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野生苦参主要农艺性状相互关系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you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贵州省毕节地区野生苦参进行农艺性状观察与比较,为毕节苦参的选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6.0软件进行变异度、相关性、多元回归和因子分析。[结果]苦参各农艺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部分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株高、地上茎粗、果实数、根长、根上茎、果柄数是影响苦参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子;13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新的4个主因子,4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0.436%,保持了13个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结论]毕节野生苦参农艺性状多样性比较高,遗传基础比较丰富。在进行性状选择时,应注重单株地下生物量的选择,同时应该考虑到根长、根上茎等性状的相互制约关系。
  关键词 苦参;农艺性状;相互关系;毕节
  中图分类号 S56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20-14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Sophora flavescens, agronomic traits of in the wild form of Sophora flavesce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Guizhou Bijie. [Method] Thirteen agronomic traits of Sophora flavescens were analyzed using degree of variat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ronomic traits were different form, significant (P<0.05) or very significant correlated (P<0.01) among multiple agronomic traits, the plant height and the aerial stem diameter, the fruit number, the root length, the aerial stem root, the fruit stalk number we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Thirteen agronomic traits can be simplified as the new four main factors,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was 90.436%, and the four main factors to keep most of the thirteen agronomic character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phora flavescens in Bijie had high diversity i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rich genetic basis. And in the character selec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selection, the root length and the aerial stem root should be concerned.
  Key words Sophora flavescens; Agronomic traits; Correlation; Bijie
  苦参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lt.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痢、赤白带下、黄疸尿闭、便血、阴痒阴肿、湿疹等,外用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2]。苦参含有生物碱、黄酮类等化合物[3],现苦参的主要产品有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片、苦参碱阴道泡腾片、苦参素胶囊等。随着苦参的用量越来越大,野生资源在逐渐减少,面临的是如何合理地利用、发展资源等。目前,对于苦参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4-5]、药理作用[6-7]等方面,而对于苦参种质的农艺性状研究鲜为报道。该研究对毕节野生苦参50个单株植物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观测,采用变异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方法探讨毕节苦参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贵州毕节地区苦参的生态适宜性、合理种植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七星关区小坝镇地处贵州高原屋脊(105°24′~105°38′E、27°17′~ 27°26′N),海拔1 414~1 486 m,属亚热带高原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2.8 ℃,年均日照数1 231 h,年均降水量1 129.04 mm,年无霜期266 d。境内土壤以酸性黄壤为主,地带性植被为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山茶科、蔷薇科、豆科植物为主。
  1.2 材料来源
  以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坝镇自然生长群落中的野生苦参为研究对象。2014年10~11月共3次前往小坝镇观测苦参农艺性状,随机选取50个单株测定植株株高、分枝数(第一分枝的数量)、小枝数(第二分枝的数量)、叶长(植株随机5枚叶的平均长)、叶宽(植株随机5枚叶的平均宽)等8个农艺性状。分别编号带回实验室,清洗泥土后,测定根长、根分枝数、地下生物量等5个农艺性状。所有采集样品由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药教研室熊厚溪鉴定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lt.。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6.0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采用变异度分析对各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法進行正交旋转,使成分负载向0和1两极分化;用多元回归建立地下生物量与其他农艺性状间的最佳回归方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度分析
