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端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有来犯,必全力还击
  习近平:“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
  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
  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周恩来:“为了国事,任何地方也可以去”
   50多年前,中国最后一次和平解决中印边境局势的外交努力无果后,毛泽东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小学课本上都有的。不能轮到我毛泽东当家,领土就变成950万、930万,我无法向人民交代。”
   2017年8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他说:“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中国人民珍爱和平,我们决不搞侵略扩张,但我们有战胜一切侵略的信心。”这是我军统帅坚定的决心,也是全军指战员对维护领土完整坚定意志的表达。
   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曾发动五次自卫反击战,分别是: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74年第一次中越南海之战(西沙群岛保卫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988年第二次中越南海之战(南沙群岛收复战)。
   距离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已经58年。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当初出兵抗美援朝是对抗强敌,决心难下;对付印度这么一个弱敌,决心也不好下。”
   这个决心,是被印度逼出来的。在自卫反击战结束3年后,毛泽东会见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时说:“他们以为中国人无论如何不会打他们,他们就一步一步地向‘麦克马洪线’以北推进,有时甚至到了我们的后边,随便走来走去。我们的总理、总参谋长生气了,太欺负人了,决定打它一下。”
   在对华政策上,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像一个两面派,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他又有极强的民族主义色彩,妄图将印度领土向中国一侧扩张。
   中印两国间的传统习惯线分为东、中、西三段。西段与中段连在一起,一边是印度,一边是中国的新疆和西藏。东段与中国西藏相邻。
   原本双方都尊重这条传统习惯线,但19世纪英国殖民印度以后,情况变了。英国人在东段画了一条“麦克马洪线”,将9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划给了英属印度当局;在西段,又画了一条“约翰逊线”,划走中国阿克赛钦地区3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印度1947年独立,坚持把过去英国单方面宣布的所谓边界继承下来。”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原主任廖心文说,“中国西藏和平解放前后,印军更是不断向‘麦克马洪线’大规模推进。”
   1959年3月,西藏反动分子发动叛乱,印度借机制造事端,散播反华舆论,在印度达兰萨拉成立“西藏流亡政府”,还在中印边界制造了第一次武装冲突。1959年8月,印军从东段越过“麦克马洪线”,向朗久的中国边防军发起攻击,10月,又在西段的空喀山口向中国边防部队开火,非法进入中国领土。在印度的报纸上,印军攻击中国的行为,摇身一变成了“中国在侵略印度”。
   消息传来,毛泽东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当时中国的威胁来自东方,中印不是生死之争,问题很好解决。1959年11月,在杭州工作会议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有这么一个盘子,就是要和平。现在为解除这种状况,双方各退若干公里,搞一个无枪地带,只许民政人员照旧管理,以待谈判解决。”“整个边境线,各退或者10公里,或者15公里,或者20公里。”大家都很赞同这个建议。
