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先行 情感维系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所有读书方法中的最主要一项,可以起到培养语感、感受情感的作用,如果我们明确朗读的目标,并以情感为维系纽带,带领学生走完朗读教学全程,那么学生将会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一、将朗读目标安置于教学活动之先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曾经说:非朗读则难以体味文章的音乐之美、铿锵之美,也难以体味文章的起承转合。但是教师必须注意避免给学生随意指出朗读任务,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甚理想。朗读之前,教师应当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带着要求的朗读,效果才能明显。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面,适于朗读的文本数量不少,古代和现代的诗歌、经典的散文小说,都可以用以朗读。
  比如在进行巴金《繁星》的教学时,教师即可以给学生布置朗读任务,而朗读的要求是应以淡雅舒展的语调,并且在朗读时感受文本之美;而在进行老舍《济南的冬天》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提出的朗读要求则是: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品味出怀念的意味。值得注意的是:情感、意味这些任务的达成与否并不易把握,对此教师需要控制好学生的朗读速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让学生的情感体味更为深刻与丰沛。
  二、将朗读时间安置于相关环节之中
  虽然朗读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但它并非独立存在的个体,对于教师来说,不能盲目夸大朗读的作用,而使朗读独霸课堂,最好的做法是:将朗读时间安置于相关环节之中,让朗读与其他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共建完美和谐课堂。如果是以朗读内容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应把朗读视为主线,以其贯穿其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使学生感受、领悟、理解的多重目标。只有不同环节与朗读内容相互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文章的能力。
  朗读之前,教师需要视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需要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比如课文解读时,教师先要做示范性朗读,此时学生处在倾听的状态,但任务也是明确的,即感受氛围、激发情感。而在文章分析之前,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试读的情境机会,以便让学生寻找到字音、词义的障碍并及时破除。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再次进行特定段落朗读是有必要的,朗读同理解相结合,会使学生主动对比两次朗读效果,加深对文本理解。文章学习之后,最后一次朗读则充溢着欣赏的味道,此时任务感变轻,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渐入佳境的感觉。比如在学习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时,初读、再读、三读所处的环节便各不相同,学生在初读时要扫清“缥缈”、“闲游”等词的障碍,再读时要尝试理解诗歌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到了三读时则要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前提下读出那种瑰丽神奇的味道。
  三、将情感维系纽带定为教学全程之基
  对于朗读教学而言,给学生传达和停顿、重音、语速等有关的朗读技巧,只是一个开端。学生能不能真正接受,并且将之运用到学习当中去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从接受到运用的过程,恰恰是学生情感深化的过程。所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正音能力,教师即应将教学目标调整成把握文本情感基调,亦即要将情感维系纽带定为教学全程之基。
  以现代诗歌为例,不同的诗歌作品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内涵,在给学生提供朗读任务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寻找教材中的有关提示,如果没有提示或者提示不够充分,教师应让学生尝试感受与体会,以求朗读方式不发生偏差。比如徐志摩的经典名篇《再别康桥》,作品以优美的笔触写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感细腻委婉、想象丰富独特,诗中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一处处美妙的意境,都将作品的难度冲淡,而只余下脉脉诗香。对于教师来讲,重要的任务即是指导学生增加朗读时的情感体验度,让情感带动理解,再以理解促进朗读,达到二者的同步提高。
  语文教学中出现过一个流行字眼:“语文味”,朗读能够让这味道更加浓郁,对于初中生来讲,给其制定明确的朗读目标,并且让朗读目标以情感纽带维系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最佳处理方案。
  (作者单位: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高考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考生普遍重视写作的训练,但高考作文毕竟不同于平时的习作,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无疑能提高作文的质量。那么,高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呢?  一、结构要“简”。  阅卷的特殊性决定了考场作文的结构要避免复杂,要让阅卷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作文的信息,就以议论文为例,开头提出论点,中间论证论点,结尾总结论点,结构一目了然。而且段落要短,一般以四到五行为好。段落过大,阅卷教师读起来就有一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即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审美品格的塑造。诗歌是文学中最“美”的表现形式,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大量的诗、词作品,这为塑造学生审美品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美、品味美、创造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品格。  一、走进诗歌,感受诗之美。  诗歌是一座巨大的美学宝库,著名诗人布罗茨基说“
某语文试卷中出过这样一道考题:“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这句话里的成语“间不容发”用得对不对呢?  间(jiān)不容发,意为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难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该成语出自汉代枚乘的《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在上面那
摘要:让考生说真话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能够唤醒考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真诚的情感、真切的思考,让考生可以心手合一,我笔写我心。以2017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为例,指出高考大作文题设计过程中适合“写真”的地方,以及可能“失真”之处。  关键词:天津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写真;失真  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分值最高、对考生语文综合素养要求最高的大题。笔者评价高考作文命题质量的优劣有一条红线,就是让考生有
自序:有幸入围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受组委会邀请于2016年4月下旬前往“东方之珠”香港,与全国各路文学少年一决高低,壮哉美哉。  (一)  香港魅力,举世皆知。无垃圾之乱眼,无异味之扑鼻,全民素质高,人人皆友好。而我所欲先述者,却不在此——  我们在港的交通工具为巴士,光是乘车就耗时良久。车上无聊,我双手托腮,隔窗观望外面的世界。  窗外,楼厦林立,或高或低,外墙玻璃表面平坦光滑,色泽清
清代才子郑板桥,工诗词书画,尤善画竹。他有段著名的发人深省的画论:“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郑板桥展示了画竹的三个过程:眼中竹(看竹)——胸中竹(想竹)——手中竹(画竹)。”这段画论给我们提供了两点宝
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其难度也相对较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隔阂,是完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情感体验深化的合理做法,有益于教学效果的升华。现基于以生为本的观念,从生本亲近、生本碰撞、生本交融几个视角,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生本思想  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渗透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促进学生达到内心成长的效果。为此,
沒我高的个子,和帅挨不着边的脸蛋,要说起我对“郭奇葩”的第一印象,也只是那奇特的穿衣风格。  人家的同桌都是那么友善帅气,因此我对新同桌总抱有美好的幻想,但当我见到同桌“本尊”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可以用“现实总是残酷的”来形容。  在老师眼里,他是个多嘴的“婆婆”;在同学眼里,他是个爱装酷的小孩,于是乎,“郭奇葩”成了他的代名词。虽然如此,但他的内心还是非常善良的。  记得那天,我们要上生物公开课。
《这个杀手不太冷》(美国上映片名:TheProfessional)是1994年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编剧及执导创作的一部动作电影。影片开始就是个不寻常的故事,一个是毫无破绽的杀手,能杀人于无影无踪:一个是十二岁的纯真女孩,一夜间被血洗家园,顿失所依。一丝怜悯,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展开了一段亦师亦友、亦父亦女、似有还无的感情关系。这是一部具有极强的商业性元素的主旋律电影,也是一部非常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电影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红军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后,红二方面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