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间到海外:清末民初来华西人之中国民间文学译介

来源 :华中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du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文学是民族认知和民众心理的重要载体,亦是民族共同价值观念的传承.清末民初,来华西人为学习汉语或传教布道,收集并翻译了大量中国民间文学,涵盖内容多样,题材各异,涉及谚语、歌谣、故事等不同类型.从民间收集到译介西传,在民族文化记忆文本化的过程中,再现出中华民族知行观念、民间生活景象和群体文化想象,既助推了民间文学的海外传播,亦呈现出其中跨越民族的力量.来华西人掀起的这股“中学西传”浪潮,与作家文学和“西学东渐”互为补充,对相关著述的系统梳理,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和独特的翻译学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汉越佛教熟语中包含的佛教成分进行提取,然后建构出汉越佛教熟语与其佛教成分之间的二分网络,并对以佛教成分为属性的汉越佛教熟语之间的相似系数进行了计算,发现汉语佛教熟语和越南佛教熟语一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各自的本土文化特征.
偃师方言“叫”既可用作处置标记,也可用作被动标记.文章分别从“叫”字构成处置式和被动式的结构类型、与“叫”字共现成分的句法语义特征、“叫”字的语义套合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描写,并运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考察了“叫”在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鬼从诞生之初就与人类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七月半和西方万圣节作为传统节日源远流长,都是以“鬼”为主题的节日.基于迥然不同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文化背景,二者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基因、民间信仰和民族精神,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鬼节文化.在田野调研考察基础上,文章试图剖析中西鬼节文化在鬼魂观念、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民间习俗、民俗功能和节日氛围等六个方面表现形式的差异,探讨鬼节在当代世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发展中国七月半鬼节文化的对策思路:一是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清章学诚称:“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义,昭乎笔削.”《春秋》推见至隐,比事与属辞作为诠释解读之法门,本初,即《春秋》书法、史家笔法.再变,而为叙事传统、古文义法.三变,则为修辞章法、文学语言.本文从六个面向,进行论证:一,孔子之立义创意与《春秋》之取义.二,《春秋》或笔或削与详略重轻、异同变常.三,《春秋》比事与前后措注、本末始终.四,《春秋》属辞与曲笔直书、变文特笔.五,《春秋》约文与微婉显晦、增损改易.六,《春秋》属辞与言外之意、都不说破.由此观之,孔子《春秋》一书,堪称中华经史之星宿海,
“王维集二十卷”的说法,仅见于日本平安时代目录学文献《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与唐宋目录文献多持王维集“十卷”之说大为不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著录的唐人别集中,惟有“王维集”的卷数多于唐宋目录文献所录者,应是解开“王维集二十卷”说法的重要线索.安史之乱的存在,是乱后成书的王维正集在数量上少于乱前成集的王维小集的重要因素;早于安史之乱前,就有不同钞本形式的王维作品流传到了奈良时代(710年—794年)的日本.奈良平安时代(710年—1192年)汉籍钞本中涉及的王维作品,可为以上论点
高本汉注释《左传》不倚赖乾嘉汉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而利用现代语言学方法,对乾嘉汉学的方法提出批评.他的《左传注释》检索《左传》的上下文,并扩展至整个《左传》,以及与《左传》同时的平行语料,以此获得单个语词的确切意义.但由于对乾嘉汉学的偏见,高本汉终看不到乾嘉汉学与现代语言学二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异路同趋之效,不能正确看待乾嘉汉学训释中国经典的优势.
清前期的《左传》专书评点体现出“离经义化”的倾向:从评点目的 上说,偏向将《左传》作为初学作文的范本;从评点内容上说,析文法的总体比重大大增加;从评点方式上说,个人的审美体悟与感受居多.这一倾向的生成与此期经学发展的纠葛状况和评点学发展大势密切相关.对《左传》态度的不一、发扬义理与崇尚考据共存、义例解经与以事解经共存的局面限制了《左传》经学研究的发展,使得文学评点有了更大发展空间.选文和评文的重心继续由关注文章义理向关注文章章法技巧转变、文法评点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以及两种阐发经义的路径表现使得“离经义化”有
“月亮”的成词问题学界有三种观点:董秀芳、蒋绍愚、汪维辉等认为是由主谓结构演变而来,谭代龙认为是由定中结构演变而来,谢永芳认为是新造的一个词来分化“月”的语义.文章通过对“月亮地儿”“月光”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辅以跨语言的例证,从共时与历时两个角度考察了“月亮”的词汇化过程,指出“月亮”是由定中结构通过转喻演变而来,不是由主谓结构演变而来的.
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相生的现代朗诵,是中国古代朗诵的断裂式发展.朗诵文本致力于现代诗歌语言文体的试验,朗诵实践在角色定位、情感、节奏、风格等方面为现代朗诵艺术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现代诗学的纯诗化和大众化追求相适应,现代朗诵事实上形成了沙龙式朗诵和大众化朗诵两种形态.大众化朗诵经由武汉到重庆到延安的发展,被建国后的当代朗诵所继承,并发展成为当代朗诵的主流形态.
《老子》中关键语词的意义较普遍地存在着跨层潜含现象.其中,名词类语词义跨层潜含的多为对意象所呈现的本体进行修饰、限定和说明的性质、状态、范围等类修饰性语义.动词类语词义跨层潜含的多为对意象所呈现的行为进行修饰、限定和说明的情状、方式、程度、范围等类修饰性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