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空间的道德治理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ut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好网络空间的道德治理,是新时代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题中之义.当前,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和碎片化消解着网络道德内容的凝聚力,网络用户的主体性和从众性冲击着网络道德行为的主导力,网络传播的扁平化和圈层化削弱着网络道德实践的引领力,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隐匿性淡化着网络道德环境的约束力.因此,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治理要强化内容生产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推动道德正能量占领网络主阵地;坚持一元主导和多元参与相结合,构建网络空间道德协同治理新格局;实现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增强网络空间道德行为的文明自律;推进网络空间道德治理的制度化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道德环境氛围.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基础.从系统思维的角度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一个涵盖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社会、历史、权力、物质、文化、制度、组织和人才资源等多重要素的综合范畴,这些要素整体上可归纳为根基性、护航性和保障性三层架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系统配置,主要通过党和国家的“主导型”、社会公众的“辅助型”以及党和国家同社会公众的“协同型”三种模式展开.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必须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资源输入、内部运行和资源输出三大视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相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大数据技术,既是大数据时代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课程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大数据技术以“群体画像”与“个体肖像”融合的方式全面把握教学对象信息,以即时数据与稳态信息结合的方式动态监测教学过程全貌,以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共在的方式提高教学评价效度,成为推动思政课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也要看到数据技术融入思政课的限度,如思想数据如何采集、专业队伍如何建立、学生隐私如何保护等.要化解这些难题,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创新:以观念变革提升教师的数据意识与数据素养,以技术变革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库及精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面临的生态安全风险不低,但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普遍不高,高校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切实推进生态安全教育,弥补生态安全教育短板.在目标方面,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要坚守理念、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生态素养,确立全面、全程、全效多元协同的教育模式,构建定力、动力、活力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在路径方面,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要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深耕专业、兼顾通识,突破随意性、强化规范性;协同“课程生态”与“生态课程”,坚持以“课程生态”为主、“
“回到体系本身”即主张回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这一问题的“来处”,基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本质的认识,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进行反思.在理论层面,应从思政课课程体系的系统构成及特点出发,重新审视作为“一门课”的思政课的课程定位、课程功能以及学科立场,分析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逻辑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政课学科识别度、“大思政”课程建设等理论问题.在实践层面,应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治理与管理机制;构建良好的学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系统.同时,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应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理
202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分析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力度和效度、体制机制建设、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党组织创新能力和辐射效应、引领社会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带动力等方面都面临着现实挑战.进一步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从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建设,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建强党务工作者队伍,打造党建品牌集群,构建全域党建生态等方面着手.
“大思政课”理念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广阔空间.从教学要素的视角分析,善用“大思政课”意味着教师要有“大队伍、大视野、大情怀”,学生要能“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内容要讲“大时代、大成就、大道理”,社会要提供“大协同、大阵地、大资源”.目前,各教学要素的现状同“大思政课”建设的要求相比尚存在一定距离,为此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满足学生需求、精准优化教学内容、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着力.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是回归思政课立德树人教育初心的必由之路,是破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困局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多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仍存在统筹、协同、能力、动力等体制机制建设的壁垒.因此,需要从整体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统筹体制、多维度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协同机制、全方位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能力提升机制、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动力机制等方面努力.
忠诚是分析爱国主义理论的一个有益视角,爱国主义是公民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倘若国家要成为爱国主义忠诚的对象,它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国家的价值观以及信奉的原则本身是值得公民忠诚的;二是公民热爱的国家是自己的国家,公民身份是爱国主义的必要条件.爱国主义忠诚主要强调爱国者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并拥有针对同胞的特殊义务.爱国主义忠诚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种流动的忠诚,有可能处于变动之中,为了国家的稳定,人们必须采取强化爱国主义忠诚的措施.
在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进程中,运用数字思维与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创新将成为必然趋势.应从内在属性、内容要素、价值取向和技术方法层面,论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数字化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数字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改革明确逻辑起点;以确立传统经验与现代方法相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目标导向与过程导向相统一、外化数字样态与内在人的发展相统一为目标和原则,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数字化变革;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搭建数字化评价系统、形成数字化评价长效运行机制、完善数字化评价制度保障方面
网络文明是伴随着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推动网络文明不断得到新提高、达到新高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求和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网络强国的重大任务.我们要科学认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网络生态,准确把握网络文明建设的价值规约,积极开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