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还是空巢感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b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世纪的美国,一大批作家都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亨利·戴维·梭罗决定返乡教书。过了3年,他觉得返乡还不够彻底,遂玩起了“独居”,成为老一辈的美国“空巢青年”。
  1845年3月,梭罗向《小妇人》的作者奥尔科特借了一柄斧头,孤身一人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树,建造了一座小木屋,并在小木屋里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
  他说自己就像住在大草原上一样遗世独立,拥有属于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辰。不过他没有安安静静地独自欣赏美景,而是写了整整一本书来“炫耀”独居生活,这本书后来成为很多文青的朝圣指南。
  他感受到“周遭自然环境带来的甜美与益处,人类邻里的种种虚无的益处变得一点都不重要了,我再也没有兴起过需要人类邻居来陪伴的念头”。但他同时也明白,“大多数人,在我看来,并不关爱自然。只要可以生存,他们会为了一杯朗姆酒出卖他们所享有的那一份自然之美”。
  说得真是太好听了。就像身边那些忧郁的朋友,揣着几罐啤酒去海边,走偏僻的沙石路,两旁是低矮的树丛,里面藏着几株野麻。坐在僻静的野滩上,抽半盒烟,看没有生机的脏海,墨绿的藻类缠绕万物,四周天际一片灰色。在走之前除了留下烟蒂和酒瓶,还一定会拍一张虚头巴脑的照片,花半小时美图,再配一句“诗与远方”,然后默默等人点赞。
  他们一边熬夜加班,吃臟外卖,悬浮在黏粥一样的雾霾里;一边还要听民谣,关心学区房政策,反思共享经济,供奉“男团”“女团”,给照片加滤镜。
  他们的生活过得十分分裂,骑着ofo逃离北上广,灵魂随意安放,对明天抱有幻想,因为“仪式感”本身比仪式重要得多。
  虽然造不起湖边小屋,但都市“空巢青年”每周订一次快凋谢的降价鲜花,摆在出租屋唯一朝阳的窗边。他们崇尚北欧的“安全距离”,热情转发“为了不与人交流,某人装了十几年盲人”的新闻。邻居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串铅牌上的数字。他们无法忍受半夜回家和不倒垃圾的室友,懒得进入一场真正严肃的关系。他们把独自生活看成一种更高级的生存状态并以此作为标榜,甚至连晒出来的“孤单寂寞冷”都是变相的“傲娇”。吃下的真正的苦,打碎了的牙,早就混着血默默咽进肚子。
  这样的“隐居”充满悖论。生活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梭罗早就看透了这一切。
  梭罗的小屋离公路只有260米,天气好的时候,他完全可以透过次生林看到汽车经过。小屋离康科德市中心也只有2.13公里,好朋友爱默生的住处也在散步的范围内,甚至去他父母的居所也只需步行10分钟便可到达。理查德·扎克斯在《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中描述,梭罗几乎每天都要去一次康科德,他的母亲和姐姐每周六会给他送食物,而他自己则时不时地回家去,“将家里装点心的坛子舔个干干净净”。
  他的那些文艺圈朋友也频繁光顾他的小木屋,在湖畔举行聚会,甚至成立了名为“瓦尔登湖协会”的文人社团。天天派对,夜夜笙歌。
  除了接待各种纷至沓来的参观人群外,梭罗还在小屋旁制造了一场森林大火。起因是煮鱼杂汤,火起后,这位大哥并没有着急灭火,而是爬到小山坡上观赏火景,事后还写道:“那真是十分壯观的一幕,而我是唯一欣赏到它的人。”这场大火烧毁了300英亩林地。
  文艺青年玩起文艺来可真是勇猛精进。“隐士感”比做隐士本身更令人着迷,“空巢感”比空巢本身更具吸引力。房门一关,以为就疏离了人群。时常抱怨生活和爱情都欺骗了自己,起码要在精神上让人觉得孤立无援。
  能够自由地选择独居,绝对是人类的进步。不过真正的隐士可不好当,开车半个小时到闹市享受烟火生活,通常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交流需求。如果安静能给你力量,那你可以选择闭嘴;如果还需要繁华都市,那就尽情享乐,无须“外冷内热”地苦心营造一种“高级”的孤独感。“空巢青年”也不是一个时髦的标签,谁都能往自己身上贴。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继续前进摘自《中国青年报》2017年9月20日,喻 梁图)
其他文献
1889年,巴黎舉办了一场大型世界博览会,以此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阿根廷展示了各式各样的国产货,其中包括一个来自火地岛的印第安家庭。那是11个欧纳族印第安人,他们是罕见的样本,濒临灭绝:那些年,温彻斯特枪的子弹正逐渐消灭他们中的最后几个。  这11个欧纳族印第安人中的两个死在了路上。幸存者被关在铁笼子里进行展示。“南美食人族”,展板上警示道。在最初的几天,没人给他们任何食物。那些印第安人
