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给人们有效解决实践问题带来良好的帮助。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数学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解决具体的数学难题,最终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他们今后在数学学习中提升综合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42-01
前言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一个过程。思维能力是人类大脑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方式,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对小学生加强训练。
一、把数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课本知识往往很枯燥无味,教师如果一味地遵从课本来讲授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充当教学的主体,只把课本知识生硬地讲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听着教师讲,不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没有兴趣,这样上课不但没有吸引力,也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导致课程缺乏趣味,长此以往,学生不但没有学习到知识,还浪费了很多时间,课堂效率低。俗话说,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学问,教师要善于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而学生对于生活是很熟悉的。所以,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把有些知识灵活地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勤于思考,更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数学教学活动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内学生的合作学习,能更好地弥补个人思维面狭窄和单一的不足,“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能力更好地发展。如我在教学六年级的“分数除以整数”这节课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4/5÷2怎么计算。学生在探究中总结出:第一种做法:结合示意图4/5里面有4个4/5,将4/5平均分成2份,就是将4个1/5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两个1/5,即4/5÷2﹦2/5。第二种做法:将4/5转化为小数,即0.8÷2=0.4。第三种做法:除以2就是把4/5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将4/5÷2转化为4/5×1/2。这样的小组探究,让学生能集思广益,个人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而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把教学过程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了教学真正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清楚地讲授给学生,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比较法,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很简单,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首先使用适合他们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轻松掌握,帮助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图形演示法,使得学生将数学问题在推理中消化解决。与其他学科不同,小学数学可以利用图形演示法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图形探索,一步一步地进行推理,找出数学中存在的关系定理;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法,促使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整合自己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差的学生,相互讨论研究,相互取长补短,并让他们对各自的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在这样的合作讨论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进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一切的基础,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更重视对数学概念进行传播,在课堂上没有时间与小学生进行互动,再加上小学生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期,枯燥无聊的数学课堂不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反而是窗户外的情况更加吸引他们,小学生不能够集中精力去听课,从而使得本来就一知半解的知识,变得更加无法理解,令小学生对数学无法产生兴趣,导致数学成绩的下降,所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老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推动学生自已发现问题,利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从而将问题解决,能够与老师积极的互动,使得数学的课堂上不再沉默,变得活跃起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数学的成绩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思维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
数学思维探索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中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也是最难培养和发展的要素。现代教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探索的兴趣。小學数学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自主探索掌握知识,积累学习经验。教学实践中,若能提出与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可以用哪几种方法解决,并选出最优解。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情境中,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师应多布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在实践中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探索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上,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些许不足,主要表现在教材结构、知识结构、知识复杂性等方面。在教材内容、结构等不变的前提下,教师应当积极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并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实例来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参与度,逐渐促进学生数学解题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红菠.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文摘版,2016(2).
[2]苏纪荣.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3).
[3]李世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数学思维[J].软件:电子版,2016(9).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42-01
前言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一个过程。思维能力是人类大脑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方式,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对小学生加强训练。
一、把数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课本知识往往很枯燥无味,教师如果一味地遵从课本来讲授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充当教学的主体,只把课本知识生硬地讲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听着教师讲,不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没有兴趣,这样上课不但没有吸引力,也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导致课程缺乏趣味,长此以往,学生不但没有学习到知识,还浪费了很多时间,课堂效率低。俗话说,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学问,教师要善于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而学生对于生活是很熟悉的。所以,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把有些知识灵活地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勤于思考,更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数学教学活动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内学生的合作学习,能更好地弥补个人思维面狭窄和单一的不足,“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能力更好地发展。如我在教学六年级的“分数除以整数”这节课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4/5÷2怎么计算。学生在探究中总结出:第一种做法:结合示意图4/5里面有4个4/5,将4/5平均分成2份,就是将4个1/5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两个1/5,即4/5÷2﹦2/5。第二种做法:将4/5转化为小数,即0.8÷2=0.4。第三种做法:除以2就是把4/5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将4/5÷2转化为4/5×1/2。这样的小组探究,让学生能集思广益,个人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而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把教学过程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了教学真正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清楚地讲授给学生,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比较法,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很简单,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首先使用适合他们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轻松掌握,帮助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图形演示法,使得学生将数学问题在推理中消化解决。与其他学科不同,小学数学可以利用图形演示法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图形探索,一步一步地进行推理,找出数学中存在的关系定理;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法,促使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整合自己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差的学生,相互讨论研究,相互取长补短,并让他们对各自的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在这样的合作讨论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进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一切的基础,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更重视对数学概念进行传播,在课堂上没有时间与小学生进行互动,再加上小学生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期,枯燥无聊的数学课堂不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反而是窗户外的情况更加吸引他们,小学生不能够集中精力去听课,从而使得本来就一知半解的知识,变得更加无法理解,令小学生对数学无法产生兴趣,导致数学成绩的下降,所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老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推动学生自已发现问题,利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从而将问题解决,能够与老师积极的互动,使得数学的课堂上不再沉默,变得活跃起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数学的成绩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思维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
数学思维探索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中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也是最难培养和发展的要素。现代教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探索的兴趣。小學数学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自主探索掌握知识,积累学习经验。教学实践中,若能提出与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可以用哪几种方法解决,并选出最优解。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情境中,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师应多布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在实践中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探索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上,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些许不足,主要表现在教材结构、知识结构、知识复杂性等方面。在教材内容、结构等不变的前提下,教师应当积极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并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实例来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参与度,逐渐促进学生数学解题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红菠.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文摘版,2016(2).
[2]苏纪荣.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3).
[3]李世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数学思维[J].软件:电子版,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