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共享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知乎Live”“在行”“分答”等一场场关于知识变现、知识零售的实验能走多远?知乎与果壳这样的知识社区,能否走出商业化困境?
日前,在知乎举办的第三届“盐Club”上,知乎创始人周源发布了一款新产品——“知乎Live”。编剧史航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累计回答了584个问题,赚到32383元。售卖知识,正成为一些用户“躺着赚钱”的方式。
几天后,果壳旗下的“在行”也推出一个轻型应用“分答”。
在共享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知乎Live”“在行”“分答”等一场场关于知识变现、知识零售的实验能走多远?知乎与果壳这样的知识社区,能否走出商业化困境?
资源不匹配、商业变现难是待解难题
后显慧(“三节课”发起人,入驻果壳“在行”的行家)
知乎这款新产品的两个关键词是“一对多”“付费”,这是对社区稀缺资源的有效调控和变现探索。
稀缺资源的供给能力决定了社区的生存能力。我曾经说过“社区里,有社会”。社区成败的一个核心点就是能否调动核心的稀缺资源的积极性,有效地将稀缺资源供给给大众。
陌陌能够成功的一个核心原因,是能够有效调动女生的活跃度,让社区里相对“冗余”的资源(男生)能看到相对活跃的女孩,甚至是美女的反馈。然而美女在社区里总是相对稀缺的,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个社区的“顽疾”,陌陌上马“直播”功能,让一个女孩可以面向几百个男生,这样稀缺资源得到进一步的稀释,而“冗余”资源男生们相对稳定。同时,商业变现也开始成为可能。
而将这一做法发挥到极致的就是直播平台。事实上,直播类产品的火热,在某种意义上帮助大部分社交产品同时解决了“资源匹配不均衡和商业变现难”这两大难题。
社区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内容 关系。内容可以是文本、视频和音频,也可以是人本身。关系可以是强关系(熟人),弱关系(半熟人或者陌生人)。然而优质的内容和人,在任何社区都是稀缺的。任何一个社区的成功都需要调动稀缺资源的积极性,满足大量长尾用户的消费需求。
如果“知乎Live”能够成立,它将为知乎带来现金流和交易佣金(当然,一开始肯定不会收交易佣金),这是实现稳定商业化的一大步。我个人对知乎基于知识变现的商业化努力表示赞扬,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更容易的“广告模式”,而是一直在探索一种更符合知乎文化和气质的变现方式。
“共享”初心与“变现”需求很难兼得
彭勇(自媒体“科技茶馆”出品人)
近几年,日渐火爆的共享经济成为极具发展潜力与想象空间的“抓手”。例如,Uber和Airbnb分别为出租车业和酒店业带来了冲击性的改变,也让我们看到了共享经济在可持续商业模式构建上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分答”“知乎Live”和“在行”,它们都是以“知识”作为“标的”的有偿共享经济模式。说实话,无论是Uber和Airbnb这种物资资源共享模式,还是知识资源共享模式,都真正发挥了互联网的作用,解决了社会资源不平等、信息不对等等问题。所以,从“理想价值”来说,共享经济是值得肯定的。
但理想不等于现实。事实上,Uber和滴滴现在的很多司机就已经是“职业化”的了。我们现在坐快车或专车,也很难见到“利用闲暇时间拉个活的车主”了。你会发现,我们现在看到的共享经济平台,其实已经背离了其“初心”——盘活社会闲置资源,激活经济剩余。
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可以想象,“知乎Live”“在行”与“分答”,其实到最后很难成为周源和姬十三(果壳网创始人兼CEO)想要的样子。正如有评论人士指出,(“在行”上)如果真的有行家通过频繁密集地出卖时间赚到了钱,估计它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既不是分享经济,也不是工作平台,我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只知道它一定会被心理按摩师、情感专家、创业导师、职业规划师、养生大师之类的万能行家占领。
所以,知乎与果壳,要想守住“情怀”,又实现“变现”,真的很难。因为,情怀终究是情怀,在现实面前很无奈,也很苍白。
哪怕长袖善舞 商业模式也难完美
曾响铃(资深评论人,格特信息创始人)
“在行”“知乎Live”“靠我”等平台各有特色、各有侧重,但底层的逻辑都一样,即通过互联网化实现人与知识的泛连接。这是罗振宇“U盘式生存”的最好写照,每个人都可以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而这种打破传统咨询培训模式的新经济形态,更有着独特的优势。
比如,人本身就是媒介,不再依托任何平台,知识共享就被无限放大并形成新的泛互联网商务模式:有认知盈余的行家,利用闲余时间为他人提供一对一的高性价比服务,从而把知识分享演变成一场单纯且善意的“金钱交易”。
此时知识分享不再局限于“强关系”的圈子内部,而让“弱关系”的牛人也参与进来为自己出谋划策。套用萧伯纳所说,跟交换苹果不同,“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这正是知识共享的真正杀手锏:无“内耗”却可产生纯增量价值。
但行业高歌猛进的现在也绝非万事大吉,即便是最完美的商业模式也有坑坑洼洼的“陷阱”。比如,用户规模、内容质量与平台质量如何平衡?
