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的教学是我国小学课程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我国传统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变和创新,才能更好的符合当前我国现代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8-0121-01
1.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运用于生活。一方面,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生活中包含了多元化的数学元素,如时间、人民币等。在识别和计算时,需要学生利用基础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挖掘其中的数学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而言之,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如果教師能够有效挖掘这些资源,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此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性。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完全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但是,由于教师的能力不足,且缺乏实践经验,导致这些新式教学方法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突破以往的教学理念。而生活化的教学则是教学理念上的一次变革,它可以将生活与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发挥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但是,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过于繁杂,所以,在前期课前准备活动中,教师需要收集大量相关的资料,耗费较大的精力和时间,结合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以此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而且,我国的教育多半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很多教师在观念上并没有发生转变,依旧以考试的知识范围为主,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造成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强灌式、填鸭式、单一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而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从“学习”转换为“我要学”,从“自主学习”到“我会学习”等,进行有效转换。同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2)合理选择数学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能够合理筛选出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以此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抽象的数学理论形象化。众所周知,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数学问题都适合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生活题材,作为教学中的生活案例,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数学知识主要表述的是通过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达出数学思想和数学理论。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很多理论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单一口述的教学方法,会导致整个课堂处于“一言堂”的教学状态,让学生感觉课堂过于枯燥和乏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通过语言转换的方法,将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转换成学生能够理解的一种简单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用生活化的语言,将数学语言进行有效转换,以此创造教学情景,从而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此更好的探究其中的数学知识。
(4)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作业的兴趣。小学数学属于基础性的学习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其难度性更高。所以,在实际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课外数学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探究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课外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组性的生活探究题,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这些生活现象,从而了解生活中的变化和发展,以此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应当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同时,让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带入课堂,作为课堂交流的话题之一,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此更好的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
[2]饶家连.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8-0121-01
1.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运用于生活。一方面,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生活中包含了多元化的数学元素,如时间、人民币等。在识别和计算时,需要学生利用基础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挖掘其中的数学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而言之,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如果教師能够有效挖掘这些资源,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此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性。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完全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但是,由于教师的能力不足,且缺乏实践经验,导致这些新式教学方法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突破以往的教学理念。而生活化的教学则是教学理念上的一次变革,它可以将生活与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发挥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但是,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过于繁杂,所以,在前期课前准备活动中,教师需要收集大量相关的资料,耗费较大的精力和时间,结合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以此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而且,我国的教育多半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很多教师在观念上并没有发生转变,依旧以考试的知识范围为主,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造成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强灌式、填鸭式、单一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而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从“学习”转换为“我要学”,从“自主学习”到“我会学习”等,进行有效转换。同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2)合理选择数学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能够合理筛选出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以此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抽象的数学理论形象化。众所周知,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数学问题都适合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生活题材,作为教学中的生活案例,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数学知识主要表述的是通过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达出数学思想和数学理论。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很多理论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单一口述的教学方法,会导致整个课堂处于“一言堂”的教学状态,让学生感觉课堂过于枯燥和乏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通过语言转换的方法,将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转换成学生能够理解的一种简单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用生活化的语言,将数学语言进行有效转换,以此创造教学情景,从而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此更好的探究其中的数学知识。
(4)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作业的兴趣。小学数学属于基础性的学习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其难度性更高。所以,在实际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课外数学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探究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课外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组性的生活探究题,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这些生活现象,从而了解生活中的变化和发展,以此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应当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同时,让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带入课堂,作为课堂交流的话题之一,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此更好的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
[2]饶家连.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