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几年,番茄线虫有明显加重的趋势。针对线虫的发生、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进行总结,严把育苗关,防止施入带病粪肥,一旦发病,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关键词 番茄;根结线虫;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番茄在莘县种植多年,其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而近几年,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影响,加之引种、施肥、农事操作不慎、老棚重复种植等诸多因素,番茄根结线虫呈明显加重态势,已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药剂的最佳效果,避免负面影响,安全有效、经济地控制根结线虫已成为提高番茄产量的重要途径。
1症状
主要发生在根部的须根或侧根上,须根或侧根染病后产生瘤状大小不等的根结。解剖根结,病部组织里有很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根结之上一般可长出细弱的新根,再度染病,则形成肥肿畸形瘤状结。地上部表现症状因发病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异,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生长不良,叶片中午萎蔫或逐渐枯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结实少,发病严重时植株枯死。
2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是由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所致。根结线虫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线虫在病根根部生存繁殖并靠病土、病苗及灌溉水传播。条件适宜时,2龄幼虫接触番茄根部后大多从根尖部侵入,定居在根块生长锥内。最后,线虫在病体内取食、生长发育,并能分泌出刺激性物质,使植株根部细胞剧烈增生形成根结。
3在土层内的分布
番茄为深根性的作物,但经过移栽,主根被截断,产生许多侧根,大多数侧根分布于25cm左右的土层内,有机肥较集中,土壤肥沃,透气性好,适宜根系生长,也有利于番茄线虫的繁殖、生长。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土温25~30℃、土壤持水量40%),番茄根结线虫大量活动,造成根结迅速增生,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枯萎。土壤干燥、质地疏松的日光温室适宜线虫活动,连作的温室发病严重。
4传播途径
番茄根结线虫的初侵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有3个:一是带线虫的土壤及病残体。如十八里镇宁塘村村民王维林2005年用无病苗子种植的2块大棚内,其中一块前茬有过线虫病,结果当年种植即发病严重,而另一块未有线虫病的大棚,其番茄无根结线虫。二是带病肥、水、农具等。燕店镇肖屯村2004年只有2块有病田块,而后来,以此为中心逐渐向邻田块扩大蔓延,2006年已扩展到周围30个大棚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线虫病。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是通过开沟机、人员串棚、带病肥水而传播蔓延的。三是带病种苗、病苗是根结线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与定植后生产棚室发病密切相关。因此,防治上提倡严把育苗关,培育无病苗,避免定植病苗。我们曾指导一户菜农成功进行了防治试验,该户种植的几棚温室前几年均有根结线虫发生,移栽苗100%有根结,我们建议他移栽前对生产棚用10%噻唑膦颗粒45kg/hm2拌细干土全田均匀撒施,再旋耕20cm,然后马上移栽。以后每隔20d进行调查,移栽后未发现
新根结,番茄长势较好,未发现根结线虫病株。
5综合控制技术
(1)轮作换茬。对于已种植多年,且根结线虫病较重的田块与抗耐线虫病的作物轮作,如与韭菜、葱、蒜等轮作,以防止或降低土壤中的线虫量,减轻对番茄的危害。
(2)严把育苗关。由于带病土壤、粪肥、农事操作是线虫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近几年换茬后从源头上抓起,严把下种、育苗关。一是坚决杜绝施带病土壤沤制的有机肥;二是严禁带病苗进入棚内;三是病区作业后的开沟机,坚持清刷干净,方可换地(田)开沟,切断线虫通过农事操作的传播途径。
(3)清洁田园,大水漫灌。确实无法轮作换茬的轻病田,在番茄拉秧收割完以后,要彻底清除病残体及田间杂草,带病植株带出棚外,进行销毁,减少下年重复侵染为害的机会。利用大棚休闲期,大水漫灌,使土壤水分饱和状态保持在20d以上,可有效地杀灭残存在土壤中的线虫。
