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创10年新高

来源 :粮油与饲料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多个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共有7.2亿至8.11亿人口遭受饥饿,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去年以来,全球主要农作物的价格持续飙升,粮食上涨压力正在不断冲击着很多国家消费者的生活.疫情持续蔓延冲击着全球粮食供应链和产业链,同时,也暴露了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诸多弊端.而我国夏粮今年则迎来了“十八连丰”,消费价格指数也是稳中有降,彰显了中国饭碗的保障能力.
其他文献
本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饲料中镉的含量,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干灰化后添加10mL 6mol/L盐酸溶液消解,矿物质原料、预混合饲料直接添加10mL 6mol/L盐酸溶液消解,结果表明饲料样品用盐酸溶液消解结果稳定。回收率在97%~102%之间,且RSD≤5%。
本研究对猪肉中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2-内酰脲(AHD)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选,建立了猪肉中AHD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NPAHD残留液相色谱检测的最优色谱条件为柱温30℃,流速0.5mL/min,流动相pH为4.0的乙酸水和纯乙腈,最优样品前处理条件为乙酸乙酯提取前将衍生液pH调至7.0,样品酸解前不加入甲醇水处理。在上述最优色谱条件和前处理条件下对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方法学评价,得到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5648x-442.84(R2=0.9
通过分析江西省地方粮食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合理利用现有人、财、物资源,探讨破解基层粮食质量管理困境的方法,从粮食产业链的全过程入手,以质量管理安全和经济性为考量,加强地方粮食企业ISO系列(质量、环境、食品)安全体系的培训,强化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建设,运用控制图法、PDCA质量改进、六西格玛(6σ)等管理手段,建立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关键控制点(HACCP),降低粮食行业安全风险,挖掘粮食经济产业效益。
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能同时进行插秧和施肥作业,把肥料施加到秧苗根系3 cm、5 cm的位置,以集中施肥的方式提高作业效率。本文将先针对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展开分析,再阐述技术应用要点,最后详细阐述该项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促进农业科技更好地发展。
本文重点分析水稻新品种的推广现状以及现存问题。现阶段,由于新品种相关信息渠道在获取时无法保证及时性、全面性以及准确性,同时缺少有效的售后服务保障措施作为支持,购种渠道过于单一等相关问题比较明显,所以整体推广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基于此,要结合现实需求,树立繁、育、销全能型的种子企业新品种推广主力军地位,加强对新品种的试验以及示范力度,对新品种推广基金进行树立,以此来达到水稻新品种良好的推广效果。
农村相关部门应当针对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全新的制度体系,提高畜牧兽医的技术水平和组建专业团队,加强资金的投入和先进设备的支持,增加新技术的宣传力度和各方人员对新技术的重视程度。
随着农村供水方式的完善、人均住房面积提升、人均收入的增加、水厕的普及率增加、个人洗浴和洗衣方式的调整,农村居民生活的人均用水量和生活污水产生量、排放量每年递增。由于多年来政府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绝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排入水体和农田,仅小部分生活污水进入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这严重污染了农村的人居环境,威胁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本文以2017年为调查基准年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搜集江西省“整洁美丽,和谐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海带多糖对断奶仔猪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接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 mg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小方研究组与研究员李俊明研究组合作,系统表征了黄淮麦区近30年来育成的主栽品种及其衍生的优异品系苗期在镉胁迫下的表型变异,并应用该自然群体的SNP标记数据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若干镉积累相关表型的新颖标记,其中4个在全基因组范围具有显著性;进一步分析了镉转移系数关联标记在小麦群体中的分布,确定了5个低镉转移系数小麦品种。
泥鳅苗种培育是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传统培育方法成活率较低。2020年笔者在安徽省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安徽省淮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泥鳅养殖基地应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开展了泥鳅苗种培育工作,通过60天的精心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7月初,10亩池塘共收获泥鳅苗种3 172千克,平均体长6.4厘米,平均规格2.6克/尾,存活率61.0%。现将本次微孔增氧技术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