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卤代烃实验教学中两个问题的辨析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s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卤代烃是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实验备受关注。通过实验研究和机理探析,指出溴乙烷与AgNO3溶液混合后能很快观察到浑浊现象,其本质并非是Ag+促进了溴乙烷的水解反应,而是NO-3与溴乙烷直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硝酸乙酯。通过教材比较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反应条件、产率等方面对不同教材中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实验代表物的选取进行了辨析,认为2-溴丙烷更适合作为实验代表物。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已逐渐成为我国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为使我国电子商务在全球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本文通过对第三方开放平台模式、自建跨境电商平台模式、外贸电商代运营模式三方面的优缺点及经营范围进行比较,对国内企业的目标市场、产品定位及开店情况深入分析,以帮助国内企业合理选择跨境电商消费平台。
2016年2月12日广东省确诊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经过对症支持及中医辨证施治,患者于2016年2月25日痊愈出院。此病属于中医"瘟疫""疫疹"范畴,病机演变符合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在温病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辨证施治,给予益气养阴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体现了温病学理论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指导作用。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一种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登革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区域也不断扩大[12]。2014年广东省出现登革热疫情爆发,截至2014年10月31日,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42358例,其中接近90%病例发生在广州市[3]。谭行华主任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
今天,机场贵宾休息室旅客的需求已悄然发生改变,消费能力强劲的"新物种"旅客正在成为航站楼最受欢迎的旅客——他们年轻、时尚,始终保持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感动,他们对社群文化充满专注与自信,拥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他们更乐于接受新环境与新技术,是已经完成自我迭代的消费群体,相对于原有为使用价值的单一功能买单的消费群体,他们更乐于为自我精神满足的情感付费,这是商业活动的高级形态。
期刊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临床表现复杂,有多种描述性名称,如乳管周围型乳腺炎、乳管导管扩张症等。该疾病是一种以乳房红、肿、热、痛,乳头溢液、凹陷为主要症状,以导管扩张,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非哺乳期良性乳腺疾病。PCM的病因包括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细菌感染、乳腺结构异常、吸烟、年龄、药物等。诊断PCM的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穿刺活检及影像技术等。目前发现PCM患者体内存在的异于健康人的生物学标
1.分层教学的发展变革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德国普遍采用将能力差不多的学生分到一个班(组),此后随之产生了一些类似的分层教学形式。在美国,"弹性进度制"是由小学普遍运用,逐步传播到中学,随后产生以能力分组为表现形式的分层教学。如洛杉矶市的"机会班"、芝加哥市的"永久分组制"等,都是以能力分组分层教学的表现形式。美国在1931年的有关教育文件中建议学校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期刊
近十年信息化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逐渐被大型施工企业所认可,并多应用于综合办公楼项目中。本文通过在中国铁建海语城(红岛)F地块项目BIM应用,全面阐述施工全过程BIM技术的应用内容,主要有模型创建、图纸复核、管线深化、施工进度可视化交底、辅助出施工图、以及精准算量等应用,从多个维度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为的问题,并借助BIM技术提前协商解决。
伴随着建筑领域信息化水平的高速发展,BIM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飞跃。施工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环节,属于BIM技术的最为直观、最为全面的应用环节。借助施工过程中生成的BIM相关参数化数学模型,并且应用碰撞检查模块来检验设计结果的可行性,对于参数化模型进行施工优化方案设计以及场地优化布置,对模型实施作业过程的模拟。使用BIM技术可有效应对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的各项难题,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高效地工作。
期刊
CTCS3-CTCS2等级转换是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运营场景之一,在联络线长度过短或联络线存在大号码道岔等不利线路条件下设置CTCS3-CTCS2等级转换点时,由于在部分进路及临时限速场景下CTCS3系统与CTCS2系统计算控车模式曲线的逻辑存在差异,如果CTCS3-CTCS2等级转换预告点和执行点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列车在等级转换时产生超速制动的风险。本文对等级转换过程中车载计算
列控系统仿真测试是为了缩短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现场验收测试时间,同时保证列控系统能够满足线路全场景运行需求,在现场测试前于实验室中搭建列控系统仿真测试环境,验证系统功能的可靠性与设计数据的准确性。为解决现有仿真测试过程中人工操作效率低下、测试周期长的问题,以测试过程的自动执行为着眼点,对现有仿真测试平台架构进行优化、升级,扩展自动化功能接口;借助Robot Framework自动化测试框架、VNC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