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该矿区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重点对该矿区的矿区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进行分析。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矿床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床,黑云母花岗岩与灰岩的接触带的大理岩及矽卡岩为矿区磁铁矿的直接找矿标志。
[关键词]地质特征 矿化特征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88-1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矿区位于连阳岩体的东北缘之中段,凤岗山残留顶盖西侧边缘。矿区地层有中石炭统黄龙群(C2hn)、三迭系形状极为复杂的“残留顶盖”地层及第四系地层。该残留顶盖为一复式向斜构造,槽部为三迭系大冶群(T1dy),翼部依次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1)黄龙群(C2hn),呈残留顶盖状覆盖于花岗岩之上,为浅灰厚层状细粒白云岩、隐晶质生物灰岩、碎屑灰岩,受接触变质作用成白色大理岩。地层总厚度约100m,地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约75°~100°,倾角约19°~28°,灰岩与花岗岩体接触面形成磁铁矿体或矽卡岩,为矿体的直接顶板。
(2)大冶群(T1dy),呈残留顶盖出露,与下伏地层未见清晰的接触关系,其底部为黄色页岩,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含泥质灰岩及薄层状钙质页岩、泥质页岩,泥质粉砂岩、钙质细砂岩及泥质灰岩,受变质作用原岩多已角岩化,浅灰或褐色,厚层状,岩层倾向南东,倾角较大。
(3)龙潭组(P2l)砂页岩
出露于矿区的东部,岩性为浅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细粒杂砂质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粉砂岩、绢云母泥质页岩,岩层倾向南东,倾角较大,砂页岩受变质作用多已角岩化。
(4)第四系(Q):仅发育于平缓山坡或沟谷处,于平缓山坡处者岩性主要为粉粘质土、含砾石砂质土,厚度在0.5~7.0m。
1.2构造
(1)褶皱
矿区无褶皱,地层呈近南北走向,倾向南东,倾角20°~30°的单斜构造。受岩体侵入挤压的影响,局部形成小褶皱。
(2)断裂
矿区未见构造断裂痕迹。
(3)裂隙(节理):裂隙在花岗岩中较发育,大理岩次之,角岩中不发育。裂隙主要有三组,各组产状:310~330∠70°~80°;240~250°∠30°~40°;200°∠70°~80°。
1.3岩浆岩
岩浆岩为燕山四期中粒黑云母花岗岩(r53(1)),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灰白色,微带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少量黑云母及其它微量矿物,主要矿物含量:石英约20~30%组成,斜长石20~30%,钾长石35~40%,黑云母约3~4%。花岗岩靠近地层接触面时,粒度明显变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的边缘常相变为细粒花岗岩。
1.4变质作用与围岩蚀变
在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地段,发育矽卡岩化、角岩化和大理岩化等接触变质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以接触变质作用为主。
1.4.1矽卡岩化
矽卡岩的产出空间在花岗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矽卡岩见分带现象,在水平之间表现为大理岩→透辉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石榴石矽卡岩→花岗岩。但分带并不完整,常缺失石榴石矽卡岩带。垂直间,上部为石榴石矽卡岩,下部以透辉石矽卡岩为主。
1.4.2大理岩化
发育在外接触带碳酸盐质围岩中,由灰岩、白云岩经热力变质重结晶形成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细粒~中粒变晶结构,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要组成矿物。
1.4.3角岩化
发育于岩体与砂页岩接触带。从岩体接触带向外变质作用依次变浅,表现为由花岗岩→角岩→斑点板岩→正常砂页岩。角岩化带包括各种变质类型的砂页岩,角岩化带宽为数十米至数百米。
2赋矿层位、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2.1赋矿层位
矿床产于中石炭统黄龙群(C2hn)与燕山四期黑云母花岗岩之间,黄龙群(C2hn)厚层状细粒白云岩、隐晶质生物灰岩与花岗岩体接触面矽卡岩化形成磁铁矿体,有时伴生微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大理岩、黑云母花岗岩为矿体的顶、底板。