  由变异度分析(表1)可知,苦参各农艺性状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其中地下生物量(7.00~261.00 g)、根长(0.48~7.00 cm)变异系数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80.60%、74.75%;地上茎粗(0.43~0.92 cm)、株高(84~143 cm)、叶长(1.32~2.39 cm)、叶宽(0.62~1.03 cm)变异系数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19.01%、15.27%、15.59%、15.80%;其他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0%~70%。综合13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可知,苦参不同单株之间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可从中筛选出优良单株,为优良亲本的筛选提供丰富的材料。
  2.2 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对苦参50个单株苦参的13个农艺性状(分枝数X1、株高X2、小枝数X3、地上茎粗X4、叶长X5、叶宽X6、果实数X7、根长X8、根分枝数X9、根上茎X10、根中茎X11、地下生物量X12、果柄数X13)进行简单相关性分析,从表2可知,苦参各农艺性状间具有紧密复杂的联系。地下生物量与根长、根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上茎呈显著正相关;叶长与叶宽、果实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上茎呈显著正相关;根中茎与根上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地上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以上相关性分析可知,苦参不同单株的各农艺性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可对苦参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因子分析。
  2.3 地下生物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
  苦参的药用部位为根,故选择地下生物量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对苦参地下生物量与分枝数、株高、小枝数等12个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单株地下生物量与分枝数(X1)、株高(X2)、小枝数(X3)、地上茎粗(X4)、叶长(X5)、叶宽(X6)、果实数(X7)、根长(X8)、根分枝数(X9)、根上茎(X10)、根中茎(X11)、果柄数(X13)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 =-408.387+0.775X2 + 88.399X4-2.195X7+19.118X8+133.256X10+3.585X13(n = 50,F = 4.427)。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株高、地上茎粗、果实数、根长、根上茎、果柄数是影响苦参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在这6个性状中,当其他性状一样时,株高每增加1 cm时,地下生物量就增加0.775 g;地上茎粗每增加1 cm时,地下生物量就增加88.399 g;果实数每减少1 cm时,叶片鲜重就增加2.195 g;根长每增加1个时,地下生物量就增加19.118 g;根上茎每增加1 cm时,地下生物量就增加133.256 g;果柄数每增加1个时,地下生物量就增加3.585 g。
  2.4 因子分析
  2.4.1 数据标准化处理。从苦参的农艺性状测定结果来看,不同单株苦参中各农艺性状的数据单位不统一,利用因子分析可以把不同单位的数据标准化处理,以便于对不同单株的农艺性状进行准确的评价。在此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的因子分析程序对苦参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因子分析。
  2.4.2 主因子筛选及其贡献率。为了进一步明确各个农艺性状对苦参产量的贡献率大小,对苦参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因子分析。对苦参13个农艺性状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提取特征值>1的综合变量作为主因子,再根据主因子中各变量的特征值向量确定解释苦参农艺性状的新变量。由于因子分析是基于相关矩阵进行的,要求各表型性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KMO和Bartlett检测表明,KMO统计量为0.554,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05.449,卡方测验P<0.01,说明各表型性状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故该试验的测量数据适用于因子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前4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0.436%,其可以概括13个农艺性状绝大部分的信息量。第一主因子(F1)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为26.532%,其中以地下生物量、根上茎、根分枝数的向量值较大,分别为0.922、0.917和0.872,说明F1主因子主要是对这3个性状起直接控制作用,且这3个性状具有较高的正载荷值,表明地下生物量、根上茎和根分枝数之间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可以将F1称之为产量选择因子。其他一些性状如小枝数、果柄数、地上茎粗在F1主因子上也有一定的载荷值,且载荷值为负值,表明产量选择因子还受到这些性状的负向影响。第二主因子(F2)的贡献率为24.876%,以果实数和叶长的向量值较大,而表现为负向作用的为小枝数,因此可以将F2称为果实选择因子;第三主因子(F3)的贡献率为24.772%,以分枝数的向量值较大,而表现为负向作用的为株高,因此可以将F3称为分枝选择因子;第四主因子(F4)的贡献率为14.256%,以地上茎粗的向量值较大,而表现为负向作用的为根长,因此可以将F4称为地上茎粗选择因子。
  3 小结与讨论
