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但是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所谓“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那么如何让学案更有效的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际需要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进行着思考与探索,实践证明,小学语文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应该是针对当下的小学语文“学案”编写基本框架混乱、问题探究缺失、能级层次倒挂,以及只关注编写,不研究合理运用、反馈和修正的实际问题,提出小学语文“学案”编写原则、内容以及先扶后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运用策略,进而在教学中实践,从成功的“学案”案例中分析、归纳出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小学语文“学案”编写与运用策略。正确合理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编制与使用学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科研能力和水平,更是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舞台。
为此,笔者觉得小学语文课堂中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学案的编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⒈主体性原则。新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编写小学语文学案时,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考虑问题的设置,从各方面多渠道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有的放矢”。
⒉引导性原则。改变以往一味的接受性学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感悟、理解,获得体验。
⒊梯度性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⒋方法性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⒌有效性原则。学案的编写必须以课堂实际出发,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能是走马观花或者作秀的形式,必须具有实效和针对性,要让学生通过学案指导的方向学习后,能够取得应有的收获。
二、小学语文学案的编写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⒉学法指导。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在编写小学语文学案时,既要对学生进行总的学法指导,对整个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又要再每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指导学习的顺序、每一步干什么。
⒊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设计是学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过程设计既有学生个体的自学,又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也包括学生在个别学习任务上与教师的交流。学习过程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具有强烈吸引力和诱惑力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开发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附属栏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情感;开发多种激励方法激励学生调整心态,树立必胜信念,克服困难,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②创设问题情境。根据主要的、本质的教学任务设计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又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得到解决的系列问题,营造一种强烈的求知气氛,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③设计拓展性作业。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编制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做到课内知识课外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社区的各种有教育价值的资源,获得课堂学习所不能获得的知识。
三、小学语文学案的运用应该紧紧抓住以下关键点:
⒈先扶后放。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化大力气运用教学时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特别是对照学案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步放手让学生课前预习。
⒉先学后教。把“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教师未讲之前,就主动、自觉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力争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情感。而后教师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教师及时评定、点拨。
⒊以学定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查学情,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整合学生学习思路,更新、调整课前的教案,确定完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并相机实施。
学案的设计与优化,只是为提高课堂效益架设一座便捷的桥梁,如何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要看学案的使用、落实情况。因此,使用学案,一定要在严、细、实上做文章,同时做到精选、精讲、精练,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和学的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灌南县堆沟镇中心小学江苏】
所谓“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那么如何让学案更有效的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际需要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进行着思考与探索,实践证明,小学语文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应该是针对当下的小学语文“学案”编写基本框架混乱、问题探究缺失、能级层次倒挂,以及只关注编写,不研究合理运用、反馈和修正的实际问题,提出小学语文“学案”编写原则、内容以及先扶后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运用策略,进而在教学中实践,从成功的“学案”案例中分析、归纳出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小学语文“学案”编写与运用策略。正确合理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编制与使用学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科研能力和水平,更是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舞台。
为此,笔者觉得小学语文课堂中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学案的编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⒈主体性原则。新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编写小学语文学案时,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考虑问题的设置,从各方面多渠道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有的放矢”。
⒉引导性原则。改变以往一味的接受性学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感悟、理解,获得体验。
⒊梯度性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⒋方法性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⒌有效性原则。学案的编写必须以课堂实际出发,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能是走马观花或者作秀的形式,必须具有实效和针对性,要让学生通过学案指导的方向学习后,能够取得应有的收获。
二、小学语文学案的编写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⒉学法指导。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在编写小学语文学案时,既要对学生进行总的学法指导,对整个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又要再每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指导学习的顺序、每一步干什么。
⒊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设计是学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过程设计既有学生个体的自学,又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也包括学生在个别学习任务上与教师的交流。学习过程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具有强烈吸引力和诱惑力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开发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附属栏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情感;开发多种激励方法激励学生调整心态,树立必胜信念,克服困难,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②创设问题情境。根据主要的、本质的教学任务设计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又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得到解决的系列问题,营造一种强烈的求知气氛,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③设计拓展性作业。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编制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做到课内知识课外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社区的各种有教育价值的资源,获得课堂学习所不能获得的知识。
三、小学语文学案的运用应该紧紧抓住以下关键点:
⒈先扶后放。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化大力气运用教学时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特别是对照学案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步放手让学生课前预习。
⒉先学后教。把“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教师未讲之前,就主动、自觉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力争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情感。而后教师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教师及时评定、点拨。
⒊以学定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查学情,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整合学生学习思路,更新、调整课前的教案,确定完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并相机实施。
学案的设计与优化,只是为提高课堂效益架设一座便捷的桥梁,如何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要看学案的使用、落实情况。因此,使用学案,一定要在严、细、实上做文章,同时做到精选、精讲、精练,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和学的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灌南县堆沟镇中心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