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与“叟”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s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动乱与繁荣并存。动乱指政事方面,而繁荣则指文化方面。而文化方面的繁荣则以百家争鸣为代表。儒家学派是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之一,它提倡仁与礼。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当时效仿孔子的做法到各国宣讲自己的治国理念。然而在他宣讲自己的治国理念时,是否受到了那些诸侯国的礼待?他与“叟”有着比较大的联系。
  【关键词】:叟;礼貌问题;尊敬
  一,背景回顾
  孟子在齐威王时已经到过齐国,因为不被重用,才去了宋国,而后过薛,归邹,返鲁,之后来到了梁国。而此时的梁惠王根据《竹书纪年》⑸记载,当时是在魏惠王后元十五年,即公元前320年。梁惠王一开口就问孟子是不是远道而来有以利他的国家的方法,而在后面,他又对孟子说“魏国到了他的手里之后,东面被齐国打败,大儿子死了;西面有七百里国土落到秦国手里;南面被楚国欺负”。从他告诉孟子的这段话来说,此时的梁惠王已经面临国家危难时刻了,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方法,说白了就是如何救国。
  从《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⑹可以看到梁惠王所处境况“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 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于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三十三年,秦孝公卒,商君亡秦归魏,魏怒,不入;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从背景知识可以看出此时梁惠王面临很大的挑战,他急需人才。他希望孟子能给他一些帮助,他怎么会对一个将有利于他的国家的人不尊重呢?在新白话《史记 孟子旬卿列传第十四》里写道邹衍时这样写:邹衍曾受到过齐国的重视。后来他去梁国时,梁惠王还曾亲自到郊外去欢迎,把他当作贵宾接待。从这里可以看出梁惠王并不是很自大的人。对于人才他还是有一定的尊重与爱惜之情的。
  二,礼貌问题
  梁惠王为了挽救自己的国家而招贤纳士,他将远道而来的孟子称为“叟”,而不是“夫子”或者“先生”之类的,是因为他是国君,就可以叫孟子“叟”?梁惠王两次都将孟子称之为“叟”,同样的称谓,所传达出来的尊敬程度是否一样?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⑺一书中这样写道“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西洋文学史;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虽然孟子的地位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并没有这么高的推崇,但是,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在现代社会被尊称为“亚圣”的孟子,在他那个时代被称为“叟”,是不是对他的很不尊重。就《孟子   梁惠王上》中“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在杨伯峻先生的《国学大讲堂  孟子导读》⑻中说“孟子见梁惠王,据后人考证,在梁惠王后元十六年,即公元前319年。这时孟子年在七十左右,梁惠王即位已五十年,年岁也许比孟子还大些,称孟子做“老先生”即“叟”,只是表示尊敬罢了”。同样的,南怀瑾老先生虽然在他的《孟子旁通》里对“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个“叟”并不表示尊重,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孟子  梁惠王上》1.5中“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中的“叟”,从前面提到过的背景知识来看,此时的梁惠王已经面临国家困境了,他想请求孟子给他一个救国之法,而他依然称孟子为“叟”,如果不是梁惠王想亡国,那么这一声“叟”,就不是不尊重之意了。相反,在前面提到过的背景知识里,梁惠王在国家面临危难时,而他又急需治国之才时,他对孟子的这一声“叟”,就并不是不尊重,很有可能就是《说文解字》中所注“凡尊老称之为叟或艾”,是对孟子的尊称了。
  三,结语
  纵观整个历史发展来看,有关孟子的专著资料比较少。其实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治国理念有密切关系。如《史记》记载“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可见,孟子当时所宣扬的治国理念,并不为那些国君所接受,所以孟子的名声在那个时代并不大。在新白话《史记 孟子旬卿列传》第十四中写道“孟子的名声自汉以后始大,自南宋以后始无异词,而骎骎乎近于“圣”矣”。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了孔子“仁”的观念的基础之上,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孟子则大讲义利之辩,他与梁惠王的精彩对话,以及他富有哲理性的《鱼我所欲也》,都是对人们利义观的重塑。
  孟子与“叟”,是一个关乎礼貌的话题,我个人认为“叟”并没有不尊重之意,相反,它是梁惠王作为一国之君对一个远道而来的人出于礼貌的称呼。今天我们知道孟子是亚圣,是像孔子一般的存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或许会更想念孟子平凡的“三乐”和他的浩然之气。
  注释:
  [1]《竹书纪年》:竹書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做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亦称《汲冢几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盗墓者不准所发现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记录了从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对研究先秦历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平 孟子详解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2】南怀瑾 孟子旁通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8
  【3】许慎 说文解字 徐铉(宋)校订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4】古代汉语字典·彩色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11
