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 的物理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wuyao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慕课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模式,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为提升学时相对较少的工科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依托“物理化学”中国大学慕课,采用翻转课堂与传统讲授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构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化学;慕课(MOOC);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物理化学是一门概念性、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涵盖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与胶体等从微观到宏观、从静态到动态的系统知识[1],涉及面广,内容环环相扣,在化学化工类本科专业基础课中一向被认为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MOOC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无疑成为解决物理化学“教与学”问题的最佳途径。大连理工大学工科“物理化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学校大力支持下,率先转型升级,制作精良的“物理化学”慕课先后在 “大工慕课”平台和“爱课程”网上线,本着“建以致用”的基本原则,面向校内学生和社会开放。迄今授课五轮,为遍及世界各地近
  52 000名学员提供了持续在线服务。在我校,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3],依托MOOC平台提供的“富媒体”教学资源,以化工与制药大类本科生四个平行大班(每班100~120人)为试点,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物理化学B”(上册40学时,下册48学时),开展了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创设互动、开放的“教”与“学”氛围,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物理化学MOOC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MOOC倡导学习者按照主题学习或知识碎片化学习[4]。因此,我们参考目前国内外几大MOOC平台的专业课程[5],结合物理化学课程本身的特点,确立了本课程内容的多级呈现方式。具体包括:
  (1)章节学习资料。围绕主要教学内容展开,以知识点为基本单元,对原有知识进行划分、重组,保证每一个知识点的相对独立性,便于学习者选择。呈现方式以教师精心录制的视频短片(控制时长约为5~10分钟)为核心,同时提供相应的电子教案,方便学生观看学习;并通过在线自主练习题(一般2~5题)快速检测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题型设计为选择、判断类客观题,只要提交答案,立即显示正确答案,有助于学习者及时发现问题、及早修正那些理解或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
  (2)课程导学板块。为了帮助学习者将碎片化习得的知识有效地关联起来,建立科学的知识脉络体系,我们设计了各章导学内容,以知识结构图的方式直观地体现,放在每一章的开篇,使学生一目了然,把握核心内容。同时,“导学”部分还提供了各章学习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指导,以帮助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学习、讨论、掌握和运用。
  (3)拓展学习资料。为学有余力者提供了团队教师多年来对物理化学教学内容深入探讨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如“关于熵判据、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的讨论”“关于化学反应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教学讨论”“关于Langmuir经典吸附理论的现代教学思考”“有关固体颗粒分散度与化学平衡常数关系的探讨”等,作为补充阅读材料,为学生开阔视野、提升思辨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
  (4)学习評价系统。借助“爱课程”平台强大的交互功能,针对教学要求的重点或难点内容,分别设置了单元测试题(计算题,编写为选择题形式)、作业题(计算或推导题,要求解题过程与步骤,系统支持学生在纸面书写后再拍照上传)、期末测试题(包含主/客观题)等,依据教学进度、按闯关模式逐级发放,每一次任务都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只允许提交一次,所得成绩计入MOOC课程总评成绩。同时,学习者可在讨论区发帖,交流课程学习心得、疑问;教师随时进行在线交流与答疑,或发起讨论,跟踪把握学习状态。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
  MOOC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平台功能,为教师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授课模式提供了方便。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在结构和过程上都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6]。针对化工与制药大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立足“必需、够用、少而精”的原则[7],在确保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知识结构完整、通畅的基础上,坚持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并重,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MOOC开展了翻转课堂及多样化互动式教学,实现了教学增强,深受学生好评。
