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我国大学生管理模式仍存在待提高的空间,本文就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管理创新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当下时代的大学生特点以及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多角度为其提出优化策略,希望本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创新模式;个性化
目前高校占取年龄比例最高的是00后,面对复杂的成长环境,个性化是其主要特征,这就为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展开对大学生的有效管理,怎样解决大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面将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入手,展开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系列论述。
一、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特点分析
就占领高校多数的00后而言,在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相对娇宠,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自我意识以及强烈的优越感,他们大多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讨厌刻板、约束的日子,对于他人干预自身的事情的状况也是十分反感[1]。但是由于其独生子女的性质,习惯独自相处,因此缺乏分享以及合作的精神,更别提换位思考了,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矛盾,再加上长期父母包办事情,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促使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和谐相处、关系密切,因此西方思想也早已融入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中西思想的碰撞促进了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发挥,其综合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对于社会中的送礼、请客等不良现象,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于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现在的大学生在家长的呵护下,只追求成绩上的优秀,并不需要满足任何家务的要求,最终这种现象下的孩子的发展会存在人格上的缺陷,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2]。除了以上的缺点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大多为理论性强、实践能力较弱的特点。在了解大学生的特点后,将全面展开新形势下的管理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代下大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大学生的管理理念思想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而进步,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处于新形势背景下管理工作的开展就相对困难。传统模式下的管理体制与理念,管理工作的执行力较差,导致管理质量也相对较弱。譬如,大学生达不到民主性管理,而且没有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管理模式下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都有待提高。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管理模式仍然将重点停留在纪律组织上,这种模式相对落后[3]。
其次,对大学生管理的方式及手段相对单一,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当的状况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预防出现对其的补救或堵截,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生长,还体现不出大学生管理的水平。
再者,根据新课程改革,应提高大学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并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适当的增加大学生管理人员的数量,避免出现大学生管理人员匮乏的现象。
最后,大学生时期的学生处于一个相对松懈的环境,从紧张的高中时期转至松懈的大学时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适当的加入一些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在各大高效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譬如学生会、纪律委员会等等。但是就目前的组织现状来看,各大高校的学生组织逐渐成为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工具,严重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也降低了对学生激励的程度。久而久之,学生管理组织的作用难以发挥,导致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难以提升。
三、新时代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为了能够更好的在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性,应针对大学生的管理理念及手段加以创新[4]。就目前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管理理念往往采用对话式的管理理念。人与人之间采取交流对话的方式是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因此在教育中,也应加强与教育之间的交流沟通,重视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师生间的对话,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想法,以此全面体现高等教育的真正意义。这种管理理念的更新,改变了以往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降低了大学生对管理模式的反抗及冲突。
(二)管理方式的创新
就目前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應适当的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可针对高校现状采取“人+制度+创新”的管理方式,以人为基点,以制度为保障,不断进行灵魂创新。在进行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时,要对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一个把握,根据大学生的具体实际状况采取适当的管理原则处理相关事件,不断提升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及效率。新形势下的大学生个性化特征明显,但大多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管理大学生期间应采取恰当的管理制度,增加大学生之间联系的同时保障整个管理体制的平衡。另外,在采取此方法时,不应完全抹杀传统的管理规章制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原有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将规章制度与人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将提升大学生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目标。
(三)精神激励的重视
大学生往往接收到的激励是属于物质或者心理上的激励,然而对于大学生组织来说精神激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相比其他激励方式更容易获得。成员之间的互相期待、精神激励以及愿望等都是大学生组织中的核心心理契约。管理工作人员与学生在大学生的学生生活中的主观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可适当的展现,从而激励并满足学生的心理的期望。各大高校在学校管理期间可将心理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时刻保证以学生为本,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与期望,促进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使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心理契约[5],有利于相关管理工作的展开。并且,学生与管理工作人员之间应该达到一种期望值的契合,管理人员在明确自身立场的状况下,管理人员做出适当的改变及调整,并设置相应的目标体系,激励学生对其进行实现。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情感等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还可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
对于大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从大学生的管理现状入手,创新管理理念,增加管理方式,丰富管理手段,增加管理人员的数量并提升其专业素养,不断完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工作。针对多样化的大学生,在对管理模式进行改变期间应最大化的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顺利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弥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鸿.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1):1239.
[2]何媛媛,杨红霞.新形势下大学生宿舍管理与建设创新模式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49- 150.
[3]匡晋梅.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81-182.
[4]杨琴.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初探[J].现代营销,2012(11):263-263.
[5]卓如彩.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9(5):45.
