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固本养气”的过程。曹丕在《典论》中说“文以气为主”,唯有养丰厚底气,方能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如何“养气”?阅读是“养气工程”必不可少的一环,读天下好书,集生活体验,以养浩然正气,做有德之人。正如庄子在《逍遥游》里所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阅读量积累不够,则文气不足。因此,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构建课内外大阅读体系,丰富人文精神积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文气;因声求气;阅读动机;相机诱导;课外大阅读体系;以写促读
古人写文章讲“气”,词句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何为文气?曹丕所提倡的“文气”,主要指文章的精神、意气。韩愈的“盛气言宜”,是讲文气与文辞的关系,“气”强调的是渊博的才识、正大的精神和充沛的感情。古人对“文气”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大都认为“文气”是种精神,是作文的基础,要为文,必先培养文气。
“文气”之养,在于充分利用文字的力量,发挥文本的情感熏陶和德育渗透作用。新课标有云“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学语文教学,不仅是生活中听、说、读、写,传情达意的需求,更是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是在学生听、说、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更集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道德情操,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因声求气,以音韵之美体验文气之美
古人主张“因声求气”,用声音、节奏求得文章的风格、神韵。韩愈在《答李翊书》里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必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是文章的外在形式,亦即朗读时的节奏、音调,它是依附于“气”这个内容而存在的,故而“因声”则可“求气”。培养阅读兴趣,应从体验文字的音韵之美开始。在阅读教学指导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美文的习惯,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音韵之美的种子。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經过反复的诵读,根据文章言辞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来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通过朗读“使我之心与古人之心祈合于无间”,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因声求气,亦是因文求情,因文求德,平平仄仄组成的节奏缓急之间,情感起伏,或高亢,或低沉,春风化雨般滋润心田,这声韵的力量,就是文字的力量。叶圣陶把有感情的朗读叫作“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故,文气之养,始于“因声求气”。
二、 深入挖掘教材,以其人文精神因子点燃阅读的星星之火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拓展阅读时空的第一步。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言:“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鬼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对话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对学生精神人格的养成、对其生命言语的发展都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为契机,创设情境,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因势利导,开启悟性,点燃学生领略人文精神之美的星星之火。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课文的氛围中接受情感的熏陶,把握价值取向,从而形成自己看待事物,评判事物的态度;另一方面,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活跃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带动学生课外进行更多与其相关的阅读。例如《赤壁赋》的教学,就“苏轼的仕途坎坷与其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一主题进行拓展,不仅可让学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也可引发学生课外对苏轼仕途遭遇人生态度的更多关注,以及对更多相关人生态度文本的阅读。又如《再别康桥》的教学,可就徐志摩婚姻爱情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亦可以徐志摩对“爱、美、自由”的追求为主题进行拓展,带动学生对徐志摩其他诗歌的品读。激发阅读动机,拓宽了文本阅读的时空,虽是星星之火,亦可成燎原之势,为提升语文素养奠基。
三、 创新教学,相机诱导,提升学生阅读的思维活跃性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培养阅读习惯,构建课外阅读体系,教师更须致力于“导”。培养兴趣,指导方法,评价激励……“导”之于“学”,不可忽视。阅读之于语文教学,是一个固本养气的过程。“文气”之养,在于内化,即长期的阅读实践,大量的人文积累,应由学生自主完成,但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老师,应具有创新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摸索出语文学习的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模式,抓住一切契机,巧妙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让学生爱学、会学、能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不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相机”是察看机会,“诱导”是劝诱引导。相机诱导,就是指寻找恰当的机会,在适当的时候引导,指点。如果把这句话放到阅读教学上,一是指抓住适当情境,推动学生去感知文字汲取营养,更应创造一切条件,拓展学生阅读的时空,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二是指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教师及时指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出思维的方向或轨道,使学生豁然开朗、思路畅通,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社会发展正向着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教育亦是如此。语文学习知识丰富多彩,阅读教学涉及面广,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亦应多元化。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辅助教学技术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比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音频或视频,以视听美感带动学生对文字的品位,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打破课堂时空限制,把阅读教学引向生活。“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不仅要满足于课堂教学,也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形成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碰撞的开放系统。 四、 做好经典导读,构建课外阅读体系,以成燎原之势
