语教师的不足和资源共享,开展通识俄语教学的在线课程,网上资源共享,也是必经之路。中俄高校共建双语在线选修课程,促交流、共进步。比如:采用中俄两种语言建设中国和俄罗斯民俗风情、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在线课程。让这些在线课程资源在彼此学校实现相互选择,互认学分。此外,采用远程视频的方式运用口语教学法,组织合作双方高校针对提前设定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两国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也为留学和访问前提供联系与沟通的机会,互帮互助,提高彼此之间的认同感。
四是构建“专业+俄语”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俄罗斯现有国立高等院校500多所、分校110所和非国立高等院校200多所,是非常难得优质教育资源。虽然构建“专业+俄语”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难以做到各个专业课程词汇的面面俱到。因此,从专业基础上,按照专业大类区分开展课程更加重要。同时加强语法教学,无论是用于科技和文学,还是用于日常生活,俄语语法是基础。鼓励俄语学生去俄罗斯高校攻读带点专业性质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比如文学、历史、地理,军事之类自身能力通过努力可以获得学位的专业。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和引进俄语人才,现在俄语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有计划地系统地培养教师提高职业能力,与职称评定挂钩。
四、结束语
2017年9月12日,中俄教育战略对话以“面向2030的教育现代化”为主题,共同探讨两国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共同面临的难题,并发表了《面向2030年的教育现代化比较研究背景报告》。现实表明,在更多领域深化交流是中俄两国共同的愿望,中俄正致力于发展和实施联合教育计划,开展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合作,在这方面有超过150所俄罗斯大学和600所中国高校参加。在“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下,中俄工科高校应打开合作思路,扩大合作领域和合作规模,建立长期有效的中俄高校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从俄语教学入手,提高俄语在工科领域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中俄工科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和教师的国际视野,促进两国文化和科技的深入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18/2019)[M].时事出版社,2019:119.
[2]俄媒:在俄中國留学生越来越倾向选择非语言专业[EB/OL].
(2019-01-02)https://overse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gyEt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EB/OL].(2013-10-22).http://www.gov.cn/ldhd/2013-10/22/content_2512543.htm.
[4]郭欣欣.浅析中俄文化之差异对比[J].世纪桥,2012(21):137-138.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师互访;学生互换;科研合作;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6-0005-03
Abstract: China and Russia have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The 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continued to improv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terms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ve always maintained a fairly high quality and stand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ineering colleg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chanisms and models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talent training systems and teaching models. The purpose is to increase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nd cultivating more high-qua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ith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Keywords: teaching mode; teacher exchange; student exchange;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中俄人文交流,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个重要方面。仅2018年中俄双方留学和短期培训交流人员总数已接近9万人,距离双方领导人设想的2020年双方留学人员总数突破10万人的目标更近了一步[1]。作者作为这9万交流人员的一员,在俄罗斯学习和生活了整整一年,近距离接触俄罗斯的教育模式,感受到了一些中俄教育体制的差异。本文以作者访学的莫斯科国立汽车公路技术大学为研究样本,试图探讨中俄工科高校交流與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俄工科高校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莫斯科国立汽车公路大学成立于1930年,学院有15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是俄罗斯公路交通运输领域高等职业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理工类大学之一,在校生近万人,各类外国留学生近400人。在近400人的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仅有37人。两个有着传统友谊的国家,两个有着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国家,中国留学生只占9%左右的比例引起了作者的浓厚兴趣。通过调研、访谈和调查发现,从1995年中俄两国签订文凭、学历与学位的相互承认协议,极大地增进了两国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交流,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合作也大大加强。从知见的数据来看,俄罗斯高校的中国留学生俄语专业的居多(2005年占比53%),如今俄罗斯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对专业的需求大幅增长,选择社会人文(2017年占比22%)、经济金融和管理(2017年占比14.4%)以及工程技术专业(2017年占比11.6%)的人数也有所增加[2]。