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四溢的一代巴蜀名流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主席倡议、周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筹建的,是一个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聚才敬士之所。馆员大都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各馆首任馆长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本刊从2007年首期起,在“翰林风采”专栏中,特邀各地文史馆的同仁撰文介绍本省市首任馆长,让读者领略各馆“首任馆长”之风采,感悟一代名士之人生。
  
  在追求与探索中不断成长
   刘孟伉(1894—1969)名贞健,字孟伉,晚号呓叟,四川云阳人。幼年时从其兄刘贞安(晚清进士)研习文史及书法、篆刻艺术,遍览中国历代文史要籍,“十年文字学、十年《十三经》”,对于诗词、文字学用功尤勤。1920年在奉节联中任教,次年转任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国文教师,并在四川陆军第二混成旅任旅部书记,与当时在该旅任团长的刘伯承相识。其后,他曾一度去京寻求报国的机会,未能实现,遂返回乡里。1925年春任教于万县中学,同年到重庆任郭汝栋部秘书,随军辗转川中。他深感军阀部队的腐败,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内心充满痛苦与矛盾。1926年,国民革命的形势发展迅速。为了阻止川军与外省军阀勾结,中共中央指示四川地方党组织展开工作。刘孟伉受中共重庆地委之派到袁品文旅任秘书,时常以进步思想启迪袁的觉悟。年底,刘伯承来泸州领导著名的泸顺起义。刘孟伉与刘伯承联床而居,并在起义中经受了考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他又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担任过《万县志》的编纂,并在万县开设“艺薮”装裱店,替人书写、治印,将所得润笔积累下来,用于地下革命工作。
  “艺薮”一开业,求书者不绝,求印者盈门,刘孟伉在门前贴了一张告示:“作文要钱,写字要钱,不拘多少,看货安钱。现货现钱,赊欠免言,人情是假,肚皮作难,不请不怪,请了要钱。”尽量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旧式文人。1937年,根据中共万县中心县委的决定创办国华中学,刘孟伉任董事长。在这所被称为“川东抗大”的学校里聚集了一批地下党人,并在学生中发展党的力量。不久,学校即被国民党当局查封,进步学生300余人奔赴陕北,他当时欲一同前去,但因地方党组织工作的需要而留下,只得将自己的兄弟及长子送往延安。遵照上级的指示他秘密奔赴重庆,为了寻找组织,他在重庆市繁华地带刻印为生,并写出大大的启示:“长安米贵,日长苦饥,百无一能,姑以鬻此。非以博艺,聊以济贫也。人以为好,便请我刻;人以为不好,不请我刻,我亦不怪。”他想以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为暗号,呼唤同志。后来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只得暂避深山农舍。除寄情于书法、诗文艺术外,他无时无刻不牵挂前方的亲人,他吟道:“萧萧木叶下枫叶,愁对药炉感易深。书上乍逢阿弟面,病中恰慰老兄心。前方抗敌原吾意,万里立功让汝能。遥想太行山近处,几番狂寇被生擒。”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他又动身去重庆寻找组织,时逢各界痛悼叶挺、王若飞等在黑茶山遇难,他走上前台写下了:“多灾多难人民领袖死得好惨,不伦不类污官秽吏活得枉然。”等一副又一副挽联,他的言行引起了四川省委书记王若舟的注意,会后约他交谈,刘孟伉激动地讲述了自己的革命经历,以及几年来与组织失去联系,避乱乡下的痛苦。王即指示他重返七曜山开展武装斗争。
  七曜山位于川鄂边境,包括四川的万县、云阳、奉节、石柱和湖北利川五县的广大地区,这里山高谷深,是开展游击战的好地方。刘孟伉为了组织革命力量,背着罗盘装扮成看风水的阴阳先生,翻山越岭,四方奔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争取了那些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在农历5月13日,他们按照哥老会的习俗,以纪念关公,做“单刀会”为名,杀鸡喝血酒,宣誓“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在下川东一带夺取地主武装,从此威振四方。1947年党组织又派下川东工委书记彭咏梧来领导“奉大巫”起义(彭咏梧的妻子江姐带领上级派来的干部后期赶来),起义最终失败,彭咏梧同志壮烈牺牲。