   带着这样的建议,1960年4月,周恩来访问印度。这是他第四次访问印度。
   此时印度国内,经常有反华分子和西藏叛乱分子游行。中国驻印使馆从安全角度出发,建议他最好在第三国或其他地方同印度谈判。但周恩来不同意“半途而遇”,他要亲自在新德里阐明中国的立场和主张。访印之前,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说:“你去印度,是一個很勇敢的决定。”周恩来回答:“为了国事,任何地方也可以去。”
  “任何国家,如果想用武力入侵造成既成事实,以此迫使中国承认边界现状,这是办不到的”
   这一阶段的谈判虽然没有显著成效,但中国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周恩来回国后说:“尼赫鲁说我们不愿意去谈判,我们去谈判了;说我们提出领土要求,我们没有提出。这样,就把他孤立起来了,证明我们愿意解决问题,他不愿意解决问题,我们取得了主动。”
   为了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1960年4月,中国军队单方面从东西两段实际控制线后撤了20公里,并且在撤出的地区停止巡逻。
   然而对于中国友好的示意,印度不但没有给予和平的回应,反而炮制出“前进政策”:要尽可能地在中国控制地区建立哨所。这些哨所有的嵌入中国哨所之间,有的甚至插到了中国哨所背后。他们洋洋自得于这样的蚕食行动,宣称这证明了尼赫鲁的“判断和胆略”。
   1962年7月,印军入侵西段的加勒万河谷地区,这是印度进入阿克赛钦地区的通道。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说:“印度在我国境内设点,我们完全有理由打,但现在还要克制,不能急于打。一要进一步揭露尼赫鲁的真面目;二要争取国际上正确认识中印边境斗争的是非问题。”“有些国家想利用我们国内存在暂时困难的机会,推我们上阵,整我们一下,但我们不上他们的圈套。我们现在坚持不打第一枪。”接着,毛泽东提出八字方针:“决不退让,避免流血。”紧接着,他又补充了8个字:“武装共处,犬牙交错。”
   周恩来也不放弃一线和平的希望。他致电正在日内瓦参加会议的陈毅,让他约见印度国防部长梅农,商定恢复谈判的有关事宜。
   但印度不想谈。9月中旬,印军又向东段克节朗河边的择绕桥头中国哨所疯狂挑衅。
   徐焰回忆,杨成武将军曾对他说,当时哨所的报告电报直接发到总参值班室,他又向毛泽东汇报,包括印军向我军哨兵扔石头、挥舞刺刀等挑衅细节。毛泽东听后特别嘱咐,打第一枪必须经过他的批准。    9月21日,印军向中国军人开枪,中方一名代理连长牺牲。此后印军继续进攻,中方哨所无险可恃,坚守了几天后,被迫后撤,印军得寸进尺,又越过了克节朗河。
   10月12日,尼赫鲁公开宣称,他已经向印度武装部队下令,要把“中国入侵者”从“东北边境特区”的印度领土上“清除掉”。
   5天后,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最终决定进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很快,一支代号为419部队的作战指挥机构组成了,张国华准备飞临前线,具体指挥中印边境东段达旺方面的自卫反击战。出发前,中央又一次召见他。
   毛泽东站在巨幅地图前,一只手夹着烟,另一只手作了个搂的姿势,说:“我们插进去,不打。”他变换了一下姿势,像是自言自语:“21平方公里,2000多人,作个愿望是可以的,但事实上办不到。”烟头连续亮了几下,他沉思良久,指着印军据点大手劈了一下,同时提高声音说:“扫了它!”
   毛泽东后来回忆下决心的过程时说:“开头你们是要打的,我是死也不要打的。西边加勒万河那一次,总理、少奇同志、小平同志、罗瑞卿同志,实在要打,说不得了,欺负得我们厉害呀,我说,就让他欺负,无论如何不要打。后头怎么搞的,我也看到不打不行了,打就打嘛。你看嘛,从1959年开始,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4个年头了,我们才还手嘛。”
   “为什么毛泽东强调经过4年的忍耐才还手?这是表明中国军队进行反击,是到了克制忍让的最后限度,不得不反击。任何国家,如果想用武力入侵造成既成事实,以此迫使中国承认边界现状,这是办不到的。”廖心文说。
  阴法唐说:“印军哪见过这么能打仗的部队”
   1962年6月,时任中共西藏工委江孜地委书记兼江孜军分区政委的阴法唐,接到了一封电报:速到拉萨接受任务。他到了拉萨才知道,叫他来是为了组建指挥部。
   与此同时,印度的增援部队也按计划抵达指定位置。战争已箭在弦上。到了1962年10月10日,印度军队又制造了新的流血事件,10余名解放军战士牺牲。
   阴法唐回忆:
  总参谋部最初下达的作战任务是,歼灭入侵克节朗地区印军的一个营。我们分析了情况后,提出把入侵克节朗的印军第7旅全部消灭的计划。我们当时想,一个营是打,一个旅也是打,干脆下狠心打一个旅。