之所以莫斯科国立汽车公路大学等理工科高校中国留学生的比例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语言问题,这是几乎所有留学俄罗斯学生的“短板”问题,尤其是理工科留学生的“短板中的短板”,晦涩的专业术语让他们束手无策。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与国内的基础教育有关,开设俄语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这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壁垒森严,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留学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不二选择,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开设俄语课是主流。时移世易,当前在国内无论是中学教育,抑或是高等院校,除了一些以俄语为特色的院校外,整体上俄语课程呈式微之状,学习俄语的学生人数不足,专业的俄语教师人数不足,直接导致留学俄罗斯的生源紧张,难以满足两国日益增强的交流与合作需求,这在理工科高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是教材问题,这是留学俄罗斯理工科高校的“瓶颈”问题。进入新的世纪后,中俄战略合作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两国对“俄语+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培养“俄语+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从“俄语专业”人才需求向“俄语+专业”人才转变的过程中,中国高校的培养模式未能及时转变以顺应时代需求,直接的表现在于高校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中国高校中,即便是针对工科学生开设俄语课,也通常采用俄语专业的培养模式,缺少工科基础理论课程的知识传授,比如数学方程的读法,物理量的定义等,用俄语传授工科基础理论是俄罗斯留学生通往工科知识的基础,将直接影响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的进度和质量。[3]
三是文化问题,这是留学俄罗斯理工科高校的“根源”问题。俄罗斯是一个横跨东方与西方世界的国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俄罗斯文化既存在着东方与西方不同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形成了以信奉东正教为核心的独特文化特点。“有人说,没有东正教就没有俄罗斯文化,更没有现在的俄罗斯国家,这一点也不夸张”[4]。通过对部分留俄学生的访谈发现,留学动机、语言水平、社会支持对在俄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属浅层影响,文化接触时间对跨文化适应状况的影响不稳定,留学经历的影响作用仅体现在最初阶段,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对于俄罗斯文化的认同与接纳上。从整体上看,人文类学科的留学生的文化差异感要小于理工科留学生,这与理工科类留学生人文学科背景较少有直接的关系。依据在俄中国留学生的整体跨文化适应状况及个体层面因素对其跨文化适应的影响状况,发现理工科类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各项适应状况不均衡,学习适应状况偏差;跨文化交际能力偏低;当地社会支持力度薄弱。
二、中俄工科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差异
苏联教育曾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新中国成立伊始,将苏联教育作为模版建立并发展当代中国教育体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教育也与之同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方面继承了以往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又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教育改革。因此,同根同源的教育体系在现实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工科院校表现的尤为明显。
一是班容量存在着差异。俄罗斯高校的班容量很小,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基本保持在10人以内,而中国高校的班容量大,甚至超大是近年来教育部面临的主要难题。班容量小,教师分配给每位学生的关注比较多,课堂教学易于实现闭环控制,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及时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班容量大,教师照顾到每位同学的精力会少很多,课堂教学中难以形成闭环反馈,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教学反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教学方式存在差异。在俄罗斯相当多的高校中,工科课堂教学仍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传授知识能够给学生较强的代入感,容易跟得上老师的思维,但是讲授的知识量较少,但是知识传授得比较扎实。在中国的高等院校,除了一些手推公式的课程,较少老师采用“粉笔+黑板”的方式教书,多数教师采用PPT传授知识,这种上课方式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知识吸收能力,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但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PPT的教学方式,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程度明显不足。近年来,中国在大力倡导混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推广小班化、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课程作业存在差异。在俄罗斯工科高校中,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相对较大,作业的内容多和工程项目相关,学生需要自行联系企业完成工作,自行去图书馆查阅书籍,并撰写课程专题研究报告。在学校的图书馆、餐厅、走廊随处可见一簇簇、一群群共同探讨问题的学生们,他们会自发组织“团队作战”,解决作业难点问题。在中国高校中,专业课程所留作业较少,作业内容与工程项目关联性不强,也较少看见学生们一起探讨作业或者学术问题,图书馆里,学生多数是在自主学习,较少利用图书馆工具书。
四是课程设置存在差异。俄罗斯的课程分为讲座和实践课(讨论课)两部分,实践课占据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一门课程的讲座和实践课均由一名老师负责,要求老师具有娴熟的实践经验。讲座相当于中国的理论课教学,老师借用黑板或ppt讲授知识;而实践课上,老师会设置一些工程实际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并讨论。在中国,一门工科专业课通常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实验课所占课程总学时相对较少,理論课和实验课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承担,这使得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衔接略显不足。
