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交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有着不同于传统交往方式的特点。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网络交往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网络交往的特点、动机、理论、研究方法,探讨网络交往在各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网络交往;交往动机;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96-0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网络交往也随之成为人们网络生活的一部分。心理学研究者对网络交往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对网络交往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深度也不断深化。但是由于网络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网络交往又出现了不同的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对人们也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网络交往的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对网络交往的定义、特点、动机、理论及其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与探讨。
一、网络交往的定义和特点
(一)网络交往的定义
网络交往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研究者会给网络交往下不同的定义,但研究者基本达成共识的就是网络交往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交往是指互联网的使用行为,狭义的网络交往是指互联网使用行为的一种,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在此基础上达到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的目的,也就是网络人际交往。它是以计算机为媒介,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种人际交往。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狭义的定义也出现了问题,由于手机的智能化,人们开始使用手机进行网络交往,所以,网络交往不再单纯地以计算机为媒介了。但是,网络交往的基本实质是没有变化的,它主要还是指人们在虚拟空间当中的交往,与实际人际交往相对。
(二)网络交往的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交往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它从一开始的网络聊天室的聊天到即时通讯软件(如QQ)的使用再到智能手机中的微信,从电子公告牌(BBS)的使用到现在越来越多人使用的社交网站,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和网上论坛到博客、微博,可以说网络交往的形式在十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6月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等成为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其中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6.06亿,比2014年底增长1 850万,年增长率为3.1%。即时通讯是网络信息沟通中最常用的形式。
(三)网络交往的特点
网络交往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匿名性、不同步性和易接近性是网络交往的三个主要特点。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可以隐藏自己的姓名、性别,甚至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的交往对象是否是人类。匿名性给网络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它让大家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为所欲为,但是匿名性也会给网络使用者带来无法预知的风险。很长一段时间,匿名性被认为是刺激了去个性化的效果,把匿名性定义为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个人责任的损失。最近关于网络交往的研究仍然认为网络交往中的匿名性具有一些去个性化的影响。大部分的网络交往都是不同步的,这就让人们在发送信息之前有了反应和缓冲的时间,可以在说每句话、发表每个观点之前更加地深思熟虑,即使是即时信息,我们也可以在发送给我们的交往同伴之前做出必要的检查。易接近性是指人们可以很容易地选择他们的观众和交往伙伴,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想法。人的易接近性,例如在社交网站上,让青少年与他们好久不见的或在生活中不容易遇见的同伴互动。同样,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在各种各样的人之间传播自己的信息。除此之外,网络交往的特点还包括平等性、开放性、动态性、便利性、逃避现实性和弱联系性。
二、网络交往动机和理论研究
(一)网络交往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任何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动机作用,它是个人需要的满足和社会的补偿,网络交往也不例外。BrianH.Spitzberg(2006)认为网络交往动机是在特定的网络交往情景下自我的逃避态度、意识以及价值选择间的相互协调。迟新丽(2009)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结构,并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问卷”,他把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分为工具性交往动机和社会性交往动机。罗玉琳等人(2012)也发现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网络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均有显著预测效应,网络人际交往在网络交往动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需要动机是行为表现的预测指标,不同需求动机的使用者,网络行为也有差异(郭欣怡,1998)。