  计划上报给中央后,包括几位老帅在内的领导不同意,怕我们胃口太大,吃不掉印度的这个王牌旅。毕竟解放军从来没跟印军交过手,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但我们觉得,印军的战斗力不会比当年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强。最后还是毛主席拍板说,让他们打,打不好重来嘛。
   克节朗地区海拔约4000米,森林密布,气候恶劣。在对敌人部署、地形条件进行了反复侦察后,身在前线的张国华、阴法唐等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10月20日凌晨,解放军正式对印军展开反击作战。
   阴法唐说:“著名的阳廷安班就是这次战斗中出现的。全班8个人,班长阳廷安牺牲了副班长顶上,副班长牺牲了第2副班长顶上,第2副班长牺牲了老战士顶上。最后只剩了1个新兵。真是前赴后继啊!印军哪见过这么能打仗的部队?在气势上被我们压倒了,向南溃退。计划3天的战役,我们只用了不到1天。”
   克节朗战役胜利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不受非法的“麦克马洪线”限制。得到中央的指令后,解放军向南追击,途中俘虏了印军第7旅旅长达维尔准将。
  达维尔被俘后说:“你们在24小时之内消灭了一个旅,这在世界上也少见。”这一仗瓦解了印军士气。当解放军逼近达旺时,印军迅速逃往西山口,419部队指挥机关进驻达旺。
   和东线战况相近,解放军在边境西线也很快击溃了印军。随着解放军的胜利,印度“前进政策”破产,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第一阶段作战胜利后,中国在军事上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但遵照中央的指示,解放军停止了对印军的追击,集結待命。1962年10月24日,中国发表声明,提出了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3个建议。
   对中国的诚意,印度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继续进行战争动员。到了11月中旬,印军在中印边境东线地区的总兵力达到了3万人。
   随后,印军向解放军发动了进攻,中央军委决定再次进行反击作战。阴法唐说:“印度想要打,我们想罢手是不可能的,只好奉陪到底了。”
   原本419部队的兵力应对印军有些吃力,中央为了加强东线的实力,将驻守西宁的55师调到了中印东线边境,还配备了不少炮兵、工兵。“按照中央军委的作战计划,几支部队分别承担了穿插分割印军的任务。有一个团向敌人纵深穿插时,走错了路,遇到悬崖绝壁,他们就拉一根绳子拴着自己往下走。以至于战争结束后,有些外国人士到那里考察后说:‘猴子都过不去的地方,你们解放军竟然过去了。’”阴法唐回忆。
   在阴法唐看来,第二阶段作战时,印军的士气大不如前。几天之内,解放军的东线部队进抵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眼前是无遮无险的阿萨姆平原;西线部队冲出喀喇昆仑山口,前锋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300公里。尼赫鲁在国会结结巴巴地说,印军在东、西两线全线溃败。11月20日,美国驻印度大使向华盛顿报告说:“新德里出现了极度惊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民族士气的瓦解。”整个印度谣言四起,甚至有人说中国要派伞兵空降新德里。
   然而,就在11月21日,中国宣布:解放军单方面全线停火;开始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并在此基础上再撤20公里,脱离双方军事接触;另外还单方面将缴获的武器、军车和军用物资交还印方。
   对于停火并后撤的命令,前线很多解放军指战员不理解。
  “我一开始也不明白,心想这些土地本来就是我们的,为什么要撤啊?”阴法唐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我们可以说打得漂亮而且潇洒。至于为什么主动后撤,后来我想通了——撤退是因为我们不希望战争,希望的是和平解决。”    2017年,阴法唐已是95岁高龄,回忆起当年的一场战斗时,他用茶杯摆出作战地图,狠狠地指了指代表印军的杯子说道:“我们一个连就能打他们一个点!”“几十年了,印度还在闹事,这不奇怪,只要想好怎么对付他们就行。别看他们现在嚣张,我们一点都不用怕,算个什么?咱们解放军从来都是不轻易动,要动就来个大的!他们啊,好自为之吧!”
