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忆著一拈看,触目凄凉多少闷”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ou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代开启了盛极一时的社会局面,同时,唐代也发生了多次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灾难。以中原地区为例,尤其以水旱、蝗灾影响最大。跟随文人们的笔触,回顾唐代文学作品中的灾荒记忆,体会百姓们在灾荒中所遭受的深重灾难,那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惨状带给我们心灵深深的震撼;那玉润珠圆的文字内蕴含着对受灾百姓的深深同情。以史为鉴,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
  关键词:唐代文学 中原 灾荒记忆
  ⊙杨艳花[郑州大学, 郑州 450000]
  提及唐代,我们首先会想到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先进,诗歌这一文学体裁也在唐代发展到巅峰。唐代有百姓安居乐业的“贞观盛世”“诗仙”“诗圣”——后代诗歌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中原地区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洛阳,盛极一时,然而中原地区也发生了多次自然灾害。文人们用他们的人文情怀,诗话般的语言记录了自然灾害发生的情景以及人们在灾害中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带给我们心灵深深的震撼。本文主要研究中原地区的自然灾害(侧重于水旱灾害和蝗灾)在文学中给我们留下的记忆。
  一、唐代文学中的中原灾荒概述 关于唐代的自然灾害,据《中国救荒史》记载,唐代所遭受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共达近五百次。据《辞海》:“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而中原地区也发生了多次自然灾害。我国古代社会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灾害发生后,关乎百姓生存的农作物首先受到了直接的摧残。农作物受损造成粮食匮乏,粮价上涨,百姓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只能背井离乡,到外地逃荒避难。在这一过程中,为食物、生存丢弃儿女,卖儿鬻女,屡见不鲜,并且疾病横行,以致饿殍遍野,更有甚者,出现了“人相食”的惨象。
  关于这些灾荒的记忆,唐代的史料和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除了描述百姓在灾荒中所受的苦难,有些则揭示了灾害发生的深层社会原因,表现了文人对百姓在灾荒中所受苦难的深深同情,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二月冰雪深,死尽万木身”(孟郊《贫女词寄从叔先辈简》)二月天,连日的冰雪,大地一片荒芜,百姓们饥寒交迫,饿殍遍野的惨状。《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中“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寒馁道途,毙踣沟壑”{1}。韩愈在文章里也描绘了灾民在灾荒中为口食抛妻弃子,横尸遍野的惨象。让我们驻足回首这段记忆时,感受人们在灾荒中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如同耳闻目睹,满目沧桑内心凄凉。
  二、文学作品中中原地区的灾荒记忆 开元十四年七月,“河南、北大水,溺死者以千计”{2}。水灾对人们的直接损害尤为严重,大水可以直接让人失去生命。水灾带来的持续影响是由于大水吞噬了庄稼,百姓颗粒无收,导致粮食匮乏,粮价暴涨,酿成饥荒,伴随而来的是疫病的大肆流行。即使侥幸活了下来,房屋和粮食在顷刻间化为虚无,也会让人无法生存。
  同样的,水灾的记忆也反映在唐诗中。“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高适《东平路中遇大水》)漫天的大雨,大地像一个巨大的水泽,大水肆意地纵横流淌,四处奔腾。鸟兽虫蛇为了生存竭力地攀爬在侥幸独存的大树上,麋鹿在四处流淌着大水的大地上四处逃窜,就像风雨中飘曳的小舟在漫无边际的大江中漂流的情景。中原大地上一片狼藉,四处只有蛙凄凉的叫声,徒增悲凉。可怜蚁穴在大水中漂泊着,随时会被大水吞噬,更加羡慕天上会飞的鸟儿和水里会游得家禽可以在大水中活命。忙碌了一年的贫苦百姓连可以依附的茅草房都没有了,更不用说果腹的粮食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水灾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的灾难。
  较之水灾,旱灾虽然不会直接伤人性命,吞噬房屋和农作物,但它的持续性影响更为严重,受灾面积较大,影响也更为深远,而且连年的旱灾多有发生,使得民不聊生。“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白居易《夏旱》),旱日里,骄阳似火,阵阵炎风,禾苗在干旱中枯竭,展现了干旱对庄稼的损害;“赤地炎都寸草无,百川水沸煮虫鱼”(马异《贞元旱岁》),大范围的干旱,田园一片荒芜,鱼儿和虫儿都像在沸水中煎熬。这是干旱到了何等地步啊!“骄阳连毒暑,动植皆枯槁”(白居易《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动植物在严重的干旱中形如枯槁,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可想而知,不仅身体遭受着干旱的煎熬,还要忍受无粮可吃的饥饿。
  如果说干旱严重地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蝗虫更是直接吞噬了百姓们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兴元元年秋,天气干旱,蝗虫滋生。“其为异也,听如疾风,视如飞雨,仰如阴云,俯如流水。”{3}“疾风”“飞雨”“阴云”“流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蝗虫泛滥成灾的场景。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唐代中原地区的蝗灾最为频繁。蝗灾严重的时候,百姓往往无法生存,四处奔走求生。四处流散的灾民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也可能爆发农民起义,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