(4)药剂防治。10%噻唑膦颗粒(也称福气多)能有效地杀死侵入植物体内的线虫,持效期可达2~3个月,使用效果不受土壤条件影响,种植前用药剂30~45kg/hm2,拌细干土600~750kg,均匀撒于土表或畦面,再翻入15~20cm耕层,也可均匀撒在沟内或定植穴内,再浅覆土。施药后当日即可播种或定植,防效可达75%~90%。1.8%阿维菌素乳油(也称虫螨立克)为抗生素类广谱杀虫、杀螨剂,低毒,持效期2个月,于种植前每平方米用药剂1~1.5mL,稀释2 000~3 000倍,全面均匀喷洒土表,然后耕入15~20cm耕层,充分拌匀后播种或定植。生长期施药可用1 000~1 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mL,对根结线虫防效可达75%~85%,为避免持效期(2个多月)过后虫口再度回升,在生长期内,应在发现病株后再用1.8%阿维菌素乳油灌根1次。不论采用哪种药及土壤处理,药后要力求所栽苗、所施粪肥及浇水、所用农具不带线虫,防止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关键词 番茄;根结线虫;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番茄在莘县种植多年,其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而近几年,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影响,加之引种、施肥、农事操作不慎、老棚重复种植等诸多因素,番茄根结线虫呈明显加重态势,已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药剂的最佳效果,避免负面影响,安全有效、经济地控制根结线虫已成为提高番茄产量的重要途径。
1症状
主要发生在根部的须根或侧根上,须根或侧根染病后产生瘤状大小不等的根结。解剖根结,病部组织里有很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根结之上一般可长出细弱的新根,再度染病,则形成肥肿畸形瘤状结。地上部表现症状因发病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异,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生长不良,叶片中午萎蔫或逐渐枯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结实少,发病严重时植株枯死。
2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是由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所致。根结线虫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线虫在病根根部生存繁殖并靠病土、病苗及灌溉水传播。条件适宜时,2龄幼虫接触番茄根部后大多从根尖部侵入,定居在根块生长锥内。最后,线虫在病体内取食、生长发育,并能分泌出刺激性物质,使植株根部细胞剧烈增生形成根结。
3在土层内的分布
番茄为深根性的作物,但经过移栽,主根被截断,产生许多侧根,大多数侧根分布于25cm左右的土层内,有机肥较集中,土壤肥沃,透气性好,适宜根系生长,也有利于番茄线虫的繁殖、生长。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土温25~30℃、土壤持水量40%),番茄根结线虫大量活动,造成根结迅速增生,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枯萎。土壤干燥、质地疏松的日光温室适宜线虫活动,连作的温室发病严重。
4传播途径
番茄根结线虫的初侵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有3个:一是带线虫的土壤及病残体。如十八里镇宁塘村村民王维林2005年用无病苗子种植的2块大棚内,其中一块前茬有过线虫病,结果当年种植即发病严重,而另一块未有线虫病的大棚,其番茄无根结线虫。二是带病肥、水、农具等。燕店镇肖屯村2004年只有2块有病田块,而后来,以此为中心逐渐向邻田块扩大蔓延,2006年已扩展到周围30个大棚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线虫病。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是通过开沟机、人员串棚、带病肥水而传播蔓延的。三是带病种苗、病苗是根结线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与定植后生产棚室发病密切相关。因此,防治上提倡严把育苗关,培育无病苗,避免定植病苗。我们曾指导一户菜农成功进行了防治试验,该户种植的几棚温室前几年均有根结线虫发生,移栽苗100%有根结,我们建议他移栽前对生产棚用10%噻唑膦颗粒45kg/hm2拌细干土全田均匀撒施,再旋耕20cm,然后马上移栽。以后每隔20d进行调查,移栽后未发现
新根结,番茄长势较好,未发现根结线虫病株。
5综合控制技术
(1)轮作换茬。对于已种植多年,且根结线虫病较重的田块与抗耐线虫病的作物轮作,如与韭菜、葱、蒜等轮作,以防止或降低土壤中的线虫量,减轻对番茄的危害。
(2)严把育苗关。由于带病土壤、粪肥、农事操作是线虫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近几年换茬后从源头上抓起,严把下种、育苗关。一是坚决杜绝施带病土壤沤制的有机肥;二是严禁带病苗进入棚内;三是病区作业后的开沟机,坚持清刷干净,方可换地(田)开沟,切断线虫通过农事操作的传播途径。
(3)清洁田园,大水漫灌。确实无法轮作换茬的轻病田,在番茄拉秧收割完以后,要彻底清除病残体及田间杂草,带病植株带出棚外,进行销毁,减少下年重复侵染为害的机会。利用大棚休闲期,大水漫灌,使土壤水分饱和状态保持在20d以上,可有效地杀灭残存在土壤中的线虫。
(4)药剂防治。10%噻唑膦颗粒(也称福气多)能有效地杀死侵入植物体内的线虫,持效期可达2~3个月,使用效果不受土壤条件影响,种植前用药剂30~45kg/hm2,拌细干土600~750kg,均匀撒于土表或畦面,再翻入15~20cm耕层,也可均匀撒在沟内或定植穴内,再浅覆土。施药后当日即可播种或定植,防效可达75%~90%。1.8%阿维菌素乳油(也称虫螨立克)为抗生素类广谱杀虫、杀螨剂,低毒,持效期2个月,于种植前每平方米用药剂1~1.5mL,稀释2 000~3 000倍,全面均匀喷洒土表,然后耕入15~20cm耕层,充分拌匀后播种或定植。生长期施药可用1 000~1 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mL,对根结线虫防效可达75%~85%,为避免持效期(2个多月)过后虫口再度回升,在生长期内,应在发现病株后再用1.8%阿维菌素乳油灌根1次。不论采用哪种药及土壤处理,药后要力求所栽苗、所施粪肥及浇水、所用农具不带线虫,防止前门拒虎、后门进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