  药用植物的栽培研究不仅要考虑质量,还要考虑产量,只有两者兼顾,才能选育出良好的药用植物品种。苦参以根入药,春秋季采挖,地下生物量是苦参品种筛选和新品种选育的关键指标之一。所以,在苦参的选育研究中要以根作为选育目标性状。该研究对苦参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结果表明,苦参不同单株在地下生物量、根长等农艺性状的差异较大,变异幅度分别达254.00 g和6.52 cm,说明可以从毕节苦参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产量高的单株。   药用植物不同性状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某性状的变化必然源于其他一项或几项性状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其他性状的变化[8]。该研究表明苦参各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性,相互影响,协调发展,其中地下生物量与根长、根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上茎呈显著正相关;根中茎与根上茎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地下生物量与根中茎存在间接相关性。回归分析可知,株高、地上茎粗、果实数、根长、根上茎、果柄数是影响苦参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结合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可知,根长和根上茎是苦参品种选育的最佳间接指标。所以在选育高产苦参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地下生物量,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与地下生物量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农艺性状,才能选育出高产苦参。
  對于药用植物的分析和评价常涉及多个农艺性状,但这些农艺性状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使得观测数据所反映的信息存在重叠现象。为了解决重叠现象,现代药用植物学科学研究中引入了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正是研究客观事物中多因素相互关系的重要分析方法[9]。该研究苦参的13个性状中,主要涉及的是地下生物量、株高、叶长和叶宽等,经因子分析简化为4个主因子,其中第1主因子对产量有正向作用,而第2、3、4主因子均对产量有负向作用。第1主因子与产量最为密切,该因子中与产量同向的性状对产量均有正向的协同作用,提高相对应性状值可有效提高产量。结合毕节苦参育种目标及主因子类型和各农艺性状的特征向量值分析可知,在选育苦参中应注意,第一主因子要高,特别要注意地下生物量的选择,以利于提高苦参药材产量;第二主因子要中等,以利于苦参光合作用和种子繁殖,为增加苦参药材产量提供物质基础;第三主因子要中等偏上,在合理密植的同时,提高单株产量,保证苦参药材总产量;第四主因子也要中等,在苦参药材种植时,降低苦参植株的倒伏率,以便提高苦参药材产量。
  该研究只是对于野生苦参的植株农艺性状与产量组成进行了分析,下一步还需要进行苦参品质检测与评价,以期为苦参的规范化种植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89.
  [2] 陈静,王淑美,孟江,等.一测多评法测定苦参中5种生物碱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9):1406-1410.
  [3] 郑永权,姚建仁,邵向东.苦参化学成分及农业应用研究概况[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2,21(1):24.
  [4] 张翅,马悦,高慧敏,等.苦参中非生物碱类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520-3524.
  [5] 马鸿雁,周婉珊,褚夫江,等.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6):2690-2695.
  [6] 王洋,徐烨华,熊爱琴,等.氧化苦参碱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及对ADMA代谢通路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3):471-477.
  [7] 吴洋,王洋,张瑶,等.苦参碱对脂多糖诱导肠组织炎症小鼠血清和组织NO及ADMA代谢通路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2):2318-2321.
  [8] 方亮,张振海.宁夏地区几种水稻的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263-11264.
  [9] 袁志发,周静芋.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07-215.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采用塑料板排水技术处理软土路基的一个工程实例,提出了软土地基条件下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以及沉降观测和加固效果分析,为塑料排水板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打下良好基
期刊
对大型取水泵站的深基坑进行施工监测,确保了基坑的安全,通过分析监测资料,探讨了地下连续墙的入土深度,支撑型式和位置,墙体变形的时间效应等问题,对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一些
笔者是个数码爱好者,不仅爱玩各种专业,准专业的数码产品,就连时尚,便携的数码玩意儿也不会放过。这不,今天又弄到了一款让人惊喜不已的迷你型数码摄像机——三星VP-M110S。
在尼康推出Coolpix8400和8800这两款高端机型的同时,还发布了一款入门级长焦机型Coolpix4800。生存在8400和8800的光辉背后的4800,推出之初并没有被大家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
电化教育这个新兴事业,是我国教育的最新组成部分。是教育战线一支掌握现代化传输手段和教学装备的新兵种,它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本文用大量数据和对比关系对锇元素的特性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同时对第Ⅷ族元素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变化规律。为过渡元素研究和锇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另类的产品往往都蕴涵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超越常态的设计风格。作为当前普及率极高的数码产品之一,手机早已不是一个只用来接听电话的工具了,它同时也体现了使用者独到的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