  翻转课堂的组织实施过程可分为“课前自学、课内深化、课后升华”三个阶段,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体化教学设计”[8-9]。即教师不仅要自己“备课”,还需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布置哪些课前学习任务、关注其掌握程度(备学生),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单纯依靠自主习得,困难重重。因此,我们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讨论及翻转课堂,使MOOC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补充、强化”的增效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物理化学内容抽象、深奥,翻转课堂的设置不宜太频繁,需坚持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合理选择相应内容。在具体操作上,可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1)讨论式教学。对于物理化学教学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重点、难点内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在课堂上串讲,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结构,并通过全员参与的课堂讨论,加深对基本内容的理解。例如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通过对热机效率问题、热功转换的方向问题、自发变化等的讨论,引导学生建立起思维脉络图(如图1所示),使抽象知识系统化、知识关联清晰化,有助于学生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认识其“来龙”与“去脉”,为后续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化学课程中涉及各种科学规律和理论的提出,无一不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前人对大量实验现象的观察总结、构建模型、引进假设、推出数学公式,简洁直观地表示相应的规律或理论。因此,教学中注重利用这些内容,采取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挖掘科学规律的能力。例如,关于“兰缪尔吸附理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等内容,均可采取教师主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讨论、分析图/表数据、领会提炼科学规律的探究式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很享受这种教学过程,能够在课堂上真正吸收知识,学到处理问题的方法。
  (2)任务驱动式教学。针对物理化学概念多、公式多、应用条件严格,容易理解混淆等教学难点,倡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尽量把每一章节内容浓缩为“一页纸”,即通过学生自主总结、设计思维脉络图,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使知识内容高度条理化、清晰化。为了激发学生认真思考、加强个人“知识内化”的过程,设置了小组评比环节,推选出总结优秀者,在课堂上分享其学习成果,教师予以点评。图2是一位同学对于“不可逆电极过程”总结的知识点关联图,可以看到,该生对这部分内容考虑得非常详尽,知识点的彼此关系十分明确,这无疑特别有助于其正确理解与灵活运用。学生普遍反映,自己总结后,再借鉴课堂上共享的他人长处进行补充完善,可以快速把握有关内容的要领,获得深刻的认识。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师有重点地讲解清楚每一章节的知识主线和重要的概念、定律或原理后,对于需要展开的知识及重点掌握的技能点,可借助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课前,教师分配任务,学生分组合作、依托MOOC自主学习;课中,小组展示、学生提问、回答讨论、教师讲评;课后,学生自主总结。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指导作用,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一章的教学中,把重点、难点和容易出现概念混淆的“偏摩尔量与化学势”“理想稀溶液”“真实液态混合物与真实溶液”作为课堂面授内容;而相对容易理解和需要掌握运用的内容“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稀溶液的依数性”,安排为学生利用MOOC线上学习,再通过翻转课堂来检验学习效果。鉴于授课班级人数众多,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组长负责、分别把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设计为不同类型的问题,经主讲教师审核,在课堂上进行小组间交叉抽题、讨论,教师把握讨论的进度和深度。学生纷纷反映,“通过查阅资料,准备题目,深刻理解了稀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相关知识,希望这样的课堂再多一些”。
  (4)拓展提高环节。物理化学内容抽象难懂,学生个体学习能力有差异,大班学生的水平难免会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应用知识的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授课内容与化工领域的生产实践或物理化学学科新进展紧密结合、穿插讲解,并鼓励学生参与拓展训练。他们自主选题,先后围绕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展及应用、四冲程内燃机、海水淡化、催化合成氨、胶体磁性催化剂、硅溶胶的性质与应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内容,查阅文献、制作讲稿,在课堂上展示,既锻炼了自己,又为同学们开阔了眼界,受到热烈欢迎。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实践表明,依托物理化学MOOC进行混合式教学,让学生走上讲台、参与课堂教学,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只有将知识充分内化,才能自由地组织、表达。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协作的能力。但是,实施翻转课堂,要想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投入、积极参与,应以3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为前提。若班级规模过大,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难以保证每一位学生有展示机会,而小组合作中如何有效评价组长及成员的贡献,值得探讨。此外,物理化学在线课程需要跟踪管理和维护,及时在MOOC平台答疑解惑,建立“物理化学慕课学习QQ群”,可更方便地与学生交流互动,而这些单靠教师一己之力很难高质量完成,还需要聘请助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相信随着应用MOOC的经验积累和课程平台的不断完善,在教学团队齐心协力的合作下,物理化学MOOC在实现“教学增强”方面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鲍浩波,高盘良. 物理化学教材建设的趋势[J]. 化工高等教育,2011(5):100-103.
