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草履游春去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西风两叶宽袍袖,看日月搬昏昼。[滚绣球]千家饭足可周,百结衣不害羞。问甚么破设设歇着皮肉,傲人间伯子公侯。”戴长巾,穿宽衣大袖,呈飘逸自然之风,蹬芒鞋,拄竹杖,随意所之,信步而行,让惯常的踏青拾翠,观景游春,多一份诗意,是一种聊以自慰的表面旷达的表现。
  元代,棉花广泛种植,人们的服饰在质料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棉布成为主要衣料。但布衣、苍头、鹑衣、褐衣,还是平民百姓的主要服饰。元曲中平民服饰的描写,为我们全面认识元代社会提供了丰富资料。
  白朴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第五折:“谁想你入科场艺在先,金榜上名堪羡。脱却了旧布衣,直走上金銮殿。”无名氏杂剧《冻苏秦衣锦还乡》第一折王长者云:“久闻先生学成满腹文章,只合早早立身显姓,秉政临民,却还在此布衣之中,不图进取,当是为何?”高文秀杂剧《须贾大夫谇范叔》第三折:“我如今卸下冠带,仍旧打扮布衣,到客馆中看须贾去,看他可还认得我么?”费唐臣杂剧《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三折:“住的是小窗茅屋疏篱,吃的是粗羹淡饭黄虀,穿的是破帽歪靴布衣,一身褴褛。”马彦良套数[南吕·一枝花]《春雨》:“留待晴明好天气,穿一领布衣,着一对草履,访柳寻春万事喜。”
  这里,布衣虽有代指,但多为实写。反映出广大劳动者平日劳作与生活的艰辛、贫苦,也显示出他们在衣着服饰上务实而又顺乎自然的乐观精神,而这种务实与顺乎自然,让他们每时每刻都散发着一种别样的光彩:粗野、质朴、自然。
  苍头,原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因以青巾裹头,故名。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元代沿袭。张可久小令[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苍头哨,骢马骄,放辔头也只到长安道。”高文秀杂剧《保成公径赴渑池会》第四折楔子:“将我这驷马高车前后拥,你看那虞候苍头左右冲,寻闹吵显威风。”可见,在元代“苍头”仍指百姓和差役。
  元曲中提到另一种平民服装,就是穷苦人所穿的褐衣。褐衣是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元曲中“褐衣”出现频率很高,如冯子振小令[正宫·鹦鹉曲]《南城赠丹砂道伴》:“长松苍鹤相依住,骨老健称褐衣父。”褐衣借指贫贱者。乔吉小令[中吕·满庭芳]《渔父词》:“包古今不宜时短褐。”
  “褐”的称法,在先秦时期就有。据《诗经·豳风·七月》记载:“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描写当时人民衣不遮体的贫困生活。古代诗歌典籍中的“毛褐”“短褐”“被褐”指的都是当时农夫、平民的衣服。这种衣服,质地粗糙,重且不暖,与贵族穿的轻暖华丽的狐皮裘衣恰成鲜明对比。元曲中的褐衣记录元代百姓的生活,传递着元代社会特有的时代信息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鹑衣也是元代穷人的常服。汤舜民小令[中吕·山坡羊]《书怀示友人》:“田园荒废,箕裘陵替,桃源有路难寻觅。典鹑衣,举螺杯,酕醄醉了囫囵睡,啼鸟一声惊觉起。悲,也未知;喜,也未知。”“鹑衣”本是破破烂烂的衣服,还要典掉,可见其贫穷。
  元曲中对文人服饰作了最真实的描绘,反映了元代文人极度贫困的生活境遇,如王实甫杂剧《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中,吕蒙正“一贫如洗,在此少阳城外破瓦窑中居止”,夫妻俩“寻不的一升儿米,觅不的半根柴,兀的不误了斋。麻鞋破脚难抬,布衫破手难揣,牙关挫口难开,面皮冷泪难揩。”无名氏杂剧《冻苏秦衣锦还乡》第一折写苏秦穿的“领破蓝衫刚有那一条囫囵领”,住的是“那通也波厅,通厅土坑冷,兀的不着我翻来覆去直到明,且休说冰断我肚肠,争些儿冻出我眼睛。”沈从文说:“元代阶级压迫极残酷,统治者早期出于恐惧知识分子反抗,有意把读书人贬得极低,特别是对于南方读书人。”元曲通过对文人服饰的描写,直观深刻地揭示了这种现象。
  元代隐士服饰的描写,反映了元代隐士生活。隐士的生活一般都很清苦,有的甚至连布袍也没有,平时只能“露顶短褐,布袜草履”。即使家境较好的,服装用具也很简单,“衣服惟尚绸绢、木棉,若毳衣、苎丝、绫罗,不过各一二件而已。白绸袄一着三十年”。元曲中隐士服饰多反映渴望退隐山林后的闲适、安逸、自由的生活。如胡祗遹小令[双调·沉醉东风]:“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不忽木套数[仙吕·点绛唇]《辞朝》:“布袍宽褪拿云手,玉箫占断谈天口。”张可久小令[南吕·金字经]《湖上书事》:“竹枕芦花被,草衣荷叶巾,一棹烟波湖上春。”邓玉宾套数[中吕·粉蝶儿]:“丫髻环条,急流中弃官修道,鹿皮囊草履麻袍。”邓学可套数[正宫·端正好]《乐道》:“舞西风两叶宽袍袖,看日月搬昏昼。[滚绣球]千家饭足可周,百结衣不害羞。问甚么破设设歇着皮肉,傲人间伯子公侯。”
