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与文言文对话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文言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每当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学生们总是带着抵触心理,在文言文课堂上,整个课堂就显得比较压抑,有些教师面对这样的课堂时也没有更大的激情去讲课。既然在我们的内心里,认为文言文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那么,我们又何必一直使用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呢?为了让学生学好文言文,爱上文言文,我们就得努力营造一个活泼的教学环境,让枯燥的文言文变得有趣味。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多媒体教学,直观了解文言文
  多媒体早已进入到教学当中了,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喜欢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色彩,而且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来听课。所以,针对枯燥的文言文,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味。
  比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因为这是一篇游记类的文言文,所以学生在理解这类文言文的时候相对轻松。可是看似越简单的文言文,其实理解起来就越有问题。这篇文言文在描写方面总能给人带来一些美感,那么教师在进行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时,就应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将文章中描写的美态表现出来。
  关于“小石潭”,学生肯定也会有自己的想象。那么在进行这篇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小石潭”,然后再让他们独立看看文章。接下来,教师再次让学生谈谈自己通过阅读文章所理解的“小石潭”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一段有关“小石潭”的游记录像,让学生跟着多媒体来了解这篇文言文,如果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和多媒体上显示的有差别,那么他们会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的看法。学生在观赏了游记后,他们对“小石潭”也有了一定的印象,那么,当他们在翻译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不会显得那么生硬了,这样他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也会相对提高。
  二、表演式教学,多方位理解文言文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们难免也会遇到比较长或者比较复杂的文言文,关于这样的文言文,学生在理解的时候肯定也会感到特别困难。当然,教师在进行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时也会花很大的力气,有时还不一定能够让学生理解。为了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比较复杂的文言文,教师在课堂上就不一定要说个不停,这时候我们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看看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的时候又会出现什么问题,然后我们再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加好。
  比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因为这篇文言文属于记叙文,其中的人物对话描写和情节描写显得比较突出,所以学生在学习这篇文言文时就应该着重从人物的对话和情节出发,只有学生能够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他们在学习这篇文言文的时候才会有更加清晰的思路。针对这篇文言文,笔者组织学生利用表演的方式来理解其中的故事和道理。在进行这样的活动之前,笔者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阅读这篇文言文,让他们通过阅读的方式初步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待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初步理解后,就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如邹忌、妻子、小妾、朋友、齐王等。当然,如果教师安排一个画外音,他们的表演就会显得更加完整;如果时间允许,教师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并将几组的表演进行对比,就会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表演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让课堂快速进入一种情景,然后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如果文言文课堂能够进行得这样有趣,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这样的气氛下被激活,从而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下理解文言文,这样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阅读体验,用心与文言文对话
  阅读,是与文字最直接的接触方式。如果我们用心去和文字打交道,那么,我们也能感受文字所带来的魅力。学习文言文也一样,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然后用平静的心态来面对它们,那么我们在理解它们的时候也不会感到枯燥。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也要稍微让课堂静一静,然后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来细心阅读文言文,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去理解它们。当然,文言文的阅读方式也需要讲究技巧,如果学生盲目地去进行文言文阅读,那么他们的阅读效果也不会很明显。所以,教师需要起到引导作用,让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阅读,这样学生才会有效地进行阅读。
  比如,《伤仲永》这篇文言文也是相对复杂的,而且文章的篇幅也比较长。当学生面对这样的文言文时,他们很难有耐心去阅读。因此,当我们在阅读这篇文言文时,就可以出一些问题,然后再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再负责相对的问题,这样带着目的去阅读,他们的阅读效率也会提高。比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下:
  (1)找出文章中的古今异义词,并且做好解释。
  (2)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找出文章中的一词多义并解释。
  (4)找出文章描写仲永聪明的句子并翻译。
  (5)找出文章中仲永性格变化的句子并翻译。
  (6)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子并翻译。
  (7)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关于以上的问题只是一个例子,而且每堂课的知识重点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本堂课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当教师把问题准备好以后,再让每组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回答问题。当学生将问题选择好以后,他们可以带着相应的问题进行阅读,然后再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再次设计一个环节,比如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出来,然后像教师一样站在讲台,以讲课的方式把问题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才会更加用心去体会。
