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礼乐音乐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中国历史上雅乐文化的精华。本文通过对琴与琴歌的介绍,进一步分析了琴歌《凤凰台上忆吹箫》在词曲风格与创作手法上的艺术情境。
关键词:古琴;琴歌;诗词;音乐
琴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又称古琴、七弦琴,今天至少有四千余年的辉煌历史,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尚的音乐艺术文化形式,而且在中国的传统礼乐音乐文化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因此,中国古琴文化艺术的发展,它鲜明的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国高雅艺术形式的精华。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古琴名列到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古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划分为“民间音乐”类。
1琴歌
琴歌,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以歌唱为主用琴来伴奏,富于歌唱性能够较好地表现演唱者演唱与弹奏相结合的特点。从先秦到宋代以前以及明代中起到清初中国古琴艺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大部分琴歌有旧瓶装新酒的模式,使得大部分文学作品并不能表现歌词的思想意境,使得古琴艺术的发展在清以后日趋衰减,直到解放后王迪女士在管平湖先生的指导下整理出了如《长相思》、《胡笳十八拍》、《春光好》等琴歌,但是我认为琴歌属于古曲范畴,所以艺术家们对于琴歌的挖掘与整理也是对中国古诗词歌曲艺术文化的一大贡献。王迪女士曾经在她的《弦歌雅韵》里阐述了琴歌在来源和创作上的看法,我也非常赞同。
首先琴歌来源于民间音乐,中国的古诗词中大部分是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歌曲因素,如《诗经》中的大量诗歌就采纳了当时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歌素材,例如琴歌《竹枝词》是唐朝刘禹锡的名作,在宋刊本《刘梦得文集》卷九《竹枝词引》有一段记载:“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从这段记载不难看出《竹枝》是巴蜀一代的民歌,它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在唐代此地流行,所以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在在夔州上任时根据三峡地区乡土民俗—赛歌风习创作的,它与民歌的渊源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
其次,琴歌中有一部分是文人的创作,中国诗词史上,文人们创作是不可或缺的,琴歌的创作也是如此,文人们创作的琴歌之所以有着如此强大的传唱生命力离不开艺人们演唱的温床,在文人的诗词创作上宋时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可算是具备大气磅礴、委婉细腻,下面我们来析读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2诗词内容空灵韵远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大部分体现了爱国思想,大部分为追求中国古代广大妇女男女平等的另一侧面,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这首词是李清照写在靖康之变之前的她的早期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内容含蓄,表达细腻,而此时的李清照正直与夫君赵明诚恩爱如初,情意深笃之际,但由于赵明诚宦游在外,难免李清照会有思念丈夫的别离之苦,李清照曾在《金石录后序》里道:赵明诚曾经“屏居乡里十年”可见这段时间正是女词人大好青春之际,实属闺阁相思之词作,词是这样写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只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词的大意是说,铜狮香炉里。笔调缠绵悱恻,情深意切,心神意境空远,一片痴情意韵,令人回想深刻。
3诗词语言精炼别致
在李清照整首词中一个“愁”字抒发了全词的文学意境,上阙写词人别前的慵懒愁烦,用移情入境的手法写出了词中四种景物:铜炉,红被,宝奁,帘钩。作为下阕的伏笔,词作言心传神,笔调沉重悱恻,愁情层层深入,含蓄地显示了词人那深沉的相思之情。下阙写词人对丈夫别后情景的设想。首先肯定的是避免不了的痛苦离别,怎么能把他留住能呢,“休休”。“秦楼”,即凤台,词人的居所。传说春秋时期秦穆公之女弄玉和她的爱人萧史飞昇以前的旧居。整首词作的结构可以分为,上阕为离别前心绪之愁,下阙为别后心神之愁。心愁为慵懒;神愁为凝眸。整首词作语言精练体现在“冷”、“翻”、“任”,三字以情铺景,深刻的到出了词人的愁苦烦绪之情。一个“冷”字,说明词人毫无心情与雅兴,致使炉香空凉。一个“翻”,道出词人连被子都不愿意去叠。一个“任”,表明词人神情慢待无意收拾。以上表明了一个有素养的文化女子让一个“别”“情”字折煞愁苦了自己,深刻突出了女词人对丈夫的情深意远。