根据老彭生前的指示,刘孟伉不久组建了“川东民主联军第四支队”(后改名“川东游击纵队七南支队”),刘任司令员,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决定不急于举行武装起义,游击队员尽量隐蔽,转移到群众中去发展组织。1949年2月,刘孟伉所领导的游击队再次出现在川鄂边界,打击地方势力。当局惊恐万分,调兵“清剿”,刘孟伉在组织的安排下,翻过七曜山,到湖南龙山傍崖而宿。为了安全,他将胡须留得很长,与农民为伴。几月后,解放军进军大西南,游击队员受组织委派翻山来到湖北利川,找到自己的司令员刘孟伉,他们会同解放军,高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向七曜山挺进,这时的刘孟伉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建国后,他先后担任川东行署委员兼副秘书长,1952年担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潜心于文史、艺术的研究,并领导馆内学者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在他主持下编写出版了《杜甫年谱》,编成了一部系统考述成都城历史的《成都城坊古迹考》书稿。50年代,他还组织馆内学者编了应人民文学出版社委托校注的韩、柳文集。他非常重视文物收藏,与馆内专家收集了一大批汉、魏、隋、唐的碑帖,其中有不少珍品,特别难得的是一些四川各地的碑帖拓片,为编写研究四川金石志和四川地方史提供了重要资料。1962年建馆10周年之际,他和张宾吾馆长主持举办了大型文物书画展览。
  刘孟伉的著述手稿有:《说文解字笺》、《六书评议》(今佚)、《杜诗说解》、《冻桐花馆词抄》、《庚辛堕稿}、《砀隐集》、《冉溪诗稿》、《曜麓类稿》等若干册。
  
  领军纵横于四川骚坛
  他是四川诗坛的一位高手。在他的倡导下,馆内诗人词家多次在成都杜甫草堂、望江楼、眉山三苏祠举行笔会,创作了大量诗词,抒发了对于新生活的热爱。他毕生用力最深的是杜诗。解放以前,由于处在战争环境,他无暇系统地予以整理,于50年代始完成《杜诗说解》手稿5册。这部著作实则为《杜甫年谱》的编撰奠定了基础。“说解”对每一首杜诗的写作年代、历史背景及诗的大意都加以阐述,并对诗句逐一诠释。所释旁征博引,不囿于一物一事。而更多的是用杜甫的其他诗作及杜甫诗与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同时采用所收集的大量史籍,特别是方志材料来解诗,突出了杜诗作为史诗的价值。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川东,对于地方历史、风俗、地理较为熟悉,所以对于杜甫夔州诗的注释极有特色。他在注杜诗时,吸收仇兆鳌、杨伦、钱谦益、王嗣奭等人的优点,同时又发展了一步。他敢于突破前人藩篱,发表自己研究杜诗的心得,于杜诗精神深有领悟。1958年,在他的主持下,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集体编撰出《杜甫年谱》一书,对杜诗各篇写作时间、地点,详加考证,采取按年系谱的方法,其中在年代的断定和诗意的说解上,采纳了不少他的研究成果,此书成为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杜甫年谱,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刘孟伉的诗作师陶诗的真淳莹澈,晓畅易懂,无论长韵短句,完全是一种精神气韵的流布。同时他更受杜诗的影响,杜诗铿锵的节奏,愤世嫉俗的思想,为人民的疾苦而呐喊的精神,均为他所吸收,所以其诗作表现出一种深刻而又鲜明的历史痕迹。他早年作的《王绪福》就是这类题材的佳作:
  峡边草屋王绪福,拔土力耕食未足。妻正啼饥儿索乳,忍饥犹向床头哺。我来正遇峡风急,屋随风去空峡壁。床头唯见破灶出,灶边犹存掌大席。是时风过雨如悬,我须急去君何全,君乎此际绝可怜。为言不愁难为生,但恐明朝抓壮丁。
  这首歌行如泣如诉地反映了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人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它不是单纯地记录了生活中的个别现象,而是一种典型化了的具有广阔社会意义的生活现象,具有相当的历史深度。著名学者谢无量评价说:“采之可以观民风”,正是对这一特色的高度概括。他史诗性的代表诗作还有《棉史》8首,它以几千年种棉为题材,反映了其历史大背景,可以说是历史的诗。《读司马相如传》、《永林道人钟声歌》等都是用这类表现手法写成的佳作。刘孟伉诗作的基调是豪壮的,愈到晚年愈见突出:
  当年曾是白沤身,万里烟波不可驯。本意浮游终海甸,何期风雨会山神。即今文史攒多士,共喜头颅称寿人。回首人间真已换,戴河高泳浪沙新。
  ——《七十生日但老以诗见寿次韵奉答》
  这样气势宏阔的诗作,在刘孟伉的诗中是不少的。
