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堪比经年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go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即将过去的一天。
  刚刚睁开眼睛时它还是早晨,而现在
  它已经被众多的事物
  推到眼睛后面。不曾有谁抓住那只手
  一个被暗中推到镜子
  外面的脸孔,一个人看不清自己
  一个人
  在黑暗里,茫然,孤立,仿佛迷了路。
  仿佛黑暗提早了暮年
  一个人早晨还是孩子,现在已经
  被叫做姐姐,母亲;
  使用着我二十年后的身体,现在
  她和我一样开始爱上回忆。夜晚的灯光
  照下来,一个人从往事里
  触到了青春,爱情,甜蜜;一个
  流动的梦,膨胀着
  裹进了真实的玫瑰和可能的玫瑰。
  如果还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面包和爱情
  如果我仍然能够看见,我就
  立刻站起身来,把黑暗抛到窗子外面
  然后说,谢谢!
其他文献
躲 雨  牵着我漂流进单元门,她停下  内弯的双腿出露,如一对折好的  雨刮器。珍珠似的脚趾探头嘀咕  尽瘁寒事的街灯摇颤泪眼。躲雨  类似走入晦暗的共浴,万物放任其  脆弱的真实。她倾斜着倒入我,我们  发抖的泡影相溶,如一些骂骂咧咧的  月光缱绻。她是过于简单的知识,我们  乐于分享对方潮湿的餐食。轻枕我肩  冰凉的肌肤如一扇潸然小窗。祸水  满溢,门廊前就长出新的渡口。我们  沉默着,房间里
期刊
老屋的留声机  光盘,铜制  布满规律的沟壑  在仅有一个自转周期的黄昏  想起二十年前某个迟来的雨季  喑哑旋转  像下雨天女孩们的连衣裙,在水花里跃动  肆意放出晴朗,埋藏在末世纪的歌,以及  故事  它很执拗,没有泄露点点声色,或身世  将措辞咽入喉中  像大海回溯至海螺里期冀朗诵  可它仍在沉默  化成耳蜗里  一朵不翻滚的浪花《虢国夫人游春图》  昨日至博物馆,见唐代《虢国夫人游春图》 
期刊
河流不一定是横着流  暴风雨的时候它还能竖着  它不一定从山流向大海  也有可能从天空流向大地  暴风雨能把细高银杏树的生命形态  摇晃得有点“岌岌可危”  那楼上一块钢化玻璃被破坏  却不一定是它的所作所为  玻璃碎了的状态,就像一张蜘蛛网粘在上面  你去用物理知识,给我解释一下  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非原住民”  不一定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章太炎就曾对刘半农提起过这件事  黄季刚也曾调
期刊
速 写  大排档的灯牌灭了一块  偶得的谜语与暗喻无关。食客们步出饭厅  屋檐下烟蒂的丛林,明灭如信号灯  腥气和瘴热从沥青地面腾起  淋湿的文件夹,有人快速穿过马路,想想是谁  捂紧怀里失落的名声。低于我伞面的:  孩子彩色的小雨鞋。金边蟾蜍。水泥小溪。  排水道口发亮的镍币,让人想到  遗失它的主人赶往工位,神色匆匆。  合奏。以上片段非常快地:  认领了雨的声部。如弹丸  好诗圆美流转,一柄
期刊
90年代诗歌的身体书写,以身体作为一种考察的角度,侧重考察90年代诗歌在具体书写中对“身体”的各具特色的呈现、理解和阐发,进而对其在90年代的诗学诗艺、文化想象和现实介入等诸多方面所作的各具特色的努力及其努力的结果,作一番尽可能详尽的梳理与考辨。在90年代诗歌文献与史料梳理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其有关身体书写的种种有价值的探索及其探索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失;这种种书写也体现出90年代诗歌与90年代文化
期刊
你会是闯入镜头的孩童吗  会是风,会是衔露的水鸟吗  相遇似乎光芒,诗人向我  讲起来时的地方,向我泄露  那里四季的气息堆满马鞍的骨架  暂坐的窗外,湖柳映带左右  高低不一的芦苇丛  被這座北方城市从内部容纳  无风的湖面有碑石的轻盈  若是陷入涟漪  就有絮的重感  由此我盲目推断:它应该是  在替湖底的沙砾、淤泥,鹬蚌  摇晃却垂直朝上地存在着  像这座百年诗歌的记录馆  为无数与我有关无
期刊
整个上午,伪满皇宫博物馆的鸟鸣  从四周传来,像一座城包围着我。  风从远方吹来,比我更加  小心翼翼地倾听着时间的枯萎。  隨行的导游时不时地讲述着  酒精、鸦片以及少女的泪水。  我跟随着人群继续向前,反复地  目睹这些死亡之物的  再次复活。茶具和桌椅  依旧被整齐地摆放在原来的位置。  我们浏览,拍照,继而被后来者  匆匆地擦去脚印。  仿佛没有谁离去,也没有谁来过。
期刊
陈东东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发生于1981年。是年,是当代诗歌“理想之光”最为闪耀的时刻。自此年,他相继写下了《避居》《短章》《野寺》《一百单八将》《诗篇》以及组诗《涉江及其它》《月夜》以及之后诸多的诗篇。而此年,亦是他生命最为绚烂的二十岁。但是,与时代、与自我都极为不和谐的是,甚至形成“战争”和“对立”的是,在他最初的诗篇中,触及的话题,既不彰显时代的“理想”,亦不呈现青春的“华彩”。陈东东的诗歌在创
期刊
新诗的语言模式与硬性规则使章闻哲无法脱离形式与节奏的樊篱,或许这也是牵制她疾行于精神社会的因素之一,然而,散文诗的出现或许更能释放她内心茂盛的诗意,使她在社会的沧桑与自然的超脱间获得一种释然,且游刃有余地参与其中完整性地表达自我。诚如诗人自己所言:“散文诗正是一种要求打破游戏惯势的诗体——没有一种诗体比散文诗更要求自由无拘地抒情了……这种文体可以贯穿其余一切文体,使之集体归于其抒情的需求内,其他文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郑 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6月回国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调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直至退休。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