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肋间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上海长海医院36例中国成人胸主动脉CTA原始横断面图像资料,利用Vitrea FX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观察并测量第8、9、10双侧肋间动脉及双侧胸廓内动脉数据.结果 CT检查示第8~10肋间动脉平均长度及对
【机 构】
:
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肋间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上海长海医院36例中国成人胸主动脉CTA原始横断面图像资料,利用Vitrea FX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观察并测量第8、9、10双侧肋间动脉及双侧胸廓内动脉数据.结果 CT检查示第8~10肋间动脉平均长度及对应测量点管径相仿,长度均大于180 mm,腋中线水平管径均大于2.1 mm,右侧肋间动脉平均长度较左侧略长,左、右肋间动脉各测量点管径相仿,相应点管径约相当于胸廓内动脉85% ~ 90%.结论 肋间动脉可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理想后备血管。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法洛四联症心内修复术(repaired tetralogy of Fallot,rTOF)后患者(儿)中期右心室功能减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46例rTOF患者(儿)和46例健康志愿者行年龄配对t检验.记录超声心动图检查各项指标结果.rTOF患者(儿)三尖瓣侧壁瓣环处的收缩期峰速(St)、舒张早期峰速(Et)和舒张晚期(A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然后以St'的中
近年来,低剂量CT广泛用于肺癌筛查,肺微小结节(≤1 cm)和肺内磨玻璃影(GGO)的检出量日趋上升,术中定位的难度随之增加,对于定位手段的需要和依赖程度也随之提高[1].肺结节定位技术历经多年探索,已可借助不同设备、手段和材料实现定位.现对可行的肺微小结节和GGO的定位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目的 探讨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新发房颤(POAF)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1月516例CABG患者,按年龄分5组,分别为<40岁组61例,40 ~ 49岁组97例,50 ~ 59岁组115例,60~ 75岁组140例,>75岁组103例.分析不同年龄段和性别患者的POAF发生率、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远期房颤复发率.结果 随年龄增加,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137例Stanford A型急性夹层动脉瘤患者施行外科手术.其中男106例,女31例,年龄(46.8 ±13.1)岁,体质量(69.9±18.0)kg.以2005年急性肾损伤网络工作小组制定的AKIN诊断标准为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全组患者均在体外循
近10余年来,以电视胸腔镜手术为代表的胸部微创外科技术迅猛发展并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涉及胸外科各类手术,已成为胸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期确定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主动脉病变患者,A型主动脉夹层23例,升主动脉瘤20例,总结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及手术经过,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A型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结果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组和升主动脉瘤组患者的年龄(P=0.012)
患者女,39岁.6年前行右髂骨软骨肉瘤切除术.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20天.在外院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次日复查胸部X线片示右侧胸腔大量气体密度影,右侧肺门处见不张的肺组织,左肺见多处软组织密度影.胸部CT示,右肺见多处巨大肺大疱影,左肺散在多处软组织密度影,左肺下叶见囊泡样病变(图1、2).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肿瘤标志物均无异常。
呼吸道并发症常见于开胸术后,主要表现为肺不张、肺水肿、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衰竭,肺栓塞,基础性慢性肺疾患加重等[1-2],高龄开胸患者更易发生上述情况,盐酸氨溴索能促进肺脏合成与释放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效增强肺组织的自身氧化防御作用,并能抑制炎性反应,是良好的肺保护药物.我们评估盐酸氨溴索对于易发肺部并发症的高龄开胸手术患者是否有预防效果,进行了此项随机
房间隔造口或扩大术(atrial septostomy)是指运用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法建立房间隔缺口,或使原有的房间隔缺损或未闭的卵圆孔扩大,增加体、肺静脉混合血流,减轻左(右)心房压力,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患儿缺氧、缺血状况,从而改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为后续心脏矫治手术创造条件,已成为许多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重要姑息性治疗方法。
高龄患者行瓣膜手术在发达国家常规开展,单纯年龄因素已不是手术禁忌症[1].由于缺乏对高龄患者手术风险、术后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情况的有效评估,很多患者被认为不适合手术治疗.现总结116例75岁以上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探讨手术风险及中、远期疗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