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对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隐性课程在高职院素质教育中的功能、隐性课程在高职院素质教育中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隐性课程 素质教育 社团活动 高职学生
0 引言
21世纪将是信息化时代,随着电子信息相关产业迅猛发展、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在高职院中,教育目标有明显的专业倾向,教育内容也有显著的专业特点,对身心发育跨入成熟时期的大专生,素质教育应结合专业步入一个较高的阶段。在学校除各专业学科外,还有隐性课程。它与显性课程是相对的,并且对大专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1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分析
在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内涵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以后,学生的职业素质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目前,学校主要通过课程形式教育学生,而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效果受到影响。
2 隐性课程的概念
自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首先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后,课程领域里先后出现“自发课程”“隐含课程”等概念。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根据隐性课程的定义,我们认为:①在概念的归属上,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它的归属概念应该是学校文化。首先,因为“课程”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作为教育的“衍生物”和体现教育要求的手段,课程应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即目的性、方向性和计划性;其次,在教育学范畴内,课程是指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的教育内容,定义中的“教育内容”应该指文化。②在概念的外延上,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上所讲的课程严格来说是“学校课程”,是在学校内部开设的,所以隐性课程是学校生活经验中除显性课程以外的影响,不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③在概念的内涵上,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是偏向于非学术性的。④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两者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体系。
3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从隐性德育课程存在形态进行分析、归类,高职院校的隐性课程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
3.1 潜伏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课程教学是教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会和获得预期的学术性知识的同时,还会无意识地获得非学术性的知识,自发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信念等,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隐藏于各种正规德育课程以及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是潜在的,主要包括有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这些因素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3.2 隐藏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中有着预定目的、内容与作用的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等,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的,与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因素相似,专门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隐藏着各种隐性德育课程的因素。
3.3 暗含在校园物理环境中的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校园物理环境是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校园物理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的建筑物、文化设施、生态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各种徽章、标志、服饰等物质形态的环境所营造的校园文化。从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校舍建筑的设计,到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舞厅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到校园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态环境的保护,到班级中教室的空间安排、黑板报与宣传画的渲染,到校旗、校徽、校服、校歌的创设,无不展现着建设者与教育者的独具匠心,无不暗含着大量的教育因素和内容。
3.4 渗透在学校制度文化中的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学校制度是制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制度即规定,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的规章体系。学校的规章、守则和组织是学校教育结构的特性,也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功效。它具体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与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体制、学生宿舍生活管理制度及学生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和规章制度本身的健全与合理性等。这些制度与体制对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所起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
3.5 弥漫在校园生活中的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没有具体的载体,从空间上说,它弥漫于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上说它弥散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它主要是通过深浅不同的两个层次展现出来,一是深层的文化底蕴,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奋斗目标和校风学风等;二是外显层的心理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舆论环境、社团关系、个体关系、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方式、课余的文体活动等。
4 隐性课程在高职院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分析
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与结构,决定了隐性德育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德育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认知上的导向功能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隐性课程通过前面分析的各种复杂多样的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的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氛围等都在认识上给学生提供参照体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人生观。
4.2 情感上的陶冶功能 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具有调节的功能,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道德情感形成具有自发性和情境性,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潜在性、渗透性、无意性等特性正是切合了道德情感的这一特点,因此,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在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学生沐浴在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环境设置幽雅、精神追求执著的高校校园当中,一种清新、舒适、优美之感自然而生,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4.3 意志上的磨炼功能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学生道德意志是通过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长期磨炼而成的,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两种形式。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生意志的磨炼上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校风学风等精神形态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激励学生为实现其德育目标而积极进取;二是通过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形态的强制方式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就范,逐渐学会坚忍自制。
4.4 行为上的规范功能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人的道德面貌最终是以其道德行为来表达和说明的,它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是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设置、制度文化的管理、精神文化的创设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通过暗示、舆论、从众、期望等心理机制给学生造成潜在的动力与压力,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5 隐性课程在高职院素质教育中的效果分析
通过完成收集学生对于活动的评价表150份、企业需求员工素质、能力情况调查表50份,以及完成各种“隐性活动”比较材料,效果分析如下:
5.1 打字排版比赛、电脑组装比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及学习能力。
5.2 30人绑腿跑比赛、拔河比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5.3 就业模拟大赛、跳蚤市场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组织与沟通能力。
5.4 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考试、安全检查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5.5 篮球赛、女生生理知识讲座、卫生检查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5.6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创意策划大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5.7 车站义务劳动、敬老院献爱心活动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5.8 十佳歌手比赛、各种晚会、模仿秀大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才艺水平。
5.9 废物利用比赛、勤工俭学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邹强.高校不可忽视隐性课程[J].咸宁学院学报.2004.(2)74—77.
[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6.
[3]黄立营.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3).
[4]Haidet D,Stein HF.The role of the student teacher relationship in the formatiu of physiciaus.The hidden curriculum as process[J].J Gen Inter Med ,2006,21 Suppl 1:s16.
[5]杨立明.隐性课程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及意义[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2月5卷2期.
