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的初中化学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是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很少,即使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也很少主动回答。二是学生更愿意坐等教师讲出答案,大多满足于将教师给出的答案记在笔记上,很少主动去思考为什么。
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减少以上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带动下,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研究。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提出合适的问题,而合适的化学问题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问题要有针对性。这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新知识的不断涌现,新概念的不断引入,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尤其重要。
第二,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能太困难或太容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教师提出问题总是希望解决问题,问题总是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服务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思维,要设置最佳的点拨时机,要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
第三,问题要有启发性。提问不在于问题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在于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其次,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留要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实践表明,学生思考与讨论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很片面,但若把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延长一些,学生就会有更加全面和更加完整的答案,回答问题时的正确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问题的讨论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在必要时教师才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地诱导,教师设计问题时和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有意识地诱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对问题的讨论。
第四,要注意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要放下面子,通过与学生的互相切磋甚至是争论,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使教师自己得到进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第五,要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学生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解决各种难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课堂讨论,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要让学生不盲从教师的讲解,不迷信书本的权威。
第六,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中学生思维活跃,不受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在讨论时,随时会提出一些有价值、与众不同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不要急于表态,要让他们主动地补充或争论。
第七,要正确处理好讨论过程与讨论结果的关系 。课本中的绝大多数问题讨论,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方法。教师要“宽容”,不能过分的要求讨论结果的全面性、正确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能要求最优化;要允许学生在讨论时出现错误。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讨论的过程,只要让学生有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就等于给了他终身学习的万能钥匙。
第八,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学生在集体讨论发言时相互影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拓宽学习内容的覆盖面,集体讨论时考虑得会更全面、更周到。在讨论中大家可以互相启发和共勉,得出的结论和方法会更深刻、更有条理、更有深度和广度。
第九,要正确处理好学生归纳与教师总结的关系。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总结,总结时既要对讨论的结果正确与否给出明确的答案,也要对讨论的过程给出适当的评价;既要对单个学生在讨论时的表现给予明确的批评或表扬,也要对讨论时所分的小组或集体给予适当的评价。教师不能轻易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轻易地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要注意挖掘学生讨论中的亮点。
(责任编辑 罗 艳)
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减少以上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带动下,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研究。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提出合适的问题,而合适的化学问题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问题要有针对性。这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新知识的不断涌现,新概念的不断引入,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尤其重要。
第二,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能太困难或太容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教师提出问题总是希望解决问题,问题总是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服务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思维,要设置最佳的点拨时机,要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
第三,问题要有启发性。提问不在于问题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在于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其次,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留要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实践表明,学生思考与讨论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很片面,但若把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延长一些,学生就会有更加全面和更加完整的答案,回答问题时的正确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问题的讨论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在必要时教师才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地诱导,教师设计问题时和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有意识地诱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对问题的讨论。
第四,要注意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要放下面子,通过与学生的互相切磋甚至是争论,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使教师自己得到进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第五,要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学生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解决各种难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课堂讨论,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要让学生不盲从教师的讲解,不迷信书本的权威。
第六,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中学生思维活跃,不受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在讨论时,随时会提出一些有价值、与众不同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不要急于表态,要让他们主动地补充或争论。
第七,要正确处理好讨论过程与讨论结果的关系 。课本中的绝大多数问题讨论,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方法。教师要“宽容”,不能过分的要求讨论结果的全面性、正确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能要求最优化;要允许学生在讨论时出现错误。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讨论的过程,只要让学生有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就等于给了他终身学习的万能钥匙。
第八,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学生在集体讨论发言时相互影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拓宽学习内容的覆盖面,集体讨论时考虑得会更全面、更周到。在讨论中大家可以互相启发和共勉,得出的结论和方法会更深刻、更有条理、更有深度和广度。
第九,要正确处理好学生归纳与教师总结的关系。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总结,总结时既要对讨论的结果正确与否给出明确的答案,也要对讨论的过程给出适当的评价;既要对单个学生在讨论时的表现给予明确的批评或表扬,也要对讨论时所分的小组或集体给予适当的评价。教师不能轻易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轻易地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要注意挖掘学生讨论中的亮点。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