“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美文,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思想的精华。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语文教师应有意识促成学生与众多高尚的人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做学生遨游书海的领路人。首先,一两节精心准备的名著导读抑或其他经典导读课是必不可少的,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的习惯,指导阅读方法,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其次,推荐阅读书单,分配阅读任务,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培养独特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再者,举行形式多样的阅读成果检测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评、文学知识竞答、美文分享、书评比赛等,建立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阅读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参与者、组织者,更是引导者、促进者。只有完善“指导—推荐—阅读—汇报—评价”的模式,构建课外大阅读体系,才能促成學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并向纵深发展,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形成燎原之势。
五、 以读助写,以写促读,体会阅读的成就感,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两大板块,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文亦美。一方面,大量阅读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表情达意的“语言榜样”,告别了“无米之炊”的困惑;另一方面,大量阅读使学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营养,拓宽了视野,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而思想境界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文气”的培养,在写作中,亦会体现出文章的思想高度。
文气的标准很高,更多的是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中学生培养文气,一方面是借此提高作文水平,把文章写得思想健康,文从字顺,条理清楚,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借此提升道德修养、理想情操,养气的过程本身就是修养才识、涵养性情的过程。正如苏轼所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厚积薄发的成就感是学生持续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不竭动力。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展示阅读收获的写的机会,更应充分利用“肯定”“赞许”这一激励作用,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多一点赞美,多一点鼓励,使学生获得阅读带来的幸福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样,“以读助写,以写促读”,继续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长期的阅读实践,大量的人文积累,虽说这一固本养气的过程应由学生自主完成,但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老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抓住一切契机,巧妙诱导,推动学生去感知文字汲取营养,更应创造一切条件,拓展学生阅读的时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文气”之养,是内化,然而并非无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军.新课程观要求语文走向开放式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23).
[3]沈德鑫.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4]苏宁峰.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王玉梅,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县荷山中学。
关键词:文气;因声求气;阅读动机;相机诱导;课外大阅读体系;以写促读
古人写文章讲“气”,词句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何为文气?曹丕所提倡的“文气”,主要指文章的精神、意气。韩愈的“盛气言宜”,是讲文气与文辞的关系,“气”强调的是渊博的才识、正大的精神和充沛的感情。古人对“文气”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大都认为“文气”是种精神,是作文的基础,要为文,必先培养文气。
“文气”之养,在于充分利用文字的力量,发挥文本的情感熏陶和德育渗透作用。新课标有云“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学语文教学,不仅是生活中听、说、读、写,传情达意的需求,更是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是在学生听、说、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更集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道德情操,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因声求气,以音韵之美体验文气之美
古人主张“因声求气”,用声音、节奏求得文章的风格、神韵。韩愈在《答李翊书》里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必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是文章的外在形式,亦即朗读时的节奏、音调,它是依附于“气”这个内容而存在的,故而“因声”则可“求气”。培养阅读兴趣,应从体验文字的音韵之美开始。在阅读教学指导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美文的习惯,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音韵之美的种子。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經过反复的诵读,根据文章言辞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来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通过朗读“使我之心与古人之心祈合于无间”,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因声求气,亦是因文求情,因文求德,平平仄仄组成的节奏缓急之间,情感起伏,或高亢,或低沉,春风化雨般滋润心田,这声韵的力量,就是文字的力量。叶圣陶把有感情的朗读叫作“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故,文气之养,始于“因声求气”。
二、 深入挖掘教材,以其人文精神因子点燃阅读的星星之火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拓展阅读时空的第一步。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言:“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鬼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对话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对学生精神人格的养成、对其生命言语的发展都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为契机,创设情境,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因势利导,开启悟性,点燃学生领略人文精神之美的星星之火。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课文的氛围中接受情感的熏陶,把握价值取向,从而形成自己看待事物,评判事物的态度;另一方面,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活跃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带动学生课外进行更多与其相关的阅读。例如《赤壁赋》的教学,就“苏轼的仕途坎坷与其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一主题进行拓展,不仅可让学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也可引发学生课外对苏轼仕途遭遇人生态度的更多关注,以及对更多相关人生态度文本的阅读。又如《再别康桥》的教学,可就徐志摩婚姻爱情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亦可以徐志摩对“爱、美、自由”的追求为主题进行拓展,带动学生对徐志摩其他诗歌的品读。激发阅读动机,拓宽了文本阅读的时空,虽是星星之火,亦可成燎原之势,为提升语文素养奠基。
