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词恳切 意蕴深长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宋代文坛上,苏氏一门父子三人,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尤其是苏轼,最为光彩夺目。在“三苏”中,苏洵,号老泉,22岁才发愤苦读,以政论、史论见长,可谓大器晚成。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均少年得志。在苏轼21岁、苏辙18岁时,父子三人同科及弟,一时成为美谈。
  苏轼、苏辙二人,苏轼成就为高,其才气过人,且多才多艺,诸体皆精,为人豪放、旷达,但一生坎坷,屡遭贬谪,终生不得志;而苏辙,虽然文名、才气均在其兄之下,但为人持重,谨慎,一生仕途较苏轼顺畅得多,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两人除了人生际遇不同外,他们在性格、气质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兄弟两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的主要原因。关于这一点,其父早年便有觉察,并对此作过精当的评价和意味深长的告诫,这便是《名二子说》。文中苏洵评价苏轼: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这段文字是写苏轼的,苏洵把大儿子(子瞻)取名为“轼”是有深意的,作者以车为喻:车的轮子,辐条,车盖,轸木(中轴横木)都有所专职,缺一不可,只有轼(车前的横杆)没有实际用途,只是装饰,但又不可或缺,少了它便不是一辆完整(或说完美)的车。把儿子取名为轼,就是希望他能从车轼懂得人当掩饰自己,不要外露,“惧汝不外饰也”。这是其真正用心。
  作者这样告诫儿子,绝不是信口而言,虽然写此文时苏轼只11岁,但他发现其子天贤聪慧,机敏过人;另一方面又过于外露,为人狂放不羁,不拘小节,率性而为。从此后苏轼的经历看,他的种种遭遇,固然有很复杂的政治背景和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但其内因仍是性情中“不外饰”和恃才傲物造成的。
  再看下面对苏辙的评价: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动,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勉)矣!”
  作者仍以车马设喻,把小儿子(子由)取名为“辙”,车马之行,必由车辙,但论车马的功劳、功用,是谈不到车辙的,可是车马的颠覆,倾倒的灾祸也影响不了“辙”。既不居动,亦无倾覆之患,善处祸福之间,是苏辙一生的写照。苏辙一生为人谨慎、持重、内敛,不出风头,不冒风险,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理。在诗文上我们说苏轼深受佛道影响,超然、淡泊,可是在处世方面,不及苏辙“不偏不倚,处乎中庸”和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世风格。
  作者写作此文时,苏轼11岁,苏辙才8岁,我们不得不佩服苏洵对儿子的深刻了解,真是知子莫若父啊!
  本文文笔简练、质朴,不求浮华,不事雕饰,通篇以车设喻,既贴切又形象。上段尾“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既是对儿子的谆谆告诫,又是对儿子性格充满忧虑!而下段尾“辙乎!吾知免矣!”则流露几分赞许、鼓励。
  全文只短短八十四字,言词恳切,意蕴深长,虽是舐犊之情,感人至深,却仍不失大家政论文之古朴严谨的风格,“读之如有波澜动荡,不可遏抑之势”。
  陕西省汉阴县汉阴中学(725100)
其他文献
建构主义思想是20世纪末期教育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思想进步。从我国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来看,尽管没有出现“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概念,但事实上建构主义思想在教学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把这种崭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中,最有效的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平台,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传承人类文明、展示人的生命活力。而在这样的教学
期刊
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作文,其重大作用早就被人们所认同。当今高考,作文几乎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已经引起了语文界的高度重视,但教师对作文的评改工作,对作文的指导工作却亟待创新。   我国的教育模式已从古代私塾教育的“一对一”的教育形式发展到现代教育的“一对几十,甚至百多”的教育形式。一般情况下,一个语文老师都有两个平行班,100多个学生
期刊
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亦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确,“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平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常常就蕴涵在有限之中。教学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着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着深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关注细节,关注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关注课堂气氛的微妙变化,捕捉其中的闪光之处,适时引导,就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思辨与灵性,充
期刊
“积累”二字的较早意义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现在的“积累”都取渐进“聚集”义。但就语文“积累”而言,它是融语文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的一个概念。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积累”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
期刊
水遇礁石才会激起绚丽的浪花,平风静浪不会造就伟大的诗人。唐代诗人群星璀璨,又有几个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坎坷?其中不少诗人甚至遭受过多次贬谪的痛苦。这些诗人由贬谪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往往反映到他们所写的诗中。我们姑且称这一类诗为“贬谪诗”。这些发自肺腑的诗篇,借命乖运蹇之事,抒不平则鸣之情,往往写得言真语切,情意浓浓,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下面列举唐代的几首贬谪诗略作赏读。    一、抒同情关切之情  
期刊
龚自珍(1792—1841年),字瑟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现在浙江杭州)人,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27岁中举,38岁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48岁辞官南归,先后在杭州的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卒于云阳书院。《病梅馆记》是龚自珍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题目又名《疗梅说》。  龚自珍生活在满清帝国腐朽没落、行将崩溃的时代。当
期刊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以下简称李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以下简称白诗)均有出色的音乐描写,清人方扶南把它们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但因诗人的个人才情不同,生活遭遇不同,故两首诗在音乐描写方面呈现迥异的创作风格,也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所以,方扶南说,李诗足以泣鬼,白诗足以移人。  第一,就表现手法而言,李诗和白诗都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典范。但李诗以侧面描
期刊
现代汉语词汇里有一类ABB式的形容词,它是由一个单音语素加上一个叠音后缀构成的。黄伯荣、廖序东先生把这类词归入合成词里的附加式,即由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构成,如“喜洋洋”“沉甸甸”等。ABB式的形容词应该怎样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现代汉语知识》第一册(1999年4月第1版)是这样表述的:“充当词缀的叠音语素不论原来是什么声调,都要变读阴平。”这类词语只有这样一种读法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
期刊
自新课改全面开展以来,语文的人文性一度受到高度关注,似乎课堂教学不谈“人文性”就脱离了新课改。然而,“矫枉”却出现了“过正”,过度强调人文性又使得语文课失去了语文本体,淡化了语文味。因此,当前语文课正在努力回归“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落实”,并寻求在此基础上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培养语文能力重要基础的“咬文嚼字”重新得到了重视。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到底怎样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期刊
我有幸参加了河北省2007年高考作文评卷,有些许感想,希望能对2008年的考生有点帮助,让考生自如应对高考作文。    首先,学生们要相信高考阅卷的绝对公平性,不要被高考前满天飞的流言蜚语搅乱了思路,乱了复习步伐,不去认真对待高考作文,这其实是大错特错。高考评卷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阅卷老师评卷之前要对当年的评卷标准认真学习,并讨论、分析、试评、正评。评卷过程中,计算机阅卷系统要把同一篇作文打给两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