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utur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教学离不了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并不玄妙,不外乎就四个字:增、删、比、调。增加一点儿内容看看,删掉一些内容试试,对比对比效果,调换位置瞧瞧。增、删、比、调四字,简约却不简单,这是王君发现的青春语文独特的“课堂形式”,她就是用这样的“有意味的形式”证明了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咬文嚼字 增 删 比 调
  王君的青春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本身的生命力,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做准备。对语言的激活,对文本的激活,正是王君青春语文的教学理念,她的阅读教学,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文本细读,是属于教师本位的。而课堂教学,是立足于学生本位的”,那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如何把细读的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内容和程序?教师作为一个摆渡者究竟该如何摆渡?且听王君一语道破:“文本教学离不了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并不玄妙,不外乎就四个字:增、删、比、调。增加一点儿内容看看,删掉一些内容试试,对比对比效果,调换位置瞧瞧……”简洁扼要地概括了青春语文文本教学的特色。本文就以王君的阅读教学为例,探寻她咬文嚼字的教学艺術奥秘,以期与广大语文老师一起学习研究。
  一、增补设扶梯
  增,就是增补。文学作品常采用留白艺术,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能品味语言丰富的潜台词,读出其弦外之音,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增补法能有效开掘经典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教学《湖心亭看雪》,为了让学生了解张岱这个奇人,引导学生比较体会张岱“强饮三大白”时的心情,王君用了“增”的手法,她这样引导:“这两人如此热情,挺可爱的,是吧?他们见到张岱,以为遇到知音。问题是,张岱是怎么想的呢?如果张岱也说了话,他会如何说呢?老师设计了两种情景,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 随后,投影出示——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亦大喜曰:“知音也!知音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心曰:“憾也!憾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增添的两个句子,其情感是对立的,这就让学生有了争鸣的焦点。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两种增添语句后的文本,随后提出要求:联系前后文,咬文嚼字,判断;不要想象,而要在字里行间中找出理由来。学生通过咬文嚼字,从前文“独”字中推断出张岱见到岛上有人,应该有点儿失望,因为金陵人带着仆人,烧着酒,气氛搞得很热烈;从“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发现他们交流时答非所问,金陵人也觉得张岱跟自己不是一伙的,不愿意多交流了;从“拉余同饮”中明白张岱不是主动同饮的,而是被动入局的;从“强饮三大白而别”读出张岱喝完就走了,看来他们不是志同道合之人……在此过程中,王君反复强调“联系前后文”“一字一句地读”“咬文嚼字地读”。通过咀嚼语言,咬文嚼字地读书,学生便发现了矛盾。发现了矛盾,就能读懂人物的心性。这样的增补,好比给学生设了一架扶梯,让他们自己上树摘果子吃,这和你把果子摘好放到他们面前让其咀嚼,滋味是迥然不同的。
  二、删除搭支架
  删,就是删除。即在阅读教学中去掉原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在新旧对比中产生疑问,发现矛盾,从而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正如刘勰所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如果拿“不得减”作标准来观照文本语言,当能品味到语言的真味。学习《晏子使楚》第二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晏子和楚王的形象,王君主要采用的就是“删”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把下列文字和原文相比较,找出删掉的地方。想一想,可以删掉吗?”投影出示——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对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乃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也。”王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学生通过品读、比较后发现:被删掉的词语原来都不能删。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比如“酒酣”一词,能够表现楚王的老奸巨猾,早不出招晚不出招,设计好在晏子头脑不清楚的时候攻击他,让他反应迟钝无法应对,只能乖乖出丑;“视晏子”一词,楚王的这个神态意味深长,带着一种挑衅,一种洋洋得意、幸灾乐祸,一个“视”字写出了楚王的自鸣得意和阴险用心;“避席”“婴闻之”“得无”等词,表现了晏子的沉着、冷静,写出了晏子的庄重、有风度、有礼貌,等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两个人物的形象。投影出示——
  楚王狂妄愚蠢,兴师动众,却心劳舌拙,不堪一击,自取其辱。
  晏子机智灵活,单枪匹马,却有理有节,千钧之力,所向无敌。
  在这个环节中,王君通过删除比较法给学生搭了一个支架,为他们打开一个突破口,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对语言的反复揣摩之中,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消化。这个语言品读的“抓手”很管用,学生经过比较,思路就打开了,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方法简约,却绝不简单,这一切都源于她文本细读时自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提炼力和以生为本的责任感。