三、 创新教学,相机诱导,提升学生阅读的思维活跃性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培养阅读习惯,构建课外阅读体系,教师更须致力于“导”。培养兴趣,指导方法,评价激励……“导”之于“学”,不可忽视。阅读之于语文教学,是一个固本养气的过程。“文气”之养,在于内化,即长期的阅读实践,大量的人文积累,应由学生自主完成,但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老师,应具有创新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摸索出语文学习的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模式,抓住一切契机,巧妙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让学生爱学、会学、能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不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相机”是察看机会,“诱导”是劝诱引导。相机诱导,就是指寻找恰当的机会,在适当的时候引导,指点。如果把这句话放到阅读教学上,一是指抓住适当情境,推动学生去感知文字汲取营养,更应创造一切条件,拓展学生阅读的时空,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二是指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教师及时指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出思维的方向或轨道,使学生豁然开朗、思路畅通,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社会发展正向着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教育亦是如此。语文学习知识丰富多彩,阅读教学涉及面广,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亦应多元化。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辅助教学技术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比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音频或视频,以视听美感带动学生对文字的品位,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打破课堂时空限制,把阅读教学引向生活。“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不仅要满足于课堂教学,也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形成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碰撞的开放系统。 四、 做好经典导读,构建课外阅读体系,以成燎原之势
“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美文,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思想的精华。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语文教师应有意识促成学生与众多高尚的人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做学生遨游书海的领路人。首先,一两节精心准备的名著导读抑或其他经典导读课是必不可少的,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的习惯,指导阅读方法,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其次,推荐阅读书单,分配阅读任务,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培养独特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再者,举行形式多样的阅读成果检测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评、文学知识竞答、美文分享、书评比赛等,建立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阅读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参与者、组织者,更是引导者、促进者。只有完善“指导—推荐—阅读—汇报—评价”的模式,构建课外大阅读体系,才能促成學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并向纵深发展,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形成燎原之势。
五、 以读助写,以写促读,体会阅读的成就感,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两大板块,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文亦美。一方面,大量阅读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表情达意的“语言榜样”,告别了“无米之炊”的困惑;另一方面,大量阅读使学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营养,拓宽了视野,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而思想境界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文气”的培养,在写作中,亦会体现出文章的思想高度。
文气的标准很高,更多的是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中学生培养文气,一方面是借此提高作文水平,把文章写得思想健康,文从字顺,条理清楚,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借此提升道德修养、理想情操,养气的过程本身就是修养才识、涵养性情的过程。正如苏轼所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厚积薄发的成就感是学生持续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不竭动力。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展示阅读收获的写的机会,更应充分利用“肯定”“赞许”这一激励作用,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多一点赞美,多一点鼓励,使学生获得阅读带来的幸福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样,“以读助写,以写促读”,继续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长期的阅读实践,大量的人文积累,虽说这一固本养气的过程应由学生自主完成,但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老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抓住一切契机,巧妙诱导,推动学生去感知文字汲取营养,更应创造一切条件,拓展学生阅读的时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文气”之养,是内化,然而并非无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军.新课程观要求语文走向开放式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23).
[3]沈德鑫.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4]苏宁峰.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王玉梅,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县荷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