  戴叔伦《屯田词》描述了蝗虫吞噬庄稼的景象,“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禾苗还未成熟之际,蝗虫来了,蚕食过后,就只剩下了干枯的根茎。而白居易《捕蝗》则生动地再现了百姓捕蝗的场景,并揭示了仅是捕蝗不能解决蝗灾的深层原因,表现了诗人对受灾百姓的深深同情。“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诗人通过寥寥数语,描写了一个在炎炎夏日饥饿到快要昏死的捕蝗的孩子,反映了蝗灾的严重。“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从黄河和长江流域开始一直蔓延到京城长安附近地区,蝗虫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蚕食禾苗数千里,只剩下一片赤土。“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最后揭示了仅仅靠单一的“捕蝗”,并不能积极有效消灭蝗虫,并且消灭蝗虫不是简简单单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朝廷采取有效的政策积极地倡导。此外,唐代中原地区也发生了多次其他自然灾害,有关史料、唐诗、唐文里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三、唐代朝廷政府关于自然灾害政策举措 “发廪蠲赋,救患赈贫。”{4}自然灾害发生后,唐代政府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救灾,如开仓放粮、开设粥棚供灾民食用或减免赋税徭役以减缓灾民的生存压力。另外,政府进行灾荒迁移,永隆二年八月,河南和河北地区发生水灾,灾情严重,“许遭水处往江、淮已南就食”{5}。唐高宗李治下诏并组织官员让百姓们去往粮食充裕的江淮以南地区就食避灾,并且在江淮以南地区设置相应的机构来安置迁移过来的灾民。   然而,由于对自然灾害的发生缺乏科学的认识以及受到“灾害天谴论”的影响,唐代的统治者往往把自然灾害的发生归结于上天对人类的惩罚,因此,往往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具体表现在:蝗灾时不敢捕蝗。开元四年,山东地区蝗灾严重,“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6},使蝗灾产生的影响扩大,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带来严重损失。或是旱灾时去龙王庙祈雨以求得到上天的宽恕而降雨,然而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实际措施来应对旱灾。“宜令河南府于府门造五方龙,集巫祷祭徙市。”{7}朝廷下令让官员造龙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诗人李约在《观祈雨》也曾描绘过人们敲锣打鼓去龙王庙前祈雨的情景。然而祈雨无效,容易造成百姓们精神恐慌,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自然灾害发生后,唐朝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灾荒对于百姓造成的伤害,有利于安抚民心和维护社会稳定。但是由于缺乏对灾害的科学认识和系统完备的政策措施来应对自然灾害,所获甚微。这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自然灾害的发生除了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外,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的。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除了利用科学技术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还要注重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当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政府应采取系统完备的政策措施并调动最广泛的资源来应对。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迅速采取了有效完善的政策措施,以最快的救援速度进行抗震救灾,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华儿女协力互助,把地震对人民的损害降到最小。
  唐代开启了盛极一时的社会局面,同时,唐代也发生了多次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灾难。跟随文人们的笔触,回顾唐代文学作品中的灾荒记忆,体会百姓们在灾荒中所遭受的深重灾难,那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惨状带给我们心灵深深的震撼;那玉润珠圆的文字蕴含着对受灾百姓的深深同情。以史为鉴,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
  ①③④⑦ 董诰等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59页,第8183页,第757页,第1065页。
  {2}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73页。
  ⑤ (后晋)刘晌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8页。
  ⑥ 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84页。
  参考文献:
  [1] (后晋)刘晌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清)董诰等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 (清)曹寅主持编撰.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作 者:杨艳花,郑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豪放大气,足令百代以下热血沸腾。彭元逊《满江红·牡丹》委婉含蓄,风格清丽。《满江红》(愁满关山)则内敛深沉,余韵悠长。从这一斑,可以窥见此词牌于声韵、表现力方面强大的兼容性,无论仄韵还是平韵,都能极大发挥出词人的创作潜力。  关键词:《满江红》 岳飞 平韵 仄韵  《满江红》,词牌名,声韵工稳却又富于变化,向为文人雅士所喜。此词牌格多,大体则可分仄韵、平韵两类,后