(二)网络交往的理论研究
网络交往的理论有很多,最主要的研究假说包括“富者更富”(Rich Get Richer)假设、“穷者变富”(Poor Get Richer)假设、“取代”假设(Displacement Hypothesis)和增进假设(Increase Hypothesis)。
“富者更富”(Rich Get Richer)假设也被称作社会促进理论,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化良好和外倾型的用户不但在面对面交流中能够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而且在使用网络进行沟通交流时,也能够从互联网使用中得到更多的益处。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好交往的人,在网络当中仍然会有更多的朋友,有更良好的网络关系。
“穷者变富”(Poor Get Richer)假设也被称作社会补偿理论,一般作为跟“富者更富”相对的理论假设,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社交不足的个体拥有更广泛的在线社交网络。这种理论假设:内向型、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能够从互联网使用中得到最大的益处。也就是说,很多人由于性格、家庭等原因在现实的生活中人际交往匮乏,但是有可能在网络交往中得到很大的改善,网络交往的匿名性让他们更加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交到更多的朋友。 “取代”假设(Displacement Hypothesis)认为,使用互联网可能会阻碍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因为在线时间占用了他们跟家人和朋友面对面相处的时间,网络中形成的弱人际联结取代了真实生活中的强人际联结。
增进假设(Increase Hypothesis)认为网络使用能够增进用户的社交联系,扩大他们的社交规模,增加跟他人的亲密程度,维持既有的社会联结并跟新朋友建立关系。这种积极的观点认为网络作为一种互动的媒体,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这些理论都有它们的可取之处,也都得到了实证的支持,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综合的理论模型可以把这些理论假说都囊括其中,或者说在网络交往的理论中更缺少一个可以让更多人信服的理论模型。
三、网络交往的研究方法
目前对网络交往的研究国内外所使用的方法并不丰富,基本上都是以质性研究和问卷调查为主。质性研究也主要是进行访谈、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等,而问卷法的重要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测量工具——问卷,但是国内外的很多研究所使用的问卷,基本上是一些关于使用频率、使用时间和交往对象的调查,很少有使用经过严格的程序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网络交往问卷,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来看,大都比较随意,不够规范,没有按照测量学的要求建立客观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近几年国内的研究者开始了网络交往问卷的开发工作,并编制出了具有较好信效度的网络交往问卷。如平凡、韩磊和周宗奎(2012)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该问卷共有26题,包括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网络自我表露、网络人际关系和网络交往依赖四个因子,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用来测量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陈少华、易柳和张笑(2010)则编制了包含30个项目的青少年网络交往问卷。该问卷包括网络交往程度、网络交往影响、网络交友便捷认知、网络信任缺失认知、网络交往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等六个因子,也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这两个问卷针对不同的群体,编制的过程都严格地按照心理测量学的要求,有着较高的信效度,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
除上述方法外,国外研究者也开始使用实验法来对网络交往进行研究。Taylor(2010)使用实验法和内容分析法研究了网络交往中的头像和情感参与,发现在网络中提问时有头像会比没有头像更容易得到回答,偏爱回答问题并伴有头像总会和人际关系、利他动机相联系。
四、网络交往与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
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不同步性和可接近性等特点提高了青少年对自我形象和自我表露的控制,增强的控制感也解释了为什么网络交往对青少年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同时,这也解释了网络交往为什么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益也有弊。
(一)网络交往与青少年孤独感
“取代”假设(Displacement Hypothesis)认为,网络交往会影响到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青少年有可能会用网络中的友谊代替现实社会中的友谊,他们用网络中形成的弱人际联结取代了真实生活中的强人际联结。网络交往使他们逃避现实,不去与现实中的人交往,而一味地沉迷于网络。这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但是,Wang J L(2011)等人对190名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网络交往和现实友谊质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网络交往和自我表露并不能预测现实友谊质量,并且自我表露在网络交往和现实友谊质量之间不起中介作用。