  老兵回忆:“为共和国流血流汗,那是我这一生最值得铭记的经历”
   老兵叶宏亮是当年那场战争的亲历者,回忆那场战争,他说:“为共和国流血流汗,那是我这一生最值得铭记的经历。”以下是他的回忆:
   1962年,我入伍3年,在55师当卫生兵,部队驻扎在青海。10月末,等战备物资和武器弹药一运到,我们就连夜奔赴前线。当时第一阶段的战斗已经结束,我们参加第二阶段的战斗,要攻打的西山口位于达旺南边。
   当时部队有很多1962年8月才入伍的新兵,入伍就到农场,刚放下锄头就上了战场。到了达旺,他们才学怎么投手榴弹、怎么打枪。那时我们的枪还是单发的,打一枪要退一下弹壳,上一下膛,而印军都用半自动的了。我们把这种训练称为“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后来看,还是新兵牺牲的比较多,毕竟经验少。
   为了赶路,我们不眠不休走了两三天,那时我搭着前面人的肩膀,走着都能睡着。最终,我们在11月中旬到达了达旺前沿。达旺是坡地,坡底是达旺河,过了达旺河就是西山口,印军驻扎在山顶。
   11月16日晚上,我们吃了大战前的最后一顿晚餐,把带的好东西都做了,肉烩菜里还加了粉条海带。那之前,我们吃了半个多月半生不熟的米饭,没有油水的土豆、萝卜、冻白菜,还有面条,能吃上这样一顿饭,真是满足。
   天黑后,我们开始向达旺河阵地进发,一路上,枪炮声越来越响。
   我们1排的老排长参加过抗美援朝,走过来跟我们说,不要紧张,你们听到炮弹“嗖嗖”地响,其实离得远着呢,要是听到“扑出”“扑出”,才要特别小心,那是子弹打在土里的声音,说明它就在跟前,你要赶紧趴下。
   天亮的时候,我们到了达旺河上面几百米的密林中。这一天,1营先去火力侦察,而我们分散隐蔽,一人一小块雨布,用树枝撑在石缝外,人就潜伏在石缝里。
   这一晚,枪炮声不断,大家根本睡不着,到18日清晨五六点,才安静了一会儿。那时,要侦察的也侦察完了,打头、击背、剖腹、切尾的部队也都就位了,就等着进攻开始。
   8点半,我们开始总攻。先是炮击,几十门炮同时开火,炮火铺天盖地,一片火海。为国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我的心情激动得没法形容。我们炮击了半小时,一下就把印军打蒙了、打散了。
   其实,印军知道解放军在集结,但想不到我们来得这么快,打得这么猛。
   我们从青海出发时,就非常注意保密。当时61师从山西赶来接替我们,他们在山西就开始吃我们吃的粮食,用我们部队用的卫生纸。因为当时有间谍,从粪便里、从用的卫生纸里就能发现你是哪个部队的,所以61师就提前模仿我们的生活习惯。
   我们晚上出发,他们晚上就到,直接住在我们的营房里。第二天,外人看营房里照样有人,但其实已经换了部队。原计划如果我们55师伤亡太大,就由61师顶上来,结果开打后,我们的伤亡很少。
   我们炮击结束,冲锋号就吹响了。我所在的3营是第二梯队,从1营的右侧发起进攻。战士们拼命往上跑,没有人害怕,都觉得有机会为国家冲锋陷阵,是无上的光荣,当解放军就是要争这口气。
   当时我们的火力支援只有小炮,一个班10个人,负责一门炮。班长副班长指挥,一个战士背炮筒,一个战士背炮盘,一个战士背炮架,剩下的5个战士一人背一箱炮弹。再加上背着的炒面袋、水壶、急救包等,负重都超过60斤,全靠步兵的两条腿运送。
   西山口的山陡啊,为了赶时间,我们抄近道,其实也没有道,不管是树根草条,抓住就往上爬,手脚划伤流血也感觉不到。爬上一步,再拉后面的人上一步。爬山时,一个战士背的炮盘滑下去了,滚下坡十几米,于是全班赶紧把背包带都系在一起,下去一个战士,把炮盘捆好拉上来。不过我们辛苦运上山的炮,最后并没用上。
   下午3点左右,我们上到山顶,几乎见不到活的印度兵,他们都跑散了,留下的只有尸首,一片狼藉。我们就开始清理战场,掩埋尸体,追击逃兵。
   没想到我们占领西山口后,印军不知道,还继续空投物资,包括食品、服装、毛毯、武器等等。西山口海拔很高,山脚过夏天,山腰过秋天,山顶过冬天。我们穿着单衣上去,冷啊。上面就通知我们可以拿吃的,还可以一人拿一条毛毯。
