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re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在西班牙举行的第29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我国击剑运动员栾菊杰的左臂在比赛中被对手刺穿,但她依然坚持到比赛结束。最后,栾菊杰荣获了亚军,让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国际剑坛上冉冉升起。

历史悠久的击剑


  击剑起源于欧洲,最初也只是作为一种军事器械。到15世纪,随着火药和枪支的诞生,它逐渐失去兵器的价值,开始往健身和表演的方向发展,逐渐成为欧洲的传统竞技项目。
  在中世纪的欧洲,武士们都是以击剑的方式进行格斗的。格斗双方常常拼得血溅满身,甚至丧命。在反映当时社会背景的小说、剧本和电影中,也常会出现那扣人心弦的击剑场面。
  击剑在成为健身与表演项目的初期,只讲究其技巧和姿势,并不太重视其他剑术动作。到了16世纪后期,人们才慢慢重视击剑的动作,开始把击剑动作分成了“击”与“刺”。17世纪初,瑞典人凯尼哥斯改造出花剑,把剑身的前三分之二的部位铸细,使剑变得轻巧应手。后来的人又在剑的尖头上加了一个圆垫,以防止伤人。改良后的花剑很快风靡欧洲大陆。1776年,法国的击剑专家拉?布亚西里又发明了护面,进一步保障了击剑运动员的安全。从此以后,击剑的技术动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既有进攻,也有还击与退守。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击剑被列为竞赛项目。
  击剑运动能锻炼人的自制力、培育勇敢顽强的精神、增强敏捷的反应力,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项目。

别具一格的规则


  击剑运动的剑种,除了上面介绍过的花剑外,还有重剑和佩剑。重剑又称三棱剑,剑中间有一条凹槽,剑条外形呈三角形。而佩剑的外形像马刀,护手盘呈月牙状,所以又称佩刀或马刀。这3种剑的竞技方式各有不同。重剑允许刺除了后脑外的身上任何部位。花剑虽与重剑一样只许刺,但刺中的有效部位只有前胸、腹部、背部等部位。佩剑则既可刺又可劈,其运动量显然要比重剑和花剑大,它的有效部位在腰部以上的整个上身。
  正式比赛时,击剑运用的是电动器械,即剑头的顶端装有一个弹簧头,当剑头刺中目标时,弹簧头就会后缩与剑身里的导线接通,这时,裁判器就会发出击中信号。击剑比赛规定,男子每场比赛为6分钟赛5剑,女子为5分钟赛4剑。比赛前,运动员双方都应先将护面脱下,把剑柄竖在面前,高高扬起剑尖来向对方致意,待正式开始时才将护面戴上。这种击剑的礼节是从古代决斗中流传下来的。