研究者发现青少年与儿童的孤独和社会焦虑与网络交往存在显著相关,孤独的青少年和儿童比不孤独的青少年和儿童会在网络中更频繁地谈论个人和亲密的话题,在遇见陌生人时,前者被驱动频繁地使用网络交往来补偿他们弱的社会技巧。但是,有研究发现,玩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与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孤独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有间接的关系,玩网络游戏会变换很多不同的交往对象,这样会让他们的社交能力有所提高。
以上研究的结果并不相同,甚至出现了相反的结论,这也许和被试所使用的研究工具、数据的收集方式等有关,所以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网络交往中的性别和文化差异
Wang, J L& Wang, H Z(2011)对网络交往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发现网络交往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且男生从网络交往中获得的益处要比女生多。除此之外,网络交往也会对在美国的跨文化移民的国际学生的早期阶段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和在祖国的人进行网络交往会影响祖国自我认同的保持和对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知觉。模型所描述的因素和所在国的身份获得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社会文化和学习的适应。
也有研究者对不同文化下的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与独立自我建构群体的成员相比,一个相互依存的自我建构群体的成员(韩国)更有可能在互联网公告板上发表意见。而且相互依存的群体成员比独立群体成员更可能与在网上认识的人交朋友,而且会把线上的亲密关系延伸到线下。
研究者也对社交网站使用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者对中美两国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被试花更多的时间在社交网站上,他们认为是更重要的,他们比中国被试在社交网站上有更多的朋友。个人特质的自我评价两种文化也不尽相同,个人的性格特点可以预测社交网站的使用,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预测效果更差。在两种文化中,人格特征都可以预测社交网站的使用,但是在个人主义文化中预测性更强。也许是因为个人主义更强调自我,而集体主义更强调家庭、朋友和集体。
由此可见,不同文化之间、同一文化下的不同亚文化之间在网络交往中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有着个体所在的文化的烙印。由此也可以证明,网络交往并没有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它也许是对现实交往的一种补充,或者是一种发展。
(三)网络交往与青少年的消极情绪
Rachel Grieve等人(2013)对Facebook中的社会联系进行了研究,发现Facebook社会联系与线下的社会联系不同。使用Facebook为网络环境中发展和保持社会联系提供了机会,并且Facebook的使用与较低的抑郁与焦虑、更高的生活满意度相关。Qing Tian(2013)对博客圈中的友谊进行了研究,发现与低社会焦虑的个体相比,高焦虑个体通过博客会交到更少的朋友,与已存在的朋友交往的更少,与现有朋友的关系质量较低,但与通过博客认识的新朋友的关系质量较高。而博主(blogger)社会焦虑越高,他们会更主动地通过博客结交新朋友,在博客中会表露更亲密的信息,反过来,就会有更多的新朋友和更高质量的新友谊。 Elisheva F. Gross(2011)采用实验法研究了与一个不认识的同龄人进行网络交往是否有利于从厌恶的社会排斥影响中得到恢复,并检查与青年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否可能对青少年影响更大。结果发现,与不熟悉的异性同伴即时通讯比孤独地打游戏能更大地恢复自尊。网络交往还能使青少年更大地减少负面影响,但是青年人不会。
也有研究者对大一新生的网络交往进行了研究,发现,尚未形成高品质的校园友谊的大一学生与远方的朋友进行网络交往可以起到代偿作用。网络交往不仅可以预测减少有低质量现实友谊的学生的抑郁和焦虑,而且当抑郁的时候,现实友谊较差的学生会更频繁地通过电脑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因此,在大学的最初几个月一个重要的任务可能是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和其他在线技术获取关系支持,而脱离关系可能有损心理健康和高校适应。
(四)网络交往与青少年人格等其他方面的关系
Douglas(2012)研究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所喜欢的交往行为的关系,发现青少年所喜欢的交往行为能够反映他们的自我认同发展状态。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两个相同的因素被识别和验证与交往行为的重要性和频率有关。第一个是网络表现,包括:在线游戏、参与虚拟的现实环境、与陌生人聊天和与未知的个人与团体聊天。第二个因素包括四个发生在社交网站上由个人创造的持续“展示”自己的交往行为:更新个人主页、查看别人的主页、发布状态信息和与他人共享图片或其他内容(文章、笑话、视频等)。手段分析表明最重要和最经常使用的三个交流活动: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语音通话和文本信息。回归分析揭示报告重要的表现行为和频繁的表现行为与自我认同发展状态存在很小的负相关,但在统计上是显著的;重要的面对面互动、重要语音电话和频繁的电子邮件使用与自我认同发展状态存在显著正相关。
社交网站的研究者认为线下关系会影响线上关系,但是不清楚已经存在的线下关系会影响线上关系的哪些特征。Matzat(2010)探讨了知识分享在线社区的一些成员之间虚拟和现实生活互动的混合是否会降低整个社会所面临的社会性问题的发生率。研究结果发现,混合社区中存在更多的信任和更少的搭便车现象,但并没有增加成员的稳定性。结果证明了线下网络能够影响线上的关系,线下网络降低了社会性问题,因此有助于在线知识分享。
研究者发现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网络交往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但并不是二者的简单必然联系,而是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限的,并不是网络交往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