作者简介:李刚,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出生于1979年7月,现任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教师,担任计算机系团总支书记、学生科科长,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经验丰富,工作期间获得省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先进共产党员等荣誉。公开发表论文四篇,主持院级项目一项,参与市级项目三项。
关键词:隐性课程 素质教育 社团活动 高职学生
0 引言
21世纪将是信息化时代,随着电子信息相关产业迅猛发展、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在高职院中,教育目标有明显的专业倾向,教育内容也有显著的专业特点,对身心发育跨入成熟时期的大专生,素质教育应结合专业步入一个较高的阶段。在学校除各专业学科外,还有隐性课程。它与显性课程是相对的,并且对大专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1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分析
在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内涵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以后,学生的职业素质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目前,学校主要通过课程形式教育学生,而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效果受到影响。
2 隐性课程的概念
自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首先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后,课程领域里先后出现“自发课程”“隐含课程”等概念。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根据隐性课程的定义,我们认为:①在概念的归属上,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它的归属概念应该是学校文化。首先,因为“课程”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作为教育的“衍生物”和体现教育要求的手段,课程应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即目的性、方向性和计划性;其次,在教育学范畴内,课程是指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的教育内容,定义中的“教育内容”应该指文化。②在概念的外延上,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上所讲的课程严格来说是“学校课程”,是在学校内部开设的,所以隐性课程是学校生活经验中除显性课程以外的影响,不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③在概念的内涵上,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是偏向于非学术性的。④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两者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体系。
3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从隐性德育课程存在形态进行分析、归类,高职院校的隐性课程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
3.1 潜伏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课程教学是教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会和获得预期的学术性知识的同时,还会无意识地获得非学术性的知识,自发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信念等,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隐藏于各种正规德育课程以及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是潜在的,主要包括有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这些因素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3.2 隐藏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中有着预定目的、内容与作用的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等,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的,与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因素相似,专门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隐藏着各种隐性德育课程的因素。
3.3 暗含在校园物理环境中的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校园物理环境是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校园物理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的建筑物、文化设施、生态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各种徽章、标志、服饰等物质形态的环境所营造的校园文化。从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校舍建筑的设计,到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舞厅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到校园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态环境的保护,到班级中教室的空间安排、黑板报与宣传画的渲染,到校旗、校徽、校服、校歌的创设,无不展现着建设者与教育者的独具匠心,无不暗含着大量的教育因素和内容。
3.4 渗透在学校制度文化中的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学校制度是制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制度即规定,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的规章体系。学校的规章、守则和组织是学校教育结构的特性,也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功效。它具体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与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体制、学生宿舍生活管理制度及学生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和规章制度本身的健全与合理性等。这些制度与体制对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所起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
3.5 弥漫在校园生活中的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没有具体的载体,从空间上说,它弥漫于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上说它弥散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它主要是通过深浅不同的两个层次展现出来,一是深层的文化底蕴,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奋斗目标和校风学风等;二是外显层的心理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舆论环境、社团关系、个体关系、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方式、课余的文体活动等。
4 隐性课程在高职院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分析
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与结构,决定了隐性德育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德育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认知上的导向功能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隐性课程通过前面分析的各种复杂多样的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的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氛围等都在认识上给学生提供参照体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人生观。
4.2 情感上的陶冶功能 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具有调节的功能,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道德情感形成具有自发性和情境性,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潜在性、渗透性、无意性等特性正是切合了道德情感的这一特点,因此,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在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学生沐浴在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环境设置幽雅、精神追求执著的高校校园当中,一种清新、舒适、优美之感自然而生,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4.3 意志上的磨炼功能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学生道德意志是通过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长期磨炼而成的,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两种形式。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生意志的磨炼上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校风学风等精神形态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激励学生为实现其德育目标而积极进取;二是通过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形态的强制方式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就范,逐渐学会坚忍自制。
4.4 行为上的规范功能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人的道德面貌最终是以其道德行为来表达和说明的,它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是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设置、制度文化的管理、精神文化的创设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通过暗示、舆论、从众、期望等心理机制给学生造成潜在的动力与压力,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5 隐性课程在高职院素质教育中的效果分析
通过完成收集学生对于活动的评价表150份、企业需求员工素质、能力情况调查表50份,以及完成各种“隐性活动”比较材料,效果分析如下:
5.1 打字排版比赛、电脑组装比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及学习能力。
5.2 30人绑腿跑比赛、拔河比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5.3 就业模拟大赛、跳蚤市场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组织与沟通能力。
5.4 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考试、安全检查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5.5 篮球赛、女生生理知识讲座、卫生检查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5.6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创意策划大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5.7 车站义务劳动、敬老院献爱心活动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5.8 十佳歌手比赛、各种晚会、模仿秀大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才艺水平。
5.9 废物利用比赛、勤工俭学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邹强.高校不可忽视隐性课程[J].咸宁学院学报.2004.(2)74—77.
[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6.
[3]黄立营.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3).
[4]Haidet D,Stein HF.The role of the student teacher relationship in the formatiu of physiciaus.The hidden curriculum as process[J].J Gen Inter Med ,2006,21 Suppl 1:s16.
[5]杨立明.隐性课程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及意义[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2月5卷2期.
作者简介:李刚,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出生于1979年7月,现任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教师,担任计算机系团总支书记、学生科科长,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经验丰富,工作期间获得省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先进共产党员等荣誉。公开发表论文四篇,主持院级项目一项,参与市级项目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