   后来,我们正在掩埋印军尸体时,突然有印度兵过来。我一看,真是,两个印度兵举着枪,显然是来投降的。
   我们连队只有我在出发前学过几句英语,我就上前跟他们说,“站住”“缴枪不杀”“我們宽待俘虏”。结果说了半天,他们也听不懂。他们指指肚子,又指指嘴,看来是饿了,我们的炊事班长给他们拿来了馒头。
   虽然他们听不懂我说的,我倒是听懂了那个年纪大的印度兵说“周恩来”,同时他又竖起大拇指。后来翻译来了,大家才知道这是父子俩,18日早晨我们刚开始炮击,他们就躲进了森林里,饿了几天,实在受不了了才出来。
   印度兵的素质和我们真是不能比,我们都是20多岁,斗志昂扬,他们则多数是为了挣钱养家,遇到火力,抵抗一下,火力再猛一点,就投降了,要不就跑到森林里去了。
   我们对待俘虏的政策很宽大,我们吃面都吃不饱,给他们吃大米饭,我们穿旧棉衣,给他们穿新棉衣。
   我们还给俘虏上课,讲我们的政策,讲尼赫鲁怎么发动这场战争。后来印度兵回去的时候,有的还给我们磕头。
   我们撤离时,把印度空投的武器整箱还给他们;他们的汽车坏了,我们给他们修好,让他们能开;我们缴获的武器也都擦洗干净,摆得整整齐齐,还给他们。   “到了国家领土受到侵犯的时候,就非打不行,哪怕代价再大也要打”
   这场较量,最终以印军被重创结束。叶宏亮说,解放军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战作风以及保家卫国的信念,是对方无法比拟的。“我们哪怕是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绝不退缩”。老兵叶宏亮回忆:
   这场战争赢得不容易,特殊的环境和地形,首先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比如冻伤问题。11月的青藏地区很冷,零下几十摄氏度。由于部队调动突然,没有军车,我们坐的很多卡车连篷布都没有。我们虽然穿戴着皮大衣、皮帽、皮手套和带毛的皮鞋,但车一开起来,还是冻得和冰棍一样。
   还记得到达格尔木兵站时,大家都下车了,通信兵小谭说脚都麻了,不能动。我赶紧脱下他的鞋袜,发现他双脚肿大,前半部分都变成了深紫色,右脚更严重些。这是冻伤啊!医生说小伙子的双脚可能都要锯掉了。那年小谭刚18岁,入伍仅3个月。后来我们都把鞋脱了,用被子把脚裹上,严重的冻伤没有再出现,也有脚趾截掉一点的,但不影响走路,至于手脚冻红冻肿的就太多了。
   此外,高原反应也是一大问题。最凶险的地方是五道梁,那里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夏天气温也就5℃左右。当地有谚语,“纳赤台得了病,五道梁要了命”。纳赤台比五道梁的纬度低,你要在纳赤台得了病,到五道梁就没命了。
   我们不舒服,运送我们的司机更辛苦,为了不让卡车发动机冻上,他们晚上还要轮流值班,让柴油车整夜空转发动。
   有人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没有抗美援朝那么残酷,确实,我们没有遭遇那么顽强的抵抗,但我还是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我们的伤亡主要是地雷和炮弹造成的,我们连的一个战士,腿被炸掉,骨头都翻出来了;我们营的两个战士,追击敌人时产生了高原反应,发展为急性肺水肿,在送回驻地的途中就停止了呼吸;一位连长本来1962年8月已经转业了,但战争开始,他就申请回来参战,结果在战场上牺牲了,那时他的儿子还没出生;
   还有一位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员工,当时跟着我们团拍纪录片。一天,我们正在吃早饭,八一厂的几个同志下去拍摄,结果我们早饭还没吃完,一个人就被拉回来,说是被炮弹炸死了。
   战场上,人的生命真是太脆弱了!我听说过一句话,胜利的一方纪念战争是为了更好地制止战争。这句话说得好!现在我们国家很多是独生子女,生命太宝贵了,真是能不打仗最好不打。但真到了国家领土受到侵犯的时候,就非打不行,哪怕代价再大也要打!
