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唛纺粘胶转杯纱的生产要点

来源 :棉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R8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单唛纺粘胶转杯纱的生产要点.针对使用单个厂家原料易出现因原料质量波动而影响成纱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问题,分析了所用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从配棉和工艺参数设置方面分析了由传统多唛纺粘胶纱改为单唛纺粘胶纱的生产要点.生产实践表明:通过原料分类组批、配棉指标控制、排包图设计、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优化以及温湿度严格管理等措施,最终使得单唛纺粘胶转杯纱的生产质量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他文献
探究多钒酸盐基棉织物的制备工艺及光催化性能.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反应时间和钒酸盐用量来确定最佳改性工艺,使所制得的多金属氧酸盐能够在棉织物表面均匀原位生长,并采用光催化降解试验测试了多钒酸盐基棉织物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V2O5:NaOH的摩尔比为1:6,用6 mol/L的盐酸调节pH值为6,120℃下搅拌3 h制备出的多钒酸盐基棉织物在90 min内对12 mg/L的亚甲基蓝水溶液降解率达到87%.认为:多钒酸盐基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针对当前织物疵点检测存在大多数采用人工检测、速度慢、检测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DenseNet201网络的织物检测算法.先对数据集图像进行预处理,可视化各种织物疵点类型的数量,把数据集划分为正常织物、8种常见织物疵点,对疵点图像进行数据增强,从而扩增训练集数量;然后提取在数据集ImageNet下预训练好的DenseNet201权重参数进行迁移学习,改进卷积层第1层、添加SPP层和本研究9分类的分类层;最后经过反复调整参数训练得到织物疵点检测模型.试验表明:改进后的DenseNet201模型对正常织物
基于工业内窥镜的在线观测装置,探讨面向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的成纱工艺参数自动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的识别和分类能力,构建了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成纱过程图像的分类模型,对模型卷积核、激活函数、分类器、损失函数、优化函数、学习率及整体框架进行了合理设计与选定,根据成纱过程中纱条露芯特征与包缠状态将纤维包覆过程图像分为9种类型,并将其作为训练数据集.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2.1%.在此基础上,对成纱工艺参数自动调节方案进行了设计,根据图像自动识别结果对喷气涡流纺纱机的故障
以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超浅埋下穿兴湖路段双连拱隧道为依托,提出三导洞十洞盖法施工工法;采用数值模拟,研究施工工序对双连拱隧道中隔墙、边墙、初支及衬砌的变形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中隔墙及侧墙竖向位移在左右洞上台阶贯通后达最大值,当开挖预留核心土及中、下台阶时,中隔墙及侧墙均产生向上的隆起;开挖对中隔墙水平位移影响较小,而开挖左右洞上台阶对侧墙水平位移影响较大;左侧墙墙顶的竖向及水平位移与墙底相差较大,导致左侧墙有朝向隧道外侧偏转的趋势;第一、第二层初支竖向及水平位移在左右洞上台阶贯通后达到最大值并趋于
探讨细纱机近几十年的技术近况及以后的发展方向.介绍了环锭细纱机的纺纱特性及集聚纺纱的特点,分析了细纱机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指出:细纱机的发展使生产的产品呈现多样化,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提高细纱机锭速和增加锭子数量,提高了细纱机的生产效率;通过采用带集体自动落纱的细纱长车、细络联,并对纱锭进行在线检测等,提高了细纱机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认为:高速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是细纱机以后的发展方向.
依托某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段,采用多道地震面波、地质雷达法进行物理勘探,辅以钻孔验证勘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测区内岩溶异常,分别为覆盖型岩溶、埋藏型岩溶以及受铁轨、接触网、桥涵干扰所致的异常;测区的岩溶发育程度可划分为岩溶发育区、岩溶较发育区、岩溶轻微发育区;岩溶发育区域以及顶板厚度较小的岩溶较发育区,建议优先考虑整治;对于埋藏较深的岩溶较发育区及岩溶轻微发育段落,建议加强监控.
以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C8标段岩溶路基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岩溶路基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溶洞路基稳定性和处理后的效果.研究表明:岩溶路基下溶洞的最小顶板厚度为1.26 rn,其溶洞无需处理.从处理效果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溶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进行处理,效果较好,路基产生的附加应力都集中在混凝土盖板上,路基表面的最大沉降量与沉降差分别下降了30.4%和54.8%.
探讨聚酰亚胺织物的防电弧性能.以3种聚酰亚胺织物为试验材料,在搭建的电弧试验平台上进行不同电流等级下的防电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3种聚酰亚胺织物在电弧作用下均不燃烧、不熔融;纯聚酰亚胺织物在10 kA的电弧能量下温升低于Stoll曲线在10 s时达到二级烧伤所需的温度.认为:在搭建的试验平台进行材料的电弧试验具有可行性;聚酰亚胺织物可用于防电弧服.
新建天府国际机场龙泉山隧道同时具有浅埋、大跨度、软弱围岩以及高瓦斯四个风险因素,均是隧道施工中的高风险因素.首先通过分析隧道的风险确定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从工法选择、爆破设计及瓦斯控制措施等方面对高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施工管控设计,并通过实践证明风险控制有效.
当集聚纺网格圈吸管处在负压状态时,吸管上的吸风集聚槽将纤维收拢集聚到固定范围,并附着在网格圈上一直保持紧密状态,通过网格圈的转动,将纤维传送到输出罗拉后加捻,明显减小了加捻三角区,可降低成纱毛羽,提高成纱强力.由于网格圈是采用锦纶丝渗碳或者涂层处理交织而成的,其透气状态、形变、导电性能、摩擦因数、运转工况、网眼堵塞等情况都会降低网格圈对纤维集的聚能力,使纤维在网格圈上运行发生偏移,影响加捻和凝聚,易造成粗于原纱200%以上的粗节纱疵,其部分强力低于原纱50%以上,对纱线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