WangJ L等人(2012)研究了人格因素、自恋、自尊、感觉寻求和个人使用社交网站(SNS)特定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现,人格因素在如何使用社交网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向者更容易使用SNS的交际功能,包括状态更新、评论和添加更多的朋友。神经质更喜欢使用状态更新功能,把它作为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随和性个人往往对他人的主页进行过多评论。高自尊的个体更可能对别人的主页发表评论。自恋用户更容易往社交网站上上传他们有吸引力的照片,而且往往使用更频繁的更新状态来自我展示。
五、特殊关系中的网络交往
医患关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关系,在发达的地方已经开展了医患之间的网络交往,而这种交往是否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好的帮助呢?研究(Oh, Hyun Jung & Lee, Byoungkwan,2012)发现,在糖尿病患者的在线社区活动、知觉到的网络社会支持、权利感和糖尿病患者积极与医生沟通的意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糖尿病患者参与的在线社区活动越多,就会从社会其他成员中知觉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网络交往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Salloum, Sara R(2012)发现被试能够很好地使用网络交往工具,接收e-mail、论坛、新闻论坛、网络会议和文本聊天作为社交和教学存在交流有用的工具。论坛对促进教学存在是最有帮助的,而电子邮件是最有利于促进社交的存在。
在网络交往中还有一个研究热点问题那就是网络欺负(online bullying)。Lisa M. J, Kimberly J. M & David F等人(2012)分别对2000、2005和2010三个时期的网络骚扰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年人的网络骚扰从2000年的6%增加到2010年的11%,主要是间接骚扰,而女生受害者的比例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在2010年,骚扰事件更可能来自一个学校的朋友或熟人,发生在一个社交网站。而网上骚扰的增长可能要归功于青年如何使用互联网的变化,尤其是女孩与朋友在网上交往不成比例的增加,为线下同伴冲突扩大到这个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
六、总结与展望
网络交往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是国内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国内已经编制了一些研究网络交往的测量工具,但是缺少进一步探讨网络交往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还只停留在工具编制和文献综述阶段,更多的是在思辨层面的理论探讨。国内的一些硕士和博士论文已经开始了网络交往的实证研究,但是数量不多,而且只涉及了网络交往和心理健康、人格等几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国外对网络交往的研究更广泛,但是研究者对网络交往的测量并不严谨,以致很多研究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国外的研究很少编制信效度很高的工具来测量网络交往,但是国外学者已经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网络交往和很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焦虑、抑郁、孤独感、人格、自尊等。
国内外网络交往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甚至还出版了一些书籍,但是社会在飞速的变化,现在的网络使用与5年前的网络使用已有了很多的变化,青少年与大学生的心态也发生变化,所以对当今网络环境中的青少年及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其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Elisheva F. Gross.(2010).Logging on, Bouncing Back: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Online Communication Follow-
ing Social Exclusion.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 1(S):60—68.
[2]Rachel Grieve;Michaelle Indian, Kate Witteveen, G. Anne Tolan, Jessica Marrington. (2013). Face-to-face or Facebook: Can social connectedness be derived onlin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9(3):604—609.
[3]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长春:吉林大学,2006.
[4]郭欣怡.网络世界的我与我们——网络使用者之心理特征与网络人际关系特征初探[ Z] . 中国台湾: 台湾大学心理研究所.
New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WANG Yan1,WANG Wei2
(1.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2.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00, China)
Abstract: Network communication is a new way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way of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network exchanges in recent years are sorted out.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motiv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Discuss on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 various related disciplines.