   那场战争,对许多老兵们来说刻骨铭心。海拔最低3000米、最高5700米,平均气温零下20℃、最低零下38℃……很多数据,老兵倒背如流。
   2017年6月中旬,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界进入中国境内,试图干扰中方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洞郎地区的道路施工。不顾中方再三抗议,印方拒不撤军,在边境地区和中方军队形成对峙。很多参加过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老兵为此揪心和恼火。叶宏亮说:“印度狂言自己不是62年的印度了!那我们中国还是62年的中国吗?”这句话,他讲了好几遍,语气里尽是掩饰不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还有的老兵说:“习近平主席讲‘我们的一寸土地也不容侵犯!’只要印度侵犯我国领土,那我们坚决不答应!哪怕代价再大也要战斗到底!”“我们老了,但如果有儿子,我们鼓励儿子,有孙子,我们鼓励孙子上前线!”
   澳大利亚籍记者内维尔·马克斯维尔是研究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的权威专家,他说,1962年那场战争给世界上了一课,“中国会尽量避免冲突,尽全力寻求和平的解决方式。但它不会被摆布,一旦涉及基本的安全问题,它绝不会退让。如果当问题变成要么战斗要么投降,中国会永远选择战斗”。
  毛泽东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军事决策,邓小平复出第一战
   除了领土争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越南等南海周边国家,不顾中国的反对,违背国际道义,以武力的方式强行侵占我南海岛礁及附近海域,企图瓜分中国资源,侵犯中国主权。近年来,中国周边有些国家动作频繁,不顾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的底线,不断向中国试探、挑战、进而蚕食,单方面认为中国既然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就不会采取武力方式解决问题。
   这一系列挑衅行为,也迫使中国军队不得不以武力自卫的方式捍卫领土主权。
   1969年珍宝岛冲突后,中苏边境全线紧张对峙,牵制了中国主要兵力。南海舰队的主力护卫舰严重失修,无一可用,只有扫雷舰、猎潜舰等轻型舰艇可以出击,而北海舰队、东海舰队苦守边防,无力南援。
   在南越当局看来,占领西沙群岛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且,美国从越南撤军时,把大量装备留给了南越。当时南越海军接收了美军10余艘军舰,海军军力的增长使得南越的野心迅速膨胀。
   因此,南越海军频频出手,到1973年8月,已悍然侵占中国南沙和西沙群島中的6个岛屿。1973年9月,南越又公然宣布,已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11个岛屿,划归其福绥省管辖。同年冬,南越军舰还接连在我西沙海域野蛮撞毁我国渔船,抓捕我国渔民,并严刑拷打,强迫他们承认西沙群岛是南越领土。
   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位于海南岛东南330公里,分为宣德、永乐两个岛群,其中宣德岛群的永兴岛面积最大。西沙群岛自汉武帝时期开始就是中国的领土。
   1974年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南越当局对我国领土主权的肆意侵犯,但南越当局并未因此收敛入侵行动。
   有关南越军队疯狂进行军事挑衅的报告呈送到了中南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立即与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研究对策,在报经毛泽东同意后,决定采取加强巡逻和相应的军事措施,保卫西沙,保卫中国领土不受侵犯。
   中央研究决定,由叶剑英、邓小平、王洪文、张春桥、陈锡联、苏振华六人组成领导小组,叶剑英、邓小平负责,代表党中央到总参作战部指挥西沙海战。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最后一次军事决策。值得一提的是,此时,邓小平经毛泽东提议刚刚复出,1974年1月5日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也是邓小平复出的第一仗。
   海战期间,总参作战部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叶剑英一遍又一遍询问前方战况,邓小平一根接一根抽着烟。1月19日下午2时,总参作战部收到了前线告捷的电报。叶剑英兴奋地说:“打得好!打得好!”邓小平显得比较平静,对叶剑英说:“我们该吃饭了。”
   离开作战值班室前,邓小平给广州军区发电报:发扬我军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继续扩大战果,收复被南越侵略军非法侵占的珊瑚、甘泉、金银岛。
   1月20日13时,3座海岛全部被收复。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战史上的第一次对外海上作战。此战后,西沙群岛重新回到中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1987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中国建立5个海洋观测站,中国将南沙站选在了永暑礁。为了保证建站成功,南海舰队、东海舰队先后在南沙组织巡逻、护航。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接近尾声,中越两国正在进行关系正常化谈判。可永暑礁将建观测站的消息一出,越南有些坐不住了,加快了侵占南沙岛礁的脚步。