知识共享经济平台有三个使命:消除“知识交易感”带来金钱的罪恶感;让行家导师智客存在感爆棚;让学生们“满载而归”。但即便使命达成,它的商业价值就实现了吗?非也,如果学员与行家“私奔”,摆脱了平台怎么办?三四线城市是否存在这类场景需求,学员付费意愿怎样?专家在有限的“交谈社区”里,如何以交谈为核心连接更多服务,构筑商业模式?
只能做审核的平台 价值在哪儿
韩中杨(摄影爱好者,知乎、果壳资深用户)
果壳刚推出“在行”时,和“知乎Live”一样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也的确吸引了各行各业的行家入驻出售自己的“时间”和知识。但是,时间一久,有热情应约的行家就非常少了。通常的解释是,刚开始是因为“好玩”,所以能挤出一点时间应约聊聊,但时间久了,好奇心没了,也就没有“挤时间”的动力了。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果壳指望借由这个“付费版知乎”“共享经济下的社会大学”完成“在每次交易中抽取一部分费用实现盈利”的目的,难度可想而知。
如知乎和果壳一样的知识社区,在积累了相当用户数量后想变现,无可厚非。因为再有知识情怀做底色,其本身也是个商业平台,无法做到只谈用户价值和模式未来,而对营收规模和现金流情况避而不谈。
“在行”曾经带给我的美好想象在于:通过它的模式能够挖掘出真正有趣的人,比如:豆瓣、知乎上的深度用户,这些人不知名但有趣鲜活。而现实的情况是,“在行”在行家的选择上高度同质化并且“唯title化”。
网络大热的“奇葩说”之所以叫好叫座,是因为这个栏目不仅网罗了如马薇薇之类的“辩论咖”,也有如肖骁之类的“奇葩”,不管你喜欢萝卜还是白菜,你在这里总能找到“不一样的烟火”。所以,平台上物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很重要,否则注意力怎能持续?
对照“在行”的前车之鉴,“知乎Live”还要在平台价值上下功夫。从上线到现在,所有“在行”行家除一张个人页之外,再没任何互动,一个以人这种这么特殊的商品为纽带的平台,硬生生做成了一片死寂的货架。只能做审核的平台,其价值沉淀在哪儿呢?
日前,在知乎举办的第三届“盐Club”上,知乎创始人周源发布了一款新产品——“知乎Live”。编剧史航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累计回答了584个问题,赚到32383元。售卖知识,正成为一些用户“躺着赚钱”的方式。
几天后,果壳旗下的“在行”也推出一个轻型应用“分答”。
在共享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知乎Live”“在行”“分答”等一场场关于知识变现、知识零售的实验能走多远?知乎与果壳这样的知识社区,能否走出商业化困境?
资源不匹配、商业变现难是待解难题
后显慧(“三节课”发起人,入驻果壳“在行”的行家)
知乎这款新产品的两个关键词是“一对多”“付费”,这是对社区稀缺资源的有效调控和变现探索。
稀缺资源的供给能力决定了社区的生存能力。我曾经说过“社区里,有社会”。社区成败的一个核心点就是能否调动核心的稀缺资源的积极性,有效地将稀缺资源供给给大众。
陌陌能够成功的一个核心原因,是能够有效调动女生的活跃度,让社区里相对“冗余”的资源(男生)能看到相对活跃的女孩,甚至是美女的反馈。然而美女在社区里总是相对稀缺的,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个社区的“顽疾”,陌陌上马“直播”功能,让一个女孩可以面向几百个男生,这样稀缺资源得到进一步的稀释,而“冗余”资源男生们相对稳定。同时,商业变现也开始成为可能。
而将这一做法发挥到极致的就是直播平台。事实上,直播类产品的火热,在某种意义上帮助大部分社交产品同时解决了“资源匹配不均衡和商业变现难”这两大难题。
社区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内容 关系。内容可以是文本、视频和音频,也可以是人本身。关系可以是强关系(熟人),弱关系(半熟人或者陌生人)。然而优质的内容和人,在任何社区都是稀缺的。任何一个社区的成功都需要调动稀缺资源的积极性,满足大量长尾用户的消费需求。
如果“知乎Live”能够成立,它将为知乎带来现金流和交易佣金(当然,一开始肯定不会收交易佣金),这是实现稳定商业化的一大步。我个人对知乎基于知识变现的商业化努力表示赞扬,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更容易的“广告模式”,而是一直在探索一种更符合知乎文化和气质的变现方式。
“共享”初心与“变现”需求很难兼得
彭勇(自媒体“科技茶馆”出品人)
