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联合还是分次手术?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3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分析联合或分次行玻璃体切除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资料,探讨影响手术结果的因素.方法 7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玻璃体切除;B组:白内障摘出(不植入IOL)+玻璃体切除;C组:分两步进行,白内障摘出+IOL植入,之后玻璃体切除;D组:分两步进行,白内障摘出(不植入IOL),之后玻璃体切除.术后随访6~40月.监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并比较不同术式后的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月以上,所有组术后视力与术前相近或提高.多因素逻辑回归提示术后视力与手术前视力,眼底其他病变和视网膜脱离的时间、复杂程度相关.未植入IOL组后发障发生率较植入IOL组高.结论 合理选择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可提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的手术后视力.黄斑孔视网膜脱离并非IOL植入的禁忌症。

其他文献
自从1987年法国Mouret P.报道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来,LC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但由于LC需要借助器械操作,缺乏开腹手术所具有的直觉和感觉,客观上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的
内镜下大肠息肉黏膜切除术(EMR)是近几年兴起的治疗广基息肉的的一种新方法.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用EMR治疗大肠广基息肉患者56例,现与2006年1月~2008年1月采用结肠镜下直接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作者发现个别婴儿初次接种麻疹疫苗后会出现发热及出疹性疾病,现将我院2002年2月~2009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病例报告如下。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研究了γ-环糊精与溴甲酚绿的包合作用,确定了包合物形成的化学计量比为1∶2;采用热力学方法分析了温度与包合常数之间的关系,计
2型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危害极大,由于长期的血糖升高使得患者呼吸道免疫功能减退,从而极易导致外来细菌的感染。而结核菌正是2型糖尿病临床上常见的感染菌之一,糖
以锆钛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整体式Mn基催化剂并研究其在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反应中的性能;用BET、XRD、储氧量(OSC)、程序升温还原(TPR)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瓣背面磨镶术(LASU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屈光欠矫和回退的疗效。方法对LASIK后屈光欠矫和回退的14例(24眼)施行LASUK,观察术后视力、屈
采用地塞米松(Dex)和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经酰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靶向基因载体PEI-Dex偶联物.研究结果表明,PEI-Dex可结合DNA形成复合物,在最佳制备条件下(N/P=12),PEI-De
目的 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进行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34例(34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颞侧或颞上方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结果 34例(34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视力≥0.5者23眼(67.65%),术后平均眼压为(14.76±4.12)mmHg(1mmHg=0.133 kPa),
目的 分析眼眶爆裂性骨折早期和晚期手术治疗对其并发症的术后影响.方法应用CT扫描和眼眶三维重建,以Medpor为填充材料,对17例早期(10~14天)和14例晚期(3~6月)爆裂性骨折实施骨折整复眼眶重建术.结果早期患者中眼球内陷13例均得以矫正;复视10例术后复视消失8例,好转2例;眶下神经感觉迟钝9例术后改善6例.晚期患者中眼球内陷14例术后12例得以矫正;复视8例术后2例消失,2例好转,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