  这些描写,表现了元代隐士服饰的特点:一是质性自然,无绘饰之功,反映了取法自然、返朴归真的审美追求。从质地上看:竹为冠、葛为巾、布为袍、草为履。从色彩上看:皂布袍、皂绦、乌履,黑与白,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服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们无不具有浓郁的野逸、休闲气息,是飘然、淡然、自在、遗俗、简朴的装束,代表着冠带袍笏、拘束刻板的官府生活以外的另外一种人生。款式宽松,无拘束之迹,借助服饰这一外在载体和形式,映衬出对安贫乐道以及对散淡无忧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正如美国学者弗龙格所说:“任何一种时髦都离不开时代的思想和愿望。”戴长巾,穿宽衣大袖,呈飘逸自然之风,蹬芒鞋,拄竹杖,随意所之,信步而行,让惯常的踏青拾翠,观景游春,多一份诗意,是一种聊以自慰的表面旷达的表现。服饰展现了隐士们摆脱痛苦与怨愤,转移失意心理,以达到心理平衡、满足自尊,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状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背景,更为重要的是对等级服饰制度的一种挑战。
其他文献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基本的资源,研究、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意义重大。近些年来,通过征用农村土地来实现城市的扩张发展已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方式。在土地征用中显
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根植于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熟悉的、与他们家乡、父母、亲人密切相关的真实素材教育学生.结合学校对学生开展
没有中国桑蚕丝绸业的发达,就没有“丝绸之路”。然而,很少有人想到,河北地域曾是丝绸之路上丝绸重要供给地。在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传入河北之前的几千年,河北中南部一直是盛产丝绸之地。在战国到北宋时期,河北是丝绸之路上丝纺织技术最高的地区。  2015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丝绸之源”命名暨闪耀米兰世博会活动上,经专家评审,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绸片——中国湖州钱山漾文化遗址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  这是一
我迷恋加缪,他人和文字的貌相,果实累累的美与伤。他一旦凿出深井,就是我笨笨八戒的高老庄。  加缪是可爱的疯子,反抗是他的空气,他的活性,他刺出裂帛般的尖锐凌厉,亦撒下庄严的黄昏和暖。他的内心盛开一片孤独的荒野,覆盖柔软的内核,不安,动荡,有无限的可能。他叼着烟卷竖起衣领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偶尔咖啡馆里的热舞澎湃人间的深情,转身又是贫穷阁楼里的种种女相,他无法不复杂,纠结,和煦的暮色摁不住沉闷的死寂,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六耳猕猴事件,是整部《西游记》中的一大谜案;而问题的解决,又是唐僧和孙悟空二人关系中的一大关键。在取经团队的内部关系史上,六耳猕猴事件是继“三打白骨精”之后的另一座里程碑。  一天晚上,迷迷糊糊将睡之际,忽被一条短信惊醒。短信是这样说的:“老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真正的孙悟空在真假美猴王那一段被打死了, 因为他不太听话,如来就在那一时刻故意将孙悟空认定为假美猴王,唆使唯命是从的六耳猕猴将其打死并取代
鲁政办字[2016]203号临沂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在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