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与哲意的村庄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zj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亮程的散文集《站在黄沙梁边上》,集中写一个富于诗性与哲意的村庄:黄沙梁。他以平静而略带忧郁的叙述基调,新鲜而兼具机智的艺术感觉,琐细而不失深度的生活体味,在对这个村庄,确切说是在对自然和生命的诗性观照与哲意沉思中,映现了几千年中国农村的世事沧桑,揭示了民族生活中的朴素真理。他朴素旷远、唯美宁静、充满欣悦感和令人悄然动容的文字,达到了汉语写作的深沉博大的质地。他以此构建的村庄也因此具有了诗性的遥远灵动与哲意的高瞻深睿。
  作者无意于进行历史传奇与苦难的演义,而是着力于呈现自然和生命的朴质状态,借以传达在民间沉潜已久几成绝响的自然与生命的遥远的回声。他只是用一把铁锨,在属于自己的那块土地上挖掘下去,而他从深深的地层下所汲取到的对生命、自然和语言的体验,却远远越出了乡土的世界。书中展现的个人精微的感觉和独特的心灵敏感,使他的描写对象无不洋溢着诗歌的韵致与哲意的深邃,读之令人怦然心动又深长思之。他对那些从不被我们放在眼里的动物、植物,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壮歌式的礼赞。在他的笔下,驴是一位智者、圣者,牛是苦难生活的牵引者和古老岁月的反刍者,狗是村庄的代言人,鸟是一个事件或一种道理的讲述者,连老鼠也应该“有一个好收成”。一株草、一棵树、一滴水、一片云,无不充盈着爱与善意,“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风中驻足,在云中浅唱……”。在这里,所有的物件都是人的朋友,它们都有着和人同样尊贵的生命,甚至更具生命的尊严与美丽。它们和人的交融,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限性和生命存在的悲剧内涵。
  
  作者对诗性和智性语言的追求几乎臻于化境。他知道,只有在语言中将自己个性、自由且有锐利发现的感知贯彻出来,精神的奇迹才会在语言中崛现。他对人生、死亡、故乡等命题的阐释,看似漫不经心却殚精竭虑,貌似自说自话却惨淡经营。他笔下的人生呈现着生生不息而终归荒芜的天地伦常:“其实人的一生也像一株庄稼,熟透了也就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一生熟透在时间里,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谁是最后的收获者呢?谁目睹了生命的大荒芜——这孤独的收获者,在时间深处的无边金黄中,农夫一样,挥舞着镰刀。”他这般咏唱“我死了”之后的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深情眷念:“在我消失的另一世还有芦苇和铃铛草吗?还有尘土和露水吗?还有天空、鸟群和风中的院门吗……”。他如此袒露他化解不开的故乡情结:“回啊,如果有第二次,如果真有第二次,我还从你这里开始——像再长出麦子和玉米,再结出苹果和草籽,再开放兰花和月季一样,让你再生出我。我没有天堂,只有故乡。”而在《共同的家》中,他借一只“黑母羊”描写对家园的眷恋与向往:“一个夜晚我们被狗叫声惊醒,听见门哐哐直响。父亲提马灯出去……打开门,举灯过去,看见三天前我们卖给沙沟沿张天家的那只黑母羊站在门外,眼角流着泪。”读着这样的文字,仿佛在聆听诗人的深情咏叹和智者的精神独语,字字句句弹拨着我们的心弦,开启着我们的心智。其天然而又刻意的语言魅力,简洁而又准确的细节力量,让人有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感动与悲悯。
  对作者来说,黄沙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故乡,它既是他的生存之地,又是他的精神居所;既是他的出发地,又是他安妥灵魂的地方;它既是现实的,又是心灵的。他迄今为止几乎所有文字都写他生活多年的这个村庄。他的目光既犀利地透视脚下的漠漠黄沙,也深情瞩望头顶闪烁不定的漫天星斗,这使他于不知不觉间走进了诗与哲学。对于这个村庄而言,作者的表现手法也许略嫌单调,其言说方式也许有些雷同,其文字的背后也许隐含着不易察觉的矫情……这都掩不住它所独具的圣洁的诗性光辉和庄严的哲理意蕴。
  《站在黄沙梁边上》刘亮程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10定价:28.00元
  
其他文献
生活中遇到溺水、摔伤、惊厥、中毒、休克等等情况怎么办?如果大夫、警察、技术人员无法及时赶到怎么办?别着急,本书详尽归纳出了生活中100个常见的危险事件的急救措施,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预防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共分“意外伤害急救”、“家庭生活急救”、“交通旅游急救”、“中毒急救”、“疾病急救”等5章。作者详尽通俗的讲解会让你真正做到紧急情况面前临危不乱,从容应对。    精选传统祛病养生良方系列  这套丛