Key words: network communication,communicate motivation, psychology
关键词:网络交往;交往动机;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96-0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网络交往也随之成为人们网络生活的一部分。心理学研究者对网络交往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对网络交往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深度也不断深化。但是由于网络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网络交往又出现了不同的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对人们也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网络交往的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对网络交往的定义、特点、动机、理论及其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与探讨。
一、网络交往的定义和特点
(一)网络交往的定义
网络交往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研究者会给网络交往下不同的定义,但研究者基本达成共识的就是网络交往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交往是指互联网的使用行为,狭义的网络交往是指互联网使用行为的一种,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在此基础上达到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的目的,也就是网络人际交往。它是以计算机为媒介,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种人际交往。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狭义的定义也出现了问题,由于手机的智能化,人们开始使用手机进行网络交往,所以,网络交往不再单纯地以计算机为媒介了。但是,网络交往的基本实质是没有变化的,它主要还是指人们在虚拟空间当中的交往,与实际人际交往相对。
(二)网络交往的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交往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它从一开始的网络聊天室的聊天到即时通讯软件(如QQ)的使用再到智能手机中的微信,从电子公告牌(BBS)的使用到现在越来越多人使用的社交网站,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和网上论坛到博客、微博,可以说网络交往的形式在十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6月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等成为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其中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6.06亿,比2014年底增长1 850万,年增长率为3.1%。即时通讯是网络信息沟通中最常用的形式。
(三)网络交往的特点
网络交往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匿名性、不同步性和易接近性是网络交往的三个主要特点。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可以隐藏自己的姓名、性别,甚至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的交往对象是否是人类。匿名性给网络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它让大家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为所欲为,但是匿名性也会给网络使用者带来无法预知的风险。很长一段时间,匿名性被认为是刺激了去个性化的效果,把匿名性定义为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个人责任的损失。最近关于网络交往的研究仍然认为网络交往中的匿名性具有一些去个性化的影响。大部分的网络交往都是不同步的,这就让人们在发送信息之前有了反应和缓冲的时间,可以在说每句话、发表每个观点之前更加地深思熟虑,即使是即时信息,我们也可以在发送给我们的交往同伴之前做出必要的检查。易接近性是指人们可以很容易地选择他们的观众和交往伙伴,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想法。人的易接近性,例如在社交网站上,让青少年与他们好久不见的或在生活中不容易遇见的同伴互动。同样,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在各种各样的人之间传播自己的信息。除此之外,网络交往的特点还包括平等性、开放性、动态性、便利性、逃避现实性和弱联系性。
二、网络交往动机和理论研究
(一)网络交往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任何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动机作用,它是个人需要的满足和社会的补偿,网络交往也不例外。BrianH.Spitzberg(2006)认为网络交往动机是在特定的网络交往情景下自我的逃避态度、意识以及价值选择间的相互协调。迟新丽(2009)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结构,并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问卷”,他把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分为工具性交往动机和社会性交往动机。罗玉琳等人(2012)也发现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网络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均有显著预测效应,网络人际交往在网络交往动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需要动机是行为表现的预测指标,不同需求动机的使用者,网络行为也有差异(郭欣怡,1998)。
(二)网络交往的理论研究