期刊
沃纳·赫尔佐格是享誉世界的新德国电影大师之一,与法斯宾德、文德斯、施隆多夫等人齐名,被称为“新德国电影四杰”。  1974年,天寒地冻的冬天,赫尔佐格得知电影界前辈洛特·艾斯纳在巴黎病危。放下电话,他立即抓起一件夹克、一个指南针、一个帆布袋、一些生活必需品以及一个记录旅程的笔记本,从家乡慕尼黑徒步前往巴黎。  “我踏上了通往巴黎的路,我坚信如果我靠双脚走去,她就能活下来。除此之外,我也需要一段属于
期刊
1854年2月一个下大雨的早晨,德国最著名的在世交响乐作曲家穿着大花睡衣,走出位于杜塞尔多夫的家,穿过狂欢节的街道,来到市中心一座老桥上,纵身跳进了莱茵河。时年44岁的罗伯特·舒曼最后从水里被救了出来,人们认出了他,并小心翼翼地送他回家。这时他的妻子克拉拉正怀着他们的第8个孩子,她含着泪水将他的身上擦干净,送他上床休息。  之后的16天,克拉拉一直守护在舒曼身边,直到医生警告他可能会伤害她,她才忍
期刊
数独是现在最流行的游戏之一。人们对拉丁幻方的兴趣又被点燃了。拉丁幻方是指在一个正方网格里,有多个符号,每个符号只能在一行或是一列出现一次。如右图所示的就是一个完整的3阶拉丁幻方网格。在右图里,你可以看到一个部分格子里填着数字的幻方。幻方内每一行、每一列与每条对角线上的数字的总和都是相等的。你能完成这个神奇的幻方吗?
期刊
我和奥吉·雷恩认识将近11年了。他在布鲁克林中心考特大街的一家雪茄店当售货员。只有在那家店才可以买到我钟爱的荷兰雪茄,所以我常常去那里。奥吉身材瘦小,经常穿一件带帽兜的蓝色运动衫。他的性情有些古怪,喜欢搞恶作剧,喜欢说俏皮话,总是讲一些与天气、大都会棒球队或者华盛顿政客们有关的趣事。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这些。然而,几年前的一天,他在店里翻阅一本杂志时,碰巧看到一篇关于我的作品的书评。书评里附有我的照
期刊
在德国,上大学的人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很多人中学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一家企业。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培训学校很多,员工进入企业以后,企业会先花一两年的时间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培训完,这些人就是非常合格的产业工人了,以后可成长为高级蓝领。德国产品的质量之高、工艺之完善,跟这种严格的职业教育密不可分。而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他们的工资并不低。  其实过去在中国也有这种情况,但是后来这种传统没有了。
期刊
我发现了我舅公的日记。1932年,他从伦茨堡移居巴黎,去电影界碰运气。1940年8月,在德军占领巴黎一个多月之后,他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所有人都预料德军会在年底前后撤走,德国军官也向我证明了此事。英国会像法国一样快速沦陷,然后我们将最终重新恢复我们的巴黎生活——虽然是作为德国的一部分。”  今天,翻开任何有关“二战”的历史书,面对的都是截然不同的历史。法国被占领了4年,这似乎更符合战争逻辑。回顾
期刊
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从来可怜。  当阳长坂,刘备兵败,赵云于乱军中怀抱刘阿斗归来,成为千古传奇。但抛妻弃子、夺路南逃的刘备,却甚少受指责。到后来陈寿写《三国志》时,赞美刘备有高祖之风,说赵云仿佛夏侯婴,这却有些皮里阳秋:400年前,遭遇类似处境时,刘备的祖宗刘邦,那也是慌不择路,把孩子往车下扔,得亏驾车的太仆夏侯婴三番五次把孩子又抱回来放车上。事情听来惨无人道,然而在刘邦的故事里,并不成为其污点,
期刊
1978年5月25日,美国西北大学的工程学教授巴克利·克利斯收到邮政局退回的一个包裹。他请保安打开包裹,里面是一颗炸弹,当即爆炸。保安身受重伤。  此后18年,类似案件一再发生。凶手一共寄出16枚邮件炸弹,炸死3人,炸伤23人。袭击对象主要是大学的理工科教授,所以凶手被称为“大学炸弹客”。联邦调查局想尽办法查找凶手。十几年的调查,动用了500名特工,误抓了200多名嫌疑犯,接了2万多通检举电话,花
期刊
无论经历过多么炽烈的恋爱,在结为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后,都难免会出现倦怠感,趋于惰性化。这一变化或剧烈或轻微,可以说是婚姻中无法避免的。  问题是,原本在恋爱过程中不被注意的对方的一些缺点,似乎也与这一变化同步,开始逐渐变得突出了。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夫妻关系出现了裂痕,双方难以相互理解。这种裂痕如果只局限于小范围还好,一旦变大,就会导致夫妻关系变质为假面夫妇,即戴著面具的夫妻。  当夫妻关系趋于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