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发灵感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vk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感一词,乍听起来似乎有些神秘。其实,只要认真地研究它,就会发现它并不神秘,而且人人都具有产生灵感的生理、心理功能。
  
  一、什么是灵感
  
  灵感,就是形成创造性的认识(或创造性的构思)的刹那间,在人脑中的反映。“科技的本质是发现发明。发现,是对已有事物的新认识,即从不知到知;发明,是创造出没有的新事物,即从没有到有。”灵感反映的就是从不知到知,从没有到有的转化。它既包括直接反映,又包括间接反映,即在直接反映与间接反映的基础上,悟出新认识来。从而产生发现发明的成
  例如,《水知道答案》的作者江本胜[日]说:多年研究水之后,那一天,我偶然翻开一本书,书上有一行标题进入我的视域:“雪之结晶,没有任何两片相同。”这句话给了我启迪:“原来如此!说不定水冻成冰,观察其结晶,其容颜可能完全不同尸我的性格是灵感一来,马上付诸行动。于是很快便和公司里年轻的研究员一同展开了实验。着手实验两个月后,终于拍到了第一张水结晶的照片。那是一张非常美丽的六角形的结晶。统计这些结晶,并制成图表后,就能了解水的性质,诸如哪些水会出现类似的结晶,哪些水根本不会形成结晶,还有哪些水只能形成一些破碎的结晶,等等。
  在发现发明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灵感,产生创造性的认识,才出现了从来没有的新设想、新认识、新观点、新发现、新事物。
  要研究灵感,就需要研究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活动。人的认识能力是一个系统,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各种认识因素的整体结构。其中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感知觉等。在认识的过程中,这些因素一方面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另一方面又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只有在上述这些因素既有各自分工,又共同发挥整体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一个人良好的认识能力。
  一般来说,人人都具有认识能力中的各种因素,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形成灵感、产生创造性的认识能力。因为一般人仅把认识因素中的一般作用发挥出来,只有创新人才,才能够把认识因素中的创造性作用发挥出来。
  
  二、如何引发灵感
  
  要引发灵感、形成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最重要的是把各种认识因素中的创造性作用发挥出来。
  
  1、注意力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就是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出要反映的对象。集中性是指人在选择认识对象的同时,对别的事物的影响加以抑制而不予理会,以保证对所选择的对象有鲜明的清晰的反映,从而使认识活动在选定对象上保持和深入,并进一步达到专注。
  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肖思·德拉蒙德教授说:“注意力是脑力金字塔的根基,如果你的注意力更集中,那毫无疑问,在此之上的所有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2、观察力
  创新人才的观察是同有意注意、意志注意相结合而进行的。它不是一般的观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去观看和考察所了解的事物。通过观察,接受信息,得到启发,可以发现新的研究课题;或者通过观察,积累资料,分析判断,概括总结,可以获得新的科学结论。例如,德国植物学家威廉·巴尔特洛特博士,他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上千种植物表面的显微结构,最后得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秘密是:莲花的叶片能自我清洁。
  
  3、想象力
  想象不仅能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形象,还能形成现实中未曾出现过的、有待于创造的新形象,而且也能想象出未来事物的新形象。所以,要发挥想象力的创造性作用,就不只是对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是要在自己的头脑中独立地去创造新的形象。例如科幻作家凡尔纳,十九世纪就在他的作品中写了电视机、直升飞机等。
  发现与发明的过程都是通过想象力来实现的。所以,想象力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引发灵感、产生创造性认识的前提。
  
  4、记忆力
  记忆力的创造性作用,在于记忆系统就是一个大的产生式系统。
  西蒙等心理学家认为记忆中的信息已经不是感觉映象本身,而是感觉映象经模式识别、抽象概括后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些“关系的结构”。他与纽艾尔等人还认为,记忆系统就是一个大的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本身就具有控制功能,因为产生式包括条件和行动两部分,每当条件被满足,行动就执行。这就是说,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灵感的产生,就能够以一种自动化的形式出现。
  
  5、思维能力
  什么是思维?《哲学大辞典》认定:“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世界能动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因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经过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直接到间接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就是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即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把对事物直接的认识转化到间接的认识上来。一切科学的概念、定义、定理、规律等,都是通过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得出的结果。
  