我国的击剑运动


  我国的击剑运动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苏联田径专家赫鲁晓娃在北京体育学院开设了击剑专修课,这才把击剑运动引入中国。
  中国击剑协会成立于1973年,一年之后,在蒙特卡洛举行的第55届国际剑联代表大会上,中国加入国际剑联的议案获得通过,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击剑运动走上国际舞台。
  1978年3月,在第29屆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栾菊杰在负伤的情况下夺得亚军,为中国击剑奖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世界击剑界引起了轰动。
  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栾菊杰不负众望,一举夺得女子花剑冠军。
  1992年,在第25届奥运会上,王会凤夺得女子花剑亚军。
  2000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男子花剑“三剑客”夺得男子花剑团体亚军。
  2004年,在第28届奥运会上,谭雪夺得女子佩剑亚军,王磊夺得男子重剑亚军。
  2006年10月,在都灵击剑世界锦标赛上,王磊夺得男子重剑冠军,女子重剑取得团体冠军。为中国击剑实现了又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仲满夺得的男子佩剑冠军。这是中国在男子项目上取得的一次巨大进步。
  2011年,中国男子花剑在世界锦标赛上蝉联团体冠军。
  2012年,在第29届奥运会上,雷声摘得男子花剑金牌。
  目前,我国击剑运动项目正处于上升期,运动员们正在积极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争取再创佳绩。
其他文献
科學24小时201907-08合刊
天体剧烈活动引起的时空扰动,好比在浩渺的宇宙中投下一颗石子,历经10多亿年漫漫星系之旅,时空的涟漪最终与地球邂逅。从1916年爱因斯坦的预言,到2015年9月首次确定探测到引力波信号,人类为了直接探测时空的涟漪,苦苦探寻百年。这其中,我国学者对引力波及其相关领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对引力波理论与观测的贡献1938年,在研究“引力较弱时引力波会在速度的第几阶出现”这个问题时,爱因斯坦与合作者根据计算
天坛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瑰寶,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天坛以其形体简洁庄重,建筑布局严谨,色彩瑰丽典雅著称于世。其中建筑格局的布置,建筑构造的设计理念,以及纹饰等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紧密结合,传递着丰富的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易被忽略的七星石在天坛的东门,入门后直走就能看到草地上散落着的七星石。七星石是明嘉靖年间的镇
海洋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诞生和孕育之地。生物的进化历程表明,地球上的生物均起源于海洋。海洋不但占据了地球71%的表面积,而且提供了99%的生物可栖息的地方。也许正是由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的原因,历经千万年已经站在生物“进化树”上最顶端的人类,对大海的憧憬和向往仍深深地镌刻在基因里。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千百年来,大海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但正如美国海洋生物
過去几十年,研究人员已尝试使用多种观测技术为银河系“估重”,认为银河系的质量应该在5000亿到3万亿个太阳质量之间。日前,一个国际团队利用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欧洲航天局“盖亚”探测器对银河系进行了迄今最精确的“称重”,认为银河系质量大约相当于1.5万亿个太阳质量。这一最新测试结果果然处于上述范围的中间。宇宙中最轻的星系质量仅相当于10亿个太阳质量,最重的星系质量达到30万亿个太阳质量,因此银
据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从乳腺肿瘤的基因和分子构成中能够找到有效线索来判断乳腺癌的疾病走势,包括未来复发的可能性和复发时间。  研究人员对近2000名患乳腺癌女性的腫瘤基因变化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她们的病情进行了超过20年的跟踪调查,深入分析了乳腺肿瘤的分子亚型,从而更精确地分辨出这些患者中哪些人乳腺癌复发风险更高,并利用这些信息制作了一个统计工具来预测这些女性的乳腺癌是否及何时会复发。  尽管这项新研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日前面向全球发布了郭守敬望远镜7年光谱巡天的成果。郭守敬望远镜简称LAMOST,是中国天文学家自主研制的第一臺大规模光谱巡天望远镜,能够同时观测4000个天体,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7年巡天,共获取1125万条光谱,相当于对上千万个星体进行了“人口普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取光谱数突破千万量级的天文项目。其中高质量光谱数达到937万条,约是国际上其他巡天
近日,中國、美国、澳大利亚三国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中让原子伴着光子“跳舞”,并揭示了这种“舞蹈”的“音乐节奏”。  这个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利用涡旋光和原子相互作用,将超冷原子缓慢地旋转起来,实现了旋转的原子和涡旋光之间相干耦合,即超冷原子的自旋-轨道角动量耦合效应。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中实现自旋-轨道角动量耦合的稳定状态。
经過多年的挖掘和骨骼重建,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确认,1991年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发现的霸王龙骨骼化石,源自迄今发现的世界最大霸王龙。  研究人员花了10多年时间,才移除覆盖其骨骼的沙石。直到最近,他们才完成骨骼重建并展开研究。估计这只霸王龙身长13米,体重超过8800千克,生活在距今约6600万年前。对斯科蒂骨骼的分析显示,它还是世界上已知最“长寿”的霸王龙。
嵌合体,英文为Chimera,直译也可以称为“奇美拉”。它原本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种狮头、羊身、蛇尾的吐火怪物,这寄托着人们改造自然的愿望。在生物学上,它主要指动物的2个受精卵融合在一起,长成一个个体的现象。对于“嵌合体”这个专业名词,也许很多人还不太了解,但如果聊起“妈妈生下与自己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宝宝”或“孩子与亲生父亲的DNA完全不同”的故事,不少人都会表示有所耳闻。近年来,较为出名的“嵌合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