网络交往的理论有很多,最主要的研究假说包括“富者更富”(Rich Get Richer)假设、“穷者变富”(Poor Get Richer)假设、“取代”假设(Displacement Hypothesis)和增进假设(Increase Hypothesis)。
“富者更富”(Rich Get Richer)假设也被称作社会促进理论,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化良好和外倾型的用户不但在面对面交流中能够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而且在使用网络进行沟通交流时,也能够从互联网使用中得到更多的益处。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好交往的人,在网络当中仍然会有更多的朋友,有更良好的网络关系。
“穷者变富”(Poor Get Richer)假设也被称作社会补偿理论,一般作为跟“富者更富”相对的理论假设,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社交不足的个体拥有更广泛的在线社交网络。这种理论假设:内向型、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能够从互联网使用中得到最大的益处。也就是说,很多人由于性格、家庭等原因在现实的生活中人际交往匮乏,但是有可能在网络交往中得到很大的改善,网络交往的匿名性让他们更加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交到更多的朋友。 “取代”假设(Displacement Hypothesis)认为,使用互联网可能会阻碍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因为在线时间占用了他们跟家人和朋友面对面相处的时间,网络中形成的弱人际联结取代了真实生活中的强人际联结。
增进假设(Increase Hypothesis)认为网络使用能够增进用户的社交联系,扩大他们的社交规模,增加跟他人的亲密程度,维持既有的社会联结并跟新朋友建立关系。这种积极的观点认为网络作为一种互动的媒体,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这些理论都有它们的可取之处,也都得到了实证的支持,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综合的理论模型可以把这些理论假说都囊括其中,或者说在网络交往的理论中更缺少一个可以让更多人信服的理论模型。
三、网络交往的研究方法
目前对网络交往的研究国内外所使用的方法并不丰富,基本上都是以质性研究和问卷调查为主。质性研究也主要是进行访谈、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等,而问卷法的重要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测量工具——问卷,但是国内外的很多研究所使用的问卷,基本上是一些关于使用频率、使用时间和交往对象的调查,很少有使用经过严格的程序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网络交往问卷,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来看,大都比较随意,不够规范,没有按照测量学的要求建立客观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近几年国内的研究者开始了网络交往问卷的开发工作,并编制出了具有较好信效度的网络交往问卷。如平凡、韩磊和周宗奎(2012)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该问卷共有26题,包括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网络自我表露、网络人际关系和网络交往依赖四个因子,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用来测量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陈少华、易柳和张笑(2010)则编制了包含30个项目的青少年网络交往问卷。该问卷包括网络交往程度、网络交往影响、网络交友便捷认知、网络信任缺失认知、网络交往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等六个因子,也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这两个问卷针对不同的群体,编制的过程都严格地按照心理测量学的要求,有着较高的信效度,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
除上述方法外,国外研究者也开始使用实验法来对网络交往进行研究。Taylor(2010)使用实验法和内容分析法研究了网络交往中的头像和情感参与,发现在网络中提问时有头像会比没有头像更容易得到回答,偏爱回答问题并伴有头像总会和人际关系、利他动机相联系。
四、网络交往与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
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不同步性和可接近性等特点提高了青少年对自我形象和自我表露的控制,增强的控制感也解释了为什么网络交往对青少年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同时,这也解释了网络交往为什么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益也有弊。
(一)网络交往与青少年孤独感
“取代”假设(Displacement Hypothesis)认为,网络交往会影响到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青少年有可能会用网络中的友谊代替现实社会中的友谊,他们用网络中形成的弱人际联结取代了真实生活中的强人际联结。网络交往使他们逃避现实,不去与现实中的人交往,而一味地沉迷于网络。这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但是,Wang J L(2011)等人对190名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网络交往和现实友谊质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网络交往和自我表露并不能预测现实友谊质量,并且自我表露在网络交往和现实友谊质量之间不起中介作用。
研究者发现青少年与儿童的孤独和社会焦虑与网络交往存在显著相关,孤独的青少年和儿童比不孤独的青少年和儿童会在网络中更频繁地谈论个人和亲密的话题,在遇见陌生人时,前者被驱动频繁地使用网络交往来补偿他们弱的社会技巧。但是,有研究发现,玩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与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孤独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有间接的关系,玩网络游戏会变换很多不同的交往对象,这样会让他们的社交能力有所提高。