五是考核方式存在差异。在俄罗斯学生成绩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也占有一定的分量。笔试过程中采用“一人一卷”制度,每门课程都建有试卷库,考试时由学生随机抽题作答。同时,由几位老师组成面试小组,老师们针对课程大纲对学生提问,成绩均采用五分制。如果所有课程都能得到5分,毕业可以获得优秀毕业证。在俄罗斯毕业证分为红本和蓝本,普通学生获得蓝本毕业证,而优秀学生获得红本毕业证。毕业典礼中,首先颁发红本毕业证书,并且由学校校长亲自颁发,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荣誉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此外,在俄罗斯有学士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学士学位学制四年,专业学位学制五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可以通过继续攻读两年硕士后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而获得专业学位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三、中俄工科高校合作机制的探索
俄罗斯中国留学生的增长与稳定是中俄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中俄高校合作交流的现状是经济管理和俄语专业比较热门,人文科学和文化艺术类专业次之,如何在中俄工科高校开展合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要提高中俄两国高校国际化水平,加强大学生交换力度。积极争取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增进中俄两国的相互了解,增进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中俄可以互相承认高考成绩,加强在校大学生交换,部分专业开设“直研”通道。从大学本科一年级起,开设零起点俄语,并设置出国留学的关键节点。借助国家留学基金项目,采用“3+1”和“2+2”的合作模式实行学生互换。所谓的“3+1”模式,是指大学前三年在国内读书,大学第四年时去对方学校做毕业设计。所谓的“2+2”模式,是指大学前两年在国内学习,大学后两年去对方学校学习。大学本科二年级通过俄语四级,大学本科三年级通过俄语六级的学生,可以在四年级申请在俄罗斯高校进行毕业设计,然后继续在俄罗斯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目前,有部分高校正在采用这两种模式与俄罗斯高校进行交流与合作。 二是加强项目合作,促进工科专业教师的交流和互访。通过定期组织学术会议和论坛,有俄语背景的工科专业教师访问、短期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研究人员的科研和管理水平。首先,共同申请中俄合作与交流项目,以增加彼此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其次,定期组织双边学术会议与高峰论坛,对自己所做的科研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在彼此学术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激发科研灵感,拓宽学术视野。第三,中俄双方高校和教师制定可行的交流机制和知识产权协议,基于中俄合作与交流项目,尝试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
三是加强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中国学生赴俄之后,其所处的生活、学习、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促使他们要积极融入到俄罗斯的文化环境中去。反之,俄罗斯留学生来中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中国,大学本科阶段有步骤地设置相关专业的俄语基础课程。应该重视专业基础的俄语通识教育,开展俄语基础数学、俄语基础物理、俄语基础化学、科技俄语、日常口语训练、俄语文学、俄罗斯社会、俄语基础办公软件,俄罗斯文化与习俗。进入俄罗斯工科院校读书,这部分基础知识的俄语表达非常重要,如果等到俄罗斯预科再去学习,难以满足留学俄罗斯的学业要求,更容易出现跨文化交流的“适应不良整综合征”。因此,应该在国内期间完成专业基础知识的俄语表达学习任务。考虑俄语教师的不足和资源共享,开展通识俄语教学的在线课程,网上资源共享,也是必经之路。中俄高校共建双语在线选修课程,促交流、共进步。比如:采用中俄两种语言建设中国和俄罗斯民俗风情、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在线课程。让这些在线课程资源在彼此学校实现相互选择,互认学分。此外,采用远程视频的方式运用口语教学法,组织合作双方高校针对提前设定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两国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也为留学和访问前提供联系与沟通的机会,互帮互助,提高彼此之间的认同感。
四是构建“专业+俄语”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俄罗斯现有国立高等院校500多所、分校110所和非国立高等院校200多所,是非常难得优质教育资源。虽然构建“专业+俄语”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难以做到各个专业课程词汇的面面俱到。因此,从专业基础上,按照专业大类区分开展课程更加重要。同时加强语法教学,无论是用于科技和文学,还是用于日常生活,俄语语法是基础。鼓励俄语学生去俄罗斯高校攻读带点专业性质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比如文学、历史、地理,军事之类自身能力通过努力可以获得学位的专业。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和引进俄语人才,现在俄语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有计划地系统地培养教师提高职业能力,与职称评定挂钩。
四、结束语
2017年9月12日,中俄教育战略对话以“面向2030的教育现代化”为主题,共同探讨两国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共同面临的难题,并发表了《面向2030年的教育现代化比较研究背景报告》。现实表明,在更多领域深化交流是中俄两国共同的愿望,中俄正致力于发展和实施联合教育计划,开展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合作,在这方面有超过150所俄罗斯大学和600所中国高校参加。在“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下,中俄工科高校应打开合作思路,扩大合作领域和合作规模,建立长期有效的中俄高校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从俄语教学入手,提高俄语在工科领域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中俄工科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和教师的国际视野,促进两国文化和科技的深入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18/2019)[M].时事出版社,2019:119.
[2]俄媒:在俄中國留学生越来越倾向选择非语言专业[EB/OL].
(2019-01-02)https://overse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gyEt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EB/OL].(2013-10-22).http://www.gov.cn/ldhd/2013-10/22/content_2512543.htm.
[4]郭欣欣.浅析中俄文化之差异对比[J].世纪桥,2012(2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