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eai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要求不相适应,与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不相适应,与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不相适应。特别是近几年来,部分乡镇卫生院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状态,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反差。就南通市的情况而言,经随机抽查两所省、市级医院,6所县级医院,12所中心卫生院,30所乡镇卫生院,1989年与1985年相比,前三者床位分别增加9.5%、5.4%和16.6%,而乡镇卫生院却减少了2.9%,固定资产前三者分别增加了71.3%、 Over the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and township hospitals has been relatively slow, incompatible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s of the peasant masses for health care, and incompatibl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civilizations in rural area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very year 2000 health care for all”. The strategic goals are not suitable. In particular, in recent years, some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have been stagnant or even shrinking, which contrasts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In the case of Nantong, a random sample of two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hospitals, six county-level hospitals, 12 central hospitals, and 30 township and township hospitals was conducted. Compared with 1985, the first three beds were separated. Increased by 9.5%, 5.4%, and 16.6%, while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decreased 2.9%, and the first three fixed assets increased by 71.3%.
其他文献
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乃至2000年前,苏联卫生保健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完善经济机制以及广泛运用核算原则。对于大多数卫生保健机构来说,经费的主要来源是预算拨款,因此重要的
当前,防治性传播疾病和禁毒已成为我国全社会关注的事,为此党和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动员有关方面大力开展综合治理,收到很大成效。为使这一工作更顺利地进行,提出三点建
系统理论,一般包括系统哲学、系统管理、系统分析三个方面,并已逐步渗透到各种重要管理活动中去。就系统管理而言,主要适用于协调分系统在理论上的基本点是:从注重实效的观
褥疮是临床常见的护理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甚至因感染导致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的生命。1995~1998年,我们采用自制的复方五倍子粉治疗中、重度褥疮46例,取得了
通过二年多的儿童计免保健保偿实践,我们从中受到启发,领悟到初级卫生保健组织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以预防为中心,开展多种健康医疗综合性有偿服务保险制的模式。一、我市儿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 ,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 ,在“高等教育面向 2 1世纪教
菌枝兰冲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降低GPT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迁延性重症肝炎。为了探讨菌枝兰冲剂毒副作用,我们用大鼠进行了长期和急性毒性实验。
经济全球化日渐发展促使英语学习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通用性语言,英语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以及推广,因此,英语也是我国基础教学的主要科目。跨文化意识在学生英
欣逢《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创刊十周年,我们为贵刊十年来走过了飞跃的历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欣喜。在此,我们向为这本刊物付出辛勤劳动的编者、作者、读者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