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矿井通风专业课程是中职学校为煤炭行业培养矿井通风专业人员设置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根据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重点,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实习过程为导向,以数据分析为依据,校企合作,根据企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理论——实践——应用一体化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矿井通风专业 校企合作 教学过程系统化
一、校企结合的教学理念
近年来,随着全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煤炭行业对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为此,我国职业教育也正在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着力培养更多具备优秀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就业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往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存在偏差,一方面有些专业毕业生过剩,有些急需人才缺乏相应专业的培养,出现“产销不对接”情况;另一方面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其就业岗位的要求相距甚远,不能与企业相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很好的对接。笔者学校地处煤炭之乡阳泉,学校根据教育部对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特将矿井通风专业的理论知识、实验实训课程与企业对职业的需求结合起来,使中职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及职业规范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出有行业职业能力的后备力量,从而避免文化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学无以致用,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中职教育教学现状
由于中职学生大部分是未能如愿考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因不能上高中,退而求其次进入职业学校实是学生和家长的无奈之举。因此绝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底子差,纪律观念弱,学习积极性较低,甚至有一些学生严重厌学、逃课、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在选择学校及选择专业时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不感兴趣,所以家长在这方面常自作主张,而忽视学生的想法;并且学生因不再有升学压力,而缺乏动力,从而导致学生整天盲目混日子,根本无明确学习目标。
中职学生虽然大多数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但他们仍然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只要多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努力上进,比起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他们更热衷于实践和实训。
三、校企合作设置教学课程
基于以上两点,学校专门聘请企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到学校对课程进行研究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在企业相应的专业上应从事哪些工作及专业发展状况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另一方面找出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按照企业需求制定矿井通风专业的课程设计方案。
1.设置总体课题,明确计划、任务目标
首先将《矿井通风》实训内容进行剖析、计划,设置成二类大课题,即矿用自救与互救设备的认识和使用;矿用检查、检测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再将两大课题分成六个小项目逐一完成。
在课题项目进行实训时,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和能力目标,分析工作任务,制订学习计划。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及企业精神文化,确定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案,模拟职业环境,实施完成工作任务,分析完成任务的结果。此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是以学习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实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和引导学生按照任务—计划—决策—实施—联系实际来完成任务教学。使之具备——基础性: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针对性:以职业技能为核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实践性: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实用性技能训练针对学生的专业岗位设置;满足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2.教学中校企合作方式的体现
(1)項目教学法。以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能力培养。例如:要求学生完成“巷道风速的测定”任务时,首先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风速表的名称、结构、原理及测风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测风仪器的正确操作及使用注意事项,结合在实际工作中若遇到各种非正常情况时,如矿车此时正要驶过测风站或站内有堆积杂物等情况时应怎样正确处理实际问题,以便测出正确风速,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课程任务的完成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职业态度,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引导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CAI课件;实测仪器仪表,教学设施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引发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如测得风表风速后应如何正确查阅资料,考虑各种对风速的实际影响因素,最终计算出正确的实际风速,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分组完成法。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教学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状况,在模拟完成测风任务过程中,将三人分成一小组,其中:一人持风表测风,一人持秒表卡时间,一人记录测风结果。每个小组内三人要轮换工作任务,直至每人均掌握测风的第一手资料。教师结合企业工作需求,要求学生将每人所测的数据计算出巷道风量,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规范由学生判断所测数据的正确性,分析数据对企业工作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这个工作过程的完成即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加强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
矿井通风专业课程的考核,引入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主要考核:“与人交流,数字应用”等6项职业核心能力。采用“课程考核 职业技能”认证的方式,课程总成绩由课程考核成绩和技能认证成绩两部分组成,二者各占一定的比例,课程考核是对每一个项目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职业技能认证则是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课程结束后,由学校统一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过程进行考核,进而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的资格证。采用课程考核 职业技能认证方式的考核,一方面可以提高中职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运用能力的考核,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小结
只有深入企业,坚持教学与企业合作,才能了解企业需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使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建设融入职业教学中;才能把课程体系切实融入职业岗位要求,将专业技能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发挥校企合作教学这一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点,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这样职业学校才能成为培养企业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1]许戈平.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
[2]赵志友.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特点[J].机械职业教育,2007(8).
