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中产阶级外交政策”与中美关系

来源 :美国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d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大选期间,拜登及其团队提出了一项服务于美国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作为他们的竞选口号及施政纲领.入主白宫后,拜登政府着手推进其"中产阶级外交政策"议程,作为回应国内选民诉求、对冲特朗普"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影响、重塑美国外交政策方向及与中国展开竞争的重要抓手.拜登政府的"中产阶级外交政策",还处于推进落实的早期阶段,但是这一政策暗含的对华"战略竞争"态势,以及拜登政府将应对所谓"中国挑战",作为政策推进的舆论动员工具,将对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其他文献
共和党在2020年美国府院选举中失利,但展现出了较强的选民动员能力,尤其在两院和州选举中表现好于预期.该党对传统民主党票仓的动员体现出其选举策略正在转型,由传统意义上的“白人保守党”向劳工政党转变.与此同时,在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美国劳工逐步成为反全球化的保守主义先锋,与共和党政治精英合流.本文认为共和党将形成本土劳工和传统制造业资本的联盟,通过反全球化的政治思想,尤其是继承自殖民地时期的“工匠传统”来调和党内矛盾.由于特朗普个人缺乏政治经验,共和党围绕着特朗普民粹运动进行的转型仍带有一定不确定性,
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的要求,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健全成熟完善的必然趋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大最重要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百年历程经过了四个阶段,采用了三种基本方法,主要有十二个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需要重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必须坚持百年来正确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民主党在佐治亚州获得了总统选举以及国会参众两院选举等层面出人意料的胜利.民主党在佐治亚州的胜利是近年来持续积累的结果,但也仅与共和党形成了势均力敌的状态,并未达到历史最佳状态.究其原因,佐治亚州非洲裔等少数族裔选民的增长态势,亚特兰大城区与城郊地区等城市圈的扩展态势等长期因素,特朗普政府极端议程及其对疫情防控不力等对共和党选民不同程度的抑制等中短期因素,以及某些突发因素共同成就了民主党的微弱优势.由于佐治亚州独有的特性与传统,其选举结果对其自身乃至整个南方的辐射效应相对有限.佐治亚
备受瞩目的2020年美国大选不仅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选民投票率最高的一次选举,而且也成为党争极其激烈、社会极端分裂的一次选举.尽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击败在任总统特朗普入主白宫,同时民主党人还在国会参众两院获取了微弱政治优势,形成一党同时控制府会的“一致政府”格局,但拜登执政后仍将面临来自政党政治层面的三大结构性制约,即更趋极化的两党博弈、更趋显著的党内分化与更趋复杂的政党重组态势.上述三方面结构性制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四年甚至更长周期内美国政治的走向,由此产生重要的内政、外交影响.基于此,如何有效弥合
美国从建国之初为防止中央集权就确立了选举制度,而后随着各方分歧的不断加大而走上政党选举的道路.纵观美国1992—2020年八次总统大选,美国政治版图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决定选民的利益结构,进而通过选民的政治诉求投射到选举政治中.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族裔结构在各州的投票倾向变动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并进一步加深了两党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
美国人口越来越多样化和老龄化,受教育程度提升并向城市集中.这些变化使民主党日益成为一个由少数族裔、年轻人、城市居民、受过大学教育的白人组成的选举联盟,而共和党日益依靠老年人、乡村居民、未受大学教育的白人.拜登在2020年大选中虽然流失了少量少数族裔选票,但增加了大量白人、年轻人和老龄人口选票.这种相对平衡的竞选策略使他能超越希拉里的失败并战胜特朗普,但拜登和民主党仍然未能获得稳固的多数,其胜利相当脆弱.未来的人口结构变化更有利于民主党,但共和党仍可能通过调整策略来组建新的胜选联盟.
当前美欧关系正处于转折点,百年变局以及美欧政策调整冲击跨大西洋同盟关系,美欧在世界观、战略观以及对华观上的分歧成为塑造同盟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拜登执政后,美欧同盟关系的氛围将改善,美国对欧将实施有别于特朗普和奥巴马时期的“新大西洋主义”政策,但美欧关系的恢复仍有局限性,在经贸、科技、安全等具体领域的长期结构性矛盾或者方向性分歧将影响美欧重新走近的程度.展望未来,美欧关系的新变化、新动向将对中美欧三边关系、国际多边合作以及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2020年美国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场选举,受到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冲击,这场选举的核心议题、社会情绪、投票程序等受到全方位影响,也对大选结果产生了关键影响.这场疫情不仅重创了美国政治经济,也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安全观念,使非传统安全治理问题成为美国关注的焦点.同时,这是美国政治—社会严重撕裂状态下的一场选举,是“特朗普主义”同“奥巴马主义”的又一次对决,美国上下、左右、种族矛盾同步激化,国家发展方向走到了一个战略“十字路口”,这场选举并没有缓解美国社会的“百年裂变”,反而使“两个美国”的对抗愈演愈烈,
西方对中国最大误解集中在文明型国家和共产党中国上,最担心中国崛起会打破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和普世价值神话.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工业文明向数字化文明转型之际,中西竞争进入社会制度、治理模式的同质性竞争层面,从全球化核心技术、标准、规则乃至全球化体系本身延展开来.为此,讲好中国作为一种文明而非民族国家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作为文明型政党的故事,是赢得中西叙事之争的前提.在中国国内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观,在国际上倡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消除和平、发展、治理和信任的赤字,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在族裔政治方面出现新特点:两党候选人在全国层面的白人选民支持率均上升,在少数族裔选民中,拜登在全国非裔的支持率低于希拉里,但是却依靠摇摆州的非裔选民支持而获胜;特朗普在全国非裔、拉美裔、亚裔选民中的支持率均高于2016年,但在摇摆州因缺乏足够的白人选民支持而败选.族裔政治仍然是总统选举中的重要议题.出现以上新特点的原因,一方面,由美国政治的种族化所致;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和弗洛伊德事件等偶然事件的影响,并对两党候选人产生了利弊并存的影响.此外,民主党基层组织的多年动员工作,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