期刊
本地地道道的学术争鸣著作。它所感兴趣的只是张五常先生的“学术”观点,对新闻炒作不屑一顾。  本书的出版肇端于2002年4月,当时张五常在内地的演讲到了顶点,“张五常热”也达到了沸点。他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宣称:“有关马克思的基本问题,我看过他的书,我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我与科斯有同样的观点,我们自己在学术上从事了这么多年,经济学上研究了这么多年,假如我们看不懂的,应该是错的。
期刊
《缤纷上海》一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与香港《大公报》报业集团合作出版,全书辑录了曾在《大公报》上发表的有关上海的文章,经过责任编辑的策划、审稿、滤选、编排,最终由我完成装帧设计。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这本书的整体设计,我对图书设计与出版工作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因而萌发了从理论上透析书籍设计工作要领与方法的想法。总的来说,书籍设计是设计师理性构思与艺术表现的有序结合体。
期刊
“常青藤译丛”是一套力图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全球性的眼光推介外国前沿思想文化成果的丛书。第一辑出版之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期刊
2003年的春天,中国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响了—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广东省作为最早抗击“非典’的主战场,广大的医务人员面对疫情,迎难而上,以战斗的姿态,依靠科学精神和集体智慧,查找病源,制定对策,控制疫情,展现了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医德医风和高尚情操。
期刊
如果21世纪可以用一个词来描绘,那么“变革”是最合适的选择。如果全世界有一个地方,变革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脚步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个层面,那么这一定是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世界的焦点,变革的中心。
期刊
流传了400年的日本浮世绘究意是什么?  是绘画艺术?当然。在19世纪,无论是马奈、莫奈、塞尚,还是凡高、高更,他们成为“艺术叛徒”的勇气和灵感都来自浮世绘。  不是绘画艺术?当然。浮世绘是文学、哲学,是历史。  “浮世”一词,源自佛教用语,15世纪以后被解释为“尘世”、“俗世”,后来则意谓妓院、歌舞伎等所有享乐的世界。浮世绘的题材,以仁女为大宗,称为“美人画”。其中对青楼的描绘更是江户时代享乐主
期刊
最近,央视黄金时段播出38集电视剧《书香门第》,深受好评,而与之相呼应的长篇小说《书香门第》,近曰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更是受到众多读者的厚爱。
期刊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需要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和交流人们曰益繁富细腻的思想情感。迈步街头,打开荧屏,点击网站,一连串“哇塞”、“酷毙”、“嘿嗲”、‘不要太好0阿”等流行语充斥耳膜和映入眼帘。在某些特定的休闲场合,这些词语或许能以其尖新、调侃的形式博人一笑;可是在更多的严肃场合,这些词语的表达者却给人留下语言贫瘠苍白的印象。
期刊
帝国和帝国主义是一个久违的话题,但读过这本刚刚面世的《新美利坚帝国》,你会有一个悚然心惊的发现:帝国并没有成为文物,而是依然在21世纪的舞台上大步行进。今天世界上一切的悲剧和喜剧,似乎都可以从这个帝国身上找到答案。  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近年来一再宣告自己已是人类最后的惟一帝国。正当此一话题在西方世界开始成为焦点之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及时推出《新美利坚帝国》,对这一帝国话
期刊