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其创造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由此看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是育人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
  1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
  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的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呢?
  1.1 精心设计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语往往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例如我在讲《口技》一课时,先创设教学情境——播放录音《洛桑学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努力听,三分钟后口述从中听到了什么、洛桑表演了哪些内容、在曲艺中被称作什么,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口技》之中。
  1.2 善于捕捉思想火花,因势利导激活思维。例如教学《狼》一文时,师生都在大谈狼的狡猾、屠户的勇敢机智。这时,平时成绩较差的一位同学小声道:“两只狼有合作精神。”我便叫他起来,请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他胆怯地站了起来,低下头,不敢说。我进一步鼓励道:“老师认为你的观点很新颖,很有价值,你能说出来供大家借鉴吗?”听到这话,这位同学眼神中流露出异样的光芒,颤声道:“老师,您不是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吗?狼虽然失败了,但它们配合默契,这种合作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听了这话,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此后,他经常提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一问一答,不仅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还打开了一扇封闭的智慧之门。
  2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感知——体验——理解——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获得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核心还是思维能力。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第一,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的速度快,对问题迅速做出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持久地加以训练。例如教《皇帝的新装》时,在初读课文后可设计以下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并训练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①此文的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②采用最简洁的话概述故事的内容。③作品中最可笑的人物是谁?最可恨的人物是誰?最可鄙的人物是谁?最可爱的人物是谁?为什么?④勾勒出人物的特点(每个人物不得超过十个字)。通过抢答,评出优胜者。这样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全方位的整体了解,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第二,训练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独特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不迷信,能有独到见解的分析判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索,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空间,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师还要善于设计问题,所设计的问题既能给学生创造思索的空间,又能提供创造性思维的范例,使学生明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例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提出:“东京也无非这样”中的“也”是关联词语,可是前面又没有句子,与谁关联?文章的第一句为什么要这样写?这看似平淡的地方,老师却提出如此深刻的问题,学生马上陷入思索。顷刻,学生举手答道:“这句话有潜台词,前面省略了。”又一个同学答道:“大清帝国日暮图穷,腐败不堪,作者才东渡日本寻求真理,而到日本看到的是中国留学生依然醉生梦死,令作者义愤填膺。”又一学生道:“‘也’字蕴涵着作者无限悲愤之情。”教师善于问,学生善于思,在问答中授之设疑之法,于平淡中见疑,于无疑处生疑。这样的思维成果才会有独创性。
  第三,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钻研和思考问题,对事物的认识不满足表象,善于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特征。其方法是抓住矛盾加以展示。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容易引起思考,无论是文章的主旨,还是结构安排,或是细节描写,只要抓住课文的本身矛盾,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学习《孔已己》时,教师提出“孔已己既穿长衫为何站着喝酒?既穷为何穿长衫?”这一问挑起矛盾,学生思想产生碰撞,陷入了积极思考。经过讨论,学生明白“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这一笔,实乃用心良苦,浓缩了孔已己的整个精神世界和社会处境。通过探究学生不仅理解了作品的深意,也学会一种质疑探究的方法——于矛盾之处生疑探疑,进而锻炼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读书学习贵在思索探究”,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递进不断深化的思维过程。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是摆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联系商店购物,
期刊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 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材;对学生进 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在上述三项基本任务中,一般体育 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但在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方面,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本;培养教师,师德为本;提升师德,学习为本。师德是教师的智慧和灵魂,是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主心骨。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能量,而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又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方能实现。因此,提高师德素养的关键在于学。  1 提高师德是以丰富知识为载体,以创新精神为支撑教师职业道德有赖于在不断学习中提高。  “21 世纪,人类社
期刊
【摘 要】后进生在每个学校都存在,是老师心中刺。他们的存在给班级管理,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不少困难,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转化他们,挖掘他们的潜能,展现他们的才能,让他们走上学习知识的大道。  【关键字】后进生;转化;策略  一、对后进生的体会  扎根农村教育十二年,与农村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快乐与困惑并存。如果问我最困惑的是什么?那就是面对一批后进生。课程标准指出: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人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德育情感教学渗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深入钻研,选好切入点,将德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到语文教学全过程,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重要性  1 引言  小学是人生教育的起步和奠基阶段,影响人一生的诸多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大都是在此阶段形成的。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精神和文化素养方面有着不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创新教学需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尽管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期刊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并实施的。合作学习是以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以目标设计为导向,以师生、生生、师师为基本动力,以教学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1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团队意识。英语是一种语言教学,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英语课
期刊
1 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同步发展。  工具性着眼于形式,人文性则侧重它的内容,而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形式的内容,也不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片面强调形式或者内容都是不正确的。抛开工具性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忽视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只追求知识、技能、技巧,而舍弃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思想的呆板工具化教学都是片面的。我们应把工具性和人
期刊
纵观目前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可谓是苦心教育,收效却令人不堪满意,问题的症结是:教育方式过于形式化、传统化、僵硬化。几十年不变的老套路子。诸多在校进行通常的仪式活动——升旗时,庄严的国歌声中,除了听到学生不屑一顾的嬉笑,看到学生漠然态度和不置可否的表现外,毫无收获。  这种结果,是令教育者非常心痛和失望的。但是反思一下,这无不和我们长期的单方面,一厢情愿的做法和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对这种跟
期刊
【摘 要】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是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校教育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关键词】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是百年大计,培养出優秀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国家未来的发展重点就是人才的培养。该如何培养人才,又该如何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开心愉悦的气氛中得到知识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