   1988年3月14日清晨,越南海军3艘军舰突然抵达赤瓜礁,42名越南军人手持轻机枪和冲锋枪强行登礁,和中國军人站在海水中对峙。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越南一艘军舰起火下沉,一艘竖起白旗投降,另一艘被击伤后沉没。赤瓜礁海战结束之后,中国陆续控制了南沙的几个岛礁,结束了长期以来没有实际控制任何一个南沙岛屿、珊瑚礁或沙洲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了结了在南海的另一桩心愿:加强西沙群岛的建设。
   早在1974年的西沙海战之后,邓小平就说:“西沙机场以后一定要搞,那里位置重要,可以前伸到南沙,并控制南沙。”实际控制了南沙的一些岛礁后,邓小平建设西沙的指示得到落实,西沙永兴岛建起一座平时承担运输任务、战时执行战斗任务的机场,中国海空作战能力向南推进了几百公里。
   中国所进行的历次自卫反击作战,包括珍宝岛、中印边境、中越边境反击作战,以及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沙岛礁的作战,都充分体现了保卫国家主权的正义性。
   20世纪50年代,我们能够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如今,我们也有能力击败一切来犯之敌,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外来威胁和压力都丝毫不能动摇中国人民的意志。
   (责编/袁栋梁 责校/陈毓婧 来源/《中越南海之战:你争我夺的1974年》,纪彭/文,人民网2014年10月;《“印度想要打,我们奉陪到底”》,李静涛/文,《环球人物》2017年16期;《毛泽东:不打不行了,打就打嘛》,朱东君/文,《环球人物》2017年16期;《“我们一开炮,印军就散了”》,朱东君/文,《环球人物》2017年16期等)
其他文献
2018年修订发布的GB/T 230.1—2018《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GB/T 231.1—2018《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与旧标准相比有较大变化。GB/T 2
数学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但是传统教学当中的数学教学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单一的讲解,学生只是处于一个倾听者的位置,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导致数学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一些数学数学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在这一教育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
分析原轴承套圈端面圆弧槽、装滚子缺口采用铣刀加工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锥形刀杆,改变圆槽加工方法,以车代铣,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刀具消耗和废品。
介绍了宁夏近年来截获的4种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传播途径、为害状、识别特征等,对宁夏林业检疫及生产实践提供了参考。
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形势,不断提升本企业的竞争能力,继续保持中燃在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并走向世界,2003年12月26日,原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完成了投资主体
选用翠宝甜瓜为试验材料,在里外双膜覆盖的保护地栽培环境条件下就酵素菌微肥肥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酵素菌肥处理较对照开花期、成熟期提前,绿叶期延长,增产效应突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时下被大为推崇的学习方式,其优点很多.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取长补短,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单靠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跟别人交流的习惯,更深一层地讲,使学生养成了勤于探究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新问题  诚然,小组合作学习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笔者在运用的过程中
2006年6月8日,一艘拥有248客位的高速客轮“泉州”号完成了一个值得珍藏的历史性首航:厦门远洋运输公司(简称:厦门远洋)与台湾航商合作,成功开通了泉州至金门海上客运直航航线。由
【摘要】补偿强化训练可以深入专研教材,将训练内容置于教工知识整体结构之中,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适合的训练内容,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将补偿强化训练有效的应用高三数学复习中,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為提高高考数学成绩做铺垫.对此,本文就补偿强化训练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补偿强化训练;高三数学复习;有效运用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
轴承磨床加工套圈沟道时,由于受机床结构空间和视野的限制,调试人员找正非常困难。运用空间分析原理,设计机外调试装置,将基准找正问题在机床外部解决,然后再将调试完成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