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斗士”黯然还乡:做一个“正经人”好难

来源 :知音励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qz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东莞的经济飞速发展,但与之相伴的是地下色情业也日益猖獗。这些年,当地政府下大力气扫黄,可地下色情业总是屡禁不止。
  然而,东莞一个卖艺为生的残疾流浪汉,最近几年,竟异想天开地想凭一己之力去“扫黄”。为此,他义无反顾地化妆成乞丐深入东莞各镇,通过实地暗访绘制“扫黄地图”,协助警方端掉“黄窝”……
  那么,他疯子一般的行为成功了吗?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老头,为何要“不自量力”地去面对连政府都难以治愈的社会顽症?他又有哪些能耐呢?
  不堪“黄毒”苦残疾流浪汉奋起“扫黄”
  如果不是因为身边的两个人都因为卖淫嫖娼而染上艾滋病,身处社会最底层的残疾流浪汉王秀勇不会像疯子一样与跟自己无关的“黄毒”较上劲。
  今年52岁的王秀勇出生于山东菏泽郓城县,3岁时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双手失去活动能力。但因为从小用脚夹着树枝在沙子上练习写字、画画,他练就了过硬的“脚技”。靠着一双能写字、切菜、洗衣、下棋、吸烟的“万能脚”,他先后在南京、武汉、长沙等地卖艺,并于1996年来到了东莞。
  因为卖艺只能勉强糊口,王秀勇一直没敢结婚,十几年来就一个人租住在东坑镇一间面积不足10平米的小房子里。但尽管如此,流浪各地多年、尝遍流离之苦的他还是对这种安定的生活感到满足。
  然而,2000年之后,王秀勇发现,东莞这座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繁荣,治安情况却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卖淫嫖娼颇为猖獗。每当他卖艺回来路过那些小旅馆小发廊时,那些打扮得妖艳暴露的女子都会向他招手。好几次,他因为多看了她们一眼,还被强行拉了进去,幸好由于身上没钱才被推了出来。
  一天,他还在邻居老吴的报摊上看到,因为色情行业发达,来自港澳的不少投资商更是将这里当成了“后花园”,每到周末和假日便前来度假,都是往高级酒店和夜总会去。王秀勇为此愤愤不已,为东莞这个漂亮的现代化城市被玷污而感到羞耻。
  邻居老吴知道他的想法后,嘲笑他太把自己当回事。与王秀勇不一样,老吴在这方面“很看得开”。因为妻子不在身边,他每个月都要去找“小姐”发泄几次。王秀勇劝过他好几次,提醒他小心别染上了病,可老吴却根本不在乎,每月照去不误。
  2007年,王秀勇租住的樓下新开了一家带有色情服务的发廊,每天各色男人频繁出入,里面时不时传出一些放肆的话语。而店里的“发廊妹”,就住在王秀勇和老吴的对门。这下,老吴更兴奋了,因为方便,他根本不用再去找小姐,直接到对门发廊妹的房间去就可以了。而王秀勇则被害苦了,每到晚上,对面房间里传来的叫床声,折磨得他睡不着觉。
  更让王秀勇尴尬的是,2008年6月,他的两个侄女来东莞打工,到他的住处来看望他时,正好对门的一个发廊妹正在“接客”,一阵阵淫声浪语传进他的屋子。两个侄女坐不住了,她们用怪异而难堪的眼神看着王秀勇,王秀勇顿时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几分钟后,还是两个侄女找了个借口主动离开了,王秀勇才没被羞死。从此,他恨死了对面那个名叫小梅的发廊妹,一见到她便恨不得抽她两个耳光。
  2009年的一天,王秀勇卖艺回来,看到一个叫花姐的发廊妹在低头哭泣。王秀勇上前一看,发现她手上拿着一张诊断书,上面显示她得了艾滋病。王秀勇心里猛然一惊。本来,他一直痛恨这些发廊妹害得自己几年来睡不好觉,但这一刻,他却忽然同情起花姐来……
  花姐被传出染上艾滋病后,发廊里人人自危,一个个对花姐唯恐避之不及。而一周前还与花姐睡过觉的老吴更是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去做了检查。可悲的是,老吴这一次还真的“中招”了——他的HIV抗体呈阳性,即感染了艾滋病毒!