4词曲结合委婉流畅渲染文词意境
这首乐曲早见《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虽然它是昆曲乐宫所记谱,但是曲调流畅能够较好的体现文词的意境。
从音乐的结构上看,音乐起伏不大,行腔缓慢,旋律简单有序,从“香冷”二字揭开人物“愁绪”的开始,随着音乐的不同起伏,唱词从“起来慵自梳头…生怕离怀别苦”所表达的感情思绪的不同而起伏较大,旋律的两次波动更加深入细致的表达了词人的内心的情境与思绪是消极的慵懒的。而在“欲说还休”处旋律经过平稳过渡后,琴曲旋律进一步伸展“病酒”“悲秋”并用连线和附点节奏隐晦的描绘出这种即将到来的别离之情与分别的痛苦是让有情人难以忍受的。
在演唱风格上应该抓住二度创作时人物感情的内在心理矛盾。“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只难留。”音乐波动很大,紧接着平稳伸展,“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在演唱风格上采用了宣叙调映衬出词人的丈夫仿佛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波远飘渺不可寻找。引出后面的“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词句,在音色、旋律上的微妙变化说明她思念夫君的相思之情都深深地打动了流水。通过“凝眸”的八度跨越性的刻画出词人的惆怅之意与感情表达是无从控制迸发的。最后结尾句“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音乐旋律进入高潮恰恰又是行腔散板,音乐在气息上支撑声音弱收,在音乐的演唱处理上要淡然消逝,有余音未尽的之处,方近完美。
5结语
琴歌《凤凰台上忆吹箫》只是中国古诗词曲谱之中的保留下来一个代表,所以词人无论从内容创作、音乐谱曲上都深刻的道出了整首作品的含蓄、空灵深远虚幻之处。从词的内容到音乐创作上都会给世人一种虚幻中带着离愁,飘渺中又带着深情思念抒怀意境,使人久久不忘,实属佳作。
参考文献:
[1] 王迪.弦歌雅韵[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 孙会玲.中国古代歌曲与名作鉴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 韦菁.浅析古诗词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作家,2008.
[4] 王朝相,丁中林.中国古代诗词音乐赏析[M].
关键词:古琴;琴歌;诗词;音乐
琴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又称古琴、七弦琴,今天至少有四千余年的辉煌历史,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尚的音乐艺术文化形式,而且在中国的传统礼乐音乐文化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因此,中国古琴文化艺术的发展,它鲜明的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国高雅艺术形式的精华。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古琴名列到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古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划分为“民间音乐”类。
1琴歌
琴歌,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以歌唱为主用琴来伴奏,富于歌唱性能够较好地表现演唱者演唱与弹奏相结合的特点。从先秦到宋代以前以及明代中起到清初中国古琴艺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大部分琴歌有旧瓶装新酒的模式,使得大部分文学作品并不能表现歌词的思想意境,使得古琴艺术的发展在清以后日趋衰减,直到解放后王迪女士在管平湖先生的指导下整理出了如《长相思》、《胡笳十八拍》、《春光好》等琴歌,但是我认为琴歌属于古曲范畴,所以艺术家们对于琴歌的挖掘与整理也是对中国古诗词歌曲艺术文化的一大贡献。王迪女士曾经在她的《弦歌雅韵》里阐述了琴歌在来源和创作上的看法,我也非常赞同。
首先琴歌来源于民间音乐,中国的古诗词中大部分是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歌曲因素,如《诗经》中的大量诗歌就采纳了当时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歌素材,例如琴歌《竹枝词》是唐朝刘禹锡的名作,在宋刊本《刘梦得文集》卷九《竹枝词引》有一段记载:“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从这段记载不难看出《竹枝》是巴蜀一代的民歌,它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在唐代此地流行,所以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在在夔州上任时根据三峡地区乡土民俗—赛歌风习创作的,它与民歌的渊源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