  学习文言文肯定少不了一定的阅读,因为只有通过阅读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去理解文言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也很重要。如果学生没有抱着一定的目标去阅读,那么他们就不知道自己该读些什么。以上的阅读教学方式,就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去阅读,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能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课堂教学就不会显得太死板,所以,阅读必不可少。
  总之,如果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没有激情,那么学生也很难感受到学习它的重要性。同样,如果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依然没有兴趣,那么教师在上课时也一样没有激情。一堂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用心去与文言文交流,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225766)
其他文献
一、整体设想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上海二期课改实验版七年级第一册中的重点篇目,也是经典篇目。上海语文二期课改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性。以此为指导思想,笔者尝试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发现”,深入感知文本内容。  笔者为《背影》一课定的授课原则是: 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尽可能以激发学生学
期刊
初中语文有一篇文章为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篇文章就叫《香菱学诗》。曹雪芹先生虽然在作品中阐述的是一个学诗的过程,其实他何尝不是在语文的学习上给我们进行了一番详细地指导呢?语文能力的提升就跟文本中的香菱一样,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品读的文章,让其在品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在感悟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这样,在阅读和写作上就可以顺利实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一、品读积累  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经
期刊
《荷塘月色》是篇经典美文,一直是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鉴赏此文必须“披文以入情”,即通过朗读文章,体味文章的语言来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从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不能像过去那样死扣时代背景,先给文章下定论,或是急于把前人的评述传达给学生,造成学生思维上的定势。我们强调的是让阅读主体——学生,充分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因此,对《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不妨做一些改变 。  一、 让学生反复吟诵  教师可
期刊
本课教学以各种形式的诵读为前提,以疏通文意为基础,抓住一个“痴”字解读张岱。他的痴行显示了他的遗世独立和孤高情怀;他眼中的冬景悠远脱俗,天人合一;他心中的故国情则是深扎心底的永远的伤痛。  教学目标 :  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  3.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读懂张岱,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一、导入新
期刊
教育的真谛在于授人以渔,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灵感启迪智慧,而不仅仅是教给知识。新课程教学强调师生的交流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中要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但更应重视适时的点拨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  所谓“点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点,二是启发。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语文教育家蔡澄清是这样
期刊
文本的阅读延伸是在教学文本的同时,须要拓展一些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来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这种方法来全方位地审视文本,经过品味鉴赏、总结归纳,求得融会贯通的效果。拓展的文本可以来源于课内,也可以是课外,这样既可以通过对文本的补充和丰富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情感,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一、相同作者文本拓展  例如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文,上阕主要抒发苏轼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
期刊
《故乡》是经典文本,总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种情感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学生初读或许并不喜欢,可是在将来,也许他们以后离开故乡或者回归故乡时会想起《故乡》和他们心中的“闰土”,或者在他们将来的某种情境中朦朦胧胧地感受到鲁迅的《故乡》在他们心底留下的痕迹。  一、一“句”一世界  用一句看似简单实则精妙的句子带动全篇情感的脉络,暗合“故乡”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作文能力既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目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构想。  一、阅读——徜徉盎然书园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像“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要
期刊
生成性文本指的是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可能性,能从教材中读出作者、编者、读者的种种情趣、意图等;二是必要性,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多元解读即是对文本进行切割重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对文本作出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阐释与理解。下面我以蒲松龄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之一的《狼》(七年级下)为例,谈谈大致的操
期刊
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用心体会,才能抒发独特感受,而阅读可以构成学生对生活的参与性。这种观察和捕捉需要我们在对文本的阅读中搭建一个审美的桥梁,给学生一个可操作可理解的观察和写作取向。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  一、说明文阅读中的生命感悟  对于科学小品文的閱读,在情感体验和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