  老吴看到结果,脸色顿时变得像霜打过的茄子。然而,他到这个时候还不自省,而是将一腔怒气撒向了花姐,一口咬定是花姐传染给了他,要她对自己负责。花姐的一个姐妹见他咄咄逼人,便讥讽道:“谁传谁还不知道呢,你怎么能肯定不是你传给了花姐?”为此,双方还打了起来。
  老吴的妻子听说他得了艾滋病后,来到东莞与他大闹了一通,并逼他离婚。老吴自知理亏,无奈地同意了离婚。此后,他关闭了报摊,终日在出租屋里痛哭流涕,并在一个月后不知所踪。
  亲眼看到卖淫嫖娼之害后,王秀勇更加觉得:黄毒猛于虎!面对满城汹涌、日益猖獗的“黄毒”,他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2010年3月,东莞当局针对辖区内经营“黄赌毒”的场所展开了一次空前的清剿行动,市公安局领导在媒体上强调,要充分发挥民间监督、举报的作用。王秀勇觉得,与“黄毒”作战的机会来了,他发誓要把自己看到的黄窝点举报出来一举端掉!
  扮乞丐绘“地图”民间扫黄斗士名震东莞
  因为双手残疾不方便打电话报警,王秀勇决定利用自己曾到东莞各地卖艺的优势,实地暗访黄窝点,然后再绘制详细的“扫黄地图”交给警方。
  王秀勇常年居住的东坑镇,成了他“扫黄”的第一个目标。东坑镇有许多酒店、夜总会和小发廊,有些是正规经营的,有些则暗藏色情服务。为了摸清哪些是“黄窝点”,王秀勇决定按街道一家一家进行实地排查。因为高档酒店和夜总会把守森严,王秀勇把目标放在了发廊上。
  一开始,王秀勇不敢接近发廊,只向附近过往的人打听情况。可每当他向人询问时,别人都会用怪异的眼神看他,以为他想嫖娼。于是,王秀勇只好自己在发廊门口长时间蹲点,根据进出客人的神态和服务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待基本确定发廊涉黄后,再以洗头为由进去核实。为了掩饰自己的暗访并维持卖艺工作,他还把卖艺的工具搬到了各发廊门口,一边表演一边观察发廊的动静。
  通过蹲点和假装洗头,王秀勇先后探明了三四家“黄窝点”。但更多的时候,他都无功而返。因为发廊大多开在偏僻处,那些店老板见王秀勇不去街头热闹的地方卖艺,偏跑到这些小街小巷拐角处来,表演时还老是朝发廊瞄,便对他产生了警惕。
  一次,他借口洗头走进一家发廊进行暗访,结果被人发现了异常,对方叫来几个人要围殴他,王秀勇一看阵势不对,吓得撒腿就跑。幸好门口正好有一辆出租车经过,他赶紧跳上车,让司机带着他一路狂奔,结果出租车一跑就是十几公里,让他白白花了80多元钱。还有一次,他在抄门牌号码时被人发现,没等反应过来,他头部就遭到了一记闷棍,当即眼前一黑,栽倒在地。等他醒来后,身上的“扫黄地图”和卖艺工具已经被没收了,对方还威胁他:“再敢来调查就废了你!”   几次挫折之后,王秀勇灰心不已,一个星期都没有再去暗访。后来,他路过一家发廊,见一个乞丐光明正大地在里面乞讨,他才重新有了勇气:我何不打扮成乞丐?这样,别人就不会对我起疑心了!于是,王秀勇在垃圾堆里拣来两件破烂衣服,洗干净后穿在身上,带着一个破碗便上路了。
  有了这身行头后,发廊老板果然不再对他起疑心,最多只对他施以冷眼,呵斥几句。王秀勇觉得,反正已经丢脸了,便索性放开胆子,一家一家光明正大地跑去“乞讨”。他先是在进门时记住门牌号码,进去后看墙上有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看有没有暗房,看洗头妹的衣着打扮和表情。如果对方马上给钱并赶他走,他便会央求对方多给一点,以利用“讨价还价”的时间迅速将屋内扫一遍。就这样,王秀勇还渐渐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在短短十几秒钟内通过店内情景判断出该店是否涉黄。
  明察暗访一个多月后,王秀勇把东坑镇的一些“黄窝点”都摸清了。他把信息整理后,汇整到一张完整的“扫黄地图”上,将其交给了东坑镇公安分局。民警看到详细的“扫黄地图”后,震惊不已。得知他是个残疾流浪汉,凭着对东莞的一份热爱和自己的一腔正直,历尽艰辛花了一个多月才画出这份地图,他们感动之余,当场表示:一定要端掉这些黄窝!
