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日本旅行回来,颇有收获。这是我第三次去日本,有幸遇上一位颇有见解的华侨导游,一路上分享着他对日本的经验与感受。
导游打趣说,他家的窗户从来不关,因为邻居都关窗,他开窗也就等同于关窗。后来我坐地铁也发现,日本人在车厢里绝没有中国地铁里那种轻松自然的气氛,似乎所有的人都沉默无语。
日本这个民族确实很特殊,导游说日本人重义不重情,这一看法帮助我解决了一个过去始终无法解释的疑问。记得有一个日本海军士兵的二战回忆录中记述,当年他们把一艘美国军舰击沉时,会整齐地站在甲板上向沉入海中的美国战舰与军人致最后的敬礼,全世界恐怕很少有一个民族会以这种方式对待沉入海中的敌人。另一方面,日本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距离感,这也就是重义不重情吧。
总的说来,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人既谈不上爱也谈不上恨,老一代中那种提倡一衣带水的亲华派已经淡出,另一方面,土肥原式的以侵华为己任的周游中国全境的日本浪人也早已经绝迹。用导游的说法,对于中国,日本人谈不上感情投入,日本人关心中国,多出于利益考虑。中国占日本进口贸易的第二位,日本占中国进口贸易的第一位,对于双方来说,利益都太大了。导游还说,有些日本人骨子里有些看不起中国人,但这也是人之常情,不必大惊小怪。随着中国的进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四年前来日本,与一位多年在日本生活的朋友通电话,他说日本人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有一种如同眼看着巨石从山顶滚动下来无法阻挡的感觉。当时我就在想,日本自1894年甲午战争打败中国以来,他们的眼睛总是朝下看中国的,到了现在,日本才开始第一次以异样的目光重新认识中国。百年来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心理转变还很不顺畅。那年的学术会议是在名古屋开的,会上有些日本学者的发言仍然可以听出对中国迅速发展充满疑虑与紧张的弦外之音。这次来日本,总感到他们的心境平和了一些。这位导游说,中日既然是一对不会搬走的邻居,双方就都要学会相处之道。这话很实在很朴素。
也许在许多外国人看来,日本人似乎并不幸福,做人做得太认真,太自苦,太刻板,太好面子。美国学者说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日本人好像总是在为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而活着。正是日本民族自苦的性格,造就了现在的日本。相对而言,虽然中国人生活得比较潇洒,不那么拘泥,然而长期以来受革命造反文化熏染而大大咧咧的中国人,却大有“礼失而求诸野”的必要。其实,日本人学一点中国人的潇洒,中国人学一点日本人的自制,也许对于双方都会更好。
我还特地请朋友抽半天时间带我与太太去靖国神社看看,看了一部连续播放的纪录片。朋友把旁白译成汉语,电影的立场用意实在是毫无对战争的反省态度,一味只说美国欺侮日本,对日本不公,才逼出日本起来自卫。纪录片中只有一个南京入城式的镜头,南京大屠杀只字不提。有意思的是,可坐数百人的电影厅只坐了二十来个来此怀旧的老头老妇,他们中有些八十岁朝上的老人连走路都不稳。电影结束时确实有人鼓掌,这是发自一个角落的轻而无力的声音,我顿时想到了中国的一句成语“孤掌难鸣”,也真有一点寓意。
出了神社,外面是类似于中国庙会的大集市,数以千计的青年人穿红戴绿,高高兴兴来来去去,品尝着食摊上的美味,却很少有人进入近在咫尺的神社。实际上,战争已经结束60多年,我们大可不必再用原来的眼光看日本。日本已经具有了多元社会的性格,大多数人追求的是世俗生活。几年前在上海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个日本学者告诉我,日本青年一代对战争毫无兴趣。现在我似乎更具体地感觉到这一点。
回到上海,在高架上一眼望去,比较起来,上海城市风格好像比日本城市更有色彩些。这也許就是中国的后发优势吧。如果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这次日本之行的观感,我想说的是,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日本。
