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看到一篇《中外管理》总编杨光先生写的“施拉普纳对中国的忠告”,中国足球首任外籍主教练“施大爷”对“您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给出的答案是“你们太着急了”。话语虽然简短,却不免令人回味良久,陷入沉思。
关键词:教育 家长急 教师急 学生急 学校急
是的,我们太着急了,而且举国都太着急了。从当年大手一挥的“超英赶美大跃进”,再到眼前已成司空见惯的一幕幕:做什么都要争、要抢——评论,要抢“沙发”;坐车,要抢位置;排队,最好能插队;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我们国人的状态一直都是“快”“赶”“冲”,都在不停地与时间赛跑,都在为利益奔忙,总想领先一步,永无止息。
于此,杨光先生剖析了国人“急”的意识源于“漠视规则”和“弱者思维”。他疾呼:中国不能再急了,代价太大,急不起了。
在如今无处不“速度”的社会中,本应最纯净的教育也沾染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习气。
家长急。从古代的“学而优则仕”到今天的“一卷定终身”,教育给家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家长之间互相攀比,望子成龙,期盼孩子出人头地,心中都有挥之不去的“神童情结”,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拥有超常的智力和本领;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提高将来的竞争实力奠定基石。于是,他们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一味地逼孩子超前学习,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繁重的课业之余,奥数、钢琴、书画、舞蹈……挤满了孩子难得的周末时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简直比CEO还忙,累与苦成了本该快乐成长的青春年华的主旋律。
教师急。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十多年,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教育这块沃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学生的学业成绩仍然是考核教师的重要标准,直接决定着教师的评优、评先,也体现了一个教师的职业价值。因而,诸多教师眼里死盯着学生的分数,恨不得钻进学生肚子里,让他们快速地掌握知识,立竿见影地获取高分。于是,满堂灌的方法、题海轰炸的战术、反复枯燥的演练便成了教师们“提分”的法宝。为了“三率”的达标和排名,冷落疏离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频出。
学生急。家长的厚望,老师的期盼,社会的要求……一座座沉沉的大山压得学生苦不堪言,他们只得像一台机器般地超负荷运转,跋山涉水,只为心中孜孜以求的“分数”之神。在家长心中,老师眼中,或是一枚“璧玉”,抑或一块“顽石”,他们仍然坚守着那份执着,在考试的汪洋大海中博弈。如何对待分数,依然是教育中的一个“雷区”,大部分“唯分是命”的学生,稍不留神,就会踩上这个“雷区”。因为学业成绩不如意,不能满足老师和家长的愿望,久之便萌生了厌学、自卑、孤独、逆反等不健康心理。
学校急。社会、家长对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是分数,是升学率,是升上重点的人数。于是,中考高考的“重点升学率”成了学校的生命线。如此的单级目标、浅表层目标、功利目标,充斥在世人的视神经、脑神经中,这样的评价标准把教师往死胡同里逼,也把学校往死胡同里逼。为了能有更多学生考入重点学校,从而赢得社会和家长的点赞,许多学校不惜背离教育宗旨,违背教育规律,可谓挖空心思,各显神通。有的违规办学,取消了所谓的“短线学科”,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教学任务中的“德、体、美、劳”全部让位于“智育”,以致培养出许多心理不健全的问题学生;每天加班加点,延长学生在校时间,节假日变相补课无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兴趣,涌现了令人感慨的“吊瓶班”;不间断地进行质量抽测,大搞考试排名;举行各种考前动员会,大有一番将士辕门出征的悲壮气势!