课题项目:大庆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项目名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项目编号:DGSB2020103
作者简介
周全,男,1978年7月出生,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创新模式;个性化
目前高校占取年龄比例最高的是00后,面对复杂的成长环境,个性化是其主要特征,这就为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展开对大学生的有效管理,怎样解决大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面将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入手,展开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系列论述。
一、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特点分析
就占领高校多数的00后而言,在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相对娇宠,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自我意识以及强烈的优越感,他们大多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讨厌刻板、约束的日子,对于他人干预自身的事情的状况也是十分反感[1]。但是由于其独生子女的性质,习惯独自相处,因此缺乏分享以及合作的精神,更别提换位思考了,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矛盾,再加上长期父母包办事情,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促使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和谐相处、关系密切,因此西方思想也早已融入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中西思想的碰撞促进了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发挥,其综合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对于社会中的送礼、请客等不良现象,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于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现在的大学生在家长的呵护下,只追求成绩上的优秀,并不需要满足任何家务的要求,最终这种现象下的孩子的发展会存在人格上的缺陷,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2]。除了以上的缺点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大多为理论性强、实践能力较弱的特点。在了解大学生的特点后,将全面展开新形势下的管理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代下大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大学生的管理理念思想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而进步,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处于新形势背景下管理工作的开展就相对困难。传统模式下的管理体制与理念,管理工作的执行力较差,导致管理质量也相对较弱。譬如,大学生达不到民主性管理,而且没有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管理模式下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都有待提高。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管理模式仍然将重点停留在纪律组织上,这种模式相对落后[3]。
其次,对大学生管理的方式及手段相对单一,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当的状况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预防出现对其的补救或堵截,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生长,还体现不出大学生管理的水平。
再者,根据新课程改革,应提高大学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并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适当的增加大学生管理人员的数量,避免出现大学生管理人员匮乏的现象。
最后,大学生时期的学生处于一个相对松懈的环境,从紧张的高中时期转至松懈的大学时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适当的加入一些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在各大高效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譬如学生会、纪律委员会等等。但是就目前的组织现状来看,各大高校的学生组织逐渐成为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工具,严重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也降低了对学生激励的程度。久而久之,学生管理组织的作用难以发挥,导致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难以提升。
三、新时代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为了能够更好的在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性,应针对大学生的管理理念及手段加以创新[4]。就目前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管理理念往往采用对话式的管理理念。人与人之间采取交流对话的方式是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因此在教育中,也应加强与教育之间的交流沟通,重视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师生间的对话,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想法,以此全面体现高等教育的真正意义。这种管理理念的更新,改变了以往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降低了大学生对管理模式的反抗及冲突。
(二)管理方式的创新
就目前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應适当的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可针对高校现状采取“人+制度+创新”的管理方式,以人为基点,以制度为保障,不断进行灵魂创新。在进行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时,要对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一个把握,根据大学生的具体实际状况采取适当的管理原则处理相关事件,不断提升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及效率。新形势下的大学生个性化特征明显,但大多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管理大学生期间应采取恰当的管理制度,增加大学生之间联系的同时保障整个管理体制的平衡。另外,在采取此方法时,不应完全抹杀传统的管理规章制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原有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将规章制度与人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将提升大学生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目标。
(三)精神激励的重视
大学生往往接收到的激励是属于物质或者心理上的激励,然而对于大学生组织来说精神激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相比其他激励方式更容易获得。成员之间的互相期待、精神激励以及愿望等都是大学生组织中的核心心理契约。管理工作人员与学生在大学生的学生生活中的主观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可适当的展现,从而激励并满足学生的心理的期望。各大高校在学校管理期间可将心理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时刻保证以学生为本,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与期望,促进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使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心理契约[5],有利于相关管理工作的展开。并且,学生与管理工作人员之间应该达到一种期望值的契合,管理人员在明确自身立场的状况下,管理人员做出适当的改变及调整,并设置相应的目标体系,激励学生对其进行实现。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情感等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还可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
对于大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从大学生的管理现状入手,创新管理理念,增加管理方式,丰富管理手段,增加管理人员的数量并提升其专业素养,不断完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工作。针对多样化的大学生,在对管理模式进行改变期间应最大化的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顺利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弥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鸿.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1):1239.
[2]何媛媛,杨红霞.新形势下大学生宿舍管理与建设创新模式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49- 150.
[3]匡晋梅.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81-182.
[4]杨琴.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初探[J].现代营销,2012(11):263-263.
[5]卓如彩.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9(5):45.
课题项目:大庆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项目名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项目编号:DGSB2020103
作者简介
周全,男,1978年7月出生,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