以上研究的结果并不相同,甚至出现了相反的结论,这也许和被试所使用的研究工具、数据的收集方式等有关,所以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网络交往中的性别和文化差异
Wang, J L& Wang, H Z(2011)对网络交往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发现网络交往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且男生从网络交往中获得的益处要比女生多。除此之外,网络交往也会对在美国的跨文化移民的国际学生的早期阶段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和在祖国的人进行网络交往会影响祖国自我认同的保持和对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知觉。模型所描述的因素和所在国的身份获得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社会文化和学习的适应。
也有研究者对不同文化下的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与独立自我建构群体的成员相比,一个相互依存的自我建构群体的成员(韩国)更有可能在互联网公告板上发表意见。而且相互依存的群体成员比独立群体成员更可能与在网上认识的人交朋友,而且会把线上的亲密关系延伸到线下。
研究者也对社交网站使用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者对中美两国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被试花更多的时间在社交网站上,他们认为是更重要的,他们比中国被试在社交网站上有更多的朋友。个人特质的自我评价两种文化也不尽相同,个人的性格特点可以预测社交网站的使用,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预测效果更差。在两种文化中,人格特征都可以预测社交网站的使用,但是在个人主义文化中预测性更强。也许是因为个人主义更强调自我,而集体主义更强调家庭、朋友和集体。
由此可见,不同文化之间、同一文化下的不同亚文化之间在网络交往中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有着个体所在的文化的烙印。由此也可以证明,网络交往并没有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它也许是对现实交往的一种补充,或者是一种发展。
(三)网络交往与青少年的消极情绪
Rachel Grieve等人(2013)对Facebook中的社会联系进行了研究,发现Facebook社会联系与线下的社会联系不同。使用Facebook为网络环境中发展和保持社会联系提供了机会,并且Facebook的使用与较低的抑郁与焦虑、更高的生活满意度相关。Qing Tian(2013)对博客圈中的友谊进行了研究,发现与低社会焦虑的个体相比,高焦虑个体通过博客会交到更少的朋友,与已存在的朋友交往的更少,与现有朋友的关系质量较低,但与通过博客认识的新朋友的关系质量较高。而博主(blogger)社会焦虑越高,他们会更主动地通过博客结交新朋友,在博客中会表露更亲密的信息,反过来,就会有更多的新朋友和更高质量的新友谊。 Elisheva F. Gross(2011)采用实验法研究了与一个不认识的同龄人进行网络交往是否有利于从厌恶的社会排斥影响中得到恢复,并检查与青年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否可能对青少年影响更大。结果发现,与不熟悉的异性同伴即时通讯比孤独地打游戏能更大地恢复自尊。网络交往还能使青少年更大地减少负面影响,但是青年人不会。
也有研究者对大一新生的网络交往进行了研究,发现,尚未形成高品质的校园友谊的大一学生与远方的朋友进行网络交往可以起到代偿作用。网络交往不仅可以预测减少有低质量现实友谊的学生的抑郁和焦虑,而且当抑郁的时候,现实友谊较差的学生会更频繁地通过电脑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因此,在大学的最初几个月一个重要的任务可能是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和其他在线技术获取关系支持,而脱离关系可能有损心理健康和高校适应。
(四)网络交往与青少年人格等其他方面的关系
Douglas(2012)研究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所喜欢的交往行为的关系,发现青少年所喜欢的交往行为能够反映他们的自我认同发展状态。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两个相同的因素被识别和验证与交往行为的重要性和频率有关。第一个是网络表现,包括:在线游戏、参与虚拟的现实环境、与陌生人聊天和与未知的个人与团体聊天。第二个因素包括四个发生在社交网站上由个人创造的持续“展示”自己的交往行为:更新个人主页、查看别人的主页、发布状态信息和与他人共享图片或其他内容(文章、笑话、视频等)。手段分析表明最重要和最经常使用的三个交流活动: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语音通话和文本信息。回归分析揭示报告重要的表现行为和频繁的表现行为与自我认同发展状态存在很小的负相关,但在统计上是显著的;重要的面对面互动、重要语音电话和频繁的电子邮件使用与自我认同发展状态存在显著正相关。
社交网站的研究者认为线下关系会影响线上关系,但是不清楚已经存在的线下关系会影响线上关系的哪些特征。Matzat(2010)探讨了知识分享在线社区的一些成员之间虚拟和现实生活互动的混合是否会降低整个社会所面临的社会性问题的发生率。研究结果发现,混合社区中存在更多的信任和更少的搭便车现象,但并没有增加成员的稳定性。结果证明了线下网络能够影响线上的关系,线下网络降低了社会性问题,因此有助于在线知识分享。
研究者发现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网络交往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但并不是二者的简单必然联系,而是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限的,并不是网络交往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
WangJ L等人(2012)研究了人格因素、自恋、自尊、感觉寻求和个人使用社交网站(SNS)特定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现,人格因素在如何使用社交网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向者更容易使用SNS的交际功能,包括状态更新、评论和添加更多的朋友。神经质更喜欢使用状态更新功能,把它作为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随和性个人往往对他人的主页进行过多评论。高自尊的个体更可能对别人的主页发表评论。自恋用户更容易往社交网站上上传他们有吸引力的照片,而且往往使用更频繁的更新状态来自我展示。