“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对“慢教育”曾作过深入而精辟的阐述,他认为,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智慧与能力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曲折、艰苦、缓慢的过程,它与人的身体发育过程一样,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而且其关键往往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信心、意志、习惯、合作等。这就需要教育者把学生当作一颗种子,播进土里后,耐心等待,悉心呵护,不能迫不及待地挖出种子看看它是否在萌芽;待其破土而出成为嫩苗,绝不能揠苗助长,恨不得明天就长成参天大树;而要心怀慈爱,静静地陪它生长,不时地施点肥、除除草,静静地等待,愉悦地欣赏其开花结果,不经意间,你的幼苗就会长成栋梁之才。须知,瓜熟方能蒂落,水到方能渠成,欲速则不达,这是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
教育是悄悄的变革,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不是疾风暴雨式的运动。我们需要过滤周围的种种聒噪声,脚踏实地、心平气和、凝神屏气,以淡定、从容、优雅的姿势与心态,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规律办教育,让教育“慢”下来。
黄克剑先生把教育的使命归纳为“传授知识、开启智慧、点化生命”,三者缺一不可。这句话阐明了教育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生命潜能,增长生命活力,这也意味着教育工作的复杂与伟大。教师的使命不只是传授知识,不只是给予学生一个个枯燥的分数、一块块没有生命的奖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敏锐的思维、健全的人格、独特的创造力等,教给学生生存、生活的智慧与能力,教他们如何在生命旅途中担当责任、战胜挫折、享受幸福。这些都需要教师耐心地等待,静心地呵护,春风化雨般地引导,让学生与生俱来的种种天性——善良、友爱、宽容等,在自然和谐的教育氛围里流转、放大、传播、生长。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人,都有独特的生命密码,都处在发展过程中。况且,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各自的优劣,并具有不平衡性,就像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开放的早晚不同。因而,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看到每个生命体存在着个别差异,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潜能,张扬个性,快乐地学习生活。
而今,教育悲剧的产生往往缘于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作为教育者必须很理性地意识到这一点,科学地对待不同的学生。如果功利地、粗暴地用分数去给学生定位,给他们冠上“优生”或“差生”的名字,那样教育定然变味变质,甚至会贻误学生终身。不计其数的时代骄子年轻时并无骄人的成绩,有的甚至不如常人:爱因斯坦到十岁时才可勉强说话,海伦凯勒两岁时就双目失明,两耳失聪,舟舟被认为是弱智少年,却是世界级的天才指挥家……也许曾经,他们都是“差生”,然而他们都成了“巨人”。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在班集体里是“丑小鸭”,常常受到同学甚至老师的歧视,但说不定哪一天,他们也会成为“爱因斯坦”呢!因而我们遇到这样的学生,不要急于以当下的表现评价他们,不能因为成绩不如君意而急躁,更不能打击、讽刺、放弃,而要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善待他们。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那些“白天鹅”身上,更应该以母性的敏感去关爱那些“丑小鸭”,帮助、等待他们蜕变。
教育无痕,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润泽心灵等待花开的艺术。无论是为人父母者,还是为人师者,一定要hold住,走出功利,走出焦躁。要确立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怀揣极大的包容与热情、足够的耐心与期待来呵护孩子的生命成长,抱着每一棵生命之树都会开花的心态,静静地、平和地等待生命的美丽绽放。
关键词:教育 家长急 教师急 学生急 学校急
是的,我们太着急了,而且举国都太着急了。从当年大手一挥的“超英赶美大跃进”,再到眼前已成司空见惯的一幕幕:做什么都要争、要抢——评论,要抢“沙发”;坐车,要抢位置;排队,最好能插队;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我们国人的状态一直都是“快”“赶”“冲”,都在不停地与时间赛跑,都在为利益奔忙,总想领先一步,永无止息。
于此,杨光先生剖析了国人“急”的意识源于“漠视规则”和“弱者思维”。他疾呼:中国不能再急了,代价太大,急不起了。
在如今无处不“速度”的社会中,本应最纯净的教育也沾染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习气。
家长急。从古代的“学而优则仕”到今天的“一卷定终身”,教育给家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家长之间互相攀比,望子成龙,期盼孩子出人头地,心中都有挥之不去的“神童情结”,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拥有超常的智力和本领;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提高将来的竞争实力奠定基石。于是,他们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一味地逼孩子超前学习,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繁重的课业之余,奥数、钢琴、书画、舞蹈……挤满了孩子难得的周末时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简直比CEO还忙,累与苦成了本该快乐成长的青春年华的主旋律。
教师急。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十多年,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教育这块沃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学生的学业成绩仍然是考核教师的重要标准,直接决定着教师的评优、评先,也体现了一个教师的职业价值。因而,诸多教师眼里死盯着学生的分数,恨不得钻进学生肚子里,让他们快速地掌握知识,立竿见影地获取高分。于是,满堂灌的方法、题海轰炸的战术、反复枯燥的演练便成了教师们“提分”的法宝。为了“三率”的达标和排名,冷落疏离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频出。
学生急。家长的厚望,老师的期盼,社会的要求……一座座沉沉的大山压得学生苦不堪言,他们只得像一台机器般地超负荷运转,跋山涉水,只为心中孜孜以求的“分数”之神。在家长心中,老师眼中,或是一枚“璧玉”,抑或一块“顽石”,他们仍然坚守着那份执着,在考试的汪洋大海中博弈。如何对待分数,依然是教育中的一个“雷区”,大部分“唯分是命”的学生,稍不留神,就会踩上这个“雷区”。因为学业成绩不如意,不能满足老师和家长的愿望,久之便萌生了厌学、自卑、孤独、逆反等不健康心理。
学校急。社会、家长对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是分数,是升学率,是升上重点的人数。于是,中考高考的“重点升学率”成了学校的生命线。如此的单级目标、浅表层目标、功利目标,充斥在世人的视神经、脑神经中,这样的评价标准把教师往死胡同里逼,也把学校往死胡同里逼。为了能有更多学生考入重点学校,从而赢得社会和家长的点赞,许多学校不惜背离教育宗旨,违背教育规律,可谓挖空心思,各显神通。有的违规办学,取消了所谓的“短线学科”,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教学任务中的“德、体、美、劳”全部让位于“智育”,以致培养出许多心理不健全的问题学生;每天加班加点,延长学生在校时间,节假日变相补课无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兴趣,涌现了令人感慨的“吊瓶班”;不间断地进行质量抽测,大搞考试排名;举行各种考前动员会,大有一番将士辕门出征的悲壮气势!
