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比较宗教学之父”的麦克斯•缪勒是宗教学的奠基者。《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一书是缪勒开创宗教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他认为,宗教起源于无限观念,这种观念是原始人类在对有限自然现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缪勒认为,宗教产生和发展是沿着三条基本线索展开的,即从自然对象中形成物质宗教,从人类自身形成的人类宗教,然后在心理宗教中合流。
  关键词 麦克斯.缪勒 无限感 宗教 哲学
  
  宗教是什么?宗教是如何产生的?这是几千年来始终被人们讨论的问题,在宗教研究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宗教学”这个概念的人,是被称为比较宗教学之父的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缪勒。麦克斯•缪勒在《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书中,以印度宗教为例从无限观念开始,对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做了阐释。
  一、宗教——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
  缪勒说:“宗教是一种内心的本能,或气质,它独立的的、不借助感觉和理性,能使人们领悟在不同名称的各种伪装下的无限。没有这种才能,也就没有宗教,甚至连最低级的偶像崇拜和物神崇拜都没有。”他认为每个有限观念都有一个相伴随的观念,比如一种相伴随的无限感。无限观念总是和有限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总是在“有限之上、之后、之下和之中”感知到无限。无限和有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没有无限,有限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没有有限,无限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每个宗教都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但宗教起源的“种子”到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萌发无限的对象或背景不同罢了。而早期人类的“无限”感,就是所有宗教的最重要的史前动力,“在无限的观念中,我们找到整个人类信仰历史发展的根基”。在这一基础上,人类发展出了它的各种宗教和信仰形式 。
  二、崇拜的无限、超人和神圣
  在揭示宗教观念起源时,缪勒以内、外在的启示证明宗教的起源、对物神的崇拜并不完全是凭感觉的。而这些不可见的东西就被称为无限、超人和神圣。《吠陀》诗人就是在对某些自然景象的观察中感受到了无限。当他们面对着星辰、黎明等自然景观时,他们正是在这些现象之中或之后“看到”并“感受”到了“无限”的存在,第一次萌发了“无限”意识。缪勒以“最古老”的、也最能给人以“实在性”的触觉为依据,把原始人类感触的自然对象分为三类:一是可触知的对象,如石头等;二是半触知的对象,如河流、大地等;三是不可触知的对象,如星辰、黎明等。可触知的对象是四面可触知的、完全展现于我们面前的东西,没有神秘之感,不会产生无限的观念。半触知的对象虽有实在之感,但却不能完全把握。如立足之基的大地虽有坚实感,但也有遥不可及的地平线。不可触知的对象则是些可以看到或听到,但却“不能用手触及”的自然现象,是一些真正无限渺远的东西,如苍天、太阳等。《吠陀》中的诗歌,就是献给云彩、大地、黎明、等这些半触知和不可触知的对象的。原始人类正是在这些半触知的和不可触知的对象中感到了“没有界限”的东西,因而,“无限的领域位于他目力所及的地平线之外”,“在我们的感官面前,有着可见的和可触知的无限”。缪勒认为,从半触知的和不可触知的对象中产生的无限观念,为人类后来的信仰提供了物质基础,它们是真正的“神的萌芽”。
  三、宗教的发展——至上神的认同
  缪勒向我们描述了神灵观念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即从单一神教到多神教,最后演变为唯一神教。这三者的区别在于:“单一神教”就是指在许多民族宗教中信奉一个主神,但不否认其他神灵的存在。他把“单一神教”看成是宗教思想必经的一个阶段。单一神教转变为多神教是个有序化的过程。以一个共通的名字来认识所有的神,称他们为“众神”,并把他们的能力集合到一起,加以祈祷和献祭。所有的单一神被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现一位至高无上的神,其他所有神都从属于他,众神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处于同一层次之上。这就是多神教阶段。后来,当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至上神是所有这一切,但比这一切更丰富,其超越一切。结果就是否定以前所有的神,只追求一位至高无上的、更真更善的神,这就趋向一神论。当众神大多只得到承认,而至高神却得到信仰时,却也成为第一个引起其崇拜者怀疑的神。于是宗教达到这样的一个阶段:单一神教如果不能变成有组织的多神教,又不能变成独一无二的唯一神教,那它结局必然是无神论,即否定一切神和诸天。
  四、人神关系无限性的哲学思考
  宗教通常被理解为“人与神的联结”。神后来被解释为“人格神”、“非人格神的灵性存在”或“终极实在”,而“联结”历史上曾被解释为“信仰”,现在也可以理解为“体验”甚至一定程度上的“理性论证”,如神正论者所做的那样。而哲学总是被概括地理解为“对一切存在的反思”,其中也包括对宗教的反思。宗教与哲学是两个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问题。作为印度婆罗门教最早经典之一的《奥义书》,既可以看成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教义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它们在哲学方面的基础。《吠陀》中对至尊神的描述的诗句写道:“世界的呼吸、血液和自我在哪里?”此处是力图表达某种未知的、不可见的、支撑世界的力量。“呼吸”一词实际上最接近我们所说的世界的本质或基础。古代印度哲学家们后来也发现正是“无限”观念在支撑着他们本身,即支撑这内在的自我,这个自我远远超出了“自我”。
  五、结语
  “只懂得一种宗教的人,其实什么也不懂”。缪勒认为,世界上有多少宗教,就会有多少宗教的定义,因此,给宗教下定义是困难的。虽说给宗教下定义是极为困难的,但我们可以就宗教活动提出“某些特征”,从而使得这种意识现象可以与其它一些现象区别开来。人们应该把宗教看成“是一种以前曾经历,现在依然经历着历史演化的事物,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追溯它的起源,然后在其后来的历史中把握它。正如他所说的:“当人们把握了不可触及的物体,最终把握了不可见的物体时,人的感觉告诉自己,人们几乎不能把握它,或完全不能把握它。但它确实存在。”
  
  参考文献:
  [1]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金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刘素民.追问宗教起源的发生学意义--麦克斯•缪勒思想中的宗教的起源与发展[J].《学术界》.2006.2
其他文献
