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雌二醇作为单一药物治疗前列腺癌可以提高骨密度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t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导致骨质疏松加速,骨折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口服雌激素治疗是雄激素抑制治疗的最初方法,但由于心血管和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及其肝毒性,其使用受到限制。研究表明,毒性产生的重要因素是给药途径。作者提出经皮雌二醇治疗显示有效的激素和肿瘤反应,同时可以减少这些危险性,是有效的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替代疗法。作者报告了前列腺癌患者使用经皮雌二醇治疗对骨密度的影响。20例新诊断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应用经皮雌二醇贴片治疗,每隔6个月应用双能量吸光光度法测量腰椎和上段股骨的骨密度,同时行CT和骨扫描检查。

其他文献
经直肠B超(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疼痛的产生机理有2种:超声探头插入直肠时造成盲肠不适,穿刺针穿入前列腺产生疼痛。因直肠壁对痛觉不敏感,故以穿刺针穿过前列腺包膜刺激包膜上的感觉神经受体产生的疼痛为主。减少穿刺活检过程中疼痛的方法:前列腺周同神经阻滞PNB(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不同注射途径)、麻醉胶剂(利多卡因凝胶等)、镇静药物(一氧化二氮-氧混合气、异丙酚)及其他方法(岁非考昔、双氯芬酸
期刊
美国泌尿外科年会首届世界华语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于2006年5月20日在亚特兰大市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和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近300名代表参加会议。国际著名泌尿男科专家、首届华语泌尿外科会议主席吕福泰教授致欢迎辞,继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那彦群教授介绍了学会的历史和责任,中国台湾于大雄教授、香港文志卫教授和新加坡郑畏三教授介绍该地区泌尿外科学会工作。今年适逢郭应禄院士从医
期刊
本研究预防性使用氧氟沙星能否降低卡介苗在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时所产生的毒性,以及使用氧氟沙星是否会对卡介苗的抗肿瘤效果产生影响。在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中,115例未采用过卡介苗治疗的原发或复发性表浅膀胱癌患者(Ta/T1,CIS,G1~G3),被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患者经膀胱灌注卡介苗(6+3次灌注)并口服200mg氧氟沙星,第二组则用安慰剂代替氧氟沙星。采用BCG相关副反应的详细分类表格来对BC
期刊
患者,男,51岁.因左腹股沟外环口上方肿物4年逐渐增大,于2005年8月15日入院.查体:右腹股沟外环口上方可触及4.6 cm×3.5 cm×2.4 cm质硬肿物,表面不光滑,界清,无明显活动度.彩超示腹股沟外环上方4.4 cm×3.1 cm回声不等团块,内回声不均,团块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诊断为左精索肿物.入院后第3天行探查术.术中血管夹高位阻断精索血管后探查下方肿物,见肿物已将精索血管及输精管
期刊
2002-2005年,我们利用自行研制的包皮袖状切除器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1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本组128例,平均年龄23岁.包皮过长96例(75%),包茎32例(25%).袖状切除钳由普通巾钳改制而成(图1)。
期刊
期刊
199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肾细粒棘球蚴病内囊破入肾盏肾盂8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集合管肾癌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肾细胞癌,目前对其知之甚少。为研究集合管肾癌的生物特性,在日本全国范围进行回顾性研究。2001年8月至2003年4月,收集全日本281家单位的集合管肾癌病例。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术前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病理标本大体及显微镜所见和生存结果。2名泌尿外科病理医师回顾所有的肿瘤标本切片,以确诊是否为集合管肾癌。结果:在报告的120例病例
期刊
目的 介绍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初步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术前对供受体进行血型、HLA配型及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查,并对供体行IVU、彩超检查了解双肾功能、肾血管情况.采用经后腹腔途径对8例活体亲属供肾者行腹腔镜取肾术.右侧卧位,后腹腔操作通过腰部置入的3个套管完成,阻断肾血管前延长腋前线穿刺孔至6~7 cm,左手伸入后腹腔内,手助下离断肾血管并迅速取出供肾标本.结果 8例
尿道下裂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道狭窄或缺损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既往常采用非泌尿道组织(如皮肤、颊黏膜、膀胱黏膜等)修复,易导致感染、尿瘘、再狭窄等并发症,常需反复治疗.当今这种以"牺牲健康组织去修复病损组织"的治疗模式已受到严峻挑战[1].近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组织工程化尿道为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了有效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