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时代性的崭新课题。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做到社会和谐,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涉及方方面面。其基本的要素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即发展的和谐、利益的和谐、精神的和谐。
  
  发展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发展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和物质之基。穷则乱,富生安。不发展、慢发展难以有社会和谐,离开发展谈和谐永远是“乌托邦”。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为9.6%;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GDP的高增长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维持,因而在经济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高速增长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可持续发展就难以为继,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谐发展,需要克服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心存顾虑,手足无措,不敢快速发展。有些同志,面对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下,茫然不知所措,思想上产生了困惑,从而丧失了追求发展的激情。实际上,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离开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发展快,而且要发展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干扰发展,而是保证发展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既追求发展的速度,又重视发展的质量。如果把科学发展观与加速发展对立起来,那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曲解;如果因为宏观调控而顾虑重重,徘徊不前,就会贻误发展时机;如果因为构建和谐社会而放慢发展的步伐,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一事无成。一旦错失“黄金发展期”,损失的是前人的心血,影响的是后世的发展,留下的是遗憾,得到的是悔恨。因此,任何自满情绪、松懈情绪、顾虑情绪、畏难情绪,都是要不得的。当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只能在发展中加以解决。一切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发展,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发展始终是硬道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任何可能影响发展的事情,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因为这样那样的困难动摇我们发展的决心,切不可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扰乱我们发展的思路,切不可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延缓我们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另一种倾向是只知加速,不懂科学,不会更好发展。科学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属性,是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所在。随着广泛深入的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思发展、谋发展,更想做到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然而,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需要一个跨越的过程。由于习惯于旧有的发展思维,对发展的科学性比较陌生,难以把握,因而在实践中,有的同志一讲发展就会身不由己地回归到传统的发展路径上,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继续走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老路。相比较而言,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易于实施,高投入、上项目、铺摊子,驾轻就熟;发展成果易于显现,以数字显示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经济总量,是无声的最有说服力的“裁判员”。而科学发展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没有精确的数字化的评价标准,有的发展成果要在未来很长的岁月里才能显现,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困难再大,也不能成为重走老路的理由。克服这种倾向,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全局,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会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二是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实践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用创新的举措开创新局面。改革开放之初,当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时,面对百废待举的局面,也有过不懂如何发展的尴尬。我们正是用敢闯敢试的精神,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今天,面对新的发展难题,我们同样需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通过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不允许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继续走粗放型增长的路子。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深化改革,切实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
  
  社会和谐的首要标志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能否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能否实现利益的和谐,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无不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化越来越明显,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得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矛盾日渐增多,特别是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
  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如“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等。妥善处理这些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大限度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既要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适度照顾少数人的合理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既要保护强势群体的合法利益,又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主体不牢,地动山摇。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社会和谐最紧要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社会主义事业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党的各项工作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愿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因此,我们的一切决策和工作都要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通过改革和发展,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现实的,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利益组成的。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与多数人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甚至是冲突的时候。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当然是少数人的利益服从多数人的利益,但也不能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肆意剥夺少数人的合法利益。切实维护少数人合理合法的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改制、农村征地、城镇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少数人的合法利益维护不力造成的。以农村土地征用来说,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土地农转非的增值收益向城市、向工业、向开发商倾斜,农民得到的太少。有关调查显示,46%的失地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下降,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群体,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现在农村最尖锐的矛盾主要跟土地问题有关,60%的农民上访是因为土地问题。征地造成的农民失地、失业问题,成为农村经济中不容回避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坚持以失地农民的利益为本,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上,既要发展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也要维护少数人的合理利益,切实保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为此,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照顾全体人民的实际利益,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具有高效率的天然优点,市场经济又具有引起收入差距的天然不足。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提高效率,激发活力,使社会富裕起来;另一方面要维护公平正义,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拉大,使社会安定下来。富裕加安定,社会才和谐。这就要从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着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坚决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同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总之,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财政制度和福利制度,激励强势群体创大业,帮扶弱势群体有作为,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社会和谐,不是没有差别,没有差别就缺乏效率和精彩;社会和谐,不是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缺乏生机和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不断调整、协调利益关系,努力缩小差别,妥善处理矛盾,把各种差别和矛盾控制在合理的、社会心理能够承受的、有利于社会不断进步的范围内。通过有效平衡社会利益,既消除不和谐因素,又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普遍提高。
  
