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分析《青草在歌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_mark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青草在歌唱》是她创作的长篇小说。书中对后殖民时期非洲的自然环境、白人与黑人的现实生活、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刻的描写。本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道德的角度研究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伦理学;人与自然
  一、多丽丝·莱辛和《青草在歌唱》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也是蜚声世界文坛的大师。《青草在歌唱》是她创作的长篇小说,此书一经出版便轰动欧洲文坛, 成为其审视“分裂文明”的开端。小说讲述一个白人农场主妻子和她黑人男仆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白人与黑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拮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书中对后殖民时期非洲的自然环境、白人与黑人的现实生活、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刻的描写。本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道德的角度研究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家庭原因,莱辛从小在非洲长大,非洲的原始自然风景及生活已铭刻在她记忆深处。然而人们对自然的开发式掠夺已使自然面目全非,莱辛看在眼里,痛在心处。在《野草在歌唱》中,她深刻批判了人类对非洲原始自然的入侵和破坏。2007年瑞典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之上,莱辛获奖感言的开篇之语便是:“我站在门口,远远望去,穿过风卷黄沙的云层,眼光落在一片树丛中,听说那里还有未被砍伐的森林。”书中的白人农场主查理一角是剥削自然、掠夺自然的典型代表,尽管他蹂躏自然,但是他却是成功的农场主。另一位白人农场主迪克虽然爱土地如命,不掠夺土地,但是他却是失败的农场主。从查理和迪克对自然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来看,查理的掠夺自然的行为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而迪克违背了当时的伦理道德。通过查理和迪克这一对比关系,莱辛向我们暗示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得到持续性发展。
  二、人与自然
  (一)掠夺自然从而成功的农场主查理
  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种思想的不断革新,人们逐渐认清了自然的真是面目,不再认为自然深不可测。进而,以人类为中心的主体性伦理观形成。人们以自我的现实需求为中心,向自然掠夺一切,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文明的兴起,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改变,同时也使人类忘记了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应当尊重自然,顺从自然。相反,人类出于一种完全功利的心理,掠夺自然,剥削自然,认为自然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莱辛的《青草在歌唱》所揭露的正是这种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关系:人类时刻将自己的需求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一切道德的评价标准,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中,人类以自身的利益为目标,将自然视为毫无意识的客体,疯狂地掠夺自然和蹂躏自然。
  《青草在歌唱》中,白人殖民者通过对南非农场的利用和掠夺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为自己赚钱,企图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查理的行为实现了这一理念。查理来非洲管理农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赚钱。为了从农场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他过度利用土地,不管不顾对土地造成的伤害。书中描写到他用尽各种手法剥削、压榨这块土地和这里的黑人。有一次查理为了管教黑人,甚至打死了一个黑人奴隶。从查理与迪克的对话中也能看出。查理批评迪克竟然在农场上种树,因为他觉得种树浪费钱财的行为,不是赚钱的方式。而他的农场,一眼望过去,一棵树也没有。“农场上梨出了一条条大沟,多少亩乌黑肥沃的好地因为滥用而变得贫瘠”。
  查理剥削自然,压榨自然,蹂躏自然,但却取得了成功,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白人农场主。这反映当时整个时代的伦理观,即最大限度的剥削压榨自然是当时的成功方式。
  (二)爱惜自然却最终失败的迪克
  迪克也是一位白人农场主,在非洲拥有自己的农场。然而与查理不同的是,迪克并没有剥削自然,压榨自然,蹂躏自然。相反,他爱惜自然,热爱土地。他讨厌城市,只有待在农场他才最安心,最舒适。他讨厌别人用现代化的方式摧毁了美丽的大自然。然而,迪克最终却失败得很惨。他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农场经营理念不符合当时南非社会的伦理规范。“每年发生旱灾,他总是首当其冲;久雨成费,也是他受损最重。如果他开始试种棉花,那一年棉价就惨跌;要是发生虫灾,他总是只好认栽,带着气愤而又坚决的宿命论者的声调告诉别人:这些幢虫马上就要把他一块可望丰收的玉蜀黍吃光了。”
  三、总结
  尽管查理剥削自然,压榨自然,蹂躏自然,但他却取得了成功,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白人农场主。迪克爱惜自然,热爱土地,但是他最终却失败了。这反映当时整个时代的伦理观,最大限度的剥削压榨自然是当时的成功方式。
  参考文献:
  [1][英]多丽丝·莱辛著,范浩译.抟日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英]多丽丝·莱辛著,一蕾译. 青草在歌唱[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寻找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amine-O-methyl transferase, 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特点之间的关系. 方法:使用病例-对照研究
马车贴近村子的时候,村长就瞅出一种丑陋来.庄稼地里的玉米秸横七竖八歪倒在黄黄的水中,秋天涌进地里来的水解了冻后仍赖在地里,桔黄的玉米叶子随风飘零,一根根没来得及收回
摘要:在教学中,师生互动非常重要,如果音乐教学只是在传授,那学生就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二者之间缺乏沟通与互动,交流过程中就显得比较枯燥,音乐审美就会消失殆尽,学生体会不到音乐的美,又何谈音乐中的陶冶呢?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分别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与稳定的控制,便于掌握课堂的进度和局势,音乐课堂中才会有愉悦的教学气氛。  关键词:音乐教学;师生互动;创新  音乐教
一个令人留连忘返的地方rn乡间的溪水淙淙流淌rn乡间的花朵开与不开都一样迷人rn
期刊
摘 要:伍尔芙是一位有着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她追求的“真实”不是一种客观真实,而是人的心灵世界的真实。她对客观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折射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对大自然的主观感受,她运用内心独白和含混不清的句式,表现人物飘忽的意识流,她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自然”的原貌,而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她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自然性;真实性;诗意  伍尔芙是一位有着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她的作品无论是环境描写
摘要:《祝福》也是鲁迅作品吃人系列的延续,祥林嫂的死不是个人的行为,是一个整体社会状况导致的结果,鲁迅在文章中用看似平淡,其实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弱点、检讨自己的无能为力,也深深的使读者看清一个时代的本质。  关键词:封建节烈观;吃人;整体  鲁迅先生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后来由于祖父的入狱,父亲的死亡,让鲁迅过早得结束了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变故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他在
摘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新兴教学理念的角度观察,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但决定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认识产生,还推动着学生对其认识的发展。在钢琴“教与学”的互动中,听觉体验是自身参与实际操作的主要过程,当学生接触每一部作品就必须“聆听、欣赏”。因此,示范演奏是钢琴教学中的首要环节,而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轻视这个环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关键词:钢琴;教学;审美教育  一、以“审美”为诱因,激
目的探讨小儿乙、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的关系。方法①对我院小儿肝病科1983-2004年1694例小儿采用1秒钟肝穿法进行肝活检。②病毒性肝炎采用国内最新分型标准,对肝脏炎症活动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中心医院的感染因素,并分析感染因素存在的原因,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预防患者出现疾病加重的状况。方法:选择在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内科结构内镜检查的患者
我起了个大早儿,天还是灰蒙蒙的,雪下个不停,大片的雪花落在我的头顶,吸走了我刚刚从睡梦中积攒下来的热量,透过毛裤西北风刺着我的骨头,连血液都似乎变成了固体,我讨厌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