矿体出露于矿区范围中部,矿体控制长度约300m,宽度约100m,控制的实际矿体厚度值在1.50~11.39m,矿体的空间产出状态与大理岩-花岗岩接触带形状密切相关。矿体走向大致北东30°,沿走向大致南西高北东低;矿体沿倾向延伸形态变化大,大致呈一向斜状,北西端倾角较陡,南东稍缓。
磁铁矿体形态、分布及磁铁矿品质受接触带控制,接触面花岗岩内凹曲率愈大,磁铁矿品质常常愈富,
2.2矿化特征
2.2.1矿石的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
矿石为致密块状、浸染状、条纹-条带状磁铁矿石,具交代和粒状结构。矿石的风化程度较低,氧化带厚度小,除地表2~5m内为矿体强风化带外,深部矿石基本呈弱风化状。
矿石为块状、细脉条带状或浸染状,矿石矿物:主要由磁铁矿和少量黄铁矿、磁黄铁矿及微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组成;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石英、滑石、石榴石及方解石。磁铁矿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勻,磁铁矿矿物含量约25~30%,是可供工业利用的主要矿物。
2.2.2矿石的化学成分
矿石的主要有用矿物为磁铁矿、磁黄铁矿,伴生矿物有微量黄铜矿、闪锌矿,有害元素主要为硫、磷。
2.2.3矿石类型和品级
矿体露头2~5m内为矿体的强风化带,其下为矿体的原生带,矿体无明显混合带。
矿床属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为产于酸性侵入体与灰岩的接触带内的粒硅镁石矽卡岩磁铁矿床。矿石的自然类型:按组成矿石的铁矿物来划分属磁铁矿石;按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的种类可划属透辉石型铁矿石;按结构构造划属以致密块状为主,浸染状、条纹-条带状为次的铁矿石。矿石中有用矿物主要磁铁矿,mFe/TFe≥85%,工业类型为含量较低的需选型铁矿石(贫矿),按选矿工艺及品质划分的工业品级为需选型磁铁贫矿,矿体全铁质量分数平均为28.04%。
2.2.4矿体围岩和夹石
磁铁矿体产于大理岩与黑云母花岗岩之间,矿体顶板围岩为大理岩,局部为矽卡岩,底板围岩为花岗岩,偶见矽卡岩。夹石为大理岩或矽卡岩。
2.2.5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矿床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床,黑云母花岗岩与灰岩的接触带的大理岩及矽卡岩为矿区磁铁矿的直接找矿标志,并且花岗岩内凹曲率愈大,磁铁矿品质常常愈富。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质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某矿区详查报告;
[关键词]地质特征 矿化特征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88-1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矿区位于连阳岩体的东北缘之中段,凤岗山残留顶盖西侧边缘。矿区地层有中石炭统黄龙群(C2hn)、三迭系形状极为复杂的“残留顶盖”地层及第四系地层。该残留顶盖为一复式向斜构造,槽部为三迭系大冶群(T1dy),翼部依次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1)黄龙群(C2hn),呈残留顶盖状覆盖于花岗岩之上,为浅灰厚层状细粒白云岩、隐晶质生物灰岩、碎屑灰岩,受接触变质作用成白色大理岩。地层总厚度约100m,地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约75°~100°,倾角约19°~28°,灰岩与花岗岩体接触面形成磁铁矿体或矽卡岩,为矿体的直接顶板。
(2)大冶群(T1dy),呈残留顶盖出露,与下伏地层未见清晰的接触关系,其底部为黄色页岩,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含泥质灰岩及薄层状钙质页岩、泥质页岩,泥质粉砂岩、钙质细砂岩及泥质灰岩,受变质作用原岩多已角岩化,浅灰或褐色,厚层状,岩层倾向南东,倾角较大。
(3)龙潭组(P2l)砂页岩
出露于矿区的东部,岩性为浅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细粒杂砂质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粉砂岩、绢云母泥质页岩,岩层倾向南东,倾角较大,砂页岩受变质作用多已角岩化。
(4)第四系(Q):仅发育于平缓山坡或沟谷处,于平缓山坡处者岩性主要为粉粘质土、含砾石砂质土,厚度在0.5~7.0m。
1.2构造
(1)褶皱
矿区无褶皱,地层呈近南北走向,倾向南东,倾角20°~30°的单斜构造。受岩体侵入挤压的影响,局部形成小褶皱。
(2)断裂
矿区未见构造断裂痕迹。
(3)裂隙(节理):裂隙在花岗岩中较发育,大理岩次之,角岩中不发育。裂隙主要有三组,各组产状:310~330∠70°~80°;240~250°∠30°~40°;200°∠70°~80°。
1.3岩浆岩