近几年,日渐火爆的共享经济成为极具发展潜力与想象空间的“抓手”。例如,Uber和Airbnb分别为出租车业和酒店业带来了冲击性的改变,也让我们看到了共享经济在可持续商业模式构建上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分答”“知乎Live”和“在行”,它们都是以“知识”作为“标的”的有偿共享经济模式。说实话,无论是Uber和Airbnb这种物资资源共享模式,还是知识资源共享模式,都真正发挥了互联网的作用,解决了社会资源不平等、信息不对等等问题。所以,从“理想价值”来说,共享经济是值得肯定的。
但理想不等于现实。事实上,Uber和滴滴现在的很多司机就已经是“职业化”的了。我们现在坐快车或专车,也很难见到“利用闲暇时间拉个活的车主”了。你会发现,我们现在看到的共享经济平台,其实已经背离了其“初心”——盘活社会闲置资源,激活经济剩余。
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可以想象,“知乎Live”“在行”与“分答”,其实到最后很难成为周源和姬十三(果壳网创始人兼CEO)想要的样子。正如有评论人士指出,(“在行”上)如果真的有行家通过频繁密集地出卖时间赚到了钱,估计它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既不是分享经济,也不是工作平台,我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只知道它一定会被心理按摩师、情感专家、创业导师、职业规划师、养生大师之类的万能行家占领。
所以,知乎与果壳,要想守住“情怀”,又实现“变现”,真的很难。因为,情怀终究是情怀,在现实面前很无奈,也很苍白。
哪怕长袖善舞 商业模式也难完美
曾响铃(资深评论人,格特信息创始人)
“在行”“知乎Live”“靠我”等平台各有特色、各有侧重,但底层的逻辑都一样,即通过互联网化实现人与知识的泛连接。这是罗振宇“U盘式生存”的最好写照,每个人都可以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而这种打破传统咨询培训模式的新经济形态,更有着独特的优势。
比如,人本身就是媒介,不再依托任何平台,知识共享就被无限放大并形成新的泛互联网商务模式:有认知盈余的行家,利用闲余时间为他人提供一对一的高性价比服务,从而把知识分享演变成一场单纯且善意的“金钱交易”。
此时知识分享不再局限于“强关系”的圈子内部,而让“弱关系”的牛人也参与进来为自己出谋划策。套用萧伯纳所说,跟交换苹果不同,“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这正是知识共享的真正杀手锏:无“内耗”却可产生纯增量价值。
但行业高歌猛进的现在也绝非万事大吉,即便是最完美的商业模式也有坑坑洼洼的“陷阱”。比如,用户规模、内容质量与平台质量如何平衡?
知识共享经济平台有三个使命:消除“知识交易感”带来金钱的罪恶感;让行家导师智客存在感爆棚;让学生们“满载而归”。但即便使命达成,它的商业价值就实现了吗?非也,如果学员与行家“私奔”,摆脱了平台怎么办?三四线城市是否存在这类场景需求,学员付费意愿怎样?专家在有限的“交谈社区”里,如何以交谈为核心连接更多服务,构筑商业模式?
只能做审核的平台 价值在哪儿
韩中杨(摄影爱好者,知乎、果壳资深用户)
果壳刚推出“在行”时,和“知乎Live”一样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也的确吸引了各行各业的行家入驻出售自己的“时间”和知识。但是,时间一久,有热情应约的行家就非常少了。通常的解释是,刚开始是因为“好玩”,所以能挤出一点时间应约聊聊,但时间久了,好奇心没了,也就没有“挤时间”的动力了。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果壳指望借由这个“付费版知乎”“共享经济下的社会大学”完成“在每次交易中抽取一部分费用实现盈利”的目的,难度可想而知。
如知乎和果壳一样的知识社区,在积累了相当用户数量后想变现,无可厚非。因为再有知识情怀做底色,其本身也是个商业平台,无法做到只谈用户价值和模式未来,而对营收规模和现金流情况避而不谈。
“在行”曾经带给我的美好想象在于:通过它的模式能够挖掘出真正有趣的人,比如:豆瓣、知乎上的深度用户,这些人不知名但有趣鲜活。而现实的情况是,“在行”在行家的选择上高度同质化并且“唯title化”。
网络大热的“奇葩说”之所以叫好叫座,是因为这个栏目不仅网罗了如马薇薇之类的“辩论咖”,也有如肖骁之类的“奇葩”,不管你喜欢萝卜还是白菜,你在这里总能找到“不一样的烟火”。所以,平台上物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很重要,否则注意力怎能持续?
对照“在行”的前车之鉴,“知乎Live”还要在平台价值上下功夫。从上线到现在,所有“在行”行家除一张个人页之外,再没任何互动,一个以人这种这么特殊的商品为纽带的平台,硬生生做成了一片死寂的货架。只能做审核的平台,其价值沉淀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