  精神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支柱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今时代,思想精神的力量深深熔铸在社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之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物质“硬力量”的推动,又需要精神“软力量”的支持。一个社会,如果缺乏精神力量的支撑,终究会“忽喇喇似大厦倾”,分崩离析。精神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坚强支柱。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的开拓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等普遍增强。但是,与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建设相比,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日益明显。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物质文明建设一手硬、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传统优良精神的失落,现代社会精神的欠缺,使得一些社会矛盾日趋激烈,甚至浊化了社会风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构建市场经济形态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或者说构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精神,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是丰富多样的,是变化发展的。我认为,其根本性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进取追求精神,一是道德自觉精神。具备了这两种精神,既为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又为社会和谐提供了保障。
  进取追求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社会活力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取追求精神从总体上来说不断增强。但是,精神层面进取不足、追求乏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在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中依然存在不思进取、安贫乐道的精神状态;在先富起来的地区和群体中,有人滋生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懈怠心理。个人要成功、生活要富裕、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要进一步唤起人们的进取追求精神,把追求财富增长、追求事业成功、追求生活幸福化为人们永不停息的自觉行动。一个人只有不断进取、不懈追求,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才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弘扬进取追求精神,才能在财富的日积月累中走向和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进取追求精神,应大胆借鉴资本主义精神的精华。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一种以赚钱为目的、为天职,以劳动为义务、为责任,合理追逐利润的精神。“旨在人类物质商品供应的合理组织的服务中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它无疑总显得是作为人们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来说,资本主义精神包括赚钱、惜时、信誉,“要记住,时间就是金钱”,“信誉就是金钱”,“金钱具有增殖性”;还包括勤劳、节俭、守时和公平交易,“除了勤劳和节俭,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比在一切交易中严守时刻和公平合理更有助于青年人飞黄腾达的东西”。马克斯·韦伯评价说,富兰克林“所劝诫的不仅仅是在世上取得成功的手段,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伦理。违犯了它的规范,人们不认为是愚蠢,而认为是忘记了所负的义务。这是问题的本质。它不只是做生意的精明——那种事是很常见的,是一种社会的精神气质。”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真正动因。“近代资本主义的扩大的动力问题,不是供资本主义使用的资本额的起源问题,而首先是这种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凡是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且能够发生作用的地方,它就能产生自己的作为达到其目的手段的资本和货币供给。”资本主义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社会共同的财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资本主义精神中汲取其最合理的部分,化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道德自觉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带来社会群体的进取追求精神普遍增强,也造成社会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严重滑坡。人们过于把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上,片面地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个人的成败。社会上逐渐形成了金钱至上、贪得无厌的畸形心理。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道德自觉精神的失落,同社会主义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威胁。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任其发展,最终会使人们失去社会生活的安全感。构建新时代的道德自觉精神,成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道德自觉精神,是我国自古以来对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精髓,为人们在利益面前构筑了坚强的精神防线。孔子强调:“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东坡居士坚持:“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明代才子唐寅以诗明志:“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倘若我们能够继承这些传统精神中的宝贵财富,真正加以弘扬,那么教育、医疗等领域内的矛盾纠纷就会日渐稀少,干部队伍中的腐败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构建道德自觉精神,就要大胆吸取传统精神中的精华,通过长期而艰难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中,如果说进取追求精神是水,那么道德自觉精神就是渠。两者的结合,既引发源头活水滚滚而来,又保证一江春水畅流入海。进取追求精神和道德自觉精神的有机统一,将共同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和谐。
  责任编辑:刘卫东
其他文献
基地位于嘉义县番路乡触口村省道台18线18K旁,为进入阿里山国家风景区之门户,适合开发为游客上山前的停留服务据点。场地平坦,南侧的道路像快速移动的履带,北侧绵长的山脉,有如天
强卫.男,汉族,1953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现任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青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从8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1996年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曾达到1.36亿人,比1978年时的社队企业从业人
一、生态人居建设的内涵社会经济总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生态的恶化,当社会发展以后,回过头来治理环境的时候,则代价巨大。因此,生态建设就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房地产
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把流动性差的个人房屋抵押贷款通过信誉增强转换成为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流动的证券的过程.
针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在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采用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的单片机课程案例教学等方法,并实行以师生共同完成实
期刊
异议登记是我国《物权法》草案中规定的一项新制度,是我国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并根据我国不动产登记的实际情况设立的一项不动产物权保障措施。但是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围绕异议登
期刊
<正>本刊于2007年第5期刊出了“无锡产监杯”《物权法》与房地产权属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其中第60题有误,现将更正后的第60题刊登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