  [2] 于歆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利用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宋鑫.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北京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5(11):27-30.
  [4] 苏小红,赵玲玲,叶麟,等.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5(7):60-65.
  [5] 管会生,高青松,张明洁. MOOC浪潮下的高校课程联盟[J]. 高等理科教育,2014(1):44-52.
  [6] 王坦,吉标. “翻转课堂”模式的理性审思[J]. 课程·教材·教法,2016(6):55-61.
  [7] 张树永,侯文华,刁国旺. 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相关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建议[J]. 大学化学,2017,32(2):9-18.
  [8] 張树永,李英,苑世领,等. 物理化学研究型教学的系统构建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13(2):11-14.
  [9] 苏小红,王甜甜,张羽,等. 基于大班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7(7):54-62.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已成为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识。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新形势下生态环境人才,本文对此提出了探索性建议。  关键词:环境学科;人才培养;绿色发展;全球治理;创新;学科交叉  一、环境创新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环境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挑战与机遇。一是环境学科前沿发展趋势更加清晰。目前国际上有
期刊
摘 要:开展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是通过技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近年来慕课研究新的关注点。研究对发表于2012—2019年间相关国际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与内容分析,从混合模式、实施成效、未来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建议几方面总结了目前关于基于慕课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共识,并指明了未来研究与实践的注意事项及潜在的研究方向。未来的工作应加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设计与实施层面的研究与实践,加强理论研
期刊
摘 要: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驱动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多元化需求,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急需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为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不高、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工程科学家、复合性人才、国际化人才和“一带一路”留学人才等六种机械工程
期刊
摘 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要求。思政课的价值性不仅是由课程的政治属性决定的,还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价值性以及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我们既见“思想政治”,又见“理论课”,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凸显课程价值引导与知识教育双重职能,努力将课程打造成为兼具思想性与时代性的优质“金课”,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关键词:思政课;改革创新
期刊
摘 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新技术、新经济与新业态不断涌现,人们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方式正发生新的变化,高等工程教育也在不断改革,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人才。在未来社会,高校的使命不仅是培养合格毕业生,更要努力保持和提升学生在其终身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为此,高校现有的学历教育模式将逐步向自定义节奏的服务型教育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未来工程教育形态将
期刊
摘 要: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建设的基本目标已经完成,主要表现为明确通识教育理念、形成通识教育基本规范、建立通识教育组织管理机构。与此同时,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复旦大学通过设立基本课程单元、组建教学共同体、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建立“学术与行政紧密协作”的管理机制等举措,建设具有复旦大学特色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中国大学;人才培养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是自身教育
期刊
摘 要:影视艺术是复杂的专业学科,尤其制作需要有大量实践。综合性大学影视艺术专业师资与生源大多都缺乏实践能力,其电影场景设计课程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革,以体现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电影场景的风格化教学是相对实践性教学而言的,它要求学生在场景设计上具有宏观的视野和丰富的想象,对电影场景的商业设计、氛围意象设计、象征道具设计进行清晰又富有深度的表述,以形成电影的整体风格。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影视艺术专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兰州财经大学为例,分析了智能化时代该校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172名教师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该校教师智能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对智能化时代新技术在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中作用的接受程度对其智能化改革意愿具有正向关联;高校教师对智能化新技术的认知程度与其智能化改革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让教师
期刊
摘 要:以工程为研究对象的工程哲学对工程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和新工科建设的初步实践,就工程哲学视域下卓越工程人才“五重”(重系统、重创新、重实践、重人文、重质量)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工程哲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工程哲学是对人类依靠自然、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合理改造自然的工程活动的总体性思考,是关乎工
期刊
摘 要:“马工程”教材《区域经济学》凝聚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心血,大致可以代表国内区域经济学教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应该得到尊重和推广使用。区域经济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践讲好、学好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相关学科衔接协调。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则要注意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最好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如与当地发改委、规划部门联合办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