  2010年5月初,东坑镇警方出动警力数十人,根据“扫黄地图”上的信息,一举查处了19家涉黄发廊,4个出租屋,拘留了5个发廊老板。因为举报有功,警方决定对王秀勇进行奖励。但王秀勇拒绝了奖励,他不想被人认为是为了奖金而扫黄。
  随后,王秀勇又将目光投向了大朗镇、石碣镇。他决定把东莞30多个街道和乡镇的“扫黄地图”全都画出来,让警方将那些黄赌毒窝点一网打尽,还东莞一个干净的天空!
  因为对别的镇的情况不熟,王秀勇采取了新的“战术”。他每到一镇,会先找到当地的拾荒者,让这些熟悉情况的“本地通”提供“疑似黄点”,然后化妆成乞丐一个一个进去核实。为了防止被人识破,他还准备了两套衣服以及帽子和眼镜,以便遇险之后及时化妆脱险。由于“战术”的提高,王秀勇不到两个月便将大朗镇和石碣镇的“扫黄地图”画了出来,并顺带挖出了一批赌博窝点。
  警方拿到地图后迅速出击,一举端掉了数十个黄发廊和几百个出租屋。一家媒体得知王秀勇的义举后,将他暗访黄窝点、画“扫黄地图”的事迹报道了出来,结果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其他媒体也纷纷跟进,对他进行报道。一时间,王秀勇成了名震东莞的“民间扫黄斗士”,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东莞市石排镇委书记翟崇碧甚至在媒体公开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去石排镇画“扫黄地图”。
  “扫黄斗士”黯然还乡做一个“正经人”真难
  然而,让王秀勇措手不及的是,出名之后,灾难也随之而至。因为触动了别人的利益,那些被舉报者开始对他进行疯狂报复。
  2010年7月的一天傍晚,王秀勇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辆面包车在他旁边突然停下,几个男子跳了下来,没等他明白怎么回事就将他架上了车,然后蒙住他的头一阵猛打。直到打得王秀勇不能动弹,那些人才将他丢下车,然后开着车一溜烟跑了。
  王秀勇在地上躺了十几分钟,才挣扎着爬起来。而当他一瘸一拐回到住处后,几个发廊妹已经守在他的门口等着他。见王秀勇回来,她们一拥而上,骂骂咧咧地说王秀勇断了她们的活路,要他赔偿经济损失,说着还动手搜身摸他的口袋。见王秀勇身上没钱,她们又逼他把门打开,将出租屋翻了个底朝天,把他藏在床底的1000多元钱搜走了。临走,她们还威胁房东,要把王秀勇赶出去,否则就天天来闹……
  王秀勇不得不选择连夜搬家。东坑、大朗、石碣三镇因为“仇人”太多,他不敢居住,径直跑到了还没去过的万江区。为了躲避风头,他暂时停止了暗访活动,重新摆摊卖艺。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逃脱报复。一天,他在万江街头卖艺,遭到了两个男子的殴打,鼻血流了一地。
  王秀勇只得辗转来到道滘镇,为了避免被人认出,他不敢再上街卖艺。没有经济来源,他就只能去捡破烂,晚上则跑到大桥底下栖身。
  2010年10月,王秀勇在道滘公园捡矿泉水瓶时,因为抢了别人的地盘而被两个拾荒者打了一顿。一个路人认出王秀勇是“扫黄斗士”,得知他的窘况后,那人感慨不已,给东坑镇政府打了一个电话,希望他们能妥善安置王秀勇这样的民间正义之士。
  直到这时,东坑镇政府才知道“销声匿迹”半年的“扫黄斗士”过得如此艰难,便派人将王秀勇接了回去,并给他安排了出租房。然而,王秀勇住下之后发现,周围的人好像都在盯着他,他打一个电话或者出门买点东西都有人过来关心、询问。王秀勇不习惯这样的生活,住了三天便搬了出来,在附近一个偏僻的地方找了个破旧小房子住了下来。
  东坑镇政府只好帮他联系了东莞市公安局,公安局按照举报违法犯罪奖励的有关办法,经审查后给了他1800元奖金。考虑到王秀勇生活困难,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队民警还给他捐了6200元。拿到钱后,王秀勇心里暖暖的,决定继续“扫黄”。不过,为了保护自己,他此后非常低调,只与固定的几个民警单线联系。
  2011年5月,王秀勇来到了石排镇。考虑到生活需要,他隐姓埋名在一家电子厂当了一名门卫,每个月有1400元的工资。因为行事低调,厂里没人知道他就是昔日的“扫黄斗士”。老板对他也不错,还嘱咐其他同事不要因他是残疾人而对他有所歧视。王秀勇难得地享受了几个月的平静生活,并喜欢上了这种不用时时担心被人威胁、殴打的日子。
  然而,王秀勇很快发现,在他这家工厂后面的一个巷子里,有着许多的发廊、洗头房和出租屋,表面看起来是正当营业,实际上都是“黄窝”。工厂里那些耐不住寂寞的打工仔,一到晚上便往那些地方钻。一次,王秀勇发现与自己搭档的保安小胡也去嫖娼,他不禁揪心了——小胡才18岁啊,万一也染上艾滋病,一辈子不就完了吗?