  刘孟伉在解放前的一些诗作,由于受形势所限,只能把自己的感情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考察。如他在一首与友人相别的诗中写道:“东归行矣漫踌蹰,归去山中好著书。”乍看是文人的闲笔,但他寓意着将上山拿起枪来,投身武装斗争。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他写下这一诗篇不久,就出任七南支队司令兼政委了。
  刘孟伉亦有不少清新的诗作,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眷恋:
  青城幽,乃在息心亭外秋山之画楼。道人昨夜丹灶歇,今朝飞上青林叶。画师于此得妙诀,乱点青红更幽绝。(《青城幽》)
  他的写景诗,并非仅是对大自然实体的描写,而是于造化絪缊的气韵中去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并于其中去获得自由。这种自由包含着作者挣脱开矛盾的快慰和实现理想的幸福。这样的诗作表现出一种洗尽尘渣、独存孤迥的艺术境界。
  在形式上,刘孟伉大胆创新。为了表现自己的激情,直抒胸臆,他甚至不计平仄工稳,使形式完全服从于自己感情的完美表现。所以他诗作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既能跳出格律的束缚,又能给人以莹洁、朗润之感,丝毫无伤诗本身的美。他认为“向来我作诗照例是不甚按韵部……我以为诗之用韵是在于调,如不调,虽不出韵何意?如其调也,虽所有韵脚不在一部何害?况且‘部’,是谁分的?唐有唐韵,明有明韵,清有清韵。今天作诗,岂不有我们自己的韵?”(《人日草堂看梅》附注)刘孟伉能以自己的天赋,突破前人的窠臼,表现自己情感的律动,其成就是与这种开拓精神分不开的。
  先生的词集为《冻桐花馆词抄》。他的词大多无金戈铁马之势,但不乏击金碎玉之声。他善于把个人的情感深深地蕴藏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似清人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所言那样:“感时之作,必借景以形之。”从中蕴积着一种力量。刘孟伉善于运用词的音律美,细致、委婉地流露感发。《满庭芳》即可谓他的代表作:
  冷雨禁春,冻云凝夜,一棂寒透窗纱。昨宵歌吹,谁正厌繁华?莫是先生意懒,早吩咐停住呜蛙。东风里,怀人梦好,兀自拥衾那。 休夸,还见否,青青陌上,若个人耶?正一犁鸠外,烟雨人家,盼春来凭好,怎春到,偏恼邻娃?春无价,年年二月,愁地冻桐花。
  无论是诗或是词,刘孟伉都用力极深,寓情最挚。深厚的修养,娴熟的技巧,感情、人格的投注,使他的诗词创作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无论是慷慨高歌,或是低回沉吟,都是一位革命者的心曲,远非闲散文人用心所能及。他注重自己的诗词在意境上的开拓和语言上的锤炼,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正如谢无量所评价的那样:“剑眼高冠敖流俗,有时慷慨发鸾音。……铮铮精铁莹钢肠,皎皎孤花明古干”,刘孟伉的诗词是有很深厚的生活积累的,他自说:“出语何必奇,用字何必生。只是眼前景,驱入笔下横……积累如农耕,方期岁月获,何由旦暮成。”(《作诗》)坎坷的人生历途表现到作品中来,使作品曲折跌宕,似雄壮的火山下有炽烈的岩浆在潜流、在奔腾。从他的作品之中可以感受到时代节奏的跳跃,可以说是新的审美意识主导的结果。刘孟伉被誉之为“今之诗人”是恰当的。
  
  书法篆刻蜚声川东
  刘孟伉酷爱书法、篆刻。他为蜀中许多名胜留下了不少墨宝,今成都武侯祠、新都宝光寺、眉山三苏祠内都存有他的法书。在中国现代书法史上,他堪称最优秀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学习开始于幼年时代,受其兄刘贞安先生指导,初学《郑文公碑》,后习《张迁》等汉碑及颜欧,遍览历代书法名迹。以后在地下工作之暇,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书法、篆刻研究。早在40年代初,他的书名就已蜚声川东。解放后,长文史馆,笔耕尤勤。雄健、朴美的艺术风格亦益发鲜明。他真、草、隶、篆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就是一种书体也各有情韵。
  他30年代所书的《刘贞安传》是其楷书的代表之作,凝重刚健,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六朝墓志书法艺术精神的领悟,同时又注入了自己的审美意趣。师古而不泥古,已初露出其在书法艺术中的卓越才华。他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补书的顾复初联是他隶书的精品,线条浑厚,结体宏大,似雄风扑面而来。最能体现刘孟伉艺术个性的还是他的行草书。其代表作为四川新都杨升庵纪念馆所藏录杨宗乾诗,其行草用笔参以篆隶笔法,逆锋入势,点画劲健雄浑,如锥画沙,意趣盎然。他下笔妍雅,提按十分果断,波磔多隶意,转角处又多方折,造成字的腹部疏朗,从而使其气势宏大。这种大度正是刘孟伉磊落人格的折光。他用笔疾若惊鸿,纵横恣肆,线条明快沉着。他抱朴为美,所以在奋疾书写的时间过程中又把握涩意,如逆水荡桨,春蚕食叶。特别是在主笔的处理上,更是随心所欲。他把主笔作为情感起伏的高峰点,给予夸张的表现,出人预料地造成令人神往的空间结构,超越了一般的笔势安排,而激荡着动人的真情。他笔下的势是千姿百态的,有壮士荷戟的雄姿,也有嫦娥舞袖的清韵。表现在黑白分割上,就能随机而变,随情而变,冲出一些常式,体现出凛然浩气,一种节律美、力度美、有血有肉的生命意象美。