[3]朱强,江荧.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研究方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4]候建军.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J].教育与职业.2008(20).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矿井通风专业 校企合作 教学过程系统化
一、校企结合的教学理念
近年来,随着全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煤炭行业对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为此,我国职业教育也正在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着力培养更多具备优秀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就业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往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存在偏差,一方面有些专业毕业生过剩,有些急需人才缺乏相应专业的培养,出现“产销不对接”情况;另一方面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其就业岗位的要求相距甚远,不能与企业相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很好的对接。笔者学校地处煤炭之乡阳泉,学校根据教育部对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特将矿井通风专业的理论知识、实验实训课程与企业对职业的需求结合起来,使中职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及职业规范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出有行业职业能力的后备力量,从而避免文化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学无以致用,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中职教育教学现状
由于中职学生大部分是未能如愿考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因不能上高中,退而求其次进入职业学校实是学生和家长的无奈之举。因此绝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底子差,纪律观念弱,学习积极性较低,甚至有一些学生严重厌学、逃课、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在选择学校及选择专业时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不感兴趣,所以家长在这方面常自作主张,而忽视学生的想法;并且学生因不再有升学压力,而缺乏动力,从而导致学生整天盲目混日子,根本无明确学习目标。
中职学生虽然大多数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但他们仍然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只要多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努力上进,比起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他们更热衷于实践和实训。
三、校企合作设置教学课程
基于以上两点,学校专门聘请企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到学校对课程进行研究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在企业相应的专业上应从事哪些工作及专业发展状况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另一方面找出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按照企业需求制定矿井通风专业的课程设计方案。
1.设置总体课题,明确计划、任务目标
首先将《矿井通风》实训内容进行剖析、计划,设置成二类大课题,即矿用自救与互救设备的认识和使用;矿用检查、检测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再将两大课题分成六个小项目逐一完成。
在课题项目进行实训时,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和能力目标,分析工作任务,制订学习计划。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及企业精神文化,确定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案,模拟职业环境,实施完成工作任务,分析完成任务的结果。此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是以学习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实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和引导学生按照任务—计划—决策—实施—联系实际来完成任务教学。使之具备——基础性: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针对性:以职业技能为核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实践性: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实用性技能训练针对学生的专业岗位设置;满足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2.教学中校企合作方式的体现
(1)項目教学法。以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能力培养。例如:要求学生完成“巷道风速的测定”任务时,首先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风速表的名称、结构、原理及测风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测风仪器的正确操作及使用注意事项,结合在实际工作中若遇到各种非正常情况时,如矿车此时正要驶过测风站或站内有堆积杂物等情况时应怎样正确处理实际问题,以便测出正确风速,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课程任务的完成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职业态度,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引导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CAI课件;实测仪器仪表,教学设施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引发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如测得风表风速后应如何正确查阅资料,考虑各种对风速的实际影响因素,最终计算出正确的实际风速,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分组完成法。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教学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状况,在模拟完成测风任务过程中,将三人分成一小组,其中:一人持风表测风,一人持秒表卡时间,一人记录测风结果。每个小组内三人要轮换工作任务,直至每人均掌握测风的第一手资料。教师结合企业工作需求,要求学生将每人所测的数据计算出巷道风量,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规范由学生判断所测数据的正确性,分析数据对企业工作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这个工作过程的完成即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加强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
矿井通风专业课程的考核,引入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主要考核:“与人交流,数字应用”等6项职业核心能力。采用“课程考核 职业技能”认证的方式,课程总成绩由课程考核成绩和技能认证成绩两部分组成,二者各占一定的比例,课程考核是对每一个项目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职业技能认证则是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课程结束后,由学校统一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过程进行考核,进而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的资格证。采用课程考核 职业技能认证方式的考核,一方面可以提高中职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运用能力的考核,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小结
只有深入企业,坚持教学与企业合作,才能了解企业需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使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建设融入职业教学中;才能把课程体系切实融入职业岗位要求,将专业技能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发挥校企合作教学这一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点,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这样职业学校才能成为培养企业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1]许戈平.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
[2]赵志友.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特点[J].机械职业教育,2007(8).
[3]朱强,江荧.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研究方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4]候建军.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J].教育与职业.2008(20).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