  为此,王秀勇找小胡谈话,苦口婆心地劝他要自重。一开始,小胡还不承认,后来才不好意思地说,是他洗头的时候被洗头妹引诱的,偷尝了一次后就上瘾了,再也控制不住。王秀勇听了,决心举报这些色情场所,为工友们除害,于是开始了暗访行动。
  2012年1月中旬,王秀勇将自己掌握的涉黄场所信息举报给了当地派出所。此后几天,民警多次来到厂里找他了解情况,并鼓励他以后配合警方工作,继续“暗访”。哪知,到了3月,工厂老板因为不胜民警“打扰”,强烈要求王秀勇不要多管闲事。而且,得知王秀勇就是当年名震一时的“民间扫黄斗士”后,老板更加紧张了,担心工厂会因为他的举报而遭致麻烦,便决定辞退他。
  3月19日下午,值夜班的王秀勇来到门卫室准备上班。孰料,老板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赶紧收拾行李,你被辞掉了。” 王秀勇非常惊讶:“我干得好好的,你为什么辞退我?”老板情绪激动地说:“警察天天来找我说你2010年画‘扫黄地图’的事,以后你的‘仇人’来工厂找麻烦怎么办?你留在这里会害我呀!……”然后不由分说把王秀勇赶出了厂门,还对他说:“早知道你以前的事,我们就不用你了。”
  被赶出工厂后,王秀勇临时找了一间出租屋。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孤独无依的王秀勇就会油然产生一种失落感。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一心为公与“黄毒”作战,受尽委屈和殴打而始终不退缩,最终却成了人人喊打、无人敢用的“刺头”!想起这些事,他便忍不住泪流满面,心中溢满一股无言的悲怆。
  2012年4月底,王秀勇接到大哥从老家打来的电话,说80岁的老母亲已经卧病在床,时日不多,非常挂念他这个离家出走几十年的小儿子……放下电话,王秀勇早已泪流满面。这些年来,随着年纪的增大,他也想过回去尽孝,可因为“扫黄”心愿未了而迟迟没有行动。现在,东莞已经没有自己的安身之地,他该回家了……
  ★编辑/魏贵芳(QQ:412549742)
其他文献
窗外,月亮渐渐升了起来,明亮而皎洁,就像几年前,何莲向我诉说的那个夜晚。原来,当爱情和友谊擦身而过,何莲付出的不止是失恋的痛……  一  2007年,我正在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念大三。当时,寝室6个女生有5个都在谈恋爱,大家整天描眉画眼,涂脂抹粉,交流恋爱心得,忙得不亦乐乎。唯有何莲总是捧着一本《新概念英语》,口中念念有词。  她长得不算美,但也不至于说没有男生喜欢。然而,她却从不恋爱,从大一到大三
期刊
《知音励志》是以一切渴望改变命运的平民(包括打工族、下岗族和创业族)为对象的新闻纪实性杂志。本刊在原有经典栏目《爱拼才会赢》《谋生手记》《励志先锋》等基础上,特应广大渴望改变命运读者的要求,隆重推出又一精品励志栏目《财富英雄榜》。  《财富英雄榜》由本刊精英财经记者团队负责,现面向全国征集“财富英雄”新闻线索和封面人物报道,旨在发现和弘扬“身边人的成功”,以其精彩的创业经历,启迪读者改变命运的财商
期刊
很早以前,“鲶鱼效应”就与沙丁鱼的生命有着密切关系。沙丁鱼喜密集群栖,且有不爱动的惰性,当它们被渔民捕捞上船后,常常因为挨得太紧而窒息死亡。渔民远海捕捞它们时,曾想了无数办法都失败了。后来,有个渔民在船上的鱼槽里面放了几条鲶鱼,鲶鱼来到陌生环境后立即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沙丁鱼受到鲶鱼的冲击,变得紧张起来并四处游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沙丁鱼的成活率。这就是“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往往能激活一些安
期刊
蒋烨在杭州开了十多年出租车,是个挺潮的司机,开车时蓝牙耳机不离耳,两只手机不离身,一个接电话,一个上网。就连他招揽生意的方式也很独特——聊微信,织“围脖”,通过微信和微博做生意。  蒋烨2011年6月份由夜班转开白班,当时白班生意不好做,所以蒋烨想到在网络上找客人的点子。开始蒋烨只是在网上发布一些简单的约车信息。没想到信息发出后没多久,就有生意找上门来。  尝到甜头,蒋烨很快就换了一款新手机,身边