  6、感知觉
  感觉和知觉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对事物的反映,都是比较简单的低级的认识活动。但是,它同时又是各种复杂认识活动的基础。只有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想象、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才能得到发展。可见,感知觉也是形成创造性认识能力的因素之一。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灵感是综合性的。人脑的综合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钱老一语指出了灵感形成的机制。灵感的形成,不是某种单一认识因素的作用,而是由于对综合认识能力整体功能的运用,从而才能够把人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灵感的形成,不仅仅是认识因素的作用,而是通过专心致志的努力,从多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了充分的准备,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又经过连续思考、反复琢磨、深思熟虑和从多方面变换方法,进行钻研探索的结果。
  
  三、灵感形成的生理基础
  
  1、三个机能联合区
  神经心理学指出:人脑可以区分出三个基本的机能联合区,或三个基本的脑器官。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实现,都必须有它们的参与。
  第一机能联合区,是保证和调节皮质紧张度和觉醒状态的器官,它位于下部的脑干和脑的皮质下部位。这些器官与皮质有双重关系,它既增强皮质的紧张度,同时又经受它的调节。皮质最适宜的紧张度的存在,对心理活动的有组织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机能联合区,是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器官,它位于新皮质的外表部,占据着它的后部。按其组织结构来说,它是由皮下神经元和脑皮质神经元组成的。
  第三机能联合区是对进行着的活动予以规划、调节和控制的器官,它位于大脑两半球的前部、中央前或前方。
  研究表明:心理活动的每一种形式,总是一种复杂的机能系统,总是依靠脑的所有三个机能联合区的协同工作来实现,其中每一个机能联合区都对整个心理过程的实现发挥自己的作用。
  
  2、两种信号系统
  根据信号刺激的特点,巴浦洛夫把大脑皮质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以具体的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建立的各种条件反射。它是由感觉、知觉、表象组成的。例如,凡是吃过梅子的人,看到梅子时,就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直接的反映。
  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条件反射。它由语言、文字组成。例如,掌握了语言的人,就会在讲梅子一词时,流出口水,“谈梅生津”。它是一种间接的反映。
  直接反映与间接反映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形成人的一般认识能力与创造性认识能力。
  由此可见,人人都有形成灵感、产生创造性认识能力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创造性的认识能力与创造性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
其他文献
科幻小说中,外星人总是乘坐一碟太飞行器在空中自如飞行。如今,一位68岁的英国老人用了十几的时间,终于造出这样一个“飞碟”,把科幻小说里外星人乘坐的神秘飞行器变成了现实,这一
我是《发明与创新》的忠实读者,尤其对《挑战与争鸣》栏目更是情有独钟,期期必读。可谓真知灼见.篇篇精彩。的确.科学要敢于创新.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或,敢于思考重大问题,只有百家争
在现场闭路循环工作模式下,采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制的小型可移动式除氚器对微量((0.5~1)×10-6)气态氚进行脱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床在450℃工作温度下,空气闭路循
Dirac电子材料是凝聚态物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单层和双层石墨烯的受限Dirac电子结构及其外场调控,揭示了受限Dirac电子的相对论效应,并与传统的Schr?dinger电子进
时文展台百合花开宓月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露出嫩黄的蕊。
胆固醇结石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代谢性疾病;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e,WES)作为新一代测序技术,是利用序列捕获技术将全外显子区域的DNA捕捉并富集,然后进
“明年,长沙市民可在旋涡里看穹幕立体影视和4D电影。”近日,湖南省政府和长沙市政府共同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湖南省科学技术馆(简称湖南科技馆),已完成初步设计、监理招标和施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我想飞呀飞呀飞,却总也飞不高……”直到我遇见他,我才理解了这段歌词的真正含义叫差距!
童年生活就应该像鲁迅这样度过:在灿烂的阳光下保持一颗童心;在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在无味的冬天也能寻到童趣;在严肃的学习中偷寻一丝快乐。  童年如含苞待放的花朵,芬芳扑鼻;  童年像陈年的美酒,时间越久,越香醇;  童年似一条潺潺的小溪,流啊流啊,流到每个人的心中……  英国诗人拜伦说:“啊,幸福的年代,谁会拒绝再体验童年生活?”鲁迅就是在中年时回忆了美好的童年时代,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