  【5】竹书纪年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6】司马迁  史记(中)北京 中华书局 199
  【7】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北京 中华书局  1947  第140页
  【8】杨伯峻 国学大讲堂·孟子导读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8.1
  【9】周淑萍 两宋孟学研究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其他文献
【Abstract】: Read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kill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 teacher who has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in teaching will surely get more positive feedb
期刊
【摘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利有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形式,有其鲜明的特色,落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意识的宣传,加大投入,占领教育的主阵地,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网络;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发展与健全,校园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中职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思维模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田径运动要求必须讲究科学化训练水平,当然这也就对田径教练员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田径教练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全面了解与掌握综合学科知识、具备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准确无误的决策能力以及相对来说比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基本素养,对此,本文专门针对田径教练员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田径教练员;基本素养;介绍 
期刊
【摘要】: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孟所处的社会礼崩乐坏,孔孟看到了“世风不古,人心日下”的场面,他们开始为旧制度找出合理的治国思想,这也为孔孟的治国思想提供了时代背景。孔孟的为政之道以“仁”为基础,通过孟子的人性善的发展,使儒家学派的治国思想有理想化的一面,又具有世俗现实性的一面。孔子的以德治国和孟子以仁政治理国家在对当今中国和社会的德治与法治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孔子;孟子;为政以德;人性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意义重大,是儿童启蒙教育的主要部分。如今,世界各国都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关注,但是在很多方面,各国家庭教育存在很大差异,如中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注重和为美。而美国则推崇个人中心,以理性的基本原则来处理家庭事务。  【关键词】:家庭教育;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Introduction  Family education is a
期刊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principles and the criteria of the design of reading class and questions about reading comprehension exercises, methods applicable to different levels of subjects a
期刊
【摘要】:自 2001 年新课程标准改革引起的教材多元化竞争以来,教材教辅出版社纠纷案件数量大幅度提升。教材与教辅的著作权之争已引起教育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教材教辅纠纷案件主要涉及两类:一类是教材教辅著作权归属的纠纷;一类是教辅侵犯教材著作权的纠纷。笔者引用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对多家教辅出版社的批量诉讼案件,从实际案例中归纳教辅对教材的具体侵权行为,以诠释教材教辅著作权之间的界限。  【关键词】:教材
期刊
【摘要】:集体记忆是文化认同的前提,文化认同的研究当今学界一直存在着三种重点和两种取向,而集体记忆所依赖的事实基础,为集体记忆架构提供了指引情感与叙事方向。集体记忆作为一种被建构的活动,其中展示出的某些群体无意识和社会深层结构都为族群的文化认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路径。其中博物馆作为记忆的载体与媒介,制造着记忆的生成、塑造和延续三维度,并强化相关参与群体的文化与认同。  【关键词】:集体记忆;
期刊
【摘要】:“仁爱”思想是儒家重要思想之一,也是孔子极力提倡的理论主张。《论语》阐述的“仁”,也是爱的演绎和诠释。“仁爱”思想在我们中华文明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仁爱”思想包含三个大的层次,即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家庭之爱、以维护社会人际关系为主的社会之爱、以调节大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自然之爱。  【关键词】:《论语》;仁爱;家庭;社会;自然  《论语》是记
期刊
【Abstract】:The thesis illustrates the problems of the primary English education in Xiuwu County rural areas. Keywords: primary English education; Xiuwu County; situations; solutions  I. Introductio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