岩浆岩为燕山四期中粒黑云母花岗岩(r53(1)),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灰白色,微带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少量黑云母及其它微量矿物,主要矿物含量:石英约20~30%组成,斜长石20~30%,钾长石35~40%,黑云母约3~4%。花岗岩靠近地层接触面时,粒度明显变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的边缘常相变为细粒花岗岩。
1.4变质作用与围岩蚀变
在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地段,发育矽卡岩化、角岩化和大理岩化等接触变质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以接触变质作用为主。
1.4.1矽卡岩化
矽卡岩的产出空间在花岗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矽卡岩见分带现象,在水平之间表现为大理岩→透辉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石榴石矽卡岩→花岗岩。但分带并不完整,常缺失石榴石矽卡岩带。垂直间,上部为石榴石矽卡岩,下部以透辉石矽卡岩为主。
1.4.2大理岩化
发育在外接触带碳酸盐质围岩中,由灰岩、白云岩经热力变质重结晶形成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细粒~中粒变晶结构,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要组成矿物。
1.4.3角岩化
发育于岩体与砂页岩接触带。从岩体接触带向外变质作用依次变浅,表现为由花岗岩→角岩→斑点板岩→正常砂页岩。角岩化带包括各种变质类型的砂页岩,角岩化带宽为数十米至数百米。
2赋矿层位、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2.1赋矿层位
矿床产于中石炭统黄龙群(C2hn)与燕山四期黑云母花岗岩之间,黄龙群(C2hn)厚层状细粒白云岩、隐晶质生物灰岩与花岗岩体接触面矽卡岩化形成磁铁矿体,有时伴生微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大理岩、黑云母花岗岩为矿体的顶、底板。
矿体出露于矿区范围中部,矿体控制长度约300m,宽度约100m,控制的实际矿体厚度值在1.50~11.39m,矿体的空间产出状态与大理岩-花岗岩接触带形状密切相关。矿体走向大致北东30°,沿走向大致南西高北东低;矿体沿倾向延伸形态变化大,大致呈一向斜状,北西端倾角较陡,南东稍缓。
磁铁矿体形态、分布及磁铁矿品质受接触带控制,接触面花岗岩内凹曲率愈大,磁铁矿品质常常愈富,
2.2矿化特征
2.2.1矿石的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
矿石为致密块状、浸染状、条纹-条带状磁铁矿石,具交代和粒状结构。矿石的风化程度较低,氧化带厚度小,除地表2~5m内为矿体强风化带外,深部矿石基本呈弱风化状。
矿石为块状、细脉条带状或浸染状,矿石矿物:主要由磁铁矿和少量黄铁矿、磁黄铁矿及微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组成;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石英、滑石、石榴石及方解石。磁铁矿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勻,磁铁矿矿物含量约25~30%,是可供工业利用的主要矿物。
2.2.2矿石的化学成分
矿石的主要有用矿物为磁铁矿、磁黄铁矿,伴生矿物有微量黄铜矿、闪锌矿,有害元素主要为硫、磷。
2.2.3矿石类型和品级
矿体露头2~5m内为矿体的强风化带,其下为矿体的原生带,矿体无明显混合带。
矿床属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为产于酸性侵入体与灰岩的接触带内的粒硅镁石矽卡岩磁铁矿床。矿石的自然类型:按组成矿石的铁矿物来划分属磁铁矿石;按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的种类可划属透辉石型铁矿石;按结构构造划属以致密块状为主,浸染状、条纹-条带状为次的铁矿石。矿石中有用矿物主要磁铁矿,mFe/TFe≥85%,工业类型为含量较低的需选型铁矿石(贫矿),按选矿工艺及品质划分的工业品级为需选型磁铁贫矿,矿体全铁质量分数平均为28.04%。
2.2.4矿体围岩和夹石
磁铁矿体产于大理岩与黑云母花岗岩之间,矿体顶板围岩为大理岩,局部为矽卡岩,底板围岩为花岗岩,偶见矽卡岩。夹石为大理岩或矽卡岩。
2.2.5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矿床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床,黑云母花岗岩与灰岩的接触带的大理岩及矽卡岩为矿区磁铁矿的直接找矿标志,并且花岗岩内凹曲率愈大,磁铁矿品质常常愈富。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质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某矿区详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