“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对“慢教育”曾作过深入而精辟的阐述,他认为,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智慧与能力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曲折、艰苦、缓慢的过程,它与人的身体发育过程一样,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而且其关键往往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信心、意志、习惯、合作等。这就需要教育者把学生当作一颗种子,播进土里后,耐心等待,悉心呵护,不能迫不及待地挖出种子看看它是否在萌芽;待其破土而出成为嫩苗,绝不能揠苗助长,恨不得明天就长成参天大树;而要心怀慈爱,静静地陪它生长,不时地施点肥、除除草,静静地等待,愉悦地欣赏其开花结果,不经意间,你的幼苗就会长成栋梁之才。须知,瓜熟方能蒂落,水到方能渠成,欲速则不达,这是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
教育是悄悄的变革,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不是疾风暴雨式的运动。我们需要过滤周围的种种聒噪声,脚踏实地、心平气和、凝神屏气,以淡定、从容、优雅的姿势与心态,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规律办教育,让教育“慢”下来。
黄克剑先生把教育的使命归纳为“传授知识、开启智慧、点化生命”,三者缺一不可。这句话阐明了教育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生命潜能,增长生命活力,这也意味着教育工作的复杂与伟大。教师的使命不只是传授知识,不只是给予学生一个个枯燥的分数、一块块没有生命的奖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敏锐的思维、健全的人格、独特的创造力等,教给学生生存、生活的智慧与能力,教他们如何在生命旅途中担当责任、战胜挫折、享受幸福。这些都需要教师耐心地等待,静心地呵护,春风化雨般地引导,让学生与生俱来的种种天性——善良、友爱、宽容等,在自然和谐的教育氛围里流转、放大、传播、生长。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人,都有独特的生命密码,都处在发展过程中。况且,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各自的优劣,并具有不平衡性,就像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开放的早晚不同。因而,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看到每个生命体存在着个别差异,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潜能,张扬个性,快乐地学习生活。
而今,教育悲剧的产生往往缘于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作为教育者必须很理性地意识到这一点,科学地对待不同的学生。如果功利地、粗暴地用分数去给学生定位,给他们冠上“优生”或“差生”的名字,那样教育定然变味变质,甚至会贻误学生终身。不计其数的时代骄子年轻时并无骄人的成绩,有的甚至不如常人:爱因斯坦到十岁时才可勉强说话,海伦凯勒两岁时就双目失明,两耳失聪,舟舟被认为是弱智少年,却是世界级的天才指挥家……也许曾经,他们都是“差生”,然而他们都成了“巨人”。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在班集体里是“丑小鸭”,常常受到同学甚至老师的歧视,但说不定哪一天,他们也会成为“爱因斯坦”呢!因而我们遇到这样的学生,不要急于以当下的表现评价他们,不能因为成绩不如君意而急躁,更不能打击、讽刺、放弃,而要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善待他们。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那些“白天鹅”身上,更应该以母性的敏感去关爱那些“丑小鸭”,帮助、等待他们蜕变。
教育无痕,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润泽心灵等待花开的艺术。无论是为人父母者,还是为人师者,一定要hold住,走出功利,走出焦躁。要确立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怀揣极大的包容与热情、足够的耐心与期待来呵护孩子的生命成长,抱着每一棵生命之树都会开花的心态,静静地、平和地等待生命的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