其次,琴歌中有一部分是文人的创作,中国诗词史上,文人们创作是不可或缺的,琴歌的创作也是如此,文人们创作的琴歌之所以有着如此强大的传唱生命力离不开艺人们演唱的温床,在文人的诗词创作上宋时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可算是具备大气磅礴、委婉细腻,下面我们来析读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2诗词内容空灵韵远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大部分体现了爱国思想,大部分为追求中国古代广大妇女男女平等的另一侧面,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这首词是李清照写在靖康之变之前的她的早期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内容含蓄,表达细腻,而此时的李清照正直与夫君赵明诚恩爱如初,情意深笃之际,但由于赵明诚宦游在外,难免李清照会有思念丈夫的别离之苦,李清照曾在《金石录后序》里道:赵明诚曾经“屏居乡里十年”可见这段时间正是女词人大好青春之际,实属闺阁相思之词作,词是这样写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只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词的大意是说,铜狮香炉里。笔调缠绵悱恻,情深意切,心神意境空远,一片痴情意韵,令人回想深刻。
3诗词语言精炼别致
在李清照整首词中一个“愁”字抒发了全词的文学意境,上阙写词人别前的慵懒愁烦,用移情入境的手法写出了词中四种景物:铜炉,红被,宝奁,帘钩。作为下阕的伏笔,词作言心传神,笔调沉重悱恻,愁情层层深入,含蓄地显示了词人那深沉的相思之情。下阙写词人对丈夫别后情景的设想。首先肯定的是避免不了的痛苦离别,怎么能把他留住能呢,“休休”。“秦楼”,即凤台,词人的居所。传说春秋时期秦穆公之女弄玉和她的爱人萧史飞昇以前的旧居。整首词作的结构可以分为,上阕为离别前心绪之愁,下阙为别后心神之愁。心愁为慵懒;神愁为凝眸。整首词作语言精练体现在“冷”、“翻”、“任”,三字以情铺景,深刻的到出了词人的愁苦烦绪之情。一个“冷”字,说明词人毫无心情与雅兴,致使炉香空凉。一个“翻”,道出词人连被子都不愿意去叠。一个“任”,表明词人神情慢待无意收拾。以上表明了一个有素养的文化女子让一个“别”“情”字折煞愁苦了自己,深刻突出了女词人对丈夫的情深意远。
4词曲结合委婉流畅渲染文词意境
这首乐曲早见《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虽然它是昆曲乐宫所记谱,但是曲调流畅能够较好的体现文词的意境。
从音乐的结构上看,音乐起伏不大,行腔缓慢,旋律简单有序,从“香冷”二字揭开人物“愁绪”的开始,随着音乐的不同起伏,唱词从“起来慵自梳头…生怕离怀别苦”所表达的感情思绪的不同而起伏较大,旋律的两次波动更加深入细致的表达了词人的内心的情境与思绪是消极的慵懒的。而在“欲说还休”处旋律经过平稳过渡后,琴曲旋律进一步伸展“病酒”“悲秋”并用连线和附点节奏隐晦的描绘出这种即将到来的别离之情与分别的痛苦是让有情人难以忍受的。
在演唱风格上应该抓住二度创作时人物感情的内在心理矛盾。“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只难留。”音乐波动很大,紧接着平稳伸展,“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在演唱风格上采用了宣叙调映衬出词人的丈夫仿佛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波远飘渺不可寻找。引出后面的“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词句,在音色、旋律上的微妙变化说明她思念夫君的相思之情都深深地打动了流水。通过“凝眸”的八度跨越性的刻画出词人的惆怅之意与感情表达是无从控制迸发的。最后结尾句“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音乐旋律进入高潮恰恰又是行腔散板,音乐在气息上支撑声音弱收,在音乐的演唱处理上要淡然消逝,有余音未尽的之处,方近完美。
5结语
琴歌《凤凰台上忆吹箫》只是中国古诗词曲谱之中的保留下来一个代表,所以词人无论从内容创作、音乐谱曲上都深刻的道出了整首作品的含蓄、空灵深远虚幻之处。从词的内容到音乐创作上都会给世人一种虚幻中带着离愁,飘渺中又带着深情思念抒怀意境,使人久久不忘,实属佳作。
参考文献:
[1] 王迪.弦歌雅韵[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 孙会玲.中国古代歌曲与名作鉴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 韦菁.浅析古诗词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作家,2008.
[4] 王朝相,丁中林.中国古代诗词音乐赏析[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