  在章法上,纵横驰骋,左右跳动,极尽变化。他在作品中多采用意连,笔笔相生。整篇似松柏参天,雄风四起,具有震撼人心的威力。他的作品充盈着蓬勃生气,使人感到力的回旋和生命的存在,有一泻千里处,亦有涓涓细流处。这种跌宕是作者不平静的内心波澜撞碰而致。可以这样认为,在创作每一幅作品时,他的感情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无论是短点或是长画,都是他感情活动的轨迹。刘熙载《艺概》中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孟伉书法艺术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他始终把握住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及情感变化,并将其移植到艺术形态中来,使之静滤、升华,从而创造出崇高的艺术境界。
  刘孟伉在书艺上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敬佩的。这与他对这门艺术的深刻明晰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他在传统的土壤里吸收了许多养分,而又敢于跳出古人的圈子,寻求表现自己个性的最佳艺术形式。他认为“学书形状好学,难在有个性”,所以他主张收放结合。这样一放一收,完全是与书家情感的纵敛相结合。他主张要善于造“险”,也要善于救“险”。要具有解决蕴藏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的若干矛盾的能力。同时他主张博操约守,即在前贤的名迹中去摄取精粹以充实自己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厚积薄发。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还与其深厚的学养分不开。正因胸罗万象,故下笔品格自高。即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他的书法一片神机,无法中有法,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亦如庖丁解牛,神行于虚。不平凡的革命生涯、独立的人格和丰富广博的学识,玉成了他这支如椽大笔。他从笔毫中流淌出的是生命的热血,喷射出的是最纯的感情火焰,可以说是艺术美和人格美的完美统一。他热爱自然,并把自然的精神与自己的精神在新的基础上进行叠合重构,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在艺术中得到升华。
  《中国书法》于1987年推出何应辉兄撰文,专题介绍了刘孟伉的书艺,四川美术出版社亦将推出《刘孟伉墨迹》一书。我国著名书法理论家祝嘉先生在看到刘孟伉的墨迹时说:“刘先生书写深厚雄健,自是不凡。厚薄不关肥瘦,字瘦而厚则更见其高明,清超之气充满行间,是不可多得的。”1987年中国书协在兰亭举行笔会,参加笔会的中日两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看到《中国书法》对刘孟伉的专题介绍后,交口称誉。
  刘孟伉治印亦很有成就。他自以为在其艺术成就上,篆刻第一。他平生治印数以千计,但大都在劫难中佚失。他治印师秦玺、汉印及权量、镜铭、瓦当、封泥,对黄士陵等人的印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其峭拔、凝重的艺术风格。他施刀冲切兼用,以冲为主,所以印文有拔山扛鼎之力。不求精工而精工,天然成趣。其白文似寒山披雪,其朱文如高柳垂丝。最突出的地方还表现在他独特的布篆上,由于谙于文字之学,能发掘字形的美姿。往往随势布篆、随情布篆而神韵俱佳。他注意在平正中追求变化,大胆运用挪让、省减之法,吸收了金文和玉印文之长,使结构疏密有致,无安排造作之迹。他藏功于拙,秀丽处显苍茫,流畅处见厚朴,印文欲断还连,有较强的写意效果。他治印亦如作书,不故作侧媚之态,也不有意使印章残缺破碎而纯任自然。将书法的雄放和直朴带入其中,印品极高。由于他的印名为文名、书名所掩,知道其印艺的人已不多了。从他仅存的一部分印作来看,堪与近代印林高手并驾。先生亦精微刻,能于方寸牙面,刻字数千。其用刀纵肆狂逸,凌厉坚挺,老健沉雄,绝无巧饰,绝妙处难以言状,非功力至极,融会变通而不能至。
  
  旧文人转化为革命战士的典型