【摘 要】语文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极为关键的基础学科,学生对语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应用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有着突出的意义。在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中,对于高中语文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本篇文章着力于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背景,结合实际教育中的问题以及教学目标,对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工作做出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
摘 要:蒋捷是宋元之际著名词人,身处国破家亡的悲剧时代,面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他却毅然选择隐居不仕。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词作解读分析,探究了词人隐居时期的复杂心态,有对民族气节的坚守,有淡化家国之痛的随缘自适,也有隐居之余内心深处郁结的悲苦情怀。  关键词:隐居 坚守 自适 悲苦  隐居是中国传统文人无法实现理想时的一种选择,纵情山水田园,以求得精神的超脱。宋末元初易代之际的词人蒋捷,在穷途
【导语】   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一直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从“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到“气冲斗牛”“初生牛犊不怕虎”,不难感受到人们对牛的敬佩和赞誉。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
摘 要:电影《革命之路》讲述了一对夫妻在渴望摆脱枯燥、乏味生活的意志驱动下,为追求理想生活而对现实生活环境发动的一场“革命”。在此过程中,双方产生了分歧与争吵,最终致使“革命”的失败。本文通过人物分析法对电影《革命之路》中“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由此来探讨“个体理想”与“现实环境”两者间存在的矛盾。  关键词:“革命” 个体理想 现实环境  一、绪论:个人理想的现实困境  电影《革命之路》是根
摘 要:《玛丽和马克思》是一部关注“小人物”的动画片,它探究着人生的困境,书写着情感的创伤,展现着人性的光辉,并用它视听语言下的人文关怀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它不仅是电影人应当学习的榜样,更是启发观影人注视社会的一剂良药。  关键词:生理缺憾 情感缺失 灵魂伴侣 人文关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动画技术便已兴起,2016年下半年的一部《爵迹》更让CG技术正式进驻了中国电影制作,在数字特效和
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在书的海洋里,我可以自由地飞翔,尽情地沉醉。书,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一本好的书,如同一餐丰盛的精神食粮,让我受益无穷。从书中,我学会了坚强;从书中,我学会了忍让;从书中,我学会了宽容。书,给我带来了好品质!   在书中,我是一只如饥似渴的小鸟,吸吮着点点滴滴的知识。然后满载着这些知识,我飞翔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有清风为我祝福,有夕阳
摘 要:在《兄弟》中,余华通过描写“文革”时代和“改革”时代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在荒诞现实的叙述中揭示了不同时代人们所面临的相同生存问题,体现着作家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兄弟》 欲望 人性  当沉浸在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审美习惯之中的读者读到《兄弟》的时候,受到挑战的阅读期待视野总会让人们做出相对激烈的反应。作为一个读者,应该从《兄弟》本身出发,而不是从以往的余华出发来解读作品,
【摘要】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科目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太多抽象性的东西,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科目的效率,本文从课本习题教学、划分学生小组、联系生活实际、使用相应的信息技术这几个方面进行相应阐述,希望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进而确保学习方法的改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效率;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
摘 要: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相较之前有很大发展,这是特殊阶段社会各种推动力的综合。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它的曲折发展,也是特定阶段知识界努力的结果,其对社会的整体文明和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国初期 女子教育 辛亥革命  近代女子教育主要是指女子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是指狭义上的教育。近代以前女子也受教育,但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广义的社会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项重要功能,本无男女性别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