  三、比较架桥梁
  比,就是比较。阅读教学中的比较法就是将原文中值得品读的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换成其他字词,再让学生品读,比较两者表达效果的差异,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进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王君采用的是课文研讨三阶挑战法,其中一个环节——读出新闻的语言魅力,用的就是“比”的方法:“看投影,这是老师的表述。和原文对比,可以用老师的表述吗?” 投影出示——
  歼灭一切抵抗之敌。
其他文献
泰国曼谷的一名摄影师在澄净的水中为暹(xiān)罗斗鱼拍摄了一组极其华美的写真。这种鱼生性好斗,相斗时会张大鳃盖和鱼鳍(qí),用身体互相冲击挑衅,然后用嘴互相撕咬。可在这一系列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优雅绝美的暹罗斗鱼,它们色泽明亮,好似漂浮在空中一般,美到让人赞叹。
摘要:通过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学习到作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给学生上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就要对文本有深入的研读与把握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抓住關键语句、抓住主问题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并不断用高要求来要求自己。  关键词:观摩优质课;深入研读文本;提升教学设计水平  史铁生的《合欢树》,是河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上的一篇课文,笔者没有教过。前段时间,区教研室组织教研活动,内容为观摩河北省优质课的录像课,
摘 要:控制变量实验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本质,构建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丰厚基础。  关键词:数学实验;控制变量;合情推理;数形对照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1-0045-03   
猛禽是天生的猎手。它们全副武装,时刻准备捕食。它们的视力敏锐度是人类的数倍;耳朵的构造让它们能准确定位猎物的位置;它们具有强壮、锐利的爪,仅用爪施力就足以杀死一只小型猎物;它们的钩状喙仅需一啄就能撕开小动物的脖颈,将其置于死地。雕、隼、鹫(jiM)和鸮(俗称猫头鹰)是猛禽类的典型代表。猛禽可能是昼行动物,也可能是夜行动物,然而无论哪一种,它们都时刻保持着警醒。  昼行和夜行 雕、隼和秃鹫都是昼行性
星際天空鼠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的背景下,“翻转课堂”脱颖而出,众多的学校和老师都在尝试使用,也收到了不小的成果。作为一名农村一线初中语文老师,我们也应努力推进它的发展。“翻转课堂”是一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新模式,它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网络技术的支持,这对于目前各种条件都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挑战,实施起来困难较多。怎样让它开出迷人的花,让更多的人收获到成功的果实,值得研
摘 要:为适应社会可持续、协调、全面地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应是各层次、各类型的开拓创新型人才,他们必须既能继承又能活用并且能创新人类的文明成果。面对这样一个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大时代,教育者若只停留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层面上,无疑是落后和不合时宜的。那么当今的师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有其它职责吗?新的理念出台了,如何将它深入人心呢?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教育
摘 要:当下网络文化、电子文化等文化形态异军突起,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模式化、概念化。面对校园文化形态生存困境,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更有责任承担建构立体式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的重任,以凸显校园的文化示范本位。构建立体式校园文化网络应着重从德育文化、智育文化、体育文化、美育文化和劳动教育文化五个方面做具体和深入的工作。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
前情提要  在拿到第三道谜题之前,红队已经失去了领先的地位。不过,红队的几名成员并不愿意服输,他们迅速地找到了第三道谜题的答案——棘冠海星。很快,他们收到了第四道谜题的提示。这次,他们需要寻找怎样的海底生物呢?赛洁的状态一直不在线,她又会拖大家的后腿吗?  “终于啊!”戴夫大叫起来,“给出了一个完全不押韻的谜题!”  “终于啊!”罗素也叫道,“给出了一个我知道答案的谜题!是儒艮,因为谜题中说的是头
摘 要: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鲁迅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作品不仅有着开启现代文学的崇高价值,也给予了现代文学的具体创作无尽的营养。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收录最多;在中学生的记忆里,鲁迅先生的印象也最为深刻。鲁迅先生的思想深邃,笔法严谨老练,若能深入研究这些作品,无疑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中,鲁迅作品充分利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主题分析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