  刘孟伉集革命者、艺术家、学者于一身。作为一位革命者,他始终对信仰怀着忠诚,几十年餐风宿露,出生入死。作为一位学者,他总是以学问充实着自己,青灯黄卷,乐此不疲。作为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是完整的,他是掌握了中国文化精粹的人。从刘孟伉一生的道路来看,是不断求索和进取的一生,不平凡的人生历程铸就了他特殊的性格和艺术风格。他逝世于“文革”中,所以其艺术成就和学术成果鲜为人知。他不应该再被人忘记,因为他的足迹已深深地印在了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史中。他自幼接受着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和教育,青年时代就发奋攻书,希冀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学者。但他毕竟是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强烈的人。他能在大革命时期猛醒,投笔从戎,这对于一个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来说是艰巨的。在革命浪潮落入低谷的时候,他一面以虔诚工作蓄积革命力量,一面又以中国文化充实着自己。他一生始终没有放弃在学问、艺术上的进取,尽管他不是职业的学问家和艺术家,但他成功了,这种成功除去他的努力之外,更多的是生活带给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激发了他胸中那股不可遏止的创作热情。40年代,这位年过半百的革命者又毅然复出,参加游击战争。在和平的日子里,他本可以实现自己做学问的夙愿,但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未能尽展自己的才能,以致晚年抱憾而逝。刘孟伉是一位文人气质极浓的人,是由中国旧知识分子转化为革命战士的典型之一。正如张秀熟先生所说的那样:“风骨清癯,双目炯炯,气度超逸,言论潇洒,而又博学多识……读其诗,见其书法,如见其人。生意盎然,倜傥不羁,隐约有唐音而又确是今之人、今之诗人。”从他那不平凡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我们不难窥见到他深邃的内心世界。他的思想也经常交织着矛盾。他不会看风使舵,更不会人云亦云。他能以宽阔的胸襟超越这一切,具有承受挫折和委屈的巨大负荷力。他是一团火,燃烧着自己,给人们带来艺术的光焰。他的诗词、书法、篆刻的精品,无一不是他的心血所聚,无一不是以自己生命为代价来完成。把事物的意义和真挚的感情看得比实际生活高得多,重气节、重品德、重情义、重真理、轻名财、轻物欲,这正是成为艺术家的修养条件,因为艺术是不计任何代价的创造。刘孟伉就是这样做的。他的作品不独以功力取胜,而是在作品表现出一种灵性,一种创造才能,所以能独具风姿,卓然成家。本文谨录但懋辛先生《寿刘孟伉馆长七十》作为本文的结束:
  七十年华百炼身,只馀龙性老难驯。山川能说才无碍,风雨高歌笔有神。文会卿云乡后辈,史征厨俊传中人。从兹举案眉飞处,鸾凤翩跹彩舞新。
  (作者为四川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秦明章
其他文献
有一位青年朋友在读了《扶危济困的许杰教授》(刊《世纪》2008年第二期)之后,对其中提到的“从未贴过大字报,从未向校、系党组织提过意见”的华东师大教师路永明被戴上右派帽子大惑不解,不是说要“向党进攻”才能定为右派么,为什么路永明竟然有此遭遇?作为1957年夏参加过反右派运动的我来说,对路永明的遭遇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当时要完成上级下达的“右派”指标,与路永明同样遭遇的人,绝非个别。因之,按照《中国共
期刊
为了感谢多年来一直支持关爱《世纪》的朋友,本刊拟在创刊15周年之际,举行“订两年杂志,送一本《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藏对联集》”活动。  该对联集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版),精心汇编了馆藏对联近两百幅,其中名家荟萃,有康有为、张元济、马公愚、吴湖帆、沈尹默等122位沪上名家。篆、隶、真、行、草诸体并行,风采超群。精湛海派书法与精美传统对联完美结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
期刊
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主席倡议、周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筹建的,是一个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聚才敬士之所。馆员大都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各馆首任馆长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本刊从2007年首期起,在“翰林风采”专栏中,特邀各地文史馆的同仁撰文介绍本省市首任馆长,让读者领略各馆“首任馆长”之风采,感悟一代名士之人生。    鲁经汉史费研寻,圣籍神皋夜夜心。一代儒宗宜上寿,七年家国付长吟。蔽遮白日兵尘