五、特殊关系中的网络交往
医患关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关系,在发达的地方已经开展了医患之间的网络交往,而这种交往是否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好的帮助呢?研究(Oh, Hyun Jung & Lee, Byoungkwan,2012)发现,在糖尿病患者的在线社区活动、知觉到的网络社会支持、权利感和糖尿病患者积极与医生沟通的意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糖尿病患者参与的在线社区活动越多,就会从社会其他成员中知觉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网络交往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Salloum, Sara R(2012)发现被试能够很好地使用网络交往工具,接收e-mail、论坛、新闻论坛、网络会议和文本聊天作为社交和教学存在交流有用的工具。论坛对促进教学存在是最有帮助的,而电子邮件是最有利于促进社交的存在。
在网络交往中还有一个研究热点问题那就是网络欺负(online bullying)。Lisa M. J, Kimberly J. M & David F等人(2012)分别对2000、2005和2010三个时期的网络骚扰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年人的网络骚扰从2000年的6%增加到2010年的11%,主要是间接骚扰,而女生受害者的比例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在2010年,骚扰事件更可能来自一个学校的朋友或熟人,发生在一个社交网站。而网上骚扰的增长可能要归功于青年如何使用互联网的变化,尤其是女孩与朋友在网上交往不成比例的增加,为线下同伴冲突扩大到这个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
六、总结与展望
网络交往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是国内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国内已经编制了一些研究网络交往的测量工具,但是缺少进一步探讨网络交往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还只停留在工具编制和文献综述阶段,更多的是在思辨层面的理论探讨。国内的一些硕士和博士论文已经开始了网络交往的实证研究,但是数量不多,而且只涉及了网络交往和心理健康、人格等几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国外对网络交往的研究更广泛,但是研究者对网络交往的测量并不严谨,以致很多研究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国外的研究很少编制信效度很高的工具来测量网络交往,但是国外学者已经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网络交往和很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焦虑、抑郁、孤独感、人格、自尊等。
国内外网络交往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甚至还出版了一些书籍,但是社会在飞速的变化,现在的网络使用与5年前的网络使用已有了很多的变化,青少年与大学生的心态也发生变化,所以对当今网络环境中的青少年及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其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Elisheva F. Gross.(2010).Logging on, Bouncing Back: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Online Communication Follow-
ing Social Exclusion.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 1(S):60—68.
[2]Rachel Grieve;Michaelle Indian, Kate Witteveen, G. Anne Tolan, Jessica Marrington. (2013). Face-to-face or Facebook: Can social connectedness be derived onlin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9(3):604—609.
[3]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长春:吉林大学,2006.
[4]郭欣怡.网络世界的我与我们——网络使用者之心理特征与网络人际关系特征初探[ Z] . 中国台湾: 台湾大学心理研究所.
New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WANG Yan1,WANG Wei2
(1.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2.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00, China)
Abstract: Network communication is a new way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way of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network exchanges in recent years are sorted out.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motiv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Discuss on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 various related disciplines.
Key words: network communication,communicate motivation,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