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我的课改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学校全校师生都积极地投身到这场教学大潮之中。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带领和帮助下,我自己也走出了第一步,经过实践和摸索,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学问学问,不仅仅是学,还要问,这才是真正的学问。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中进步的,学生不能只在老师的课堂中学习,还要学会学习的能力。怎么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怎么才能在小组合作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孩子不会学,怎么办?面对我们学校的学生,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他们不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动性,也没有自我学习的技能方法,如果简单地上来就是自学、讨论,或许课堂上是热火朝天,实际上却是颗粒无收。想想在棠湖中学考察学习的时侯,他们的学生也不是个个都是尖子生,但是在课堂上,可以看见也可以听见每个学生都是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的,也许他们收获大小不同,收获难易程度不同,但是最终都是有所收获,怎么做到的?这就是教师的第一课——老师怎么去问。
  老师怎么去问?学案怎么建立?一开始,我们以为,问的问题很好安排啊,就是这节课内容中的知识点,把以前教学中的板书用一个个问题表现出来,然后让学生一个个地解答,解答完了这节课内容也就完了,学生自己都能回答出知识点了,肯定也就掌握知识了。你看,这就是合作学习了。但是在实践中,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和想象中不一样。你问题提得好,囊括了这节内容的所有知识点,那么有多少学生可以从书中找到这些知识点呢?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的?最后还是你自己解答的,既然如此,你何必要浪费时间让他们讨论呢?你直接讲了,还有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练练题呢。我在教学开始的时侯,就陷入了这个困扰。然后我通过听其它老师的讲课,看他们的处理方法,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物理教学,课本知识不是很难,但是知识是有延伸、有拓展的,有知识还有知识的应用,老师的提问要注重一个过程,就是知识获取的过程,不能直接急功近利地瞄准知识点,要争取达到让学生能通过问题的讨论,从旧知识发展到新知识。提问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但是不能是学生不能解答的,也就是说,每个问题都应该可以让学生联系旧知识有所认识,每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教材文字有所思考。自学自学,不是把书看完就学完了,还要思考,阅读不是认字,是要理解这些文字在说些什么。所以我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学案的建立、问题的创设应该是我们在新的改革中遇到的第一座高峰,要让教学达到理想状态,就必须让学生自己学起来、问起来,老师的作用就是通过自己的问题,去刺激他们去引导他们学起来、动起来。我想,当学生自己能学能问了,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发生变化,否则,一个讲一个记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
  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研究方法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和对物理定律掌握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座大厦的牢固程度。坚持做好物理实验,认真讲好物理概念与定律,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考习惯,是搞好物理教学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而这三者中讲好基本概念与定律又是最基础的环节,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着重使学生牢固地、正确地建立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定律,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加速度概念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头脑中早已有的诸如小汽车起动快、火车起动得慢等一些观念,使他们感到有必要建立用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的概念来描述运动。速度变化的多少与速度变化的快慢,反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状况。
  学生—般比较重视概念的定义,定义往往是仅从某一个主要方面来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除此之外概念还有其他侧面的表现,对概念和定律的认识才比较完善,才可能做到概念和定律的灵活运用。而这个完善过程又必须在应用它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实践中完成。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问:“—个大小不变的力,拉物体转一周做了多少功?”有的学生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以及位移的定义,判断物体位移为零,因此做功为零,因而不好做出明确的回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常常是由于平时都局限在恒力、直线运动的情况下进行功的计算,因而学生会错误地认为,在各种情况下,功的计算公式都是适用的。当不是恒力、直线运动的情况下仍不加分析地照搬,就必然要出现错误。经过这样的反复,学生对概念与定律的认识就更加完善了。
  当前课改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成长极为重要,同时也要求教师能留给学生较多的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在实际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施,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重要的是注重对知识的建构,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正确建立并积累物理模型,强化基本概念、规律的内涵、外延、多种变式和适用条件。
其他文献
音乐是美的教育,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热爱音乐,为培养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审美观服务。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中学音乐教学呢?  一、构建先进的艺术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臻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谈了谈在小学生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创设情境的一些方法,供同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小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小学生“会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
期刊
所谓“自主性学习”,就是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自身认识结构和需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要较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树立自主意识,换句话说就是要有主体意识,也就是学习的目的性。到底是自己学,还是为别人学,这是一个方向性问题,也是学习的出发点。很多学生不明白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只单纯把学习当作是家长或是教师交给的任务,因此也就没有学习的动
期刊
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重要的不是讲述,而是点拨。”那么,教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可见语文科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搞好语文教学呢?  一、以情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习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
期刊
摘 要:讲解课文时可以分以下几步来进行:初读有声,自主感知课文;精读悟神,自主品味;赏读表演,创造升华;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的功能来参与读书。  关键词:初读 感知 精读 品味 赏读 升华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么样才能既让学生把课文理解透彻,又能进行扎实的朗读训练呢?下面我向大家提个建议,大家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分以下几步来进行:  第一步,初读有声,自主感知课文。 
期刊
摘 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及措施: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四、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五、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效率。六、要善于总结分析,在反思中完善教学、提高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 民主情境 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发生了两个转
期刊
摘 要:传统作业形式的单一,导致学生完成作业时枯燥乏味,缺少思维训练及多项思维转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因此,改革传统作业形式,有针对性、多层次性、多方位地进行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数学作业设计谈一些具体做法,以期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数学素养  学生作业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窗口,但传统作业布置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
期刊
阅读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如学生初读课文时的自读感悟,熟读之后的领悟感知,以及深入理解之后的诵读表达。在教学一篇精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三个不同的读,将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因此我们教师在注重点拨、指导的同时,更要多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去感知体味,然后再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那么如何处理好精读课文中自读感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强调将应用题教学与运算教学紧密结合,不再专门设置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把解决问题作为四大课程目标之一。最近,在北京航空二院有幸聆听了几节特级教师关于“解决问题”的教学观摩研讨课,这几位专家精道的教学,彰显出他们的智慧,也向一线教师们传达着教改的前沿信息,解开了课改后教师们的困惑,听了他们的课让人感觉到做教师很幸福,做他们的学生很幸运。听后,我对专家的几节课进行了研究,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