期刊
对于蒋介石的身世与早年生活,坊间有不少的传说,多有“演义”性质。蒋介石是如何回忆与看待自己的早年生活的呢?《蒋介石日记》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一、 蒋介石何时回忆早年生活    蒋介石自1918年开始记日记,其后,写日记成为他的日常生活习惯之一,一直坚持到1972年手抖不能写字为止。蒋十分重视个人历史的“完整性”,对于1917年之前的生活也根据记忆所及,专门进行了较详细的补记,并定名为《中华民
期刊
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主席倡议、周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筹建的,是一个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聚才敬士之所。馆员大都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各馆首任馆长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本刊从2007年首期起,在“翰林风采”专栏中,特邀各地文史馆的同仁撰文介绍本省市首任馆长,让读者领略各馆“首任馆长”之风采,感悟一代名士之人生。      沈肇年先生原名兆莲,字碧舫,别号甓公。清光绪五年(1879)二月生于湖北
期刊
订阅2008年《世纪》答谢新老读者优惠活动    欢迎您到当地邮局订阅2008年《世纪》。如订阅不便或错过邮订时间,本刊发行部随时为您办理补订和邮购(平邮免收邮费)。为答谢新老读者的厚爱,本刊特推出优惠活动:  1、凡订阅2008年《世纪》的读者,邮购本刊2006年合订本、其他历年合订本和精华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目击21世纪丛书》5册,定价144元),可享受8折优惠(免收邮费);  2、凡向发
期刊
2006年2月,浙江省有两大文化新闻令海内外人士瞩目:15日杭州西湖畔珍藏着国宝《四库全书》的文澜阁修缮工程开工;22日文澜阁《四库全书》准备重印。人们在庆幸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保护、弘扬之时,不禁忆起在抗战期间保护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历史功臣陈训慈。  陈训慈(1901-1991)字叔谅,浙江慈溪官桥村(今属余姚二六市乡)人,陈布雷弟。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中央
期刊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挑起了中日战争。我当时在上海世界书局印刷厂当练习生。印刷厂在大连湾路,我家住在离厂不远的倍开尔路,两地虽都属租界,但虹口区这一带均系日本的势力范围,驻有日军。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工厂停工了,不少商店关门了。马路上冷冷清清,行人稀少。日本的海军陆战队乘着军车来往不断,日军的巡逻队穿着大皮靴,耀武扬威地在马路上示威。许多居民纷纷逃难走
期刊
编者按:蒋介石长期担任中国国民党和民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如何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准确地评价这一历史人物,对如何正确书写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国共关系史、抗日战争史、台湾史以至中国共产党史都有重要意义。本刊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本刊顾问杨天石先生撰写系列文章,阐述蒋介石一生中的若干重大事件。  史迪威事件是抗战期间中美关系史上的大事,自梁敬
期刊
自1993年7月创刊至今的《世纪》已走过了15个春秋。15年的发展与壮大,15年的春华与秋实,回首走过的路,先从《上海文史》破茧而出后共出版了92期杂志,并赢得六省一市优秀期刊和百家优秀期刊进部队刊物之一的殊荣。  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为此,9月22日我们特邀沪上部分作者中社科界和高校的近30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为期刊迎接新的挑战和超越出谋划策。座谈会由本刊副主编沈飞德主持。下面是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