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并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因此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共享。  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有一颗爱心。对学生应该多关心。不仅从学习上关心学生,还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比如初一的学生刚刚上到初中,科目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可能不知道怎么接受,那作为班主任,就要帮助他们,告诉他们初中的一些
期刊
摘 要 日趋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环境给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课题拟以比较研究为核心,以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两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比较研究,总结两国现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及队伍建设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并借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中的优势,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管理模式    近年来,日益快速的社会发
期刊
摘 要 网络已经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有一些弊端。基于部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象,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特征对网络成瘾做了关于防治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防治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简称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一、
期刊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丰富,其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成分。如传承数千年的和谐思想;古代发达的立法技术及其具体规范;印证古代廉政建设的监察制度以及“五听”诉讼制度等。这些都包含着符合现代法治的成分,经过改造、转化,完全可以为当前的法制现代化建设所用。  一、中国传统本土资源中的和谐思想  古代中国的和谐思想渊源流长。据相关考证,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金文中就有了“和”字。作为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期刊
摘 要 随着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埠,传教士纷至沓来。基督教各差会和传教士相当重视教会教育,其中医学教育最为典型,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文恒理(Henry W. Boone)医生在上海虹口同仁医院创设医科,成为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的肇始。伴随着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对近代中国的医学教育和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教育 英语 学生 管理 知识    基督教作为普世性宗教,在世界范围
期刊
一、判例  英美法系国家实行判例法制度,法官的判决本身具有立法的意义,并对以后处理类似案件具有拘束力。所谓判例,是指对以后的审判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院判决,具有造法功能,是英美法系国家重要的法律渊源。判例制度肇始于英国。判例作为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与其历史沿革、法制传统、文化意识等有着密切关系。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或制定法,判例法是指某一判决中所包含的法律原则和规则对于法院往后同类案件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采访、座谈等方式对常州市部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网络资源的占有情况、上网的频数和时段、上网的地点、上网的动因、上课时间上网情况和网络文明等情况,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教育引导措施。为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预防网络成瘾,制定相应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 网络成瘾 调查分析    一、前言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
期刊
摘 要 弗洛姆曾说“人生的主要使命是自我成长,成为与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自己的人格”,可见21世纪青少年的人格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21世纪是中国人走向现代性社会的世纪,自然,21世纪青少年健康人格也应该是具有现代性的人格,它将有别于传统人格与过渡人格(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过渡所形成的人格)。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受他们所生存的社会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为塑造21
期刊
摘 要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要展现十足的语文味,就要深深扎根于文本的土壤里。在上九年级下册王鼎均的《那树》时,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以文本为范本,历练方法,然后由点到面的拓展,使方法转化为能力,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研读文本,激发思维,小组合作时机适宜,探究有效,体现语文的趣味性;立足文本,多元解读,自主体验,体现语文的丰富性。  关键词 文本 方法 工具性 合作探究 趣味性 多元解读丰富性
期刊
一、孟德斯鸠及其“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查理路易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孟德斯鸠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6岁在故乡学习法律,1708年获得开业执照,这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无心从政,兴趣在于科学研究和启蒙思想的宣传。就像《论法的精神》序言所描述的那样,“他是时代的产儿,也是时代的改造者。他站在他的时代进步的前锋,用他的热情、智慧、渊博的知识和犀利的文笔,坚决地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