导游打趣说,他家的窗户从来不关,因为邻居都关窗,他开窗也就等同于关窗。后来我坐地铁也发现,日本人在车厢里绝没有中国地铁里那种轻松自然的气氛,似乎所有的人都沉默无语。
日本这个民族确实很特殊,导游说日本人重义不重情,这一看法帮助我解决了一个过去始终无法解释的疑问。记得有一个日本海军士兵的二战回忆录中记述,当年他们把一艘美国军舰击沉时,会整齐地站在甲板上向沉入海中的美国战舰与军人致最后的敬礼,全世界恐怕很少有一个民族会以这种方式对待沉入海中的敌人。另一方面,日本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距离感,这也就是重义不重情吧。
总的说来,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人既谈不上爱也谈不上恨,老一代中那种提倡一衣带水的亲华派已经淡出,另一方面,土肥原式的以侵华为己任的周游中国全境的日本浪人也早已经绝迹。用导游的说法,对于中国,日本人谈不上感情投入,日本人关心中国,多出于利益考虑。中国占日本进口贸易的第二位,日本占中国进口贸易的第一位,对于双方来说,利益都太大了。导游还说,有些日本人骨子里有些看不起中国人,但这也是人之常情,不必大惊小怪。随着中国的进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四年前来日本,与一位多年在日本生活的朋友通电话,他说日本人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有一种如同眼看着巨石从山顶滚动下来无法阻挡的感觉。当时我就在想,日本自1894年甲午战争打败中国以来,他们的眼睛总是朝下看中国的,到了现在,日本才开始第一次以异样的目光重新认识中国。百年来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心理转变还很不顺畅。那年的学术会议是在名古屋开的,会上有些日本学者的发言仍然可以听出对中国迅速发展充满疑虑与紧张的弦外之音。这次来日本,总感到他们的心境平和了一些。这位导游说,中日既然是一对不会搬走的邻居,双方就都要学会相处之道。这话很实在很朴素。
也许在许多外国人看来,日本人似乎并不幸福,做人做得太认真,太自苦,太刻板,太好面子。美国学者说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日本人好像总是在为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而活着。正是日本民族自苦的性格,造就了现在的日本。相对而言,虽然中国人生活得比较潇洒,不那么拘泥,然而长期以来受革命造反文化熏染而大大咧咧的中国人,却大有“礼失而求诸野”的必要。其实,日本人学一点中国人的潇洒,中国人学一点日本人的自制,也许对于双方都会更好。
我还特地请朋友抽半天时间带我与太太去靖国神社看看,看了一部连续播放的纪录片。朋友把旁白译成汉语,电影的立场用意实在是毫无对战争的反省态度,一味只说美国欺侮日本,对日本不公,才逼出日本起来自卫。纪录片中只有一个南京入城式的镜头,南京大屠杀只字不提。有意思的是,可坐数百人的电影厅只坐了二十来个来此怀旧的老头老妇,他们中有些八十岁朝上的老人连走路都不稳。电影结束时确实有人鼓掌,这是发自一个角落的轻而无力的声音,我顿时想到了中国的一句成语“孤掌难鸣”,也真有一点寓意。
出了神社,外面是类似于中国庙会的大集市,数以千计的青年人穿红戴绿,高高兴兴来来去去,品尝着食摊上的美味,却很少有人进入近在咫尺的神社。实际上,战争已经结束60多年,我们大可不必再用原来的眼光看日本。日本已经具有了多元社会的性格,大多数人追求的是世俗生活。几年前在上海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个日本学者告诉我,日本青年一代对战争毫无兴趣。现在我似乎更具体地感觉到这一点。
回到上海,在高架上一眼望去,比较起来,上海城市风格好像比日本城市更有色彩些。这也許就是中国的后发优势吧。如果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这次日本之行的观感,我想说的是,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