期刊
2012年5月17日上午,湖北省钟祥市莫愁大道旁一处居民小区里响起鞭炮声。人们寻声望去,在一住户门口发现了惊人一幕:3个汉子一字排开双膝跪在地上,拉着一个白发苍苍老妈妈的手哽咽着说:“妈妈,请原谅您儿子的不孝,跟我们回家吧!”但老妈妈却指着另外一个人,态度坚定地说:“他才是我的亲儿子,我不跟你们回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3个儿子上门接亲娘,亲娘为什么不认,却偏偏认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老人
期刊
姚涛是舟山国际水产城声名显赫的千万富翁,旗下不仅拥有商铺、豪宅和名车,而且因为豪爽大方,还被人誉为赫赫有名的“涛哥”。然而,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名富甲一方的风云人物,居然是靠在海边捡小鱼小虾,捡出来的一个千万富翁!你更无法想象,仅仅靠着收集渔民加工后随意抛弃的鱼杂,他竟神奇地改变了命运!  他是如何“咸鱼翻身”,又是怎样从人们最不屑、最不齿和最看不起眼的小行当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他的传奇经历又带
期刊
人们都知道,Google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但鲜为人知的是,Google公司的食堂同样是“世界上最牛食堂”。该公司有三分之一员工承认,是公司食堂精美的食物和快乐的用餐环境让他们选择留在Google工作。  2008年,在美国打工的中国厨师肖志军有幸进入Google总部当厨师,见识了“世界最牛食堂”的种种魅力。在崇尚创新发明的Google厨房,肖志军整天沉浸在技艺的
期刊
陈宗恒是中国酿酒界的一个奇人。他曾因为酿酒、藏酒倾家荡产,而造出世人震惊的绝世美酒后,竟藏入深山老洞30年一滴酒不卖!穷困潦倒时,尽管他全家挤在几间常年漏雨的破屋里生活,每天吃着野菜度日,他却始终不渝坚守着这座金山,死死地坐等着改变命运的最佳时机。一晃,30多年过去了,陈宗恒如此疯疯癫癫地酿酒、藏酒,究竟命运如何呢?他将这些多达1000吨的窖藏酒卖出了惊天价格,还是守得穷途末路呢?意想不到的是,就
期刊
春节刚过,国家广电总局对居民开放食堂的消息就被各大媒体疯狂转载。一条新闻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部委长期以来给人们的感觉是高高在上、严肃、有点神秘的,如今它打开大门欢迎居民去自家食堂吃饭,让人们都觉得很新鲜。大家都很好奇,这外界盛传的价格便宜、量又足的机关饭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在国家广电总局302食堂,我们见到了北京月坛街道的老人卢继红和她的老伴儿。中午风刮得正紧,卷起路边残存的积雪,可二老还
期刊
微信的“摇一摇”功能不光是男用户搭讪的“神器”,其实也是很多女用户检验魅力值的工具。  你可能并不知道,2010年10月,一款名为Kik的美国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引爆App Store,但你极有可能听说过甚至用过“微信”,这款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仅耗少量流量的手机软件,堪称中国2011年度最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从2011年1月至今,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其中2000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